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4 M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2-02,离现在 4 3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1. 本份試卷共2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 每題都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選出。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否則不予以記分。
3. 本份試卷共有40題,從第41題開始,第41-60題,每題3分;第61-80題,每題2分,共40題,合計100分。
一、單選題:
( )41. 羅拉在網路上查詢歷史資料,主要是在尋找「關稅自主、公路建設、廢兩改元」等相關內容。羅拉應該是在查詢
哪個時期的歷史事件?
(A)十年建設 (B)八年抗戰 (C)二次大戰 (D)國共內戰
( )42. 近代中國史上,曾有一支部隊從江西的瑞金出發,一路經過湖南、四川、甘肅等地,最後到達陝西的北部。該部
隊的行動與下列哪項歷史事件有關?
(A)九一八事變 (B)八年抗戰 (C)五四運動 (D)國民政府剿共
( )43. 附表是民國 26 年至 36 年這十年間貨幣的購買力比較表,由表中內容顯示當時經濟發展發生什麼問題?
年分
(民國)
26
27
30
32
34
35
100
法幣可
買的物
2
1
1
1
1
1
(A)國民購買力大幅提升 (B)通貨膨脹日趨嚴重 (C)農業發展漸趨衰微 (D)民生需求逐漸減少
( )44. 北伐統一後,國民政府宣布國家進入「新的時期」,並擬定哪個法案,作為該時期國家的根本大法?
(A)《臨時約法》 (B)《訓政時期約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45. 書文正在研究國父孫中山的《建國大綱》一書,發現孫中山的建國理念是有順序的。此建國程序為何?
(A)軍政訓政憲政 (B)推翻改革重建 (C)軍政憲政訓政 (D)推翻重建改革
( )46. 依據附圖資料判斷,這應是哪位中共領導人?
曾經在文革時期被當作走資
派批鬥垮臺,復出掌權後提
出「改革開放」的政策,並
且高喊「白貓黑貓,能抓老
鼠的就是好貓」引領中國脫
離均貧的局面
(A)胡錦濤 (B)毛澤東 (C)鄧小平 (D)江澤民
( )47. 1927 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往武漢,共產黨員則暗中進行分化活動,他們擁戴汪精衛,排擠蔣中正,實行操縱
武漢政府,國民黨人遂於南京另組政府。」此事件史稱為何?
(A)五三慘案 (B)八年抗戰 (C)五九國恥 (D)寧漢分裂
( )48. 王大明曾經參與紅衛兵的行列,他拆毀孔廟,焚燬四書,隨身攜帶小紅書,每天跳忠字舞,表達對領袖的忠誠。
王大明在尚未加入紅衛兵前的身分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地主 (B)富農 (C)青年學子 (D)演員
( )49. 某場戰爭的過程及其影響如附表。這是哪場戰爭?
戰役:?
一、中共喊出抗美援朝口號
二、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三、形成兩岸長期分裂對峙局面
(A)八年抗戰 (B)韓戰 (C)珍珠港事變 (D)九一八事變
( )50. 「特使馬歇爾來華調停失敗返國後,建議該國總統停止對國民政府的各項援助,因而使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雪
上加霜,終於丟失中國,退至臺灣。」上述停止援助國民政府的國家為何?
(A)英國 (B)蘇聯 (C)美國 (D)日本
( )51. 二次大戰以後,國際間陷入冷戰對峙局面,此時中共也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這是指全面倒向下列何國?
(A)美國 (B)蘇聯 (C)英國 (D)北韓
( )52. 十年建設期間,政府開始加強民眾的基礎教育,設立許多中小學校。民間亦有人深入鄉村推廣平民教育。請問:
此時間平民教育推廣的代表人物為下列何者?
(A)胡適 (B)魯迅 (C)晏陽初 (D)陳獨秀
( )53. 清宣統皇帝一生當中,一共登基三次,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下列哪個登基事件與溥儀無關?
2
(A)接續光緒皇帝即位 (B)洪憲帝制登基 (C)張勳復辟事件登基 (D)滿州國登基
( )54. 抗戰期間,中國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將重要的物資、工廠、行政機關都遷往大後方,與日軍展開長
期的戰鬥。請問:抗戰時期,中國將首都遷移到下列何處?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重慶
( )55. 蔡公時的子孫正在接受記者的訪問,談論到發生在北伐時期,蔡公時等人為了不向野蠻的日本軍閥低頭,慘遭殺
害的史事。上述歷史事件應該發生於何時何地?
(A)民國二年的北京 (B)民國八年的上海 (C)民國十七年的濟南 (D)民國二十年的瀋陽
( )56. 四川重慶發行的某份報紙,報導內容如下「此次國際會議,我國政府主席與羅斯福、邱吉爾兩位領袖達成一項重
要協議,即要求日本應將臺灣、澎湖與東北等地歸還我國。」這份報紙是在描述哪個國際會議的聲明?
(A)雅爾達會議 (B)巴黎和會 (C)開羅會議 (D)聯合國會議
( )57. 中國共產黨自民國 10 年成立後,和中國國民黨幾經分合,期間的發展關係,下列何者符合史實?
(A)容共清黨剿共聯共 (B)清黨容共剿共聯共
(C)剿共容共清黨聯共 (D)聯共清黨容共剿共
( )58. 「對中國部分人民而言,他們無法原諒蔣中正為何對於民國二十年日軍入侵東北,以及隔年入侵上海的侵略行為
無動於衷。」蔣中正當時的戰略是先打敗哪個敵人,再全力應付日本的入侵?
(A)蘇聯 (B)軍閥吳佩孚 (C)中共 (D)軍閥孫傳芳
( )59. 八年抗戰初期,日軍誇下海口說要「三月亡華」但是這場戰事徹底打了日軍一個耳光,因為日軍非但沒有將中國
滅國,還耗損大量兵力。這場戰事指的是下列何者?
(A)九一八事件 (B)一二八事件 (C)淞滬會戰 (D)七七事變
( )60. 老爺爺在聚會中回憶起如附圖的往事,這個事件發生的背景正值下列哪個時期?
(A)改革開放後 (B)大躍進期間 (C)文化大革命期間 (D)國共抗戰期間
( )61. 關於國共關係的消長現象,國民黨一開始都占上風,但是,其中有不少史事,對於提升共產黨的勢力卻有絕對性
的幫助。上述史事不包括下列何者?
(A)清黨 (B)聯俄容共 (C)西安事變 (D)八年抗戰
( )62. 盧溝橋事變的發生,部分原因在於日本見中國內亂漸息,極欲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內亂趨緩與下列何史事有
直接關聯?
(A)二萬五千里長征 (B)國民政府剿共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 )63. 孫文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但是到了民國十四年病逝時,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孫先生為打倒軍
閥曾()採行「聯俄容共」政策,()成立黃埔軍校,()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製造「寧漢分裂」。上述何者
正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64. 朱丙參加師大舉辦的研討會,研討會內容提及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朱丙參加的可能是下列哪場研討會?
(A)中共建國初期的風雲人物 (B)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因素
(C)改革開放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D)香港與澳門回歸中國後的發展
( )65.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至民國十七年完成全國統一,這期間曾發生下列事件:()東北軍歸順()寧漢
分裂()五三慘案()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依其發生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 )66. 電視頻道播出「國共內戰」節目,但因中英翻譯的錯誤及排版的粗心,導致民眾對歷史的混淆。該節目內容哪項
才是正確的?
(A)第一次大戰後國共再次對決
(B)中共接收美國所占據的東北,導致勢力強大
(C)國民政府的財政問題,是導致內戰失利的原因之一
(D)民國 37 年,中共在宣布對國民政府全面動員戡亂後,打贏這場戰爭
( )67. 大雄在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時,發現許多宣傳口號和流行語言,常能鮮活地反映時代大事或趨勢。如:()破四舊、
立四新()超英趕美大躍進()四個現代化()抗美援朝上述代表性的宣傳語便反映中共在政策上的變化歷程
依其出現的先後,應如何排列?
(A)甲丙丁乙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乙甲丙
( )68. 宜靜是一位正在求學的研究生,目前在做有關於大躍進運動的研究。下列哪項說明是錯誤的?
(A)大躍進運動開始於 1950 年代末期 (B)大躍進運動由毛澤東所提出
(C)土法煉鋼的結果是煉出一堆廢鐵 (D)大躍進運動失敗後,由毛澤東繼任國家主席
( )69. 1920 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曾攜手合作當時的共同目標是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兩黨後於 1927
3
拆夥,又在 1937 年再度組成統一戰線。上述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目標為何?
(A)攘外必先安內 (B)聯合抵抗日本 (C)推動土地改革 (D)制定國家憲法
( )70. 關於「五四運動」和「六四天安門事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前者外爭主權;後者要求第五個現代化-政治民主化
()學生聚集的地方都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前者爭取聯合政府;後者主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前者高呼民主,後者主張經濟開放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71. 下列關於八年抗戰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七七事變揭開抗戰的序幕
(B)抗戰期間,日軍扶持滿州國,採取以華制華策略
(C)抗戰期間,與英、美同盟國簽訂平等新約
(D)抗戰期間,因爆發珍珠港事變,中國開始與同盟國共同作戰
( )72. 子優在念大學時選修了一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於學期末時繳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引用了一張曲線圖(如附
圖)。中共在 1950 年代末期農產量大幅下跌,若探究其原因,下列解釋何者較正確?
(A)大躍進政策推行,反致生產低落 (B)國共內戰爆發,農民紛紛參戰
(C)中共建國初期,政局動盪不安 (D)發生嚴重水患,導致農產巨大損失
( )73. 在北京大學研究兩岸關係的胖虎,找到一幅刊在 1960 年代中國報紙的漫畫根據附圖的描述推測當時的社會背
景可能為下列何者?
(A)毛澤東為改善經濟,企圖超英趕美 (B)中共遭到國民黨圍剿,毛澤東為搶奪黨內領導權
(C)毛澤東欲奪回權力,發動文化大革命 (D)中共發動多次戰爭,極力爭取對中國的統治權
( )74. 下列有關「西安事變」的敘述,何者正確?
(A)張作霖趁毛澤東視察西安時,劫持毛澤東 (B)張學良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口號
(C)張學良力主抗日,在與蔣中正溝通無效後,遂發動兵諫 (D)事變最後以武力解決,中共元氣大傷
( )75. 附圖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地區示意圖。請問:日本對「甲」區的侵略行動共有兩次,其中在民國 17 年的侵略行動目
的為何?
(A)阻撓中國統一 (B)壯大中共勢力 (C)扶植漢人偽政權 (D)企圖增加不平等條約內容
( )76. 1945 2月,美國、英國、蘇聯等三國領導人在某地開會。
蘇聯:「美國要求我們派軍隊到東亞協助作戰,可以,但是必須給予獎勵。」
美國:「放心,讓某國某區舉辦獨立公投一事,我國一定會說服該國同意的。」
英國:「聽說貴國正研發威力強大的超級武器是真的嗎?」
美國:「事涉機密,不予置評。」請問:綜合會談內容,這次會議最可能在何地舉行?
(A)開羅 (B)巴黎 (C)雅爾達 (D)東京
( )77. 承上題,英國領導人所說的武器,之後被用於攻擊哪個國家?
4
(A)日本 (B)朝鮮 (C)中國 (D)臺灣
( )78. 1989 年,中共當局在六月四日出動軍隊鎮壓,造成許多抗議民眾傷亡,是為「六四天安門事件」。天安門事件反
映出中國的什麼事實?
(A)中國人民與外界隔絕,形同被關在鐵幕中
(B)毛澤東迷信暴力,不斷發動鬥爭和運動
(C)中共在經濟上實行改革,但政治上仍嚴格控制
(D)中共策動學生掀起反美運動
( )79. 歷史知識大競賽上,出現了附表的題目,表中的甲、乙分別應填入何者?
那些年,毛澤東做的荒唐事
土地改革
沒收地主土地
國家重新分配
百萬地主在鬥爭中死亡
大躍進
超英趕美
加速中國建設
毛主席啊!您是世界革命人民
心中的紅太陽
您是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
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
知識份子受批鬥國家教
育停頓,道德扭曲
(A)甲:經濟迅速發展,乙:人民公社
(B)甲:言論與思想控制,乙:抗美援朝
(C)甲:大饑荒,乙:文化大革命
(D)甲:經濟迅速發展,乙:六四天安門事件
( )80. 「他宣稱中國工業要在十五年內超過美國和英國。對中國人來說,兩個國家代表了資本主義世界十五年內超
過它們將是中國的勝利……當地農民為了讓偉大的領袖更開心就聲稱他們的馬鈴薯可畝產一百萬磅小麥畝產十
二萬磅,白菜一顆重五百磅。」下列對於此段資料的解讀,何者正確?
(A)講述南京國民政府的農工業改革卓然有成
(B)敘述中共土地改革十分成功,農產量大增
(C)講述臺灣耕者有其田政策下的農工業成果
(D)描述大躍進時期,理想卻演變成浮誇數字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