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2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99.05 KB
頁數
4
作者
謝宛諭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5-20,离现在 1 16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 112 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 7年級公民科試卷
班級:_____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
試卷注意事項
1.本份試卷共有兩張四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交回。
2.每題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 2B 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計分。
4.本份試卷共有 40 題,合計 100 分。第 1-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分。
壹、單題
(
)
1.
老師請同學們舉出「成為團體」的例子,下列何人的發言最為正確?
()
()
()
()
(
)
2.
以下敘述是民眾對一公共議題的意見表達,由畫線的部分判斷,顯示公共意見何種特性?
關於核四重啟議題,贊成方民眾提出經濟主張極力爭取,反對方民眾則提出地質數據佐證,雙方各
執己見。
()不穩定性 ()公開性 ()差異性 ()影響性。
(
)
3.
政府施政通常會採納民眾意見做為參考,下列何種表達意見的方式屬於比較激烈暴力?
()借助媒體投書,提出質疑 ()透過民意代表,反映民情
()經由公民投票,支持施政 ()對政府機關潑灑紅漆,表示抗議。
(
)
4.
及川收到一則所屬團體的簡訊如下,根據訊息顯示,他所參加的團體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不好意思,打擾各位會員,由於本月捐款金額大幅減少,我們又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很擔心救助
的毛小孩斷糧,想懇請尚未繳清會費的大家儘快繳齊,或是幫忙捐贈狗糧也可以,十分感激。
()政府組織 ()企業團體 ()營利事業 ()志願結社。
(
)
5.
2019 年香港民眾發起社會運動,臺灣多所大學的社團紛紛在校內舉辦演講或相關活動支持香港民
眾,對於學生社團的決定與作法,校方予以尊重並確保其權利不受侵害。關於上述志願結社的說
明,以下哪一項較為正確?
()成立該類社團受我國《憲法》保障
()社團發起人須向政府正式立案登記
()成員基於自由意願決定其行動不受法律管轄
()公權力不該規範任何社團活動。
(
)
6.
根據附圖內容,政府採取此種做法,顯示公共意見具備以下哪一些特性?
()公開性 ()民間性 ()自主性 ()不穩定性。
(
)
7.
幾位媒體工作者談及自己處理新聞的原則。
請問:下列何人最具有媒體的專業倫理?
() () () ()
(
)
8.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參與許多團體,關於附圖新聞中提及的團體
,以下何者敘述正確?
()完全無助於成員間的情感交流
()成員不須投注時間和心力參與團體
()進行抗爭活動可不受法律規範
()參與者有欲達成的共同目標。
2
(
)
9.
月島為解說公共意見的特性,把蒐集來的資料作成附表,根據表中資料判斷,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針對 A法案制定民意調查
人數百分比
58
42
()此項議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調查結果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公開民眾意見已造成社會嚴重分裂 ()公共意見的不穩定性使民意毫無價值。
(
)
10.
翔吾在學校社團招生的網頁上留言如附圖,根據留言內容可知,翔吾參
加社團後對他有何影響?
()全隊榮譽大於個人權益
()投入社團必須犧牲課業
()提升球技以贏得比賽勝利
()學習情緒管理和人際互動。
(
)
11.
在多元民主的社會中,民眾可以自由表達意見。
依照附圖內容,可用哪一句話顯示公共意見的特性?
()民以食為天
()隔行如隔山
()風水輪流轉
()民意如流水。
(
)
12.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英語:Citizen Congress Watch,前身為 1990 年代即已存在的「社會立法運
動聯盟」2007 418 日後改為現名。其組織內部分成理監事、財務委員會、顧問、評鑑小組、
國會觀察志工、秘書處,大家分工合作監督立法委員,於每個會期提出評鑑報告供民眾參考,期待
選舉時能淘汰不適任立法委員改善國會,請問畫底線處符合志願結社何項特徵?
()民間性
()自主性
()非營利性
()組織性
(
)
13.
研磨收到一位外國朋友的訊息如附圖,根據內容判斷,他即將採取何種
方式向政府表達意見?
()媒體投書
()公民投票
()遊行抗議
()辦公聽會。
(
)
14.
「法律扶助基金會宗旨:()落實《憲法》上的訴訟權及平等權、協助改善經濟地位;()保障弱勢
者人權;()健全法治基礎。」由上述宗旨判斷,對於「法律扶助基金會」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不受法律保障 ()屬營利性質
()由政府部門管理 ()擁有自主精神。
(
)
15.
幾名好友相聚分享工作點滴,以下哪一位服務的團體最可能是志願結社?
()牛島:我們不營利,全部經費都用在達成組織目標上
()大平:我們從事服務業,因此以客為尊,很怕得罪客人
()天童:公司的盈餘都會做為我們的工作獎金或者分紅
()五色:公家機關最大的責任就是為民眾服務。
(
)
16.
對現代人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政府的電子化服務不僅為民眾帶來許多創新的服務,更可以節省許
多時間,行政事務甚至走向網路化,使許多政策資訊迅速傳達給社會大眾,以及民眾可以上網反映
他們對政府政策的意見。根據上述,政府的電子化服務做法較可以直接發揮下列哪兩項功能?
()廣納民眾意見 ()提供民眾訊息 ()促進經濟發展 ()維持社會秩序
()甲丙 ()甲乙 ()乙丁 ()丙丁。
3
(
)
17.
附圖為一則外國新聞報導,內容中提及的自由權利,若以我國現況推斷,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自由結社的權利受到《刑法》保障
()公民有權自由參加志願結社
()國家可以動用暴力停止結社行為
()成立任何團體均須得到政府首肯。
(
)
18.
在民主社會中,傳播媒體是我們獲知資訊的來源,根據
附圖情境,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媒體無法發揮任何影響力
()媒體影響公共意見的產生
()公共議題未受到民眾重視
()新聞自由遭政府強力限制。
(
)
19.
社群網站上出現一則公開貼文,如附圖所示,發文者
徵求成員,想要組織該團體最主要的用意,應為下列
何者?
()提升社會地位
()達成共同目標
()爭取自身權益
()滿足情感需求。
(
)
20.
衛輔在書上讀到以下關於團體的敘述,根據內容判斷,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在這個時期,人類群居是為了取得食物、抵禦外來攻擊,通常都是以家族、有血緣關係者聚居
在一起,扶助弱小,彼此互相照顧支援。
()階級嚴明產生不平等現象
()關係疏遠造成凝聚力低落
()成員互動時缺乏情感交流
()透過合作以達成共同目標。
(
)
21.
以下是一名外國人士受訪內容,若以志願結社的特徵來判斷,他指涉的應該是哪一個特徵?
我加入一基督教教會,信徒都是街坊鄰居,平常都是靠大家的捐獻,支持教會活動,但政府最
近突然介入,發公文要求我們必須閱讀被曲解修改過的假聖經,以及向國家領導人照片膜拜,
我不想這麼做,我認為政府不該干涉教會內部運作,這是我們的自由。
()差異性
()非營利性
()自主性
()公開性。
(
)
22.
每到選舉,假消息與謠言四起,主管單位呼籲各傳播媒體自律,以下哪一家媒體不會NCC裁罰?
()烏野新聞:秉持客觀中立的立場,如實報導新聞
()青葉頭條:我們的新聞標題越聳動越好,引發民眾恐慌也沒關係
()伊達直播:為爭取點閱率,速度快才是王道,內容真實性不在考量之中
()音駒日報:為支持某政黨,製播「假新聞」合情合理。
貳、配合題
23-26
因為假訊息充斥在我們生活四周,所以我們閱聽人應學會辨識,以下四個選項是我們身為閱聽人應該
要有的態度,請依下列各題描述的情境,填入正確的答案代號。
()資訊來源查證 ()屏除個人偏見 ()向專家查證 ()查核作者真偽及其信譽
(
)
23.
影山不認同某政黨的政治立場,但看到該政黨的負面傳聞時,並不會見獵心喜而四處散播。
(
)
24.
翔陽收到一則爆料消息,可是他發現提供者每次爆的消息日後都被證實並無此事。
(
)
25.
爸爸看到一篇醫療報導,決定購買坊間相關產品服用,菅原勸爸爸先詢問正規醫生確認是否真有療
效。
(
)
26.
西谷瀏覽社群網站時,發現一篇攻擊某政治人物貪汙的文章,便進一步查證訊息來源的真偽。
4
27-30
以下是幾個溫和地表達意見的方法,請根據下列情境,填入正確的答案代號。
()遊行抗議 ()媒體投書 ()透過團體組織 ()透過民意代表
(
)
27.
市議員受民眾所託,向政府反映市內橋樑存在安全疑慮。
(
)
28.
環保團體前往環保署參與會議,進行意見交流。
(
)
29.
民眾集資於國際各大報刊登廣告,反對政府極權統治。
(
)
30.
民眾上街抗議政府通過侵犯人權的行政措施。
31-34
以下各類型公共事務活動,國中生階段可以參與的請選(),無法參與的請選()
(
)
31.
參與公民投票,表達對公共事務的支持與否。
(
)
32.
蒐集死刑是否合憲的相關內容,並且做成懶人包放在社群媒體上供人參考。
(
)
33.
參加淨山活動,將會破壞山林的垃圾帶走。
(
)
34.
在政治人物的直播上跟政治人物討論政策。
參、題組
35-36
為拒絕特定媒體散布假消息,破壞臺灣民主與社會和諧,民意代表與知名部落客共同合作,舉辦遊
行,號召民眾踴躍參與,訴求立法院盡速修法規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亦應嚴格執法。政府相當重
視此次遊行代表的民意,承諾將通過相關法規限制此類行為;而不認同這場遊行的反對者則認為,遊
行的主張已干涉媒體的監督權,未能以中立立場表達實際現況。
(
)
35.
根據文章中畫線處判斷,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公共意見存在支持與反對的差異
()公開自身意見容易引發雙方衝突
()民眾意見對政府施政不具影響力
()遊行抗議造成社會秩序的不穩定。
(
)
36.
請判斷下列何者符合上文傳達的意旨?
()傳播媒體不可受法律規範約束
()社會共識隨時代變遷產生變化
()只有上街遊行表達訴求才能產生影響力
()民眾的公共意見可影響政府決策。
37-38
近年來,國內交通運輸業相繼發生罷工事件,雖然對民眾交通便利產生極大影響,但卻是工會為了堅
持宗旨所採取的行動,所以這些事件也促使臺灣社會開始思考勞權的重要性。
(
)
37.
關於上文發起罷工行動的團體,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團體運作不受法律的規範 ()團體成員彼此完全缺乏情感互動
()團體成員具有共同目標 ()為資方組成的團體。
(
)
38.
上文中提及該團體的宗旨,應是下列何者?
()維護老闆的權益 ()保障勞工權益 ()防治營業弊害 ()增加營運收入。
39-40
政府為保障身心障礙者權益於交通運輸工具設置博愛座,民眾也已培養讓座老弱婦孺的觀念。但近年
來,「到底誰能坐博愛座」的爭議卻一再發生,新聞時有報導,部分身體不適的民眾坐上博愛座之
後,受到其他乘客嚴厲譴責與驅趕,甚至發生肢體衝突。社群網路和媒體所做民調顯示,許多民眾認
為博愛座的設置有廢除或改革的必要,因此許多政府單位開始宣導,博愛座人人可坐,只要是有需要
者都能坐。
(
)
39.
根據上述,下列哪一項說明可體現「民意如流水」的狀況?
()大眾運輸不該開放給身體不適的民眾 ()設置博愛座源自於對弱勢者的保護
()社會大眾擁有禮讓老弱婦孺的觀念 ()民眾對博愛座的設置與否產生變化。
(
)
40.
下列何者符合上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意涵?
()民眾意見對政府施政產生影響 ()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始終未獲重視
()媒體蓄意製造假新聞誤導民眾 ()政府部門應增加博愛座位數量。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