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77.41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題組(1~7 題,每題 3)
()
資料一《左傳》「昔(指西周)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資
料來源: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資料二:丞相向秦始皇提出建議:「統一六國後,六國的舊地距離遙遠,控制不易,可封諸皇子至各地管理。」(資料
來源: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資料三:大臣李斯則建議秦始皇「丞相的建議恐會釀成手足相殘的遺憾,朝廷直接任命官員赴六國舊地管理聽命中
央。另外,重賞皇子功臣,以平息怨氣,方為治國之道。」(資料來源:《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 )11.資料一中的內容,是指下列哪種措施?
(A)郡縣體制 (B)封建體制 (C)九品任官 (D)推舉孝子、廉吏。
( )12.資料二與資料三中,大臣分別向秦始皇提出,何種統治體制的建言?
(A)封建體制、郡縣體制 (B)郡縣體制、封建體制 (C)中央集權、地方分權 (D)郡縣體制、中央和地方各自
管理。
( )13.根據所學,秦始皇最後採取哪個統治體制?
(A)封建體制 (B)郡縣體制 (C)地方分權 (D)中央和地方各自管理。
()
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嫁與外族領袖,出塞時她感嘆身世悲涼、青春虛度,頓時百感交集,在馬上彈奏《出塞曲》。傳聞昭
君幽怨的曲調,令天邊飛雁同感神傷,而肝腸寸斷、墜落於地,「沉魚落雁」中的「落雁」典故即依此而來。王昭君在
大漠生兒育女,一生未能達成回歸故里的願望。
( )14.王昭君的經歷,顯示此時漢代對草原民族的威脅,採取何種策略?
(A)主動出擊 (B)築城防衛 (C)以和親換取安寧 (D)簽署條約。
( )15.王昭君的夫君是當時漢代北方最大外患的領袖,他應屬於哪個民族?
(A)朝鮮 (B)大月氏 (C)鮮卑 (D)匈奴。
()
()為中國某朝代的社會階級,圖中各個階級的身分世襲,主要分為貴族、平民和奴隸,土地為貴族所有。貴族以
嫡長子繼承其身分,稱為「大宗」,其餘諸子則降級受封,稱為「小宗」,透過血緣的親疏,確立彼此尊卑的關係。貴
族須按身分等級遵守禮樂制度規範,以維持封建社會的秩序。
圖一
( )16.上文中的社會階級,維繫了哪一朝代的統治基礎?
(A)西周 (B)東周 (C)秦代 (D)漢代。
( )17.圖中的封建等級關係,是建立在哪一種制度的基礎之上?
(A)尊王攘夷 (B)宗法制度 (C)科舉制度 (D)郡縣制度。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9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座號: 姓名:
試卷注意事項
1.本份試卷共有兩張四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交回。
2.每題皆有ABCD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計分。
4.本份試卷共有40題,合計100分。第01-20題,每題3分;第21-40題,每題2分。
2
二、選擇題(8~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
( )18.秦孝公時接納□的建議推動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動連坐法制定法律(全民皆須遵守、改革戶籍制度
獎勵軍功開墾荒田等富國強兵的手段讓秦國奠定強盛的基礎根據上文中畫線部分判斷這些改革內容,
符合下列哪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19.承上題,□應填入何人?
(A)韓非 (B)商鞅 (C)老子 (D)黃帝。
( )10.中國某位君王在結束春秋戰國數百年紛爭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以「皇帝」為君王的新稱
號。請問:上述君王是何人?
(A)周幽王 (B)秦王嬴政 (C)漢武帝 (D)隋文帝。
( )11.洛陽青年王欽年方二十,才疏學淺,平時喜呼朋引伴,遊山玩水,但仰賴家族勢力,擔任朝廷高官。上述情
況最可能出現在中國哪個朝代?
(A)春秋戰國 (B)秦代 (C)曹魏 (D)唐代。
( )12.春秋時期,諸侯提出「尊王攘夷」來號召各諸侯。請問:尊王攘夷中的「王」指的是誰?
(A)齊桓公 (B)西周天子 (C)東周天子 (D)秦王嬴政。
( )13.志平是一位家境清寒的農家子弟,雖然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卻十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因此博得了
家鄉父老的一致讚許。當地的地方首長聽聞了他的事蹟,便在當年度向朝廷舉薦人才時,將他列入推薦的名
單。請問:志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哪個時期?
(A)商代 (B)周代 (C)漢代 (D)魏晉南北朝。
( )14.自秦始皇經漢初到漢武帝,中國主流政治思想曾經過多次變化,依時間先後順序為何?
(A)法家→儒家→道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道家→儒家。
( )15.秦國統一天下後企圖箝制言論與思想秦王嬴政焚書時特別提及「以吏為師」請問其主要目的為何?
(A)讓貴族壟斷教育 (B)定儒家思想於一尊 (C)由地方推舉人才,到中央當官 (D)藉政治力量,控制學術思
想。
( )16.九品任官法以三項條件評定士人的等級,作為選才任官的標準。下列何者「不是」九品任官法的評選標準?
(A)才能 (B)德行 (C)家世 (D)成績。
( )17.唐代時哪個國家積極模仿漢文化將中國的漢字曆法儒學佛教等都帶回去成為自身文化的一部份
因此有「君子國」之稱?
(A)新羅 (B)日本 (C)吐蕃 (D)鮮卑。
( )18.高仙芝是唐代名將,其家族原本是來自朝鮮半島,後來他隨父親遷至中國,並且志願從軍,長期鎮守西域一
帶。他為唐代立下不少戰功,卻在怛羅斯一役敗給大食。此戰的失利使唐代逐漸失去對中亞的控制權,也促
成何種中國文物西傳?
(A)造紙術 (B)指南針 (C)火藥 (D)印刷術。
( )19.唐太宗之時,因為擊滅哪個外族,聲威大震,西北各族紛紛歸順中國,並向唐太宗獻上「天可汗」的尊稱?
(A)東突厥 (B)大食 (C)吐蕃 (D)西藏。
( )20.周王室將首都東遷後,因王畿大幅縮小,周天子威信下滑,無法有效抵禦外族。當時一位諸侯率先出面,號
召其他諸侯共同對抗外族,保全周代的延續。請問:這位出面號召諸侯團結,共同對抗外族的是何人?
(A)秦王嬴政 (B)齊桓公 (C)管仲 (D)韓非。
( )21.()為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請問:從圖中這些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可知中國文化起源有何特
色?
(A)文化只起源於黃河流域 (B)文化最早起源於長江流域 (C)文化由東向西發展 (D)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發
展。
( )22.()是唐代的仕女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唐代婦女受西域人士影響,出現袒胸薄紗式的妝扮,有別於傳統漢
人婦女的打扮。請問:造成此種不同傳統的穿著風格因素為何?
(A)使節出使西域,打通絲路交通 (B)和親頻繁,許多婦女遠嫁西域 (C)唐代社會富庶,人民生活奢靡 (D)
兼容胡漢風貌,社會風氣開放。
圖二 圖三
3
( )23.()是某一時期皇帝所推行的漢化政策,依圖片判斷這是哪位皇帝所推行的政策?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北魏孝文帝 (D)漢武帝。
( )24.承上題,此朝代是由哪個草原民族所建立?
(A)匈奴 (B)突厥 (C)鮮卑 (D)烏孫。
( )25.()是秦代疆域圖。請問:圖中北方的萬里長城,是連結戰國時期哪些國家的長城而形成?
(A)楚趙齊 (B)齊晉楚 (C)韓齊魏 (D)秦趙燕
( )26.家學要上臺報告周代的政治與社會變遷。他製作了兩張圖片來講解周代歷史的演變過程,如圖()()
所示。請問:從圖()至圖()的轉變之因,家學最可能如何解釋?
(A)政治體制從郡縣,改行封建 (B)外族入侵,西周滅亡 (C)周代推行封建體制 (D)周天子聲望下降,平
民崛起。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 )27.漢武帝為聯絡西域各國,共同對抗外敵,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隨後東西方商人紛紛沿此路往來。請問:
張騫通西域的最大貢獻為何?
(A)聯合西域各國成功的打敗匈奴 (B)著作《大唐西域記》介紹西域環境 (C)促進東西之間文化交流 (D)
使西域各國歸屬漢代管理。
( )28.秦國滅六國而統一天下,曾經盛極一時,但後來竟只維持 15 年就亡國了,其主要原因為何?
(A)無力抵抗外族入侵 (B)勞役過於沉重 (C)統一全國貨幣 (D)水災頻繁,傳染疾病肆虐。
( )29.下列關於「永嘉之禍」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指西晉末年,宗室內鬥 (B)是指匈奴攻陷首都,俘虜皇帝並殺害諸多官員 (C)導致北方草原民族紛紛
入主中原,最後由鮮卑族統一北方 (D)事件爆發後,為南方帶來充沛人力和耕作技術,奠定日後經濟重心南
移的基礎
( )30.本學期歷史課程從商代開始介紹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發展請問從商代開始介紹中國發展其原因為何?
(A)發現最早稻米耕種的紀錄 (B)發現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C)全國出現眾多大型聚落 (D)出現最早的草原
民族的紀錄。
( )31.為了打破世族特權的壟斷,朝廷實施新的選官制度,將選官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並拉攏平民。請問:這
個新的選官制度特色,應為下列何者?
(A)重視孝順和清廉等,符合儒家思想的特質 (B)重視人才的家世背景 (C)重視個人努力與才能 (D)重視人
才的家中排行。
( )32.秦始皇的許多政策皆有助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但「不包括」下列哪一個措施?
(A)郡縣體制的實施 (B)統一貨幣、度量衡 (C)編列戶口 (D)修築長城
( )33.漢武帝時,成立了相當於今日大學的機構「太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出任官員。請問:當時的太學,主
要是傳授哪一家學說?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4
( )34.春秋時期的哲人孔子,曾經在回答學生的問題時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其大
意是指:只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就是實踐仁道的善政。由這點來看,孔子其實是希
望恢復周代固有的何種制度?
(A)禮樂制度 (B)郡縣制度 (C)推舉孝子廉吏 (D)九品官人之法。
( )35.下列四位同學正在談論,關於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請問:哪位同學的觀念「錯誤」?
(A)小夫佛教起源自印度西漢末年經由絲路傳入中國 (B)大雄魏晉南北朝時期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教因而盛行 (C)胖虎漢代時玄奘前往印度取經回國後致力翻譯佛經 (D)靜香:佛教從中國傳入新羅、
日本等地,成為東亞文化圈內涵之一。
( )36.有一個介紹日本的節目提到:「日本在西元 8世紀興建的奈良平城京,是仿效當時中國的都城而建造,城中
街道呈現類似棋盤樣式,住宅區與商業區也有所區隔。經過歷史學家的努力,終於將當時平城京的街道圖,
如圖()呈現在觀眾眼前。」依此推斷,日本的平城京最有可能仿效下列何者而建?
(A)西周的鎬京 (B)漢代的長安 (C)曹魏的洛陽 (D)唐代的長安。
( )37.電影「神鬼傳奇 3」描寫探險家瑞克,千里迢迢跑到中國尋寶,卻遇到復活的皇帝帶領不死的兵馬俑,企圖
重建帝國。請問:為了配合劇情,電影的製作團隊最可能到圖()中何處取景?
(A) (B) (C) (D)丁。
( )38.薇薇在暑假將前往西安(古代長安),並由此為起點進行古絲路之旅,體驗沿途的綺麗風光。請問:薇薇旅行
的行程應是圖()的哪條路線?
(A) (B) (C) (D)丁。
( )39.(十一)是戰國時期的形勢圖。請問:最後爭霸並統一天下的是圖中哪個地區的國家?
(A) (B) (C) (D)丁。
( )40.(十二)是中國某一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遷移的路線圖。請問:這麼大規模漢人遷移的原因是?
(A)西周晚年,外族入侵 (B)秦代末年,天下大亂 (C)爆發永嘉之禍 (D)北魏孝文帝將首都南遷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