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89.67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7-05,离现在 3 1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中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社會歷史科試卷
___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一、選擇題(1~20題,每題2分;21~28題,每題3分)
1.清末至民初,中國曾有多次革新運動。分析其內容,可將其革新的歷程分成三階段,下列階段對應的
變革,何者錯誤? ()思想文化層面-革命運動 ()制度層面-庚子後新政 ()器物層面-自
強運動 ()制度層面-戊戌變法。
2.小丸子看到下圖民國初年這張與「二十一條要求」有關的漫畫,上網查了相關資料,但其中內容卻有錯
誤,請幫她找出來? (A)二十一條要求的內容,與日本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有關 (B)二十一
條要求中牽涉到德國在清末中國的特權,乃源自於清末租借港灣、瓜分風潮所導致 (C)當時中華民
國政府領導者接受二十一條要求中的部分內容史稱「五九國恥 (D)二十一條要求當時是由日本向
中山提出。
3.花輪暑假準備到北京大學參觀,上網查詢該校的歷史後發現,北京大學是中國清末民初重要的學術發
展中心。花輪興奮地和同學分享資料,但有個地方卻不小心說錯了,請幫他找出來 (A)該校前身
就是京師大學堂 (B)該校最早成立於庚子後新政時 (C)該校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重鎮 (D)蔡元培
於民初擔任該校校長。
4.日曆上印有 10 10 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329 日是青年節。這些節日分別與下列哪些事件最有關
係,對應正確的是下列何者? ()武昌起事、保路運動 ()武昌起事、廣州黃花崗之役 ()
憲運動、廣州查禁鴉片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
5.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史上,各種學說思想爭奇鬥豔,互相激盪出火花,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有以下
哪幾個時期?()春秋戰國()秦代()西漢()民國初年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丁
(D)丙丁。
6.《末代皇帝》是一部由英國、義大利、中國大陸合作拍攝的歷史傳記電影,描述中國最後一位皇帝
的故事,本片並榮獲 1987 年奧斯卡九項大獎的肯定請問中國傳統的皇帝制度是由何人開始?又是
何人在位期間結束? (A)漢武帝、光緒皇帝 (B)漢武帝、宣統皇帝 (C)秦始皇、宣統皇帝 (D)
帝、光緒皇帝。
7.國文課介紹胡適的一部詩集《嘗試集》,老師解說此詩集的創作背景是民初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
請問有關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特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民國四年,由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誌揭
開序幕 ()魯迅在此運動時期,發表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Q正傳 ()造成白話文漸取代文言文
產生文體的變革 ()此時期知識分子鼓吹西方的民主和科學。
8.小明拿到旅行社發的某地觀光宣傳單,如附圖所示。請問根據圖中的文字判斷,這應該是哪個地方的
觀光宣傳單? (A)湖北 (B)四川省 (C)廣東 (D)河北省。
9.百元鈔票上,正面出現的人物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鈔票背面的建築物名為中山樓,孫先生在
中國清末民初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試分析整理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事項下列何者正確?
(A)民國初年,他擔任第一任正式大總 (B)他受到英法聯軍中國戰敗的刺激,建立興中會,開始鼓
2
吹革命 (C)他成立同盟會,其綱領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D)他的建國
理想為實現共產,建立共產主義的國家。
10.中華民國建立後不久,曾發生一事件導致民國的共和政體中斷,請問是指下列哪一個事件? (A)
次革命 (B)五四運動 (C)五九國 (D)洪憲帝制
11.年輕的新知識分子林小明居住於民初中國的上海,當時他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現哪一種情況? ()
寫文章時流行使用新式標點符號 ()搭著電車去看電影 ()鼓勵家人纏足辮髮 ()公司裡有
女性同事。
12.清末民初中國在混亂中逐漸發展著,請按照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將下列事件將以排列? ()
丙甲丁戊 ()丁戊甲乙丙 ()戊甲乙丙丁 ()丁甲乙戊丙。
二次革命
五九國恥
五四運動
武昌起事
洪憲帝制
13.民初政局動盪,有團體曾發動所謂的「二次革命」。造成二次革命的原因眾多,下列何者則為原因
一? ()袁世凱與國會最大黨國民黨的衝突不斷升高 ()袁世凱訂立《新約法,由總統總攬大
()袁世凱解散國會 ()袁世凱毀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4.下圖為清末中國保路運動的示意圖,請問有關保路運動的前因後果,何者正確? ()保路運動的
爆發,為立憲運動形成有利的情勢 ()保路運動以湖北省抗爭最為激烈 ()保路運動間接促成
廣州黃花崗之役的成功 ()保路運動導因於民眾對清政府鐵路國有政策的不滿。
15.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建國之初所採用的國旗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藏五個民族的傳統代表色
請問這五個族群有哪些草原民族曾經在中國建立政權 ()漢族滿族 ()滿族 ()
蒙族、回族 ()回族、藏族。
16.清末革命黨陸續發動多次武裝起事,其中以宣統三年的「黃花崗之役」最為慘烈。同年,革命黨人
再發動起事,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事」。若要探訪黃花崗之役及武昌起事發生的地點,
請問應分別到附圖中何處? (A)甲、丁 (B)乙、丙 (C)丁、乙 (D)丁、丙。
17.民國初年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部法律以三權分立為基礎,並設立參議院以制約總統的權
力,可視為國家行憲前暫時的根本大法。當時這部法律的制訂,最主要是為了要制約下列何人?
(A)袁世凱 (B)孫中 (C)獨秀 (D)宣統皇帝
18.中華民國建立後,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職位讓給袁世凱的主要原因,應為下列何項? (A)袁世凱發
動北京兵變,革命黨被迫妥協讓步 (B)列強、親信將領和民眾支持袁世凱擔任總統職位 (C)袁世
凱於國會大選獲勝,取得總統職位 (D)革命黨想借助袁世凱的力量推翻滿清。
19.民初中國五四運動時期,有罷工、罷市、罷課等活動,並且要抵制某個國家的貨物,發動人民拒絕
購買。請問五四運動時期,哪個國家的物品最有可能會有滯銷的情形? (A)日本 (B)美國 (C)
(D)國。
20.查閱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小美發現當時建黨的背景如下當時西方各種政治思想,透過學者創辦
的雜誌傳入中國,共產主義也因此傳入。」文中的「學者」應是指下列何人? (A)周作人 (B)
獨秀 (C)魯迅 (D)胡適。
3
21.小玲查閱新詩文選,發現了一首詩如下:「文字沒有古今,卻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
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來同一字,聲音少
許變了。並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古名雖未必佳,今名又何嘗少妙?」根據內容判斷,這
首詩最早可能出現於何時? (A)革命運動時 (B)二次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皇族
內閣成立時。
22.美美是生活在中國清末民初的女青年,下列哪些情形可能會發生在她身上?()擔任警察工()
進入大學讀書()拒絕父母安排的婚姻()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經營銀行。 (A)乙丁 (B)乙丙
(C)乙丁戊 (D)甲乙丙丁戊。
23.1912 年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而這一年中國先後有三位領導人統治國家,如附表所示。表中「?」
應填入下列何人 (A)宋教仁 (B)蔣中正 (C)袁世凱 (D)蔡元培。
大清帝國
愛新覺羅.溥儀
中華民國
孫文
中華民國
24.附圖是小倫製作報告所參考的文章,文章內容為民國初年的新知識分子對某件事的支持。請問小倫
的報告主題最可能會是下列何者? ()探討新文化運動 ()認識革命運動 ()探討文言文小
()說明立憲運動
25.中華民國建立後,政府開始使用一週七天的星期制。請問臺灣歷史上哪一個時期的統治者,也曾經
推動相同措施? (A)日治時期 (B)清帝國統治時期 (C)鄭氏治台時期 (D)荷治時期。
26.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引發國際高度關注,牽動全球國際情勢的發展。回顧歷史,影響世
界深遠的第一次世界爆發時,正是中華民國成立初期,華民國政府對這場戰爭也有所參與。試整理
中華民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聯性,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戰爭一爆發,中華民國宣布加入英
美等國陣營 (B)戰爭初期,中華民國派遣大量華工前往歐洲戰場 (C)戰後,中華民國以戰勝國身
分參與巴黎和會 (D)巴黎和會的會議內容,引發國內青年學生的示威活動
27.下圖是一幅民國初年繪製的漫畫,圖中有句話「靠不住的三從四德」。請思考本篇漫畫是受到下列何
種社會風氣的影響最深? ()文言文開始流行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重視家族傳統與榮
耀 ()男女平等觀念風行。
28.民初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周作人等知識分子主張將□□視為一個完整個體,尊重其自由意
志和自由,將他們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保障應有的各種權利。在這個階段,專門為了□□創辦的刊
物、文章也開始出現,也出現各種針對□□新興研究。請問上文中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
()奴隸 ()男性 ()長者 ()兒童。
4
二、題組(29~40 題,每題 3)
()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便進入一段軍閥割據時期。請回答下列有關軍閥的問題:
29.何人死之後,其部屬各據一方、互爭地盤,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 ()宣統皇帝 ()中山
()袁世凱 ()宋教仁。
30.試判斷軍閥統治的特色是下列何者? ()各派系彼此合作以求生存 ()以百姓生活福祉為考量
()以武力解決政治糾紛,戰禍不斷 ()各軍閥派系以奪取象徵中央的南京政府政權為目標
31.這一段軍閥割據時期,對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軍閥依附列強,造成外國趁機向
中國租借港灣,引發瓜分中國的浪潮 ()軍閥之間彼此競爭,刺激各個軍閥勢力範圍內的進步
()國家政局不穩定,各項建設難以展開 ()孫中山等人發動二次革命,意圖推翻軍閥統治。
()清末民初,中國開始引進外國兒童讀物,但當時處在傳統向現代的過渡階段,翻譯家大多還是沿用文言文,
並根據成年人的立場,隨意增刪改寫。而且在
he
she
上,一開始大家都翻成「他」字,不分男女,到了新文
化運動時,才開始出現「她」,也才慢慢約定成俗在稱呼女性時,改用「她」。請問:
32.畫底線的文字內容,此段文意最有可能顯現的社會意義為何? ()中國當時缺乏翻譯人才,翻譯
時常誤用文字 ()當時外國思想最為流行,故學習外國語文成為風潮 ()女性平權的概念慢慢
成形 ()近代繁體字體改變的過程
33.當時生活在中國的女性新知識分子,生活中最可能有何種表現? ()纏足 ()開始有節育的新
觀念 ()婚姻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嚴格遵守三從四德。
()圖為民國初年的中國簡圖,請依據附圖回答關於五四運動的相關問題:
34.有關民初中國五四運動的相關敘述與後續影響,何者正確 ()促成各階層的覺醒,加深對國家
民族的認同 ()中國代表因此被迫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討論的相關事
項有關 ()五四運動時,提出「還我東北」「廢除二十一條要求」等口號
35.配合附圖,五四運動是因圖中哪一地區的問題而發生的? () () () ()壬。
36.配合附圖,五四運動爆發的地點在圖中哪一區? () () () ()乙。
()請根據下列二段文學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文學改良芻議「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
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要有話說,方才說話;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要說我自己
的話,別說別人的話;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37.這二段資料最有可能是在何時出現的? ()庚子後新政 ()革命運動 ()立憲運動 ()
文化運動。
38.這二段資料最有可能是下列何人的主張? ()胡適 ()魯迅 ()梁啟超 ()孫中山。
()中華民國初建,仿效西方實行政黨政治,當時的主要政黨有國民黨以及進步黨。國民黨的組成分子,以清末
的革命人士為主體;進步黨的組成分子,則以清末立憲派人士為主。請問:
39.民國二年,臨時政府舉行第一次的國會大選。根據規定,這些當選的國會議員需至首都就任,請問
當時首都為下列何地? (A)北京 (B)南京 (C)廣州 (D)武昌。
40.承上題,國民黨於國會大選獲得勝利,當時國民黨領袖宋教仁將可取得統治國家的實權地位。請問
這是因為?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總統制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內閣制 (C)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取兩黨制 (D)軍隊私有化傾向明顯,而宋教仁掌握新式軍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