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18.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
( )41.「他」是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出身於廣東香山。由於香山地近澳門、香港與廣州,對外接觸機會較
多;之後,他到夏威夷檀香山接受教育,受西式教育的影響很大,啟發了他的政治意識。請問:文中提及的
「他」,應是下列何者?
(A)孫中山 (B)蔡元培 (C)袁世凱 (D)梁啟超。
( )42.承上題,哪場戰爭失敗的刺激,他成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
(A)清法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 )43.從民國 42月到 5月,歷時 105 天,中國政府與日本談判多次。談判過程中,中國代表多次拒絕,日本部
分要求,另一方面,向外透露日本無理要求,以期待國際社會干涉。57日,日本政府發出最後通牒,5
9日,中國政府同意日本大部分要求。請問:文中代表中國政府,同意日本要求的是哪位統治者?
(A)陳獨秀 (B)袁世凱 (C)孫中山 (D)溥儀。
( )44.明華在臺上發表演說:「身為保路同志會的一員,我堅決反對政府這種蠻橫的行為,將我們畢生投資的心血
野蠻的收歸國有,政府將會為這樣的行為付出代價……。」明華發表演說的地點,是保路運動中抗爭最激烈
的省分。請問:明華在哪裡發表演說?
(A)四川 (B)湖北 (C)廣東 (D)臺灣。
( )45.《新青年》雜誌中,陳獨秀認為「德先生」與「賽先生」是近代歐洲國家富強的基礎,希望藉由引進這兩個
觀念,讓中國早日脫離貧弱處境。請問:「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哪個觀念?
(A)民族、民主 (B)民主、科學 (C)民主、理化 (D)民主、經濟。
( )46.民初,學者胡適提出「八不主義」:「言之有物、不摹倣古人、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不用爛調套
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請問:胡適的「八不主義」,符合新文化運動的哪項訴求?
(A)引進「德先生」與「賽先生」 (B)打倒孔家店 (C)推行白話文運動 (D)思考「新女性」的意義。
( )47.電影中,民初軍閥常身著軍裝、手持槍械,說話粗魯無禮,行事野蠻殘忍。下列關於民初軍閥,敘述何者不
正確?
(A)軍閥統治時期,大約從民國 1年到 5 (B)常以武力解決糾紛,造成各地戰禍不斷 (C)實力較強的軍
閥,以爭奪北京政府為目標 (D)因為軍閥彼此的衝突,導致再次出現皇帝制度。
( )48.小美整理宣統 3年,清廷公布的內閣名單如表一。請問:此名單公布後,造成什麼後續影響?
(A)革命黨發起廣州黃花岡之役,成功推翻清朝 (B)立憲派失望下,支持革命 (C)立憲派不滿名單情況下,
發起另一場改革 (D)革命黨在溥儀的協助下,建立中華民國。
( )49.敏惠到中國旅遊時,導遊介紹當地景點說:「這可是激發革命第一聲槍聲的地點,順利推翻清廷,革命獲得
勝利,就在這個地方。」請問:敏惠到圖()中哪個地方旅遊?
(A) (B) (C) (D)丁。
表一 ()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本份試卷共兩張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共兩大題:第41-60題,每題3分;第61-80題,每題2分。全部共40題,合計100分。
2
( )50.民國初年,臨時政府為防止總統專權,頒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何種制度?
(A)內閣制 (B)總統制 (C)獨裁制 (D)民生制。
( )51.民國 8年,上海報紙刊報導:「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併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
所以,我們學界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同胞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
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關於上述事件,下列何者錯誤?
(A)發生在軍閥統治時期 (B)因學生在 59日,發起示威遊行,故又稱「五九國恥」 (C)北京政府在輿論
壓力下,拒簽條約 (D)這場愛國運動,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 )52.承上題,下列何者是此事件,打出的口號?
(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打倒軍閥,全國統一 (C)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D)殺洋人,砍貪官。
( )53.民國初年,「他」創辦《新青年》雜誌(原名《青年》),主張文學不但要改革,還需要革命,掀起一場「中國
的啟蒙運動」。他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文中指出:「認為只有青年自覺奮鬥,視腐朽為
仇敵,排而去之,才能挽救將亡的中國社會。」請問:上文中的「他」為何人?
(A)陳獨秀 (B)孫中山 (C)蔡元培 (D)德先生。
( )54.承上題,《新青年》雜誌中,不可能出現哪一篇文章?
(A)《儒家文化思想精要》 (B)《民主主義在中國》 (C)《共產主義的世界革命》 ()《現代科技與社會
改造》
( )55.清末知識份子面臨國家內憂外患,尋求不同的救國途徑,大體可歸納成下表中兩種派別。請問:兩種派別的
比較,何者錯誤?
(A)主張體制
(B)代表人物
(C)救國手段
(D)具體事蹟
改革派
君主立憲
康有為、梁啟超
溫和改革
戊戌政變
革命派
民主共和
孫中山
激烈起義
辛亥革命
( )56.某個政黨成立的經過如下:1919 年,新文化運動激起有關救國救民的討論。……主張西方思潮可以救國的
學者,成立研究小組,……蘇聯勸說陳獨秀建黨,並於 1921 年,在上海召開代表大會,選舉陳獨秀領
導。」請問:上述政黨應是下列何者?
(A)國民黨 (B)民主進步黨 (C)中國共產黨 (D)親民黨。
( )57.庚子事變後,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數量急遽增加,這些離鄉背井的留學生,都是關懷國家未來前途的熱血青
年。因此孫中山遂在日本,聯合其他革命團體共組哪個組織,以團結革命力量?
(A)興中會 (B)同盟會 (C)國民黨 (D)中國國民黨。
( )58.承上題,這個組織的綱領,已具有三民主義的思想。請問:下列何者是屬於民生主義?
(A)驅除韃虜 (B)創立民國 (C)平均地權 (D)恢復中華。
( )59.中國實施皇帝制度歷經兩千多年,其開始與結束分別是那一位皇帝在位時?
(A)唐太宗、清宣統 (B)秦始皇、清宣統 (C)漢武帝、清光緒 (D)秦始皇、清光緒。
( )60.小智在歷史劇中看到以下劇情:「皇帝悶悶不樂地坐在一旁,旁邊的太監七嘴八舌說道:『怎麼樣也想不到,
他竟然會狠下心腸,把咱們主子拉下臺,當年老佛爺多麼倚重他,給他練新軍,讓他變成最有軍權的人,結
果他竟然夥同革命黨,背叛皇帝。』」請問:上述太監討論的人物是誰?
(A)孫中山 (B)袁世凱 (C)李鴻章 (D)溥儀。
( )61.民國建立後,袁世凱為獲取權力,進行一連串操作,請依照出現的順序加以排列。()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
大總統()擔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解散國會,廢止《臨時約法》()接受擁戴成為皇帝。
(A)丁乙丙甲 (B)甲乙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丙丁。
( )62.福建人林覺民,西元 1907 年到日本攻讀哲學,後來受革命風潮的影響,加入革命組織。西元 1911 年,林覺
民得到黃興通知,回國參加革命,事發前三天,寫給妻子著名的《與妻訣別書》。革命當天,林覺民與同伴
率先襲擊總督衙門,受傷被捕,從容就義。此場革命雖然失敗,卻也讓民眾關注革命。請問:有關這次革命
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場革命發生在宣統 3 (B)這次革命的目的,是想促使清廷實施君主立憲 (C)為紀念此場革命犧牲的
人士,政府將 10 10 日訂為青年節 (D)這場革命,奠定日後保路運動成功的基礎。
( )63.樹人今年準備申請大學,在搜尋亞洲著名大學時,看到一所大學介紹如下:「本校創辦於 1898 年,是中國第
一所國立綜合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此大學是新文化運動重要的發展重鎮。」關於上述
學校,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成立於自強運動時期 (B)初名「京師大學堂」,後更名為「北京大學」 (C)民國 6年時,蔡元培曾擔任
校長 (D)民國 8年,此學校學生不滿山東歸屬問題,發起學生運動。
3
( )64.民國 4年,楊度發表《君憲救國論》一文:「中國人程度低,共和決不能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共
和而專制,不如立憲而行君主。且共和國選舉總統時容易發生變亂,國家永無安寧之日。計唯有易大總統為
君主,使一國元首,立於絕對不可競爭之地位,庶幾足以止亂。」這一篇文章的發表,是在為哪一件史事的
鋪路?
(A)立憲運動 (B)溥儀重新擔任皇帝 (C)革命運動 (D)洪憲帝制。
( )65.中華民國成立後,改以陽曆紀日,並開始使用一週七天的星期制。請問:臺灣從何時開始,也使用一週七天
的星期制?
(A)鄭成功統治時期 (B)清帝國統治後期 (C)日本統治時期 (D)華民國統治時期。
( )66.喜歡旅遊的阿戴,因喜愛充滿嚼勁的山東饅頭,考慮到在疫情結束後到山東旅遊。阿戴為了更瞭解山東歷
史,做了些研究。下列關於山東的歷史,何者錯誤?()瓜分風潮時,德國向清廷租借山東膠州灣()日本
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出兵德國在山東的勢力範圍()民國 4年,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企圖獲取
山東等地權益()民國 8年,巴黎和會同意,日本取得山東特權
(A) (B) (C) (D)丁。
( )67.安安對民國以後,擔任總統的人物感到興趣,整理出以下的配對。請問:她有哪一項寫錯?
(A)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B)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 (C)第一任民選總統-蔡英文 (D)行憲後第一任
總統-蔣中正。
( )68.段考前,阿誠將中國近代重要大事,與相關地點做整理。下列整理何者錯誤?
(A)日本對德國宣戰,並出兵→雲南 (B)武昌起義→湖北 (C)二十一條要求→山東 (D)黃花岡之役→廣州。
( )69.段考前,小明在復習民初的政局發展時,發現「五九國恥」與「五四運動」有哪個共同特徵?
(A)都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有關 (B)都發生於同一年 (C)都在南京發生 (D)都與日本有關。
( )70.民初,中國學者翻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該劇講述女主角娜拉從愛護丈夫,到與丈夫決
裂、甚至離家出走的故事。後來,魯迅在和女子學校學生,發表「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時,強調學生切莫
忘記他們身處社會的現實。女性或許能掙脫家庭及婚姻的枷鎖,但除非她們能做到經濟獨立,否則她們爭取
到的自由只是一場空。請問:上述內容與下列敘述,何者最相關?
(A)新文化運動時期,鼓吹白話文運動 (B)新文化運動時期,新知識分子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C)
文化運動時期,女性地位有逐漸提升,但女性仍然承受不小的社會壓力 (D)新文化運動時期,「德先生」
與「賽先生」等西方思想被帶到中國。
( )71.根據下文的對話,判斷何者敘述正確?
學者黃侃在大學授課時,曾諷刺說:「如果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會這樣給胡適發電報:『你的太太死
了,趕快回來啊!』,而文言文只用四個字『妻喪速歸』,多省電報費呀。」
胡適說:「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邀我去做秘書,如用文言文打電報:『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
命。』,但用白話文只要『幹不了,謝謝!』。」
(A)文言文是種省時,且進步的文體 (B)民初所有學者,皆支持推行白話文 (C)胡適提倡文言文,黃侃推行
白話文 (D)文言文與白話文,各有支持的學者。
( )72.表二是西元 1910 年和西元 1919 年,中國女子學生人數的示意圖,由圖中資料可以看出此時女子教育呈現何
種現象?
(A)隨時間變化,女子接受教育的風氣,一直未增長 (B)由於戰亂紛擾,接受教育的女性日漸減少 (C)新知
識份子鼓吹下,女子接受教育人數逐漸成長 (D)中國教育一直強調男女平等。
1.6
4.5
0
1
2
3
4
5
1910 1919
(
4
二、題組
「傾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
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指孫中山本人)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以上為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
統的誓詞。
( )73.請問:革命黨人在哪一事件後推翻清廷,建立民國?
(A)立憲運動 (B)黃花岡之役 (C)甲午戰爭 (D)辛亥革命。
( )74.從「傾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這句話得知,革命運動是屬於哪一層面的變革?
(A)器物 (B)制度 (C)思想 (D)文化。
( )75.請問:孫中山是在何時何地發表此誓詞?
(A)西元 1911 年,武昌 (B)西元 1912 年,南京 (C)西元 1915 年,北京 (D)西元 1919 年,青島。
同治 7年,中國使團出訪歐、美,張德彝隨團出訪,他的記事本之後成為研究的資料。他的《歐美環遊記》,有一段
介紹外國的標點符號,比方說語畢標記「。」,接續上句者則標「;」,驚訝語氣標示「!」,疑問句以「?」結尾。
他對於這些標點符號感到困擾,但卻是最早介紹標點符號的人之一。
( )76.請問:下列哪本書,最可能使用新式標點符號?
(A)《狂人日記》 (B)《夢溪筆談》 (C)《論語》 (D)《幾何原本》。
( )77.承上題,該本書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代的中國?
(A)1810 年代 (B)1890 年代 (C)1910 年代 (D)1960 年代。
近代,中國面對外國勢力的入侵,曾有多次的改革,起初在器物層面,如仿製槍炮,後轉為制度層面,如變更政府組
織架構,最後再轉為思想層面,如引進西方思想。
( )78.中國在哪場戰爭後,出現近代第一場改革?
(A)日俄戰爭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清法戰爭。
( )79.下列各場改革的層面分析,何者錯誤?
(A)自強運動-制度層面 (B)戊戌變法-制度層面 (C)立憲運動-制度層面 (D)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層面。
( )80.下列關於各場改革,與主要推動者的配對,何者錯誤?
(A)自強運動-恭親王奕訢、李鴻章 (B)戊戌變法-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 (C)庚子後新政-光緒皇帝
(D)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