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打擊,因此戰況漸趨改變。下列有關此時期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官員貪汙腐化 (B)通貨膨脹嚴重
(C)政府發行法幣 (D)金融全面崩潰。
27. ( )中華民國北伐之後完成全國統一,但仍有內憂外患接連不斷,國家更加動盪不安。請問當時國民政府在面
對內憂外患的情況,初期是採取什麼政策? (A)剿共與抗日同時並行 (B)全面抗日 (C)先攘外後安內
(D)先安內後攘外。
28. ( )中國十年建設期間,政府推動各項建設工作,同時也致力於發展國內交通和教育設施,這些多元的建設不
包括下列何者? (A)航空 (B)鄉村平民教育 (C)鐵路 (D)網路。
29. ( )附圖為中國 1920年代的某軍事行動路線圖,政府軍隊由南方漸往北方移動。根據這路線圖判斷,這應該
是下列哪一史事? (A)北伐國民革命軍路線圖 (B)太平洋戰爭美軍路線圖 (C)辛亥革命討伐袁世凱路
線圖 (D)中共二萬五千里長征圖。
30. ( )歷史學家錢穆曾在他的書中回憶八年抗戰,他認為中日戰爭影響所及不只軍人而已、不只中國而已,還有
無數的平民和整個亞洲地區。下列何者不可能是錢穆書中所描述的人民,在中日戰爭期間遭受的處境?
(A)臺灣有部分原住民被徵召為軍伕,至前線作戰 (B)中國東北日軍七三一部隊,曾殘忍地對中國民眾進
行活體實驗 (C)受戰火波及的地區,工商業發展停滯 (D)日本軍隊僅針對中國統治區開火,占領區的人
們可以過著原來的生活。
31. ( )歷史課老師播放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影片,片中介紹民初有位歷史人物,他曾說自己:「不怕死,不愛錢,
大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光明磊落度餘年。」而他的餘生在被判 10 年有期徒刑後,並被軟禁
長達 55年。一切只因為他策畫的某件事情,改寫了中國近代歷史,動搖了國民黨,拯救了共產黨。請問這
位歷史人物為何人? (A)蔣中正 (B)張學良 (C)溥儀 (D)張作霖。
32. ( )附圖是中國歷史上某段時期,民眾花費 100 元法幣所能購買物品的變化,對於這種轉變,最有可能的原因
是下列何者? (A)當時爆發二二八事件,物資運往臺灣支援所需 (B)當時全國進入戒嚴時期,不能隨意
購買民生物資 (C)戰禍頻繁,導致民間物價飛漲 (D)當時全國進入動員戡亂時期,不能隨意購買民生物
資。
33. ( )(甲)珍珠港事變(乙)南京大屠殺(丙)盧溝橋事變(丁)九一八事變,上述是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請依照
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 (A)(丙)(丁)(甲)(乙) (B)(丙)(甲)(丁)(乙)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34. ( )孫中山先生未完成畢生志願而不幸逝世,當時遺囑上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革命障礙」
是指下列何者? (A)共產黨 (B)蘇聯 (C)軍閥 (D)日本。
二、題組(35~40 題,每題 3分):
(一)下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勢力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35. ( )關於日本向外擴張勢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日本自強運動改革成功以來,開始對外侵略 (B)
日本在日俄戰爭戰敗後,藉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重振士氣 (C)美國參戰後,日本突襲太平洋地區的珍
珠港 (D)日本擴張之舉,造成被侵略國的重大損傷,亦重創其國內民生經濟。
36.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與地區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甲:南京大屠殺 (B)乙:美
國投下原子彈 (C)丙:珍珠港事變 (D)丁:盧溝橋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