(A)接續光緒皇帝即位 (B)洪憲帝制登基 (C)張勳復辟事件登基 (D)滿州國登基
( )54. 抗戰期間,中國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將重要的物資、工廠、行政機關都遷往大後方,與日軍展開長
期的戰鬥。請問:抗戰時期,中國將首都遷移到下列何處?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重慶
( )55. 蔡公時的子孫正在接受記者的訪問,談論到發生在北伐時期,蔡公時等人為了不向野蠻的日本軍閥低頭,慘遭殺
害的史事。上述歷史事件應該發生於何時何地?
(A)民國二年的北京 (B)民國八年的上海 (C)民國十七年的濟南 (D)民國二十年的瀋陽
( )56. 四川重慶發行的某份報紙,報導內容如下:「此次國際會議,我國政府主席與羅斯福、邱吉爾兩位領袖達成一項重
要協議,即要求日本應將臺灣、澎湖與東北等地歸還我國。」這份報紙是在描述哪個國際會議的聲明?
(A)雅爾達會議 (B)巴黎和會 (C)開羅會議 (D)聯合國會議
( )57. 中國共產黨自民國 10 年成立後,和中國國民黨幾經分合,期間的發展關係,下列何者符合史實?
(A)容共→清黨→剿共→聯共 (B)清黨→容共→剿共→聯共
(C)剿共→容共→清黨→聯共 (D)聯共→清黨→容共→剿共
( )58. 「對中國部分人民而言,他們無法原諒蔣中正為何對於民國二十年日軍入侵東北,以及隔年入侵上海的侵略行為
無動於衷。」蔣中正當時的戰略是先打敗哪個敵人,再全力應付日本的入侵?
(A)蘇聯 (B)軍閥吳佩孚 (C)中共 (D)軍閥孫傳芳
( )59. 八年抗戰初期,日軍誇下海口說要「三月亡華」,但是這場戰事徹底打了日軍一個耳光,因為日軍非但沒有將中國
滅國,還耗損大量兵力。這場戰事指的是下列何者?
(A)九一八事件 (B)一二八事件 (C)淞滬會戰 (D)七七事變
( )60. 老爺爺在聚會中回憶起如附圖的往事,這個事件發生的背景正值下列哪個時期?
(A)改革開放後 (B)大躍進期間 (C)文化大革命期間 (D)國共抗戰期間
( )61. 關於國共關係的消長現象,國民黨一開始都占上風,但是,其中有不少史事,對於提升共產黨的勢力卻有絕對性
的幫助。上述史事不包括下列何者?
(A)清黨 (B)聯俄容共 (C)西安事變 (D)八年抗戰
( )62. 盧溝橋事變的發生,部分原因在於日本見中國內亂漸息,極欲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內亂趨緩與下列何史事有
直接關聯?
(A)二萬五千里長征 (B)國民政府剿共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 )63. 孫文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但是到了民國十四年病逝時,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孫先生為打倒軍
閥曾(甲)採行「聯俄容共」政策,(乙)成立黃埔軍校,(丙)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丁)製造「寧漢分裂」。上述何者
正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64. 朱丙參加師大舉辦的研討會,研討會內容提及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朱丙參加的可能是下列哪場研討會?
(A)中共建國初期的風雲人物 (B)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因素
(C)改革開放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D)香港與澳門回歸中國後的發展
( )65.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至民國十七年完成全國統一,這期間曾發生下列事件:(甲)東北軍歸順(乙)寧漢
分裂(丙)五三慘案(丁)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依其發生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 )66. 電視頻道播出「國共內戰」節目,但因中英翻譯的錯誤及排版的粗心,導致民眾對歷史的混淆。該節目內容哪項
才是正確的?
(A)第一次大戰後國共再次對決
(B)中共接收美國所占據的東北,導致勢力強大
(C)國民政府的財政問題,是導致內戰失利的原因之一
(D)民國 37 年,中共在宣布對國民政府全面動員戡亂後,打贏這場戰爭
( )67. 大雄在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時,發現許多宣傳口號和流行語言,常能鮮活地反映時代大事或趨勢。如:(甲)破四舊、
立四新(乙)超英趕美大躍進(丙)四個現代化(丁)抗美援朝。上述代表性的宣傳語,便反映中共在政策上的變化歷程。
依其出現的先後,應如何排列?
(A)甲丙丁乙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乙甲丙
( )68. 宜靜是一位正在求學的研究生,目前在做有關於大躍進運動的研究。下列哪項說明是錯誤的?
(A)大躍進運動開始於 1950 年代末期 (B)大躍進運動由毛澤東所提出
(C)土法煉鋼的結果是煉出一堆廢鐵 (D)大躍進運動失敗後,由毛澤東繼任國家主席
( )69. 1920 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曾攜手合作,當時的共同目標是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兩黨後於 192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