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試卷共 4頁,缺頁者請向監考老師更換
1
桃園市立石門國中1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社會歷史科考試卷
___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一、 選擇題(1~20 題,每題 2分;21~28 題,每題 3分。共 64 分):
( )1.在中國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中,最不可能見到何種情形發生? (A)世族免賦稅、免勞役,享有經濟特權
(B)世族婚嫁講求門當戶對 (C)世族地位低下,受到皇帝欺壓 (D)世族長期壟斷官職。
( )2.小張是生活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平民,當時北魏孝文帝正在推動漢化措施,請問他最有可能看到何
種情形? (A)政府將首都從咸陽遷到洛陽 (B)政府推行說漢語 (C)政府實行的措施是模仿匈奴的政
治制度 (D)政府鼓勵民眾穿短衣窄袖的胡服。
( )3.阿丁住在中國唐朝時期的長安城,在生活中他最不可能遇到何種景象? (A)碰到有人傳播伊斯蘭教的
教義 (B)隨時可在住宅旁的商店購買各項商品 (C)在街上欣賞胡人跳胡旋舞 (D)看到許多國家的商
人來做生意。
( )4.「唐玄宗時期,與某外族發生戰爭;唐朝戰敗,許多擔任士兵的工匠被俘虜,就這樣中國的科技成就西
傳。」請問上述這段文字,是在描述哪一項文物西傳的經過? (A)印刷術 (B)造紙術 (C)火藥 (D)
指南針。
( )5.原想傳之萬世的秦朝,最終僅十五年便滅亡,其衰亡的主要原因為何? (A)鮮卑族的進攻 (B)匈奴
的進攻 (C)採行封建制度 (D)濫用民力和嚴刑峻法。
( )6.小玉是中國秦朝的平民,她的生活中最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種景象? (A)國家實施郡縣制度 (B)商人
使用各式各樣不同的貨幣進行交易 (C)皇帝強調中央集權 (D)鄰家的壯丁被徵召去修築宮殿和陵墓。
( )7.珍珍的歷史報告以中國「漢武帝」為主題,她上網蒐集的資料中,何者是正確可以採用的? (A)漢武
帝修築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B)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漢武帝採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D)漢武帝首創中國皇帝制度。
( )8.歷史課的時候進行分組討論,筱萍認為平民在春秋戰國時代可以有展現才能的機會,這是中國在政治上
一大改變之處。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春秋戰國時代,平民崛起的原因? (A)封建制度逐漸鞏固 (B)平
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C)私人講學興起,平民階層出現不少人才 (D)各國競爭激烈,大量起用平民
( )9.古今中外的歷史要能鑑往知來,從中學得經驗與智慧。過去中國歷史上,曾於西元前四世紀實施戶籍登
錄政策;請問臺灣歷史上,是於何時進行第一次全面大規模的戶口調查,詳細建立臺灣人的戶籍資料?
(A)明鄭時期 (B)日治時期 (C)清帝國統治時期 (D)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
( )10.「他學習法家思想,在秦孝公時入秦,推動變法改革,使秦國得以富強。在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的
戶籍、法律、軍功爵位、土地制度、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等。在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請問上述文字是在描述何人的生平事蹟? (A)張騫 (B)玄奘 (C)商鞅 (D)文成公主。
( )11.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北邊草原民族興起,當時哪些諸侯國陸續修築長城,加以防範外族? (A)燕、
趙、秦 (B)楚、吳、越 (C)韓、趙、魏 (D)秦、楚、齊。
( )12.文字是民族之間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聯繫的樞紐。文字、語言的不一致,是很多國家和民族走向分
裂的重要因素。請問下列圖表顯示統一文字的這項功業,是何人完成? (A)漢武帝 (B)商鞅 (C)秦
始皇 (D)唐太宗。
( )13.「這個制度出現以後,人才的選擇不再看重家世背景,而是強調個人的才學。及第者有機會在政府擔
任官職,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似乎公平許多。」請問上述的制度最早應是在哪一個朝代出現? (A)秦
代 (B)漢代 (C)隋代 (D)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