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二、選擇題
( )49.暑假時,再軒到福建的泉州參訪,他在泉州見到了一座十分典雅的清真寺,當地導遊介紹此清真寺建於北宋
年間。請問:這座古老的清真寺,是由哪一個族群,到中國發展時興建的?
(A)穆斯林商人 (B)西班牙船員 (C)蒙古統治者 (D)天主教傳教士。
( )50.宋代名將岳飛曾寫《滿江紅》,詞中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請問:詞中提及的「靖康恥」是指哪
個國家揮軍南下,攻陷北宋首都,並擄走皇帝?
(A)金國 (B)宋國 (C)西夏 (D)蒙古。
( )51.去年夏天,老韓到中國開會時,趁機參觀長城「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領隊先生介紹到,明代有位將領原
本駐守在此關,後來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請問:上述將領是下列何者?
(A)施琅 (B)張獻忠 (C)李自成 (D)吳三桂。
( )52.相較於元代國家壽命的短暫,同樣以外族身分統治中國的清代,開創了長達 134 年的盛世,此與其高壓、懷
柔並濟的統治策略,有密切關係。下列何者非清代統治者所採取的統治策略?
(A)實施文字獄 (B)禮遇明朝遺臣 (C)強迫薙髮留辮 (D)採取強幹弱枝政策。
( )53.西元 1644 年,明思宗崇禎皇帝自縊情況下,明代滅亡。請問:明思宗崇禎皇帝的自縊,是因為下列何事?
(A)北方蒙古的入侵 (B)倭寇不斷騷擾沿海 (C)清軍進入中國 (D)流寇李自成攻陷北京。
( )54.宋代國勢積弱不振,外患頻仍,最後均被異族所滅。請問:北宋和南宋分別亡於哪一異族?
(A)契丹、女真 (B)蒙古、女真 (C)蒙古、契丹 (D)女真、蒙古
( )55.北宋一場對抗外族的戰爭中,皇帝登上前線城樓督戰,結果「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最
後交戰雙方達成停戰協議。請問:關於此場戰役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交戰雙方是北宋與遼國 (B)停戰協議是指澶淵之盟 (C)親自督戰的皇帝為宋真宗 (D)遼給予北宋歲幣以
換取和平。
( )56.同學們在討論明代的某一制度。垂意:「明代與清初時,當時民間的海外貿易幾乎停頓,只剩下藩屬對中國
的進貢。」家康:「外國必須接受中國的冊封,才能藉進貢的名義與中國進行貿易。」根據同學們討論的內
容判斷,這個制度應該為何?
(A)市舶司制度 (B)朝貢貿易 (C)海禁政策 (D)鎖國政策。
( )57.元帝國統治中國本土,未超過百年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
(A)外患入侵 (B)財政紊亂 (C)民變 (D)帝位繼承紛爭。
( )58.宋元時期,中國的科技發明有劃時代發展,其中不包括何者?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
( )59.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歌詞中提到「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
那江南小鎮惹了妳/在潑墨山水畫裡/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若要與這美麗的青花瓷邂逅,請問在下列哪座
城市的機會比較大?
(A)唐-長安 (B)南宋-泉州 (C)明-江西景德鎮 (D)清-安徽徽州。
( )60.番薯原生長於中美洲,最先由印第安人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力強,對土壤品質要求較低,栽培容易。新航路
開通後傳入中國,緩和了因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不足問題,請問:番薯於何時傳入中國?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61.家佳在博物館某一個展覽廳中看到圖(四),畫中左方是明末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他曾與圖中的中國官員合譯
《幾何原本》。請問:傳教士與中國官員分別是何人?
(A)利瑪竇、湯若望 (B)利瑪竇、徐光啟 (C)湯若望、沈括 (D)湯若望、徐光啟。
( )62.圖(五)是某個朝代的外患示意圖,從圖中所示判斷,這個朝代應該是下列何者?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 )63.中國在宋代時就已發明如圖(六)的物品,此物品在蒙古人手裡發揚光大,並徹底改變之後的戰爭型態。請問
:此物品是下列何者?
(A)指南針 (B)火藥 (C)印刷術 (D)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