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二次段考 七年級 國文科考試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國字、注音:每題 1分,共 10 分
1. 地「ㄊㄢˇ」:
2. 「ㄎㄨㄞˋ」炙人口:
3. 厚「ㄐㄧㄢˇ」:
4. 「ㄅㄟˋ」嘗艱辛:
5. 粗「ㄘㄠ」:
6. 「倏」忽:
7. 「逮」捕:
8. 山黃「梔」花:
9. 「儼」然:
10. 「芎」林鄉:
二、 注釋:每題 2分,共 20 分
1. 野人獻曝:
2. 遐思:
3. 戰戰兢兢:
4. 「卻」看妻子:
5. 踏歌:
6. 莽莽:
7. 歷歷如繪:
8. 熱鐵烙膚:
9. 「蔚」為壯觀:
10. 乾坤:
三、 默寫題:每字 1分,共 10 分
1. 卻看妻子愁何在,( )喜欲狂。
2. 白日( )須縱酒,( )好還鄉。
四、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50 分
1. ( )「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
住風雨的船。」此句的意思為何?
(A)希望能給孩子良好的生活品質,使他們衣食
無缺
(B)希望子女能承受人生的挫折與苦難
(C)作者對母親的孺慕之情
(D)作者誇口自己的人生智慧相當豐富,可以當
作子女的借鏡。
2. ( )「迎面拂來的微涼山風,飽含著各種野花的甜美
香氣,還帶著一股五月的陽光味道。」以上的文
字運用了哪些感官摹寫?
(A)觸覺、嗅覺
(B)聽覺、嗅覺
(C)味覺、聽覺
(D)視覺、味覺。
3. ( )如圖所示的這幅書法字帖,可知其為哪一種書體
?
(A)篆書 (B)行書 (C)隸書 (D)楷書。
4. ( )對仗是指上下兩個詩句的字數相同、語法結構相
似、平仄相反。下列何者沒有對仗?
(A)猿啼洞庭湖,人在木蘭舟
(B)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C)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D)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5. ( )「迎面而來的是許許多多雪片一般飛落的油桐花
,飄盪著、旋轉著,好像仙女散花一般。」這段
文字是作者描述怎樣的場景?
(A)大雪紛飛
(B)美女如雲
(C)落英繽紛
(D)生機盎然。
6. ( )「初聞涕淚滿衣裳」一句中落淚的心境,與下列
何者最相近?
(A)含淚耕種,歡呼收割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C)埋首耕耘,含淚收穫
(D)晴天霹靂,愴然淚下。
7. (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完全
相同?
(A)破「ㄊㄧˋ」為笑/感激「ㄊㄧˋ」零
(B)「ㄇㄢˋ」山遍野/細嚼「ㄇㄢˋ」嚥
(C)一「ㄒㄧㄤ」情願/共「ㄒㄧㄤ」盛舉
(D)奮不「ㄍㄨˋ」身/「ㄍㄨˋ」步自封。
8. ( )「金文」是鑄刻在什麼器物上的文字?
(A)牛骨 (B)青銅器
(C)金銀器 (D)鐵錫器。
9. ( )有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內容,下列說明何
者正確?
(A)首聯點出作者在薊北聽到捷報
(B)頷聯寫聽聞消息後的心情反應
(C)頸聯說明與友同賀且結伴返鄉
(D)尾聯四地名凸顯歸程漫長遙遠。
10. ( )「大自然分享了我太多的喜悅與靈感,也啟示了
我,所以我和偉文創辦荒野保護協會就是想讓人
們可以認識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進而學
到回饋自然。從中,我們會學到『給』的奧妙,
查覺生命的偉大與恢宏,由此,我們將體會從『
給出去』中獲得更多的滿足與喜悅之奧秘。」根
據上述這段文字,下列何者不是 徐仁修先生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