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自然科第2頁,共 3頁
18. ( )若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蟬的翅膀,使用物鏡甲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一);
而改用物鏡乙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二)。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物鏡甲比物鏡乙短
(B)物鏡甲可觀察到的實際面積較物鏡乙小
(C)物鏡乙可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物鏡甲少
(D)若想將圖(一)中的
X
點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蟬翅標本向左下方移動。
19. ( )如圖為人體部分的消化系統,其中有哪些是消化腺的部位?
(A)乙丙丁戊 (B)甲丙丁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戊。
20. ( )細胞內有許多的構造,進行不同的化學反應,卻不互相影響,這是由於何種原因?
(A)細胞內有脂質膜的構造做區隔 (B)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進行不複雜,所以不會干擾
(C)視細胞所獲得的養分是否充足而定 (D)和細胞內的含水量有直接的關係。
21. ( )(甲)海拔
7000
公尺的高山上很少有生物蹤跡;(乙)仙人掌葉退化成針狀;(丙)
600
公尺深的海洋中沒有綠色植
物;導致以上三個敘述結果的原因按「(甲)→(乙)→(丙)」順序排列分別為何?
(A)溫度→陽光→空氣 (B)水分→空氣→陽光 (C)空氣→溫度→水分 (D)空氣→水分→陽光。
22. ( )在水耕芹菜的生長盆中滴加紅墨水,一段時間後,取一葉柄橫切,
可見其內部有許多紅色小點如圖,請問這些小點是什麼構造?
(A)木質部 (B)韌皮部 (C)葉綠體 (D)年輪。
23. ( )下列何者為非生物? (A)蜜蜂 (B)芒果乾 (C)珊瑚 (D)水筆仔。
24. ( )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主要成分是醣類 (B)活性大小與溫度的高低有關
(C)必須在生物體內才能進行反應 (D)進行代謝反應後會迅速分解。
25. ( )附圖為植物運輸作用的示意圖,甲、乙、丙分別表示輸送的方向,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可以用來吸收水分 (B)乙可以用來輸送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
(C)丙輸送水分和礦物質 (D)甲可以釋放出氧氣。
26. ( )有關生物圈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海平面垂直上下共一萬公尺的範圍內
(B)生物圈內的環境都差不多,因此可以孕育出豐富的生命
(C)生物有著不同的外觀和構造,能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
(D)生物圈的範圍含有陸地及水域,但不包含大氣。
27. ( )下列為個體組成的層次項目,由簡而繁依序排列為何?(甲)黑豆;(乙)雞蛋;(丙)消化道;(丁)血液。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乙→甲→丁→丙 (D)丁→乙→丙→甲。
28. ( )肛門屬於何種器官? (A)排泄器官 (B)循環器官 (C)消化器官 (D)生殖器官。
29. ( )細胞膜主要由何種成分構成? (A)脂質 (B)蛋白質 (C)纖維素 (D)澱粉。
30. ( )某酵素適合的溫度為
20
℃~45
℃,且在適合的溫度下,溫度每升高
10
℃時反應速率會快
2
倍,下列何者正確?
(A)
20
℃時的活性會比
80
℃時為小 (B)
40
℃時的活性會比
10
℃時為小
(C)
70
℃時的活性會比
30
℃時為大 (D)
30
℃時的活性會比
5
℃時為大。
31. ( )人體中水約占
70%,嬰兒體內所占的比例更高,因此愛美的人們如果希望自己擁有嬰兒般的肌膚,
就必須「多喝水」,而這些水分主要在何處被吸收? (A)胃 (B)食道 (C)小腸 (D)膀胱。
32. ( )有關飲食與養分攝取的觀念,下列何者錯誤?
(A)可多食用蔬果以攝取維生素 (B)喝碳酸飲料取代白開水,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C)可多喝牛奶以補充缺乏鈣質 (D)可由五穀根莖類攝取身體所需的醣類。
33. ( )關於植物體水分吸收及運送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植物由氣孔吸收的水分可以從葉片往根部運送 (B)絨毛可以幫助根部吸收水分與礦物質
(C)植物體內水分的運送主要是在韌皮部進行 (D)蒸散作用是植物體內水分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34. ( )下列有關人體養分吸收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腸有絨毛,可協助吸收養分 (B)胃能吸收鹽酸
(C)消化後的養分大部分在胃部吸收 (D)小腸是人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場所。
35. ( )有關消化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食道可讓食物往胃部移動,但無法吸收養分
(B)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蛋白質
(C)小腸分泌的腸液成酸性,可以幫助酵素分解脂質
(D)大腸是吸收葡萄糖的主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