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12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65.3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4-02,离现在 1 20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題組(1-6 題,每題 3)
甲、早期,臺灣學校課本號稱「國父透過革命組織,經過 10 次革命失敗,第 11 次才成功推翻清廷。」
( )11.請問:第 11 次革命出現在哪座城市?
(A)武昌 (B)廣州 (C)南京 (D)北京。
( )12.11 次革命成功的背景為何?
(A)剛好義和團進攻北京 (B)利用四川爆發保路風潮 (C)遇到清、日爆發甲午戰爭 (D)正值八國聯軍入侵北
京。
( )13.當時臺灣為何沒有參加革命運動?
(A)臺灣的知識份子屬於改革派 (B)臺灣支持清廷 (C)臺灣為日本殖民地 (D)臺灣當時正被美國轟炸。
乙、革命份子經過多次努力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 )14.關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敘述,何者錯誤?
(A)首都在南京 (B)採行君主專制體制 (C)結束兩千多年的帝制 (D)推舉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
( )05.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何時?
(A)西元 1910 (B)西元 1911 (C)西元 1912 (D)西元 1913 年。
( )06.清廷為阻止革命黨的勢力擴張,重用何人來鎮壓革命?
(A)段祺瑞 (B)孫中山 (C)袁世凱 (D)宋教仁。
二、單選題(7-20 題,一題 3分;第 21-40 題,一題 2)
( )07.民國初年,臨時政府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便制衡袁世凱。請問:《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用何種制
度?
(A)內閣制 (B)總統制 (C)君主立憲 (D)雙首長制。
( )08.民國 2年,對抗清廷的革命才剛落幕不久,國民黨再度發動「二次革命」。請問:「二次革命」是國民黨向誰
發起的革命?
(A)孫中山 (B)段祺瑞 (C)溥儀 (D)袁世凱。
( )09.清末,中國積弱不振,知識份子為救亡圖存,各自尋找不同救國途徑。其中主張「改革派」與「革命派」的
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A)梁啟超、孫中山 (B)袁世凱、孫中山 (C)胡適、段祺瑞 (D)教仁、梁啟超。
( )10.民初,《青年》雜誌的創刊人認為政治改革無用,因此提出救中國,首先得進行思想改革。請問:《青年》雜
誌的創刊人是誰?
(A)胡適 (B)陳獨秀 (C)蔡元培 (D)馬克思。
( )11.宛宛到檀香山玩樂時,看見數個孫中山的雕像,其中一座雕像旁刻上「1879 年,13 歲的孫中山先生從中國
廣東中山到……1894 年,孫中山成立的第一個革命組織□在此誕生。」請問:敘述中的革命組織為何?
(A)華興會 (B)興中會 (C)國民黨 (D)進步黨。。
( )12.承上題,孫中山受到哪場戰爭的刺激,成立第一個革命組織?
(A)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二次革命 (D)廣州黃花岡之役。
( )13.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知識份子主張從兒童角度看待兒童教育。下列何者不是當時主張的方式?
(A)兒童須學習成人規矩 (B)發行兒童刊物 (C)推動兒童教育 (D)重視兒童本位。
( )14.傳統中國,統治者的地位採取世代傳給子孫的世襲制度,傳說在西元前 2000 年就開始採用此制度。請問:世
襲制度結束於哪位皇帝?
(A)秦始皇 (B)宣統皇帝 (C)袁世凱 (D)光緒皇帝。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本份試卷共兩張 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 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 2B 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共兩大題:第 1-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分。全部共 40 題,合計 100 分。
2
( )15.下圖是小顏的收藏,為中國某個時期發行的「飛龍幣」,但因年代久遠,背面刻字有所磨損。根據貨幣上的
字判斷,「○○」應該填上什麼?
(A)民國 (B)洪憲 (C)光緒 (D)西元。
( )16.民國初年,由於中央政府權力式微,形成地方軍人割據的局面。關於民國初年軍閥的特色,何者不正確?
(A)依附列強 (B)企圖奪取象徵中央的北京政府 (C)團結一致,對付外敵 (D)以武力解決政治糾紛。
( )17.承上題,軍閥出現的背景為何?
(A)國民黨發起二次革命 (B)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 (C)袁世凱逝世 (D)中華民國成立。
( )18.民初,陳獨秀發表〈本誌罪案之答辨書〉,內容提到:「……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
(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敘述中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下列何
者?
(A)科學、民主 (B)共產、科學 (C)民主、科學 (D)民主、自由。
( )19.民國初年,魯迅創作出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書中暗預中國傳統思想規範,是吃人的禮教。請問:這篇白話文
小說為何?
(A)《再別康橋》 (B)《母親的教誨》 (C)《背影》 (D)《狂人日記》
( )20.清末至民初,中國曾歷經多次涵蓋不同層面的變法。關於各變法的層面分析,何者錯誤?
(A)思想層面:新文化運動 (B)思想層面:武昌起事 (C)制度層面:立憲運動 (D)器物層面:自強運動。
( )21.《國父們》一書中敘述:「孫中山擅長嘴砲演講煽動人心;黃興擅長軍事;宋教仁擅長組織地下活動策畫行
動;汪精衛擅長寫文章鼓舞人心,這些人在清末策畫了一場又一場的反叛行動,最終革命成功,建立新中
國。」請問:根據書中內容可得知下列何者?
(A)中華民國的建立是匯集多方力量的結果 (B)只憑反叛行動就成功建立新中國 (C)孫中山的貢獻最大 (D)
新中國奠定君主立憲的基礎。
( )22.民初,某組織公開鼓吹恢復帝制和君主立憲,在報章上頻頻發表文章。該組織說:「中國人程度低,共和決
不能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共和而專制,不如立憲而行君主。且共和國選舉總統時容易發生變亂,
國家永無安寧之日。唯有易大總統為君主,使一國元首立於絕對不可競爭之地位,這樣才足以止亂。」請
問:此輿論推波助瀾下,當時稱帝的人是誰?
(A)段祺瑞 (B)孫中山 (C)宋教仁 (D)袁世凱。
( )23.2021 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在慶祝建黨百年時,致詞說到:「中共已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
建成小康社會,並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請問:中國共產黨成立於何時?
(A)民國 1 (B)民國 4 (C)民國 10 (D)民國 17 年。
( )24.下表是民國 2年,中華民國第一次國會大選結果,其數字是各政黨所占議會的席次。此表顯示甲黨獲得壓倒
性的勝利,請問:甲黨應該是哪個政黨?
(A)同盟會 (B)國民黨 (C)進步黨 (D)民眾黨。
( )25.承上題,甲黨當時的代理理事長是誰?
(A)段祺瑞 (B)張作霖 (C)袁世凱 (D)宋教仁。
黨籍
甲黨
乙黨
丙黨
丁黨
總計
眾議院
269
154
147
26
596
參議院
123
69
38
44
274
合計
392
223
185
70
870
3
( )26.下圖是民國 6年軍閥割據示意圖。請問:圖中甲地區是由哪位軍閥所控制?
(A)陳獨秀 (B)孫中山 (C)張作霖 (D)魯迅。
( )27.下表是中華民國的重要日子。這些日期的出現,都與歷史大事有關。關於日期與歷史大事的配對,何者錯
誤?
(A) (B) (C) (D)丁。
日期
事由
59
國恥紀念日
11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228
青年節
10 10
國慶日
( )28.小馮將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的名單整理成下方表格。請問:小馮將表格中的何處書寫錯誤?
(A) (B) (C) (D)丁。
職務
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第一位民選總統
( )29.民國 7年,胡適提出「八不主義」「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
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詞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關於上述
內容,何者錯誤?
(A)可能刊載在《青年》雜誌 (B)發表於袁世凱當政時期 (C)胡適的「八不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 (D)胡適
亦批判儒家思想。
( )30.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公布的「2021 年性別不平等指數(GII),台灣性別平等程度高居亞洲之冠。臺灣經濟部指
出,2021 年我國全體企業主中女性比率 37.0%,高於南韓。請問:中國婦女開始挑戰傳統男尊女卑觀念,與
下面哪件史實最為相關?
(A)京師大學堂的建立 (B)科舉制度的廢除 (C)新文化運動的展開 (D)《臨時約法》保障婦女權益。
( )31.承上題,下列敘述何者也符應清末民初「新女性」的特質?
(A)秋瑾接受父母之命嫁娶,婚後生了一男一女 (B)文秀再也不願意作溥儀的淑妃,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休
夫的妃嬪 (C)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仍為女性對婚姻的堅持 (D)三從四德為新女性遵守的指標。
( )32.民國 6年,孫中山曾另立軍政府,與北京政府相抗衡,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請問:當時南方政府的所
在地,位於何處?
(A)南京 (B)廣州 (C)上海 (D)武昌。
( )33.承上題,孫中山在南方成立軍政府的原因為何?
(A)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 (B)不滿袁世凱稱帝 (C)抗議政府將鐵路收歸國有 (D)孫中山反對參加第
一次世界大戰。
( )34.清末,原本許多人支持清廷改革,但隨著清廷逐漸失去民心,越來越多人轉而支持革命。請問:哪些事件讓
越來越多人同情並支持革命?()立憲運動 ()廣州黃花岡之役 ()二次革命 ()日俄戰爭 ()鐵路收
歸國有政策
(A)甲乙戊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丙丁。
4
( )35.知名電商「Yahoo」惡搞袁世凱,讓曾身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穿越時空擔任代言人,以推廣零
食。關於袁世凱的事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藉口兵變,將首都遷往北京 (B)解散國會 (C)廢除《臨時約法》 (D)同意德國提出的部分「二十一條要
」。
( )36.()是某旅遊手冊的部分內容,此手冊最可能是介紹圖()中的何地?
(A) (B) (C) (D)
這座典型的德式古堡建築,
是德國統治此第時興建的總督官
邸。後來,日本進兵此地,而後
取代德國在此的統治權,這座建
築也成為日本守備軍司令的官
邸。
()
()
( )37.民國 4年,外交部次長曹汝霖說:「日本這次提出的要求,包羅萬象,勢力由東北、內蒙以至閩、浙,權利
由建鐵路、開礦產以至開商埠、內地雜居。甚至要求政府機關內設立日本顧問,兩國用同一軍械,警察需由
日本人訓練,小學用日本教師,日本僧人到內地傳教」。請問﹕日本提出此要求的背景為何?
(A)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強陷入戰局 (B)戰後和會召開時,日本趁機侵略中國東北 (C)袁世凱正派兵
平定二次革命,無暇他顧 (D)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時,政府財政短缺。
( )38.民國初年,上海報報導:「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併吞青島……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館去要求
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同胞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關於上述這場運動的敘述,
何者有誤?
(A)此報紙出版在民國 8 (B)「萬國和會」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 (C)此場運動抗議日本獲
得的權益 (D)此場運動後,政府在 59日被迫簽訂條約。
( )39.承上題,此場運動沒有出現哪個口號?
(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廢除二十一條 (C)還我青島 (D)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 )40.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政治動盪不安。下列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何者正確?
()同盟會成立 ()五四運動 ()五九國恥 ()廣州黃花岡之役 ()武昌起事 ()二次革命 ()
中會成立
(A)庚甲丁戊己乙丙 (B)庚甲丁戊己丙乙 (C)甲庚丁戊己乙丙 (D)甲庚丁戊丙己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