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91.1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2-10,离现在 2 25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題組題(第 1-9 題,一題 3分)
()光緒 24 年,皇帝在有志之士的建議下推動改革,未料 103 天後,紫禁城風雲變色,慈禧太后出面掌權,新政大
多遭廢,官府到處搜捕被視為亂黨的參與成員,救亡圖存的理念僅曇花一現。
( )11.此次改革的出現是受到哪場戰爭的刺激?
(A)鴉片戰爭 (B)清法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 )12.文中提到的「有志之士」可能是哪些人?
(A)馬加爾尼、培里 (B)康有為、梁啟超 (C)沈葆楨、劉銘傳 (D)曾國藩、李鴻章。
( )13.此次改革失敗的原因為何?
(A)過度側重器物層面的改革,缺乏整體性規劃 (B)政策繁瑣且朝令夕改,導致改革派失望 (C)用人失當,
一些官員趁機貪污,引發民變 (D)內容龐雜,且動搖守舊派利益,未能得到多數士人支持。
()清末,中國出現《射豬斬洋圖》(如右圖),該圖表達出當時中國民眾對洋人與洋教的不滿(豬,主的諧音;羊,洋
)。圖中兩旁有對聯「萬箭射豬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斬羊頸,問畜牲還想來麼?」
( )14.宣傳此思想的團體,興起於何處?
(A)山東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 )15.圖中的現象,最後引發了哪一場國際糾紛?
(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日俄戰爭。
( )16.承上題,此國際糾紛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因此逃往西安避難 (B)戰後,清廷被迫簽
訂《辛丑和約》 (C)戰後簽訂的和約,是清末割讓土地最多的條
(D)戰後簽訂的和約內容,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使館,影響
國防安全。
()1846 年,英國商人阿斯脫豪夫禮查(Richard)在租界興建了一座以他名字
命名的旅館,名為 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禮查飯店)。後來,又增設酒吧、舞廳及撲克室,大廳常有歌舞、戲劇
演出,外國旅客明顯增多。19 世紀後期,禮查飯店經常是中國最早接受現代事物的場所,如使用煤氣、安裝電燈、客
房電話、升降電梯等,曾引來好奇參觀人潮,成為當時遠東設備最現代化的豪華飯店之一。
( )17.阿斯脫豪夫禮查可能在何處興建旅館?
(A)香港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 )18.哪場戰爭後,英國取得設立租界的特權?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 )19.19 世紀的小宛入住禮查飯店。請問:她不會看見哪種情況?
(A)飯店提供咖啡給客人 (B)飯店內的服務人員留著辮子 (C)出門時搭乘西式馬車 (D)到電影院欣賞新上映
的影片。
二、單選題(第 10-20 題,一題 3分;第 21-40 題,一題 2分)
( )10.15 世紀末,歐洲發生一件大事,促使歐洲商人陸續到東方貿易。請問:15 世紀末,歐洲發生哪件大事?
(A)蒙古西征 (B)張騫通西域 (C)鄭和下西洋 (D)發現新航路。
( )11.電視劇裡正播放「八國聯軍」的場景,劇中八國聯軍的成員齊聚一堂,討論該向中國索取哪些賠償。請問:
劇中不會出現哪國人?
(A)德國人雷恩 (B)美國人山姆 (C)日本人山本 (D)韓國人小金。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本份試卷共兩張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共兩大題:第1-20題,每題3分;第21-40題,每題2分。全部共40題,合計100分。
2
( )12.1792 年,英王喬治三世派使者到中國協商貿易限制,使者提出 7項貿易請求,但中國皇帝以與天朝體制不合
為理由,拒絕請求。後來,這位使者將在中國所見所聞書寫成書,是後人認識近代中國的重要資料。請問:
此時,中國有什麼貿易限制?
(A)貿易港口僅限廣州 (B)外商只能透過「郊」進行交易 (C)上海是唯一的租界 (D)外國公使可以派駐北
京。
( )13.承上題,這位使者的著作,應該是下列何者?
(A)《英使謁見雍正紀實 (B)《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C)《英使謁見嘉慶紀實》 (D)《英使謁見光緒紀
》。
( )14.清末,中國報紙曾報導:「這一場戰爭,是君主立憲戰勝君主專制的最佳寫照。我們政府應該也要仿行君主
立憲的體制,讓國家富強。」請問:上述內容應該是哪場戰爭?
(A)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清法戰爭 (D)日俄戰爭。
( )15.1997 年,儀仗隊行舉槍禮後,□國查爾斯王子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誌著香港被□國統治 150
年之後,交還給中國。」請問:□應該填哪個國家?
(A)日本 (B)美國 (C)法國 (D)英國。
( )16.清朝某位官員為查禁鴉片,曾召集數百名學子考試,雖名為考試,實為問卷調查,試題共有四道:(1)鴉片集
散地及經營者姓名(2)零售商姓名(3)過去禁菸弊端(4)禁菸辦法。自此他掌握了當地所有煙商與貪官污吏名
單。請問:這位官員是誰?
(A)道光 (B)林則徐 (C)李鴻章 (D 康有為。
( )17.1853 年,海軍將領領培里率艦進入江戶灣,要求日本開港通商。面對西方國家的船堅炮利,日本只能被迫簽
訂不平等條約,並開港通商。請問:培里代表哪個國家,要求日本開港通商?
(A)中國 (B)荷蘭 (C)英國 (D)美國。
( )18.傳統中國抱持天朝思想,以天下中心自居,但在哪場戰爭後,中國進入條約體制時期?
(A)英法聯軍 (B)八國聯軍 (C)清法戰爭 (D)鴉片戰爭
( )19.清末,通商口岸出現不少西式報刊雜誌,報導時事新聞,也帶進新思想。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創辦的報刊,便
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等,成為當時中國接觸西方思想的重要管道。下列何者是林樂知創辦的
報刊?
(A)《中國民報》 (B)《萬國公報》 (C)《邸报》 (D)《美麗島》
( )20.自強運動因為清朝對外戰爭失利而開始,也因戰爭失利而結束。請問:自強運動的始末,與哪兩場戰爭有
關?
(A)鴉片戰爭、甲午戰爭 (B)鴉片戰爭、清法戰爭 (C)英法聯軍、甲午戰爭 (D)英法聯軍、清法戰爭。
( )21.光緒 30 年,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某地區的利益,爆發日俄戰爭,最後日本以勝利告終。請問:日、俄為爭
奪哪個地區的利益,而爆發戰爭?
(A)東北 (B)台灣 (C)朝鮮 (D)新疆。
( )22.清末以來受到西方思潮影響,使傳統婦女觀念出現動搖。請問:當時宣揚女權的新思想,不包含下列何者?
(A)提倡女子接受新教育 (B)走出家庭到工廠工作 (C)提倡三從四德 (D)提倡自由的婚姻觀。
( )23.清末的某場改革內容包含廢除科舉制度,推行新式教育,然而這場改革,使傳統知識份子敵視政府,而新知
識份子受到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所薰陶,認為要救中國,必須打倒清帝國,因此歷史學界普遍認為這場改
革運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加速清帝國的滅亡。請問:上述內容指的是哪場改革?
(A)自強運動 (B)百日維新 (C)庚子後新政 (D)立憲運動。
( )24.承上題,這場改革運動是由何人主導?
(A)慈禧太后 (B)光緒皇帝 (C)梁啟超 (D)李鴻章。
( )25.中國在明中期以後採取銀銅並用的制度,因此白銀的數量對經濟相當重要。但白銀數量到清朝道光年間卻出
現劇烈變化,下列哪一張趨勢圖,最能展現明中期到清朝道光年間,中國境內白銀數量的變化情形?
(A)
(B)
(C)
(D)
3
( )26.清末以來,面對各國的侵略,清廷推動幾次改革運動,就改革層次而言,可分成器物、制度與思想三個層
面。請問:下列何者是中國第一場制度層面的改革?
(A)自強運動 (B)百日維新 (C)庚子後新政 (D)立憲運動。
( )27.段考前,小冼將中國的自強運動與日本維新運動內容進行整理(如下表)。請問:小冼哪裡整理錯誤?
中國.自強運動
日本.維新運動
恭親王奕訢
天皇
咸豐 10 (1861 )
1868
著重軍事、技術的改革
包含政治、經濟、軍事等
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戰爭失敗後,進行制度層面的改革
( )28.1840 年,清朝與英國爆發一場戰爭,此場戰爭打開清朝閉鎖的大門,也揭開中國近代史。關於此場戰爭的描
述,下列何者錯誤?
(A)戰爭爆發於道光年間 (B)導火線為查禁鴉片 (C)最後,中英簽訂《北京條約》 (D)戰後,清朝開放上
海、寧波、福州、廈門與廣州為通商口岸。
( )29.《馬關條約》中允許日人在通商口岸設工廠,但未打戰的英國透過某項特權,也享有在通商口岸設工廠的權
利。請問:英國是利用哪項特權?
(A)片面最惠國待遇 (B)領事裁判權 (C)協定關稅 (D)租界。
( )30.1868 年,日本見識到西方國家的實力後,天皇決定因應時勢,推動現代化改革。請問:這位推動改革的日本
天皇是何人?
(A)德仁天皇 (B)明仁天皇 (C)明治天皇 (D)昭和天皇。
( )31.承上題,日本在改革後,成為亞洲強國,積極向外擴張。請問:同治 13 年,日本利用琉球人在台灣遇害為理
由,出兵台灣的事件為何?
(A)麻豆社事件 (B)牡丹社事件 (C)大甲西社事件 (D)霧社事件。
( )32.光緒 20 年,清朝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下列關於甲午戰爭的敘述,何者有誤?
(A)中日因為藩屬台灣,而爆發戰爭 (B)戰爭期間,象徵現代化成果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C)戰後,清廷承
認朝鮮獨立 (D)戰後,知識分子出現改革與革命兩種救亡途徑。
( )33.清末,部分知識份子認為傳統的選拔人才的方式,無法符合時代需求,因此提出改革的想法。下列各朝代選
拔人才制度與影響,何者錯誤?
(A)東周:各國國君重視有才能的平民,出現布衣卿相的現象 (B)秦朝:設立太學,專門教授儒學,逐漸形
成經學傳家,累世為官的世家大族 (C)魏晉南北朝:九品官人之法,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D)
朝:科舉制度,讓平民可憑個人努力,改變社會地位。
( )34.位於北京的圓明園,始建於康熙年間,經過多次擴建,有「萬園之園」的美稱,然而 1860 年的一場戰爭,讓
圓明園受到大規模破壞。請問:圓明園毀於哪場戰爭?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英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35.承上題,關於此場戰爭的敘述,何者錯誤?
(A)導火線是英國希望修約與中國全面通商,但遭到拒絕 (B)戰爭爆發於 19 世紀中期 (C)戰爭結束後,列
強勢力深入中國內地 (D)此場戰爭後,台灣被迫開放府城、鹿港與艋舺,對外貿易。
( )36.中國在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後,發現西方國家的確有值得學習之處,於是展開了富國強兵的自強運動。下
列關於自強運動的敘述,哪些正確?()歷經咸豐、同治、光緒等三位皇帝()支持者有曾國藩、李鴻章、
劉銘傳等官員()修建鐵路()派遣留學生()建立警察制度()廢除科舉()設立兵工廠()設立總理衙門
()改革期間,爆發清法戰爭。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B)甲乙丙丁庚辛壬 (C)甲丙丁戊庚辛 (D)乙丙丁己辛。
( )37.19 世紀初,法國商人喬瑟夫到中國貿易。請問:喬瑟夫只能到右圖
中的何處貿易?
(A) (B) (C) (D)丁。
4
( )38.1840 年以來,清廷與列強的幾場戰爭,不僅影響到中國,連帶也影響台灣的歷史發展。下列幾場對外戰爭與
影響的配對,何者錯誤?
(A)英法聯軍→台灣開港通商 (B)牡丹社事件→廢除渡台禁令 (C)清法戰爭→台灣建省 (D)八國聯軍→割讓
台灣。
( )39.清末,清廷公告內閣成員(如下表),此名單公告後舉國嘩然。請問:此名單造成何種後續影響?
(A)革命派大為失望,轉而到海外鼓吹革命 (B)立憲派大為支持 (C)立憲派失望,轉而支持革命 (D)民眾支
持並滿心期待。
( )40.承上題,此名單公告於何時?
(A)道光 20 (B)咸豐 10 (C)光緒 10 (D)宣統 3年。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