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03.05 KB
頁數
3
作者
陳柏宇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9學年度 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試卷注意事項
1.本份試卷共有兩張三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交回。
2.每題皆有ABCD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的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計分。
4.本份試卷共有 40 題,合計 100 分。第 1-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分。
一、選擇
( ) 41.民國 26 12 月,《東京日日新聞》報導:「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占領
○○後,先殺滿 100 人者為勝。不久後,兩人各稱殺了 106 人和 105 人;但是不知道誰先殺滿 100 人,決定
不分勝負,重新比賽誰殺滿 150 名中國人。」請問:報導中的○○應是哪個城市?
(A)臺北 (B)重慶 (C)南京 (D)瑞金。
( )42.高中希望唸軍校的小邱,在搜尋一下學校時發現,陸軍軍官學校最早源自中國,後隨政府搬遷來臺灣。請問
:「陸軍軍官學校」設立背景為何?
()推翻清帝國 (B)聯共抗日 (C)聯俄容共 (D)國共內戰。
( )43.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以實現大東亞共榮圈為號召,名義拯救被歐美國家殖民的東南亞,實際上是想獲得資
源。請問:日本希望取得下列哪些資源?
(A)香蕉、甘蔗 (B)稻米、甘蔗 (C)石油、橡膠 (D)樟腦、水資源。
( )44.毛澤東曾題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請問:造成紅軍「遠征」的原因為何?
(A)共產黨遭國民政府五度圍剿 (B)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 (C)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 (D)蔣中正以武力掃除,
國民黨內共產黨成員。
( )45.承上題,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最後在何處落腳?
()重慶 ()陝西北部 ()南京 ()瀋陽
( )46.某年 12 12 日,當時擔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的西北軍
領袖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扣留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請問: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事變,主
要訴求為何?
(A)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以空間換取時間 (D)攘外必先安內。
( )47.近代日本因軍國主義的盛行,致使其對鄰近國家採取侵略行動。下列關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敘述,何者正
確?
(A)20 世紀的改革後,國力迅速成長 (B)日俄戰爭結束後,國內經濟衰退 (C)1920 年代,日本國內外財政危
機,強化軍國主義發展 (D)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刺激,開始發展軍國主義。
( )48.民國 26 年,蔣中正發表演說:「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
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因而正式揭開了抗戰的序幕。請問:蔣中正在哪一場事變後,發表此言論?
(A)九一八事變 (B)珍珠港事變 (C)西安事變 (D)盧溝橋事變。
( )49.民國 32 11 27 日,羅斯福、蔣中正、邱吉爾偕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埃及召開會議,會後發表宣言
,其主要內容為日本「占據」的中國所有領土,包括在清帝國時割讓的臺灣、澎湖,以及中國東北,歸還於
中華民國。請問:這次會議應該是指下列何者?
(A)開羅會議 (B)巴黎和會 (C)重慶會議 (D)雅爾達會議。
( )10.十年建設期間,有位學者到河北定縣推廣教育,他認為農民有四大基本問題「愚、弱、窮、私」,因此要「
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來改造農村。請問:上述學者可能
是何人?
(A)張學良 (B)晏陽初 (C)毛澤東 (D)蔣中正。
( )11.民國 17 年,國民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此時,由哪個政黨執政,訓練國民行使選舉、罷免等權利?
(A)中國共產黨 (B)中國國民黨 (C)民主進步黨 (D)國民黨。
( )12.國民黨在某一時期雖具備軍事優勢,但因發行的金圓券卻
異常的貶值,中央銀行曾發行面額高達一百萬元(如右圖)
。請問:這應該是下列哪一時期?
(A)十年建設期間 (B)北伐期間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D)國共內戰期間。
2
( )13.民國 36 年,國民政府宣布全國「動員戡亂」,希望透過動員全國人力、物力情況下,打贏戰爭。請問:「動
員戡亂」的「亂」應是指下列何者?
(A)中國共產黨 (B)中國國民黨 (C)民主進步黨 (D)國民黨。
( )14.1922 年,蘇聯派外交人員越飛南下,訪問中國一位政治人物,隔年,兩人共同發表「宣言」,此舉視為「聯
俄」的起點。之後,共產黨黨員可以用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此為「容共」的開始。請問:越飛拜訪的政治
人物是誰?
(A)張學良 (B)孫中山 (C)毛澤東 (D)蔣中正。
( )1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避免再度發生大規模戰爭,聯合國成立安全理事會,可對破壞和平的國家出兵
制裁,並設置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請問:下列何者「不是」五個常任理事國?
(A)日本 (B)美國 (C)中國 (D)英國。
( )16.國民政府為鼓吹反軍閥,創作出「國民革命歌」: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
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請問:上述歌詞內容,最可能出現在何時?
(A)民國 1 (B)民國 15 (C)民國 23 (D)民國 26 年。
( )17.承上題,國民革命軍以何處為據點,進行北伐?
(A)廣州 (B)重慶 (C)北京 (D)瀋陽。
( )18.蔣中正認為共產黨勢力,在國民黨內部勢力日益膨脹,形成「黨中有黨」,如不早日剪除,今後會更難控制
……蔣中正在寧滬(南京、上海)金融財團的支持下,在上海逮捕大批共產黨人,槍擊可疑者,並解除工人
糾察隊的武裝和解散工會,上海的共產黨組織幾乎全部瓦解……。」請問:此事發生於何時?
(A)北伐期間 (B)八年抗戰期間 (C)國共內戰期間 (D)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 )19.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失敗後,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直到何時才完全廢除?
(A)民國成立 (B)北伐統一 (C)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D)八年抗戰前期。
( )20.八年抗戰後期,美國為了儘早結束對日本的戰爭,企圖爭取蘇聯出兵對日作戰。當時美、英、蘇三國領袖出
席某場國際會議,但美國卻在中國缺席的情形下,犧牲了中國的權益。上述國際會議的舉行地點為何?
(A)雅爾達 (B)開羅 (C)巴黎 (D)慕尼黑。
( )21.「某年,美國空軍飛臨敵區臺灣進行偵査空照,並於年底開始對臺灣各地的市街、車站、糖廠進行轟炸,臺
灣西部縱貫公路與鐵路受創嚴重。」上述情況的發生,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A)一二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珍珠港事變 (D)甲午戰爭。
( )22.擅長寫作的肥坐,希望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東亞故事為背景,書寫新的作品。請問:在肥坐的作品中,
「不會」出現下列哪個劇情?
(A)日軍 731 部隊在中國哈爾濱,從事活體實驗 (B)朝鮮人民被徵召到軍艦島開採煤礦 (C)部分朝鮮及臺灣
婦女,被迫從事慰安婦工作 (D)日本總督府對臺灣統治,進入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
( )23.民國 34 10 25 日,臺灣民眾抱持著歡天喜地的心情,脫離日本的統治,迎接中華民國政府管理臺灣。請
問:臺灣在哪場戰爭後被日本統治?又在哪一場戰爭後,脫離日本的統治?
(A)英法聯軍、八年抗戰 (B)鴉片戰爭、國共內戰 (C)甲午戰爭、八年抗戰 (D)八國聯軍、國共內戰。
( )24.下面關於八年抗戰,何者敘述「不正確」?
(A)戰爭初期,中國採取「以時間換取空間」,來對抗日本的「速戰速決」策略 (B)中國處於抗戰前期期間
,歐洲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C)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進入抗戰後期 (D)民國 34 年,美國先後在日本廣
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不久日本投降。
( )25.有位歷史學者曾說:「□救了共產黨,而『韓戰』,則救了撤退到臺灣的國民黨政府。」請問:文中的□指
的是應該是下列哪一個事件?
(A)盧溝橋事變 (B)兩萬五千里長征 (C)西安事變 (D)雅爾達會議。
( )26.八年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為獲得國際的注意,投入大量兵力,與日本軍在一二八事變的地點奮力抵抗,雙
方在此作戰超過三個月,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妄想。請問:當時國民政府與日本軍在何處作戰?
(A)瀋陽 (B)上海 (C)廣州 (D)臺北。
( )27.孫中山主張建國程序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關於這三個階段,哪個選項「錯誤」?
(A)軍政指的是討伐各地割據的軍閥 (B)北伐結束後,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 (C)民國 36 年,政府實施憲
(D)民國 37 年,蔣中正當選第一任人民直選總統。
( )28.八年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為與日軍展開長期戰鬥,將重要的物資、工
廠、行政機關都遷往大後方。請問:國民政府將首都遷移到右圖中
何處?
(A) (B) (C) (D)丁。
3
( )29.中華民國誕生後,日本持續侵略中國。下列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史事,依照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滿州
國建立()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一二八事變。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丙乙甲丁 (D)乙丁甲丙。
( )30.國民政府抗戰勝利後,不到 4年便在國共內戰中戰敗,遷到臺灣,其失敗原因錯綜複雜。下列何者是國民政
府失敗的原因?()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官員貪污腐化,大失民心()施行土地改革,引發農民的不
滿()堅持不施行憲法。
(A)甲乙丙丁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 )31.十年建設期間,各項現代化建被陸續推行,此時國內亦發生不少事情。下列關於十年建設期間的中國,何者
敘述正確?()進入訓政時期()日本不斷侵略中國()國民政府圍剿共產黨()收回關稅自主權()發行法幣
()廣築鐵、公路。
(A)甲戊己 (B)乙丙丁戊 (C)甲丙丁戊己 (D)甲乙丙丁戊己。
( )32.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國、共關係十分複雜。下表中兩次國共合作,何者敘述「錯誤」?
第一次國共合作
第二次國共合作
(A)時間
民國 12
民國 26
(B)主張
聯俄容共
聯共抗日
(C)影響
中國國民黨黨中有黨
中國共產黨趁機發展自我勢力
(D)結束
民國 16 年,孫中山清除共產黨成員
八年抗戰結束後,國共內戰爆發
( )33.民國 10 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宣佈成立,當時只有 50 多位黨員,爾後卻統治了整個中國。中國共產黨發展
過程中人數的變化,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二、題組題
一份請願書中說到:「皇上年紀很小就登基,適值革命軍興起,因為不忍兵禍才決定退位。今日幸有大日本
帝國仗義興師,驅逐張氏。所以大家公議制定年號,建立新邦,日本率先承認。」
( )34.上述中的「皇上」是指何人?
(A)光緒皇帝 (B)袁世凱 (C)蔣中正 (D)溥儀
( )35.上文中的「皇上」是哪一年獲得日本的幫助,再次當上皇帝?
(A)民國 15 (B)民國 21 (C)民國 26 (D)民國 34 年。
( )36.「建立新邦」是指哪一個國家?
(A)國民政府 (B)滿州國 (C)中華民國 (D)中華人民共和國。
( )37.此新邦最後在何時滅亡?
(A)民國 12 (B)民國 20 (C)民國 25 (D)民國 34 年。
民國 20 年某天,日本發送一份號外:「昨夜 22 20 分左右,瀋陽北面約 7.5 公里處被炸毀了一小斷鐵路,
並有三具身穿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這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的具體證據。」
( )38.請問:這份號外的後續發展為何?
(A)軍閥張學良宣布投降國民政府,中國完成統一 (B)日本為阻撓中國北伐統
一,炸死軍閥張作霖 (C)此事件是九一八事變,日本進而占領東北 (D)不久
,日本扶植溥儀,在華北成立滿州國。
( )39.面對日本的侵略,當時國民政府採取何種政策?
(A)政府宣布即日起,全面抗日 (B)政府為長期對抗日本,搬遷首都 (C)政府
認為「攘外必先安內」,採取不抵抗政策 (D)政府聯合蘇聯,一同抵抗日本。
( )40.此事發生在右圖中何處?
(A) (B) (C) (D)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