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19 M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07,离现在 4 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10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1.本份試卷共兩張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有兩大題,分別為單一選擇題、題組,全部共40題,合計100分。
一、單一選擇題:第 1-20 題,每題 3分,其餘每題 2
( )1. 考古學家將臺灣的史前時代分為舊石器新石器
與金屬器三個時期,其依據為何? (A)文字的
出現 (B)使用器物的種類與技術 (C)經濟發展
的程度 (D)農業出現與否
( )2. 臺灣是十七世紀漢人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
人等在東亞地區進行貿易的重要據點當時臺灣
會扮演這種角色的原因主要是具備了下列哪一
項條件? (A)位置優越 (B)氣候宜人 (C)
形平坦 (D)人口稠密
( )3. 1999 12 20 澳門的統治權正式回歸中華人
民共和國,距離明朝 1557 年租借出去開始,已
有四百多年的時間不受中國政府直接統治這四
百多年來實際統治澳門的是哪一個國家? (A)
英國 (B)葡萄牙 (C)荷蘭 (D)西班牙
( )4. 有關臺灣史前文化演進的順下列何者正確?
(A)長濱文化
-
大坌坑文化-卑南文化
-
十三行文
(B)大坌坑文化
-
卑南文
-
長濱文化
-
十三
行文化 (C)卑南文化
-
大坌坑文化
-
長濱文化
-
十三行文化 (D)十三行文化
-
大坌坑文化
-
卑南
文化
-
長濱文化
( )5. 大雄正書寫著有關臺灣史的報告內容提到「該
地曾是湖泊以漁撈取食貝類維生當時人們
食用貝肉後,丟棄貝殼積成為貝塚。」大雄
有可能在寫哪一個文化遺址的報告呢? (A)
三行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長濱文化 (D)
圓山文化
( )6. 小綠老師想藉由戲劇讓向日葵班同學了解舊石
器時代人類的生活下列何種場景不會出現在小
綠老師的劇本中? (A)靠採集與漁獵等方式取
得食物 (B)種植芋頭等根莖類作物 (C)撿拾
木柴,準備升火 (D)以敲擊的方式打製石器
( )7. 據說某一原住民族祖先原居今台南市附近某天
獵人打獵時發現碩大白鹿翻山越嶺追逐正當
筋疲力盡時發現眼前一片湖光山色即為日月
來該一原住民族群就在日月潭定居下來。
這可能是哪一原住民的傳說故事? (A)泰雅族
(B)賽夏族 (C)邵族 (D)阿美族
( )8. 荷蘭人文化工作者暨古董商蘭伯特集結他所有
的臺灣史料及相關文字出版了《風中之葉
爾摩沙見聞錄》其書名中的「福爾摩沙」一詞
係源自於何國人士率先使用 (A)荷蘭 (B)
西班牙 (C)日本 (D)葡萄牙
( )9. 魯夫是十三世紀時居住在澎湖的居民他最有可
能遇到哪一生活情景? (A)官方在此設立巡檢
(B)曾遭遇倭寇突擊 (C)官方實施嚴格的海
禁政策 (D)聽聞顏思齊掌控臺灣與中國東南沿
海的貿易
( )10. 澎湖的天后宮有一石碑,碑文上面寫:「沈有容
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這一段碑文見證了澎湖
在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性沈有容與韋麻郎分別
是哪個國家的將領? (A)中國明代、西班牙
(B)中國清代葡萄牙 (C)中國清代、荷蘭 (D)
中國明代、荷蘭
( )11. 香吉士詠唱著臺灣歌謠「思想起」,其中有一段
「第一淒苦臺灣人」的歌詞香吉士回想自十七
世紀以來,臺灣曾受哪些異族的統治? (A)
萄牙人、荷蘭人 (B)西班牙人、葡萄牙人 (C)
法國人、荷蘭人 (D)西班牙人、荷蘭人
( )12. 有關總統府前面的道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
道」下列說法哪一個最正確? (A)這是為了紀
念清朝第一任總督凱達格蘭 (B)凱達格蘭在原
住民語中是寬闊的意思意指總統府前的廣場很
廣闊 (C)凱達格蘭是二次大戰時盟軍在亞洲的
統帥取這個名字和羅斯福路的意思一樣是紀
念一位對臺灣光復有所貢獻的人 (D)凱達格蘭
族是原住民中平埔族的一支居住在臺北盆地周
這個名字是提醒大家重視原住民的權益。
( )13. 西元 1633 年,德川幕府下達「異國船打退令」
促使日本完全鎖國請問當時日本鎖國對臺灣
的影響為何? (A)西班牙對日貿易受挫,減少
在臺駐軍 (B)日本倭寇大量流入臺灣 (C)中國
政府在臺設立巡檢司 (D)荷蘭軍隊退守到東南
亞的商業據點
( )14.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用來區別「史前時代」
和「歷史時代」的重要依據為下列何者?
(A)石器的製作方式 (B)陶器的有無 (C)文字
的發明 (D)農業的出現。
2
( )15. 有關臺灣不同時期對原住民的稱呼與敘述何者
正確? (A)中華民國政府官方認定的臺灣原住
民現有十七族 (B)清領時代依據是否納稅、服
勞役分成「熟番」「生番」 (C)日治時期把熟番
又稱為「高砂族」 (D)熟番是住在高山上的高
山族,生番是住在平原上的平埔族
( )16. 臺灣在鄭氏治臺時期即與英國簽訂通商條約並
獲得極大的利益請問當時鄭氏與英國簽約通
商的背景為何? (A)明鄭為突破清廷經濟封
鎖,開闢海外市場 (B)臺灣與英國聯盟,意圖
壟斷南洋貿易市場 (C)英國挾船堅炮利之勢,
脅迫臺灣開港通商 (D)西方傳教士為傳播基督
教信仰,積極促成。
( )17. 小新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回到台南老家與外公外
婆一起生活有時間外公就為他講解當地許多古
蹟的由來如延平郡王祠赤崁樓…等他從中
了解到鄭氏時期的臺南除原住民外鄭氏父子在
此地也頗有建設請問鄭氏政權在台開發的順
序為何? (A)鄭成功-鄭克塽-鄭經 (B)鄭芝
龍-鄭克塽-鄭經 (C)鄭成功-鄭經-鄭克塽
(D)鄭芝龍-鄭成功-鄭經。
( )18. 出木杉同學終於完成某一主題的歷史研究主題
內容與下圖密切相關請問出木杉研究的主題
最可能為何? (A)日本倭寇的侵擾範圍 (B)
蘭在臺時期的國際貿易 (C)南島語族的分佈
(D)史前人類的分布。
( )19. 附圖為國際競逐時代甲國到亞洲貿易之路線
據圖中的航海路線和在亞洲設立據點的
位置判斷,甲國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 )20. 「臺灣某一原住民族由於長年生活環境影響
與山的關係不如與海洋密切是唯一真正海洋民
族者也是一離島民族族人也因而開發出特有
的文化。」這一原住民族位於下圖哪一地點?
(A) (B) (C) (D)丁。
( )21. 圖為臺灣史前文化的時間與空間架構圖由圖判
「乙」應該是指哪一文化 (A)十三行文化
(B)卑南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長濱文化。
( )22. 下圖是本次專題研究比賽的段落標題請問
次專題研究比賽題目,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荷西爭奪臺灣的歷程 (B)鄭氏三代在台的經
(C)史前人類的文化演進 (D)原住民在台的
文化特色。
( )23. 關於臺灣史前人類生活想像圖以下哪一景象最
能表現出臺灣新石器時代文明的特色?
(A) (B)
(C) (D)
( )24. 下圖為臺灣
17
世紀後期的對外貿易圖,由圖中
貿易商品與對象可推測當時臺灣進口軍用物資
是為了對抗哪一勢力? (A)海商 (B)荷蘭 (C)
清帝國 (D)日本。
3
( )25. 以下是關於十七世紀前期某次臺灣地震的紀
錄:「這年某天發生強烈地震,這是我們入臺統
治以來最大的地震漢人店鋪倒塌多間還有婦
人及小孩被壓傷我們統治所在的北部地區軍事
建築幾乎都有龜裂。而南部地區的另一歐洲政
權,據了解地震造成的損傷狀況更為慘烈我們
長官立刻向總部呈報要求從東南亞運木材來進
行修復工作。」文中的「總部」,最可能位於下
圖中何處? (A) (B) (C) (D)丁。
( )26. 下列內容摘錄自熱蘭遮城日誌記述了有關在福
爾摩沙舉行的第一次地方會議情況「時間:1641
411 日,地點在巴達維亞,今天長官閣下
在隨從多人陪伴下搭上公司的小艇與多人浩
浩蕩蕩航往赤崁,和福爾摩沙居民舉行地方會
向其宣布他已被總督及東印度議會任命
為福爾摩沙的長官兼船長長官閣下抵達時
到各社長老隆重的歡迎並接受禮物」,文中畫底
線處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歐洲太平洋
公司 (B)聯合東印度公司 (C)巴達維亞公司
(D)西班牙東亞公司。
( )27. 附表中的甲丁代表不同史前文化的經
濟活動,其中何者最適合用來描述長濱文化?
(A) (B) (C) (D)
經濟活動
以採集、狩獵、漁撈方式維
以鐵製工具用於狩獵、農耕、捕魚
以捕魚為主,已能種植農作
大量栽培稻米,也從事狩獵、漁撈
( )28. 附圖為荷蘭統治時期的臺灣地圖顯示荷蘭人來
到臺灣後在赤崁地區一帶建立商業市鎮展開
對臺灣的經營。請問:赤崁應位於地圖上的何
處? (A) (B) (C) (D)甲。
( )29. 承上題據了解當時荷蘭在赤崁興建哪一座城?
(A)普羅民遮城 (B)熱蘭遮城 (C)紅毛城 (D)
聖多明哥城
( )30. 附表為十七世紀臺灣古早地名與今日地名的對
照表。請問:其中哪一組的配對有錯誤?
古地名
今地名
蛤仔難
淡水
大員
安平
打狗
高雄
雞籠
基隆
( )31. 「這個地區發現了臺灣目前最早的史前文化遺
我們可以藉由這個遺址的出土進一步得
知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這裡還有一
個新石器晚期的遺址它有許多石板棺的出土
根據上文的敘述,此地區應位於下圖中的哪一
區? (A)甲區 (B)乙區 (C)丙區 (D)丁區。
( )32. 以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分布位置來看西拉雅族是
屬平埔族與高山族相較平埔族與漢人接觸較
漢化程度深請問西拉雅族大約分布在圖
中的哪一區域?(A) (B) (C) (D)
4
二、題組:第 33-40 題,每題 2
() 請根據圖片及上文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附圖是某一文化的復原想像圖,這個村落的房子大都是以木頭架高而成。平時除了耕作外,也會飼養一些如豬、狗之
類的家畜。當然有時也會帶著村裡製造的鐵製鏢槍頭去捕獵野鹿。除了耕作與打獵外,村裡有些人也會製作精美的陶
而女人大都也會織布平日空閒時大家會蹲在地上聊天談談前些日子從其他地方換來的錢幣琉璃珠等東西。
33. )附圖應為下列哪一文化? (A)大坌坑文化 (B)卑南文化 (C)圓山文化 (D)十三行文化。
34. )根據你所推測出的文化遺址,此種文化可能屬於哪一平埔族的祖先? (A)凱達格蘭族 (B)西拉雅族 (C)
賽夏族 (D)泰雅族。
() 下圖為某場戰役路線圖,大軍上岸後立即包圍殖民政權的統治中心,使其因孤軍無援,城內糧食飲水用盡
投降。這場戰役的勝利也開啟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治臺的局面。請問:
35. )文中的「殖民政權」是指由何者所建立的政權 (A)日本人 (B)荷蘭人 (C)西班牙人 (D)葡萄牙人。
36. )上文中帶領軍隊打贏這場勝利的將領為何人? (A)施琅 (B)沈有容 (C)鄭經 (D)鄭成功。
()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
近日紐西蘭的毛利青少年來臺尋根,從臺北到花蓮臺東走訪原住民部落,其中毛利人的老祖宗和臺東卑南
文化遣址最有淵源毛利女孩喜歡配戴玉器項鍊男孩身上也隨身帶著玉器有些玉器和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幾乎
一模一樣玉器是臺灣史前人類很重要的陪葬品這次毛利青少年訪問團小團長說玉器在紐西蘭傳統文化中有很
特殊的意義有的是傳家寶有的是長輩因特殊原因送給晚輩他身上的玉器是長輩送的,希望他傳承毛利文化。
37. 請選出最適合本資料的標題? (A)紐西蘭毛利人的尋根之旅 (B)紐西蘭毛利人的向外擴散 (C)臺灣原住民
族的向外擴散 (D)臺灣原住民族的尋根之旅。
38. )為何遠在紐西蘭的毛利人要到臺灣,並走訪原住民部落? (A)因為他們希望能多採購一些玉器 (B)因為毛
利人希望移民到臺灣 (C)因為毛利人屬於南島語族 (D)因為毛利人需要臺灣原住民的協助。
()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
相傳有一群身高不到
90
公分的矮人居住在今新竹五峰鄉的山上,他們教導賽夏族人耕種技術及歌謠。但矮
卻常藉機欺負賽夏族婦女引起男子的慎怒與不滿於是他們偷偷把矮人回家途中常爬上去休息的樹先砍斷一半
再用泥巴將樹的缺口填起除了兩個老人外爬到樹上休息的矮人們都因樹斷而墜入溪谷淹死但矮人死後賽夏
族的作物就年年歉收,他們認為是矮靈作崇於是每年舉行矮靈祭在秋收之後的月圓夜裡,賽夏族人不斷唱歌、
跳舞,邀請矮靈歸來與族人同樂並在歌舞中請求矮靈原諒因為矮靈祭是賽夏族對矮靈懺悔所舉行的祭典所以
儀式神聖而敬畏。在徹夜不停的歌舞祭典中,族人重新喚起祖先留下的訓示,也流傳了血脈中千年不變的信仰
39. )請選出最適合本資料的標題? (A)賽夏族的起源 (B)矮人的惡作劇 (C)賽夏族矮靈祭的來源 (D)賽夏族
漁獵的起源。
40. 賽夏族舉行矮靈祭之目的為何? (A)以歌舞向矮靈表達族人的懺悔 (B)以崇敬的儀式分食獵來的矮靈 (C)
作法以驅逐部落中作崇的矮 (D)矮靈祭是賽夏族人的祭祖活動。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