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90.89 KB
頁數
4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17,离现在 2 19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11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 座號:___ 姓名:
1.本份試卷共兩張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劃記時必須使用2B鉛筆進行,請務必書寫班級、座號與姓名,否則依試場規定進行扣分。
4.本份試卷共40題,第1-20題,每題3分,其餘每題2分,合計100分。
一、選擇題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原本設都於南京但因為袁世凱不願意在南京就職便以北方兵變為藉口將首都遷往何處?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重慶。
2. 每年 10 10 日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當天放假一天以茲紀念請問國慶日的由來與下列哪一個事件有直
接關係? (A)武昌起義 (B)袁世凱稱帝 (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D)二次革命。
3. 民初學術呈現百家爭鳴的熱烈氣氛其中知識分子視「德先生」「賽先生」被視為救中國的良方上文的德
先生和賽先生是指以下何者?
(A)民主、自由 (B)民主、科學 (C)共產、自由 (D)民主、共產。
4. )世界各國大多設有屬於自己的青年節,而聯合國也將每年的 812 日設為國際青年節,設立目的為提醒世人
重視青年的問題。而我國也設有青年節,其設立原因是為了紀念哪個事件?
(A)武昌起義 (B)辛亥革命 (C)興中會成立 (D)黃花岡之役。
5. 從漢代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知識分子圈中扮演重要的地位請問推崇儒家思想的人物與民國初年批評傳
統儒家思想的關鍵人物分別為下列何者?
(A)秦始皇;袁世凱 (B)唐太宗;光緒帝 (C)漢武帝;陳獨秀 (D)明太祖;孫中山。
6. 清末孫中山曾求見李鴻章希望清廷能改革朝政李鴻章以督導軍隊太忙為由拒絕見面孫中山深知改革無
望,更堅定籌設組織。數個月後,他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創立下列哪個組織?
(A)同盟會 (B)興中會 (C)保路同志會 (D)天地會。
7. )小明翻閱國家圖書館的舊資料,看到如附圖的宣傳海報。這應該是在描述下列哪場歷史事件?
(A)保路運動 (B)反對洪憲帝制 (C)五四運動 (D)辛亥革命。
8. 小明在夜市附近的舊書攤尋寶無意間找到第一期的《青年雜誌》上面竟然還有主編的親筆簽名讓小明欣
喜若狂。請問:若這本雜誌是真的,那上面的簽名可能為何人?
(A)魯迅 (B)胡適 (C)陳獨秀 (D)蔡元培。
9. 清末的兩場革命起義事件,「黃花岡之役」「武昌起義」終於推翻滿清政府,這兩場起義活動都是哪個組織
所籌組規畫的? (A)興中會 (B)同盟會 (C)拜上帝會 (D)長老教會。
10.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軍得到各地的響應與支持於是由各省推派代表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當時被推派為
臨時大總統的是誰? (A)袁世凱 (B)康有為 (C)梁啟超 (D)孫中山。
11. 俗語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是這句話在一位歷史人物身上,可一點都不適用因為他當年不但挾持著
優勢的兵力鎮壓革命勢力,另一方面又脅迫清帝退位,希望可以兩面得寵,達到其稱帝的願望。他是誰?
(A)段祺瑞 (B)孫文 (C)蔣中正 (D)袁世凱。
12. )清末,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派是革命成功的一大關鍵,是什麼原因使立憲派改變其立場?
(A)戊戌政變後,有感於清廷昏庸 (B)梁啟超流亡日本,加入興中會
(C)興中會成立後,革命風潮盛行 (D)清廷立憲運動,缺乏改革誠意。
13. 電視劇《民初風華》是以中華民國建立以來的發展為背景所拍攝的歷史戲劇戲中對於政治文化與社會變遷
多有著墨,下列哪一段歷史最有可能出現在電視劇中?
(A)民國元年,多個政治團體合組為共產黨,主張實行政黨政治
(B)二次革命後,孫中山廢除臨時約法
(C)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掌權並對德宣戰,宣布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D)袁世凱稱帝時,改國號為洪憲帝國。
2
14. )下圖為妙妙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重點,依內容推斷,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她講述的主題?
(A)立憲運動的本質 (B)戊戌變法的特色 (C)新文化運動的內涵 (D)文化大革命的目標。
15. 民國 2孫中山指示國民黨籍將領起兵討伐袁世凱終因不敵而失敗孫中山被迫流亡日本而史上稱此行
動為何? (A)武昌起義 (B)二次革命 (C)五四運動 (D)保路運動。
16. 老師要求同學們分組討論研究清代中葉以來中國的幾場改革同學們經過整理筆記之後發現中國改革的
層面,隨著時間的推進有長足的進步。請問:下列哪場改革的層面與其他改革不同?
(A)戊戌變法 (B)庚子後新政 (C)立憲運動 (D)新文化運動。
17. 幾位皇帝的靈魂齊聚於天堂聚會的主持人正在介紹每個皇帝的功績介紹到「這位是中國的末代皇帝,
他結束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帝制,使中國進入民主共和的新局面……,我們請他起立向大家致意。」哪位皇帝
會起身致意? (A)光緒皇帝 (B)宣統皇帝 (C)道光皇帝 (D)同治皇帝。
18. )附圖是滿清政府張貼在布告欄的告示而對於四川的補償政府僅發給股票這樣的處置引起四川士紳激憤,
朝廷為控制騷亂,將部分湖北軍隊調往四川。」上述情況最可能為下列何者的發生提供了機會?
(A)黃花岡之役 (B)第一次大戰 (C)武昌起義 (D)二次革命。
鐵路國有政策
鐵路國有政策即將實
施,所有民間集資興建
的鐵路都將收歸國有,
政府會酌情予以補償,
希望民眾能配合政府將
鐵路收歸國有的行動。
19. 袁世凱就職時,受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限制而此法由臨時參議院制定為國家行憲前的根本大法
問:《臨時約法》採取哪種制度以避免袁世凱濫權?
(A) 總統制 (B)雙首長制 (C)君主制 (D)內閣制。
20. 第一次大戰後中華民國以戰勝國的姿態參與某場會議並期望能從該會議上爭取於清代時所喪失的土地與權
益,沒想到該會議「某個決議」卻揭露當時中國國際社會地位低落的事實。消息傳回中國後,憤怒的民眾發
動一次又一次的抗議,請問:該會議的「決議」應為下列何者?
(A)將朝鮮的主權讓與日本 (B)將山東的權益讓給日本 (C)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D)將遼東割讓給俄國。
21. )承上題,中華民國當時所參與的會議名稱為何?
(A)巴黎和會 (B)開羅會議 (C)聯合國會議 (D)長老會議。
22. )小明在某歷史書籍看到一張民國元年袁世凱的誓詞。它是袁世凱就什麼職位的誓詞?
(A)洪憲皇帝 (B)臨時大總統 (C)正式大總統 (D)山東巡撫。
23. 民國八年五月許多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前示威。細數源頭當時德國會在中國享有特權有關請問:為何德
國會在中國享有特權?
(A)甲午戰爭後列強瓜分風潮中奪取利益 (B)因公使被殺而在辛丑和約獲得補償
(C)袁世凱為了稱帝而對列強所做的讓步 (D)協助清廷推行自強運動而獲得的贈與。
3
24. 清末革命黨陸續發動多次武裝起事其中以宣統三年的「黃花岡之役」最為慘烈同年革命黨人再發動起事
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義」。「黃花岡之役」及「武昌起義」發生地點各在附圖中何處?
(A)甲、丁 (B)乙、丙 (C)丁、丙 (D)乙、丁。
25.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民國初年重要的文化與愛國運動,對近代中國的發展影響亦至為深遠關於
兩個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兩者皆得到新知識份子的支持 (B)五四運動始運用新式標點符號
(C)新文化運動時,蒙養院改稱幼稚園 (D)新文化運動強調個人獨立自主的精神。
26. )妙妙老師在上民初歷史時,於黑板寫上如附表資料。表中的「甲國」所指為何?
主題
五九國恥
國家
甲國、中國
內容
(A)德國 (B)日本 (C)英國 (D)美國。
27. )承上題,該主題最有可能發生在哪一場戰爭時?
(A)日俄戰爭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第一次大戰
28. ()辛亥革命 ()清帝退位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袁世凱就任為臨時大總統;上列史事依其發生時
間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丁乙 (D)丁乙甲丙。
29. 民國元年清帝退位,全國統一,但到了民國
6
,國家又分裂,南北各有一政府,稱為「南北分裂」究其原
因是下列何者?
(A)國民政府實施分工,並遷至南京 (B)宋教仁遭到刺殺,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
(C)洪憲帝制,引發各地軍隊討袁 (D)段祺瑞不遵守《臨時約法》,孫中山號召護法
30. )承上題,該時期中華民國出現兩個政府,各位於何地?
(A)北京、南京 (B)北京、廣州 (C)洛陽、南京 (D)北京、武漢。
31. 17 世紀歐洲的科學革命改變了西方人的思考與生活方式,科學知識逐漸成為西方人努力追求的目標。這種對
科學的重視與提倡,在下列哪一時期普遍地影響了中國的知識份子,並被大力宣揚?
(A)清末自強運動 (B)清末百日維新 (C)清末立憲運動 (D)民初新文化運動。
32. 附圖是民國初年的《新青年》雜誌這本雜誌是民初新知識分子發表看法與言論的重要刊物請問在這本刊
物中不會看到何種主張? (A)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B)鼓吹男女平權、婚姻自由的觀念 (C)褒揚儒家傳統
價值文化的珍貴 (D)引進共產主義思想。
33. )五四運動可以說是知識份子捍衛國家主權的熱血象徵,這場愛國運動最後是以下列何種方式落幕?
(A)中外互簽平等新約 (B)政府以武力血腥鎮壓 (C)總統黯然下台解散國會 (D)中國代表拒簽對德和約。
34. 袁世凱病逝之後其部屬與各地將領紛紛趁機擴張勢力各據一方開啟軍閥割據的局勢有關此時期的敘述,
下列何者有誤?
(A)軍閥多依附列強,並常以武力解決政治糾紛 (B)袁死後,其部屬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
(C)軍閥企圖奪取象徵中央的北京政府為目標 (D)東北地區長期由軍閥段祺瑞統治。
4
35. 「歷史事實」「歷史解釋」不同,「歷史事實」是呈現客觀的事實本身;而「歷史解釋」則是史學家對史實
的詮釋。就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而言,下列哪一項敘述屬於史學家對史實的詮釋?
(A)新文化運動始於民國 4 (B)大量西方流行的學說與思想被引進
(C)胡適亦致力提倡白話文學 (D)新文化運動之後,學術思想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36. 小明「他主張政黨內閣制,並代理國民黨理事長職務。妙妙:「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被暗殺於上海車
站,理想終無法實現。」這兩位同學在談論哪位民初人物?
(A)梁啟超 (B)宋教仁 (C)段祺瑞 (D)張作霖。
37. 五四運動最早是由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但之後影響的層面極廣不管是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或是社會潮流方
面。而下列何者與五四運動無關?
(A)主要是北京大學等校學生發起 (B)促成新文化運動的出現
(C)主張廢除二十一條要求等訴求 (D)女性也出現在街頭遊行中。
38. )附圖為知識分子響應當時推行的思想文化改良運動所寫的文章。請問:該名作者響應的是何種運動?
(A)五四運動 (B)保路運動 (C)革命運動 (D)新文化運動。
39. )附圖為中國簡圖,五四運動是因圖中哪一地區的問題而發生的? (A) (B) (C) (D)乙。
40. 《巴黎時報》的北京特派員專訪一位清朝掌握軍權的大臣這位大臣表示共和制雖好但對民智的要求相對較
高,而中國人民大多不知共和為何物,突然實施此政體,乃過急且忽略現狀之舉。至於如何評定內亂,可先
與武昌方面議和,行不通的話就召集臨時國會,議決國事。也派出軍隊監視革命黨,以防止其暴動……。請
問:專訪當時的政局正處於下列何種情勢中?
(A)甲午戰爭後,清朝進行制度層面的改革 (B)八國聯軍前,義和團發起扶清滅洋行動
(C)辛亥革命時,南方各省紛紛宣告獨立 (D)洪憲帝制結束,各地軍閥為爭權衝突不斷。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