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12學年第一學期社會領域地理科第二次段考
八年____班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 ) 善逸到馬來西亞的檳城遊玩,參觀一座非常精緻的華人祠堂:「龍山堂邱公司」
(Leong San Tong Khoo Kongsi),聽導遊解釋,原來「公司」,其實是一間
「公祠」,在閩南語裡的「司」和「祠」發音相近,是邱姓移民在 19 世紀時
興建的。請問:華人移民帶來的信仰與習俗,此種現象稱為
(A)文化衝突 (B)文化擴散 (C)文化隔閡 (D)文化侵略。
2. ( ) 承上題,該地區的華人移民最有可能來自中國何處?
(A)河南省 (B)青海省 (C)福建省 (D)山西省。
3. ( ) 「客家人」, 在西方人類學上簡稱「Hakka」。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
(4世紀初)、唐代後期(9世紀末)因戰亂大批南下。1270 年代南宋滅亡後又遷至
贛、閩、粵等地。客家人的根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所謂「河洛」,指的是黃河、洛水。
早期中國文化重心在北方,因飢荒或戰亂等因素部份人民向南遷移,例如: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人。
請問:上述遷移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推力 (B)人口拉力 。
4. ( ) 在台灣,各地廟宇呈現漢人移民在原鄉的民間信仰。請問:下列哪一信仰屬於漢人移民在原鄉的民間信仰?
(A)基督耶穌 (B)真主阿拉 (C)上帝耶和華 (D)天后媽祖。
5. ( ) 「環境負載力」指的是生活環境所能供養生物數量的能力,以及分解穢物的能力。請問:下列中國哪一地區
的「環境負載力」較佳? (A)珠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C)內蒙古草原 (D)青藏高原。
6. ( ) 自2000 年開始中國政府鼓勵本國企業到外國投資,目前中國對外投資金額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請問:以下
選項哪一個並非中國企業透過投資或併購他國企業的方式所產生的好處? (A)獲取產業技術 (B)容易
進入歐美市場 (C)帶來龐大債務 (D)取得礦產與能源。
7. ( ) 參考附圖,中國自 1970-1980 年代,自然增加率急速下降,原因是因為
(A)文化大革命死了很多人 (B)大量外籍配偶取得身分證
(C)實行一胎化政策 (D)與鄰國發動戰爭。
8. ( )承上題,為何自然增加率下降,但總人口依然上升?
(A)社會增加率大幅上升 (B)出生減死亡的數量仍為正值
(C)移民大量進入中國 (D)平均壽命因醫療進步延長到 200 歲。
9. ( ) 中國目前人口約多少人? (A)4 億人 (B) 10 億人 (C) 14 億人 (D) 20 億人。
10. ( ) 中國人口結構失衡,2020 年的新生兒性別比為 111,請問:這代表甚麼意思?
(A)幼年人口人數增加 (B)新生兒男多於女 (C)新生兒女多於男 (D)未來勞動力相當充足。
11. ( ) 下列何者是人口眾多的缺點? (A)糧食不足 (B)市場廣大 (C)勞力充足 。
12. ( ) 下列何者不是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的缺點?
(A)性別比失衡 (B)未來勞動力不足 (C)人口老化 (D)減緩人口增加速度。
13. ( ) 光棍節(11 月11 日),起源於中國網路文化和校園文化,以自己仍是單身一族為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單
身」)。也是各大商家(特別是線上購物)打折促銷的時期,從 2009 年11 月11 日開始,購物網站淘寶及其
子品牌天貓為首的商家將該日宣傳為「雙十一狂歡購物節」,隨後其他網路電商也紛紛加入,光棍節逐漸演
變成犒賞自己的網路購物節日。請問:以上敘述犒賞自己的光棍節形成,與中國哪一人口結構現象有關?
(A)性別比失衡 (B)人口老化 (C)扶養負擔愈來愈重 (D)宗教族群複雜。
14. ( ) 承上題,中國購物網站與電商產業日益興盛,這是屬於哪一級產業?
(A)第一級產業 (B)第二級產業 (C)第三級產業 。
15. ( ) 改革開放由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鄧小平提出和創立改革,鄧小平著名的貓論(不管黑貓白
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說明無論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都只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與政治制度無關;
資本主義可以有計劃,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開放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決策和轉折過程使中國經濟高速發
展。1990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誕生。中國並於 1991 年加入亞
太經濟合作組織、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0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
體。請問:中國經濟改革先在東部沿海設置經濟特區,以利吸收外資與技術,下列哪一城市為經濟特區之一?
(A)廣州 (B)深圳 (C)上海 (D)香港。
16. ( ) 哪種牲畜分布於青藏高原,是傳統藏人的運輸工具,其肉乳可食、毛皮可用,對當地居民是不可或缺的好幫
手? (A)羊駝 (B)駱駝 (C)犛牛 (D)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