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選擇題
1. ( )蒙古帝國的四等人制,是近代部分學者對不同民族享有不同權利的情況作出的歸納,認為元朝的蒙古貴族為了
維護蒙古的統治,而推行民族壓迫和民族分化政策。請問,依據元代差別待遇的種族政策,各種族地位由高
至低排序為何?
(A)蒙古人、漢人、南人、色目人 (B)蒙古人、漢人、色目人、南人
(C)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D)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漢人。
2. ( )中國某朝代的特色之一就在於住宅區與商業區不再是獨立分離,而是全面的住商混合,且 營業時間也有所調整,
出現了夜市。上述朝代指的是下列何者? (A)宋 (B)明 (C)元 (D)清。
3. ( )蒙古帝國因版圖遼闊,為提供信使、官員歇息或換馬的處所,政府於各地廣設下列何種機構,除加速經貿往來
外,還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A)洋行 (B)驛站 (C)行郊 (D)市舶司。
4. ( )一般史家認為宋代國力不強的原因,除了重用文人的政治發展所導致外,也與地理因素有關,推論宋代的北方
邊防空虛無險可守,而外族騎兵機動迅速,可長驅直入華北,直接威脅宋代首都。請問,造成宋代「北方邊
防空虛無險可守」的關鍵為何?
(A)外族取得燕雲十六州 (B)中央無力控制地方 (C)蒙古西征擴大統治範圍 (D)稅收減少無力修築長城。
5. ( )在明朝中葉之後,許多的美洲作物傳入中國,紓緩了因人口增加導致糧食不足的問題。請問,下列哪一樣作物
是明朝中葉從美洲傳入中國? (A)小麥 (B)棉花 (C)早熟稻 (D)玉米。
6. ( )隋唐之後,東亞呈現多個政權並立的局面。隨著各政權的國力興衰,約 12 世紀宋代左右,出現下圖的發展。
請問,圖中的「甲國」是由下列哪個民族所建立的?
(A)契丹 (B)女真 (C)蒙古 (D)阿拉伯。
7. ( )宋神宗時,曾任用某大臣推行變法改革,新法雖立意良善,針對冗兵、冗官與歲幣等問題,希望改革後能富國
強兵。但最終仍宣告失敗,還引發朝中新舊黨派對立紛爭,當時政局陷入不安。請問,某大臣是下列何人?
(A)張居正 (B)王安石 (C)朱熹 (D)徐光啟。
8. ( )北宋面對契丹等外族入侵而本身軍事力量又不足以應付時,曾經運用多種方式加以因應,其中哪一種方式曾有
效平息與契丹間的戰端,使得雙方維持了百餘年的和平?
(A)修建長城,斷絕接觸 (B)聯合西域諸國共同追擊 (C)每年提供歲幣 (D)指派公主前往和親。
9. ( )向日葵班的同學們在討論某一朝代盛世的特色:
妮妮:「朝廷採懷柔政策,開科取士攏絡漢人。」
小愛:「朝廷表面上支持學術事業,不少讀書人卻因文字獄慘遭迫害。」
小新:「朝廷強迫漢人薙法留辮。」請問,同學們所討論的是哪一個朝代?
(A)宋 (B)明 (C)元 (D)清。
10. ( )「他為了能夠順利傳教,在傳教方式上做出了一些調整,除了允許教徒祭祖尊孔之外,還嘗試穿戴儒服,跟中
國的士大夫與官員有著密切的交流……」上文中提到的「他」所指何人?
(A)馬可波羅 (B)徐光啟 (C)利瑪竇 (D)張居正。
11. ( )宋代的學術思想主流強調儒家所主張的倫理道德規範,正是宇宙萬物運行的「天理」,人必須經由不斷修養自
己的心性品格,使行為合乎天理。請問:當時流行的學術思想為何? (A)神學 (B)玄學 (C)理學 (D)佛學。
12. ( )明清之際,中西文物藉由傳教士為媒介加以交流。請問:當時的傳教士將中國的哪些文物傳入歐洲? (甲)學
術典籍 (乙)造紙術 (丙)園林建築 (丁)瓷器。(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13. ( )松坂老師到福建的泉州參訪,在泉州見到了一座十分典雅的清真寺,當地導遊介紹此清真寺建於北宋年間。請
這座古老的清真寺主要是由哪一個族群來到中國發展而興建的?
(A)穆斯林商人 (B)契丹人 (C)女真人 (D)蒙古人。
14. ( )古語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北宋想藉由當時國勢強盛的「某國」滅掉心腹大患遼國,但最後北宋卻反
為「某國」所滅。請問,這個歷史事件為何?
(A)永嘉之禍 (B)安史之亂 (C)靖康之禍 (D)蒙古西征。
15. ( )風間是元代的讀書人,他想從政做官,小綠老師告訴他,若要當官必須考上科舉。請問,當時如果想考上科舉,
風間一定要看以下何人的書?ˉ
(A)朱熹 (B)趙匡胤 (C)朱元璋 (D)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