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二、題組(29~40 題,每題 3分)
(一)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便進入一段軍閥割據時期。請回答下列有關軍閥的問題:
( )29.何人死之後,其部屬各據一方、互爭地盤,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 (A)宣統皇帝 (B)孫中山
(C)袁世凱 (D)宋教仁。
( )30.試判斷軍閥統治的特色是下列何者? (A)各派系彼此合作以求生存 (B)以百姓生活福祉為考量
(C)以武力解決政治糾紛,戰禍不斷 (D)各軍閥派系以奪取象徵中央的南京政府政權為目標。
( )31.這一段軍閥割據時期,對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A)軍閥依附列強,造成外國趁機向
中國租借港灣,引發瓜分中國的浪潮 (B)軍閥之間彼此競爭,刺激各個軍閥勢力範圍內的進步
(C)國家政局不穩定,各項建設難以展開 (D)孫中山等人發動二次革命,意圖推翻軍閥統治。
(二)清末民初,中國開始引進外國兒童讀物,但當時處在傳統向現代的過渡階段,翻譯家大多還是沿用文言文,
並根據成年人的立場,隨意增刪改寫。而且在
he
和
she
上,一開始大家都翻成「他」字,不分男女,到了新文
化運動時,才開始出現「她」,也才慢慢約定成俗在稱呼女性時,改用「她」。請問:
( )32.畫底線的文字內容,此段文意最有可能顯現的社會意義為何? (A)中國當時缺乏翻譯人才,翻譯
時常誤用文字 (B)當時外國思想最為流行,故學習外國語文成為風潮 (C)女性平權的概念慢慢
成形 (D)近代繁體字體改變的過程。
( )33.當時生活在中國的女性新知識分子,生活中最可能有何種表現? (A)纏足 (B)開始有節育的新
觀念 (C)婚姻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嚴格遵守三從四德。
(三)附圖為民國初年的中國簡圖,請依據附圖回答關於五四運動的相關問題:
( )34.有關民初中國五四運動的相關敘述與後續影響,何者正確? (A)促成各階層的覺醒,加深對國家
民族的認同 (B)中國代表因此被迫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C)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討論的相關事
項有關 (D)五四運動時,提出「還我東北」、「廢除二十一條要求」等口號。
( )35.配合附圖,五四運動是因圖中哪一地區的問題而發生的? (A)甲 (B)辛 (C)庚 (D)壬。
( )36.配合附圖,五四運動爆發的地點在圖中哪一區? (A)甲 (B)辛 (C)庚 (D)乙。
(四)請根據下列二段文學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文學改良芻議》:「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
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要有話說,方才說話;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要說我自己
的話,別說別人的話;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 )37.這二段資料最有可能是在何時出現的? (A)庚子後新政 (B)革命運動 (C)立憲運動 (D)新
文化運動。
( )38.這二段資料最有可能是下列何人的主張? (A)胡適 (B)魯迅 (C)梁啟超 (D)孫中山。
(五)中華民國初建,仿效西方實行政黨政治,當時的主要政黨有國民黨以及進步黨。國民黨的組成分子,以清末
的革命人士為主體;進步黨的組成分子,則以清末立憲派人士為主。請問:
( )39.民國二年,臨時政府舉行第一次的國會大選。根據規定,這些當選的國會議員需至首都就任,請問
當時首都為下列何地? (A)北京 (B)南京 (C)廣州 (D)武昌。
( )40.承上題,國民黨於國會大選獲得勝利,當時國民黨領袖宋教仁將可取得統治國家的實權地位。請問
這是因為?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總統制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內閣制 (C)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兩黨制 (D)軍隊私有化傾向明顯,而宋教仁掌握新式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