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27.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07,离现在 1 3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社會歷史科考試卷
一、選擇題1~20 題,每題 2分;21~33題,每題 3分) ___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 )1. 鄭氏政權統治臺灣後,設立承天府為行政中心,設立漢人統治政權,附圖是當時的臺灣地圖。請問:
鄭氏治臺時期的行政中心是在圖中何地? () () () ()丁。
( )2. 曉華在內政部網頁看到有關原住民的敘述:「蘭嶼的拼板舟與飛魚季、漁團組織有緊密的關係,構成
此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舉辦拼板舟的新船下水祭時,族人圍繞舟船,舞動身軀,求神降福族人平安
捕魚豐收。」請問:此原住民族指的是下列何者 (A)達悟族 (B)邵族 (C)噶瑪蘭族 (D)排灣族
( )3. 爺爺閒暇時最喜歡泡茶喝,他說臺灣的茶葉品質很好非常有名,許多人為了要品嚐著名的紅茶,更
特別到南投魚池鄉的日月潭購買。請問:日月潭除了生產優質的紅茶外,也是臺灣原住民哪一族的分
布地? (A)排灣族 (B)鄒族 (C)邵族 (D)達悟族。
( )4. 在新竹、苗栗山區,每二年都會舉行盛大著名的「矮靈祭」,經過迎靈、會靈、娛靈、送靈、逐靈
儀式,唱歌跳舞,通宵達旦,以祈求風調雨順,平安豐收。請問「矮靈祭」是哪一原住民族特殊
祭儀? (A)凱達格蘭族 (B)排灣族 (C)邵族 (D)賽夏族。
( )5. 歷史課同學們要分組報告,介紹臺灣的原住民族文化。小明這組報告的內容包括「主要分布在屏東
臺東」「百步蛇圖案」「貴族社會組織」等。請問:小明這一組報告介紹的是哪一族? (A)邵族
(B)排灣族 (C)賽德克族 (D)達悟族。
( )6. 小新在暑假時,去參觀臺東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欣賞許多珍貴的文物。過去考古學家在此史前文
化遺址處挖掘時,發現大量的石板棺和玉器陪葬品。請問:這應該是哪史前文化? (A)長濱文化
(B)十三行文化 (C)卑南文化 (D)大坌坑文化。
( )7. 用火被認為是人類文化進步的一大原動力,因為代表人類進入熟食階段,死亡率會較降低。請問:
前考古得知,臺灣哪一個史前文化最早已知道使用火? (A)卑南文化 (B)長濱文化 (C)十三行文
(D)圓山文化。
( )8. ()敲打製作石器()磨製石器()農業的出現()最早已知用()飼養家畜。請問:上述哪些
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 (A)甲乙丙丁戊 (B)丙丁戊 (C)甲丙戊 (D)乙丙戊。
( )9. 下列何種生活方式,不可能出現在史前時代 (A)以文字記錄陶器的製作方 (B)使用鐵做成的斧
(C)以採集和狩獵獲取食物 (D)飼養豬隻。
( )10. 小弘在班會課自我介紹時,提到自己出生於西元 2012 8月是獅子座,請問換算成民國紀年,他應該
是幾年出生的? (A)民國 99 (B)民國 100 (C)民國 101 (D)民國 102年。
( )11. 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博物館裡,陳列許多代表十三行文化的文物,有中國朝代的銅錢、南洋一帶
瑪瑙和玻璃首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鐵渣和煉鐵爐的出現(附圖)。請問:這在歷史上具有何種意義
(A)顯示金屬器時代的開始 (B)代表新石器革命的開端 (C)象徵此時期是最早用火的文化 (D)
反映農業的起源。
陶窯遺跡
煉鐵爐
中國銅錢
( )12. 早期原住民族沒有文字,雖然因此無法留下書寫記錄,但卻仍可依靠何者來呈現其早期的生活文化
起源和遷徙過程? (A)書籍文件 (B)食物種 (C)結繩記事 (D)口語傳說。
2
( )13. 中國歷史上有像「甲午戰爭「乙未割臺「戊戌變法」這樣的專有名詞,請問其所使用的紀年方式
為下列何者? ()西元紀年 ()干支紀年 ()民國紀年 ()王紀年。
( )14. 麗莉在看介紹南島語族起源的書,書中有一張南島語族分布圖(如附),看著這張圖片,她想像著未
來要去這些地區參觀旅遊。請問:下列何地最不可能為麗莉的旅遊地點? (A)紐西蘭 (B)菲律賓
(C)夏威夷群島 (D)日本。
( )15. 人類漫長的生活歲月被區分為「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各有不同的發展特色。請問關於「史前時
代」與「歷史時代」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受到考古研究的限制,就算挖掘出相關的遺物和
遺跡等,仍無法用來了解史前時代的生活樣 (B)臺灣約從清帝國統治時期,才進入歷史時代 (C)
兩者是以「文字」的出現,作為區分 (D)臺灣約從大航海時代,才進入史前時代。
( )16. 不同時代的人使用的工具與生活遺跡,經層層累積而形成文化層。依照臺灣史前文化的演進判斷,
圖是臺灣史前文化出土的物品,若依照文化的演變來看,圖中三項文物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為何?
()甲乙丙 ()丙乙甲 ()乙甲丙 ()甲丙乙。
( )17. 小丁暑假到澎湖遊玩,在澎湖天后宮看到了如附圖的石碑。請問:此石碑是在描述什麼事件? ()
明朝將領擊退想奪取澎湖的荷蘭人 ()西班牙將領擊退想登陸臺灣北部的荷蘭人 ()荷蘭將領擊
退想奪取澳門的葡萄牙人 ()清朝將領擊退想奪取澎湖的荷蘭人。
( )18. 小強很期待畢業旅行的到來,行程表中安排他們會參觀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占領臺灣所留下的歷
遺跡,請問小強最有可能到附圖中哪一個地參訪 () () () ()丁。
( )19.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紛紛到亞洲貿易傳教,進而建立貿易據點。請問:下列歐洲國家在亞洲所擁
的貿易基地,何者配對錯誤? ()葡萄牙-澳門 ()荷蘭-巴達維亞 ()西班牙-馬尼 ()
英國-日本。
( )20. 研究臺灣古地名歷史,會發現下列何地地名,與鄭氏時期在臺灣進行的拓墾較沒有關係? ()臺北
淡水 (B)臺南林鳳營 (C)臺南新營 (D)高雄左營。
( )21. 大約 17 世紀,臺灣臺南地區除了原住民外,先後在此開發的還有哪些人? (A)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B)西班牙人和英國人 (C)荷蘭人和鄭氏家族 (D)日本人和英國人。
( )22. 附圖是
17
世紀某家貿易公司旗幟,此家貿易公司簡稱 VOC,成立於 1602 年,由數家公司聯合組成
該國政府授予此公司獨占海外貿易的特權,公司有權代表國家組織軍隊宣戰締約以及任命殖民
3
官員,此公司更是與臺灣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請問:此貿易公司隸屬於哪一個國家 ()西班牙
()荷蘭 ()葡萄牙 ()日本。
( )23. 小美到雲林北港媽祖廟拜拜時,看到路口有一座紀念碑(如附圖),上面寫著「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
陸紀念碑」。請問:此紀念碑應與下列何事件最相關 ()西班牙人登陸臺灣北部進行統治 ()
漢人來臺灣拓墾的開始 ()鄭經登陸臺灣南部進行統治 ()施琅攻臺,鄭氏家族投降。
( )24. 鄭氏家族在臺灣進行 21 年的統治,建立漢人政權。其家族成員()鄭成功()克塽()鄭經,在臺
灣治理的先後順序為? A()()() B()()() C()()() D()
()()
( )25. 小坪研讀有關鄭氏家族在臺灣統治的書籍,對於書中人物深深著迷,不停跟同學分享內容,但是卻
小心把下列哪個內容說錯了? ()鄭成功曾被封為延平 (B)鄭成功曾被封為國姓爺 (C)鄭氏後
期,政治衰敗,鄭克塽率眾投降清朝 (D)鄭氏在臺灣的經營建設,大多於鄭克塽在位時期完成。
( )26. 此政權占領臺灣的主要目的,是以臺灣作為國際貿易轉運站,將臺灣特產輸出,並轉運其他地區的
品,吸引中國和日本商人前來,附圖為此時期臺灣對外貿易圖。請問:這是下列哪一時期的臺灣貿易
圖? ()日治時期 ()清帝國統治時期 ()鄭氏政權時期 ()荷蘭統治時期。
( )27. 對外貿易是鄭氏政權的根基,致力於擴展東亞的轉口貿易附圖是此時期對外貿易示意圖請問鄭氏
治臺時期丙區主要進口輸入的商品是下列何者? (A)絲綢 (B)瓷器 (C)藥材 (D)軍用物資
( )28. 清初皇帝曾下令:「不准任何船隻下海,嚴禁任何糧食闖關,凡是違反禁令者一律連坐處死,務必使
海上那批人,在糧盡援絕以後做鳥獸散。」實施海禁政策。請問:此政策主要是為防打擊者?
(A)鄭氏政權 (B)西班牙人 (C)日本人 (D)荷蘭人。
( )29. 17 世紀,臺灣的鄭氏政權為解決糧食問題,特別重視土地開墾,採取如附圖的開拓方式請問此種
開發方式稱為? ()鎖國 ()軍屯 ()海禁 ()走私。
( )30. 14 世紀,明朝政府實施海禁政策,主要是為防止沿海居民對外與某批人交易,也避免遭到劫掠,因
4
下令禁止沿海居民出海活動,包括商貿和捕魚等行為。請問:此政策主要是為防範打擊何者?
(A)倭寇 (B)荷蘭 (C)西班牙人 (D)鄭氏政權。
( )31. 臺灣原住民的稱呼,隨著統治政權的轉變而有所不同。清帝國統治時期,將原住民分成熟番、生番
主要是依據下列何種原因? ()是否有文字 ()是否歸順統治者 ()是否會說漢語 ()是否
會農耕。
( )32. 承上題,原住民名稱不斷轉變,在日治時期又將原住民分為哪兩種稱法 ()平埔族、高山族
()平埔族、高砂族 ()熟番、高砂 ()山族、山地同胞。
( )33. 臺南市的「全臺首學」是全臺灣第一座孔廟(如附圖),象徵儒家文化在臺灣奠基。關於此古蹟,請問
是何人在位期間推行文教,設置孔廟的? (A)鄭芝龍 (B)鄭成功 (C)鄭經 (D)鄭克塽。
題組(34~40 題,每題 3分。)
() 附圖一為臺灣地區重要史前遺址分布圖,附圖二為某史前遺址放大圖,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附圖一 附圖二
( )34. 目前臺灣發現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位於附圖一中何處? (A) (B) (C) (D)丁。
( )35. 附圖一中,哪些史前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A)甲丁 (B 乙丁 (C)乙丙 (D)甲乙。
( )36. 附圖二中,在圓山文化當地挖掘出大量何種物品,可映證其當時濱湖而居? (A)瑪瑙首飾 (B)煉鐵
(C)貝塚 (D)石板棺。
( )37. 附圖二中,考古學家在此遺址中,挖掘到許多陶器及石器,因此認為此遺址屬於「大坌坑文化」。請問
:最有可能是因為哪個線索,學者才會作此推論? (A)挖掘出打製的石器 (B)挖掘出碳化的稻米
(C)陶器上有粗繩拍打的痕跡 (D)挖掘出鐵器
()日治時期開始有系統研究與挖掘臺灣的史前文化遺址,漸將臺灣史前時代劃分如附圖,請依圖回答下列問
( )38. 請根據分布地區和存在時間判斷,戊最有可能是哪一個文化 (A)圓山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
南文化 (D)長濱文化。
( )39. 請根據分布地區存在時間和出土物品判斷,附圖中的哪一個文化最有可能與東南中國大陸之
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A) (B) (C) (D)丁。
( )40. 請根據分布地區和存在時間判斷,丁最有可能是哪一個文化? (A)十三行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
卑南文化 (D)圓山文化。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