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民族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78.71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1-22,离现在 3 27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七年級自然科第1,共 3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50 )
1. ( )偉晶觀察同一個標本四次,每次只調整物鏡倍率,其他皆未變動,結果如圖。
請問視野亮度最暗的是哪一個?
() () () ()丁。
2. ( )植物體內水分上升的原動力為何?
()細胞的主動吸收力量 ()水分的蒸散作用 ()水分的擴散作用 ()水分的轉換吸收作用。
3. ( )農夫施肥太多時,作物為何容易枯死?
()養分過剩 ()根部喪失水分 ()根部水分太多 ()被肥料毒死。
4. ( )對於植物而言,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為何?
()吸收二氧化碳 ()製造氧氣 ()製造葡萄糖 ()吸收水分。
5. ( )我們平時所吃的紅糖(特砂二號)是從甘蔗提煉出來的,請問這些糖是由甘蔗的哪一種器官所製造出來?
() () () ()花。
6. ( )人體進食吃下的米飯主要成分是澱粉,必須如何才能通過細胞膜被人體吸收呢?
()先進行呼吸作用變成氧氣,再直接擴散
()先進行光合作用變成葡萄糖,再直接擴散
()先進行消化作用變成葡萄糖,再藉蛋白質通道通過
()可以直接藉蛋白質通道通過細胞膜。
7. ( )下列何者內部具有捕捉日光的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來合成葡萄糖?
()細胞核 ()粒線體 ()葉綠體 ()液胞。
8. ( )小雯從花店買了一束香水百合,不久後,整個客廳便充滿了香水百合的香味,請問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為何?
()分子的攪拌作用 ()分子的滲透作用 ()分子的擴散作用 ()分子的膨脹作用。
9. ( )下列為實驗室中的一些器材,請問何者具有精確量取液體體積的功用?
()
()
()
()
10. ( )如圖為某植物的構造示意圖,有關植物體內物質運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養分僅可由丙輸送到乙 ()水分僅可由甲輸送到丁
()養分可由乙輸送到甲,也可由乙輸送到丁 ()水分可由丙輸送到乙,也可由丙輸送到丁。
11. ( )顯微鏡的光圈有何作用? ()調節光量 ()調整焦距 ()反射光線 ()調整鏡臺角度。
12. ( )我們將食物放在冰箱中儲存,食物較不易腐敗,主要原因為何?
()細菌被消滅 ()細菌的酵素活性低
()食物中酵素被破壞 ()低溫中細菌不易附著於食物上。
13. ( )有關食物中的養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飲食中缺少維生素
A,可能會導致夜盲症 ()若缺乏維生素
D,可能造成壞血症
()碳水化合物性質如同水一般,不能產生熱量 ()礦物質並不能產生能量,所以不攝取也無所謂。
14. ( )小虎在觀察動、植物玻片標本的實驗中,以數位相機來記錄觀察結果,
如附圖所示,請同學們依照片中細胞的形狀作推論,此種細胞主要的功能為何?
()收縮運動 ()運輸養分 ()傳遞訊息 ()光合作用。
15. ( )某些動物能生活在
10000
公尺深的海底,關於這些動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自己能製造養分 ()以淺海沉降下來的屍體當食物 ()能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 ()能浮到淺海捕食。
16. ( )皮膚由外到內有三層組織構成,可分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有保護、防水、感覺等特定功能,
皮膚在生物組成層次應屬於下列何者?
()器官系統 ()組織 ()器官 ()細胞。
17. ( )科學方法中,有些假設經過廣泛實驗與許多的證據,證明了一個理論的正確性,我們可以稱這樣的結果為何?
()基準 ()學說 ()法則 ()規律。
110 1
七年級 自然科試題
※範圍:生物 1-1~4-2 姓名:_____________
七年級自然科第2,共 3
18. ( )若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蟬的翅膀,使用物鏡甲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
而改用物鏡乙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物鏡甲比物鏡乙短
()物鏡甲可觀察到的實際面積較物鏡乙小
()物鏡乙可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物鏡甲少
()若想將圖()中的
X
點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蟬翅標本向左下方移動。
19. ( )如圖為人體部分的消化系統,其中有哪些是消化腺的部位?
()乙丙丁戊 ()甲丙丁戊 ()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戊。
20. ( )細胞內有許多的構造,進行不同的化學反應,卻不互相影響,這是由於何種原因?
()細胞內有脂質膜的構造做區隔 ()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進行不複雜,所以不會干擾
()視細胞所獲得的養分是否充足而定 ()和細胞內的含水量有直接的關係。
21. ( )()海拔
7000
公尺的高山上很少有生物蹤跡;()仙人掌葉退化成針狀;()
600
公尺深的海洋中沒有綠色植
物;導致以上三個敘述結果的原因按「()()()」順序排列分別為何?
()溫度→陽光→空氣 ()水分→空氣→陽光 ()空氣→溫度→水分 ()空氣→水分→陽光。
22. ( )在水耕芹菜的生長盆中滴加紅墨水,一段時間後,取一葉柄橫切,
可見其內部有許多紅色小點如圖,請問這些小點是什麼構造?
()木質部 ()韌皮部 ()葉綠體 ()年輪。
23. ( )下列何者為非生物? ()蜜蜂 ()芒果乾 ()珊瑚 ()水筆仔。
24. ( )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主要成分是醣類 ()活性大小與溫度的高低有關
()必須在生物體內才能進行反應 ()進行代謝反應後會迅速分解。
25. ( )附圖為植物運輸作用的示意圖,甲、乙、丙分別表示輸送的方向,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甲可以用來吸收水分 ()乙可以用來輸送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
()丙輸送水分和礦物質 ()甲可以釋放出氧氣。
26. ( )有關生物圈的敘述,何者正確?
()為海平面垂直上下共一萬公尺的範圍內
()生物圈內的環境都差不多,因此可以孕育出豐富的生命
()生物有著不同的外觀和構造,能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
()生物圈的範圍含有陸地及水域,但不包含大氣。
27. ( )下列為個體組成的層次項目,由簡而繁依序排列為何?()黑豆;()雞蛋;()消化道;()血液。
()甲→乙→丙→丁 ()乙→丁→甲→丙 ()乙→甲→丁→丙 ()丁→乙→丙→甲。
28. ( )肛門屬於何種器官? ()排泄器官 ()循環器官 ()消化器官 ()生殖器官。
29. ( )細胞膜主要由何種成分構成? ()脂質 ()蛋白質 ()纖維素 ()澱粉。
30. ( )某酵素適合的溫度為
20
℃~45
℃,且在適合的溫度下,溫度每升高
10
℃時反應速率會快
2
倍,下列何者正確?
()
20
℃時的活性會比
80
℃時為小 ()
40
℃時的活性會比
10
℃時為小
()
70
℃時的活性會比
30
℃時為大 ()
30
℃時的活性會比
5
℃時為大。
31. ( )人體中水約占
70%,嬰兒體內所占的比例更高,因此愛美的人們如果希望自己擁有嬰兒般的肌膚,
就必須「多喝水」,而這些水分主要在何處被吸收? () ()食道 ()小腸 ()膀胱。
32. ( )有關飲食與養分攝取的觀念,下列何者錯誤?
()可多食用蔬果以攝取維生素 ()喝碳酸飲料取代白開水,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可多喝牛奶以補充缺乏鈣質 ()可由五穀根莖類攝取身體所需的醣類。
33. ( )關於植物體水分吸收及運送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植物由氣孔吸收的水分可以從葉片往根部運送 ()絨毛可以幫助根部吸收水分與礦物質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送主要是在韌皮部進行 ()蒸散作用是植物體內水分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34. ( )下列有關人體養分吸收的敘述,何者正確?
()大腸有絨毛,可協助吸收養分 ()胃能吸收鹽酸
()消化後的養分大部分在胃部吸收 ()小腸是人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場所。
35. ( )有關消化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食道可讓食物往胃部移動,但無法吸收養分
()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蛋白質
()小腸分泌的腸液成酸性,可以幫助酵素分解脂質
()大腸是吸收葡萄糖的主要場所。
七年級自然科第3,共 3
36. ( )小妤跟父母親一同到美國
優勝美地公園玩,看到有一棵樹的樹幹直徑達十一公尺,汽車可由樹根底部中央的
裂洞通過,這棵樹木雖然中空了,但是植物還是枝葉茂盛。請問為什麼這樣子樹木還有辦法活下去?
()巨樹是神木,不需要水與養分就能生存
()巨樹的形成層可產生新的木質部及新的韌皮部細胞
()斬草不除根,只要根部在,樹木便不會死亡
()巨樹可以由葉片氣孔吸收水分。
37. ( )開花中的石斛蘭不包含下列哪一種生物的組成層次?
()細胞 ()組織 ()器官 ()器官系統。
38. ( )植物體可分為營養器官與繁殖器官,下列何者為營養器官?
()甘藷 ()桑椹 ()花生米 ()葵花子。
39. ( )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錯誤?
()酵素可重複利用 ()人體的酵素在
100℃時活性比
36℃大
()酵素的活性受到酸鹼性的影響 ()酵素是由蛋白質構成。
40. ( )下列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敘述,哪些是錯誤的?
()主要目的是製造氧;()產生的葡萄糖可以用澱粉形式儲存;()光合作用通常在葉綠體中進行;
()葉綠素吸收太陽能同時分解水分子釋放出二氧化碳;()所有的植物細胞均能行光合作用。
()甲丁戊 ()乙丙 ()甲丙戊 ()丙丁戊。
41. ( )已知利用相同茶樹的葉片但不同的製作過程,可得綠茶及紅茶。
茶葉中所含的酵素
X
在超過
70℃後,就無法再有催化能力。
如圖為製作綠茶及紅茶時的四個步驟(依序由步驟Ⅰ→Ⅱ→Ⅲ→Ⅳ)
及其溫度調控示意圖,比較綠茶及紅茶的酵素
X
之活性,下列何者最合理?
()步驟Ⅰ結束時:綠茶>紅茶 ()步驟Ⅱ結束時:綠茶=紅茶
()步驟Ⅲ結束時:綠茶<紅茶 ()步驟Ⅳ結束時:綠茶=紅茶。
42. ( )下列養分中不能產生能量的有哪些?()醣類;()蛋白質;()脂質;()水;()維生素;()礦物質。
()甲乙丙 ()乙丙丁 ()丁戊己 ()全部。
43. ( )鈺芬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如圖的四種細胞,並作出「丁是植物細胞」的判斷;
請問她可能是根據該細胞具有何種構造,而做出這個判斷?
()細胞核 ()細胞質 ()細胞壁 ()細胞膜。
44. ( )在人體消化管內的某種酵素能將脂質分解,下列有關此種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註:消化管,又稱消化道)
()也能分解蛋白質 ()主要成分是脂質 ()由血液運送至消化管 ()主要是在小腸中作用。
45. ( )下列哪個器官不屬於消化系統? ()肝臟 ()腎臟 ()肛門 ()食道。
46. ( )什麼因素造成大鯨魚與小蝦米等不同生物之間體型的差異?
()生物體細胞的大小 ()生物體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隔大小
()生物體細胞製造分泌物的多寡 ()生物體細胞的多寡。
47. ( )生物體構造和機能的最基本單位為何? ()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48. ( )同一個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殖、運動等功能的動物是下列何者?
()草履蟲 ()花栗鼠 ()蝸牛 ()大象。
49. ( )維管束是植物的運輸構造,關於其形態與功能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玫瑰花莖的維管束呈現環狀排列 ()竹子莖節的形成層可不斷進行細胞分裂
()木質部的水分只能往上運輸 ()韌皮部可往上或往下運輸醣類。
50. ( )溪頭森林區常發現樹木被赤腹松鼠環繞基部啃咬一圈樹皮而枯死,
這是因為如圖中的哪個部位被破壞,導致樹木養分無法運輸?
() () () ()丁。
七年級自然科第4,共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