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5.09 KB
頁數
5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14,离现在 3 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111 學期 1次段考(自然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題 4頁;50 題,每題 2
一、 單選題:(一題 2分,共 40 題;共 80 分)
1.阿鴻認為維生素 C可預防感冒,為了求證,他將 8000 人分成四組, 1
組別
擺長(cm)
感冒人數
1克糖
70
1克糖200mg 維生素 C
74
1克糖+400mg 維生素 C
67
1克糖+600mg 維生素 C
72
在一年中每人每天清晨吃一粒藥丸,成分和結果如上表 1所示,由此可說明下列何種結果?
(A)維生素 C有預防感冒效果 (B)維生素 C與預防感冒無關 (C)維生素 C含量愈高,預防感冒效果愈佳
(D)維生素 C必頇與糖合併使用才能防止感冒
2.1 如左圖 1所示,圖中的袋子是由一層膜所構成,並以符號
分別代表此膜內外的水、氧氣和蛋白質三種分子。已知最初膜內外分子的分布如甲,經過一段時間後,膜內
外分子的分布如乙。下列有關這些分子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水由袋內向袋外擴散 (B)能通過此膜的只有水 (C)氧氣由袋內向袋外擴散 (D)沒通過此膜的只有蛋白質
3.老吳買了臭豆腐麻辣鍋,打算坐捷運回到家後再獨享,但一進捷運車廂,整個車廂的人都聞到了。這是氣體分子透過何
種作用造成的? (A)擴散作用 (B)滲透作用 (C)光合作用 (D)代謝作用
4.2. 實驗裝置如左圖 2,當丁丁研究「葉片的有無」是否影響水由葉片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時
,應選擇哪兩支試管做實驗? (A)1 號和 3 (B)2 號和 5 (C)3 號和 4 (D)4 號和 5
5.小美製作草莓果醬時,先將草莓切塊並撒上大量的糖,靜待一段時間後,草莓塊萎縮,外側的水分則漸漸增加,造成此
現象的原因為何? (A)草莓吸收了空氣中的水氣,使水分增加 (B)糖擴散進入了草莓的細胞中,將水分擠出細胞
(C)糖破壞了草莓的結構,草莓細胞破裂而滲出水分 (D)草莓細胞內的水分濃度比細胞外高,所以水分從細胞內滲出
6.北極熊的皮毛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毛光滑而長,下層毛短而密,能鎖住空氣並防止水分滲入,北極熊的毛其實是透明的
,藉以讓陽光透過透明的毛髮到達皮膚、以有效率地在體內儲存熱能。北極熊透明的毛髮在陽光及冰層的反射下成為白色
使牠們能夠在冰層上悄悄的跟蹤並突襲獵物。科學家觀察北極熊濃密毛髮下的皮膚,發現牠的皮膚竟然是黑色的,你認
為黑色皮膚對北極熊適應極地生活有何幫助呢? (A)黑色可以吸熱 (B)換毛時,體色可以變明顯 (C)黑色皮膚在北極
環境中是保護色 (D)和毛色形成對比,可以有保護作用
7.瑋婷觀察爸爸在家中利用茶壺煮水時,茶壺內水量的多少似乎會影響水煮沸所需的時間,她假設當茶壺內水量越多,將
水煮沸所需的時間也越多。若要驗證她的假設是否合理,下列哪一種實驗設計可直接用來驗證她的假設?
(A)
在完全相同的茶壺中,
分別裝入不同水量,以
同一個瓦斯爐的相同火
力加熱,測量水從室溫
加熱到沸騰所需時間
(B)
使用不同大小的茶壺,
分別裝入等量的水,以
同一個瓦斯爐的相同火
力加熱,測量水從室溫
加熱到沸騰所需時間
(C)
在完全相同的茶壺中,
分別裝入不同水量,以
同一個瓦斯爐的相同火
力加熱,將水加熱 5
鐘,測量瓦斯桶減輕的
重量
(D)
在完全相同的茶壺中,
分別裝入等量的水,以
同一個瓦斯爐的大、中
、小不同的火力加熱,
測量水從室溫加熱到沸
騰所需時間
2
8.美美發現墾丁地區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比玉山豐富,請問: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墾丁地區的緯度較高 (B)玉山的海拔高度較低 (C)玉山距離城市較遠 (D)墾丁地區溫暖有水
9.林園濕地的水筆仔果實會在母樹上萌發成胎生苗,胎生苗在生物組成層次上屬於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個體
3 4
10.上圖 3為植物葉肉細胞的構造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代表細胞內不同的構造,何者主要負責產生能量供細胞使用?
(A) (B) (C) (D)
11.承上題,何者主要負責製造養分供細胞利用? (A) (B) (C) (D)
12.上圖 4為人類某細胞示意圖,甲、乙、丙、丁為不同構造,請問若想以此細胞鑑定親子關係,應取何構造進行分析?
(A) (B) (C) (D)
13.承上題,下列何項是乙構造的功能? (A)製造養分 (B)產生能量 (C)控制物質進出 (D)儲存物質
14.灰原早餐吃了一個饅頭,她將饅頭剝開後發現許多小洞,她使用科學方法來探究這些小洞的形成,下列何者有誤?
(A)她剝開饅頭看到這些小洞屬於「觀察」 (B)在提出可能的答案之前,她可以先上網或到圖書館查詢資料 (C)她認為
這些小洞可能是酵母菌發酵過程所產生的,這屬於「結論」 (D)她拿兩個分別加入及未加入酵母菌的麵團去觀察是
否產生氣體,這屬於「設計並進行實驗」
15.早期的人們為了儲存食材,發明了用鹽醃漬食物的方法。在食材周圍塗抹鹽粒後,會使得蔬菜或肉類細胞內外的鹽分濃
度產生差異,使得動植物細胞內水分往細胞外滲透,導致食物中的微生物或細菌無法順利生長,進而使得蔬菜或肉類能
夠保存比較長的時間。請問關於用鹽醃漬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醃製食物的外型會乾扁萎縮 (B)醃漬過
程中,水會由細胞內向外滲透 (C)水會滲透進微生物細胞內,殺死微生物 (D)醃漬是利用物質擴散進出細胞膜的原理
16.將人體白血球及植物保衛細胞分別置於兩杯蒸餾水中一段時間,關於哪一種細胞不會破裂及其原因,下列何者最合理?
(A)白血球,因具粒線體 (B)白血球,因具細胞膜 (C)保衛細胞,因具液胞 (D)保衛細胞,因具細胞壁
17.「細胞皆需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這句話是否正確? (A)正確,細胞皆無法由肉眼直接看見 (B)正確,顯微鏡的發
明就是為了觀察細胞 (C)錯誤,雞卵黃就是一個細胞,且肉眼清楚可見 (D)錯誤,植物細胞可由肉眼直接觀察
18.下列何種細胞通常兩兩成對,具有調節氣體進出的功能? (A)表皮細胞 (B)保衛細胞 (C)葉肉細胞 (D)輸導細胞
19.小伶觀察不同細胞的形態,下列何種細胞最可能具有接收或傳送訊息的功能?
(A) (B) (C) (D)
20.下表 2是小蘭整理所觀察細胞的構造特徵,何種最可能是洋蔥鱗葉表皮細胞? (A) (B) (C) (D)
2
構造
細胞
細胞核
粒線體
葉綠體
細胞壁
21.小方想要觀察蚊子的觸角,請問他應該選擇何種工具較為適當呢?
(A)電子顯微鏡 (B)解剖顯微鏡 (C)電視顯微鏡 (D)複式顯微鏡
22.5 亮亮將寫有字母 a的載玻片置於複式顯微鏡下,以 10X 目鏡配合 4X 物鏡觀察,看見如左圖 5的影像。
請問這時候的放大倍率是 (A)14 (B)10 (C)40 (D)4
23.承上題,目鏡不動,當亮亮換用 10X 物鏡觀察時,看見的影像應如下圖何者?
(A) (B) (C) (D)
3
24.下列何者是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分子? (A) (B)氧氣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25.下列關於不同生物體的組成層次,何項描述錯誤 (A)細菌:細胞就是個體 (B)榕樹: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C)變形蟲:細胞就是個體 (D)新月藻: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6
26.顯微鏡的目鏡及物鏡長短與倍率有關;當目鏡愈長時、倍率愈低,物鏡愈長時、倍率愈高。圖 6中甲乙丙為目鏡,PQR
為物鏡。晶晶利用這臺顯微鏡觀察鴨跖草的表皮組織,請問:如果想要在視野中看見最多的細胞,應採用何種組合?
(A)甲、P (B)乙、Q (C)丙、R (D)甲、R
27.承上題,未調整光圈及光源的狀況下,晶晶選何種目鏡和物鏡組合,視野下的亮度最低?
(A)甲、P (B)乙、Q (C)丙、R (D)甲、R
28. 3
草履蟲
水蚤
新月藻
()單一細胞功能
()具有器官系統
()可自行製造養分
3為郝任珍整理三種生物的功能特色比較,
則下列何項針對三種生物的特性描述皆正確? (A) (B) (C) (D)以上皆正確
29.下列哪一樣食物最可能是「器官」的層次? (A)一顆雞蛋 (B)一片火腿 (C)一顆番茄 (D)一片豆腐
30.住院時有些病患需注射葡萄糖溶液,以恢復體力,因為葡萄糖具有什麼特性?
(A)所含能量多 (B)人體無法分解澱粉 (C)易透過細胞膜而被吸收利用 (D)易轉變為澱粉和脂質而儲存
31.以海水灌溉植物,其細胞可能會發生何種狀況? (A)細胞進水量大於出水量,細胞脹破 (B)細胞進水量大於出水量,
細胞不脹破 (C)細胞進水量等於出水量,細胞形狀維持不變 (D)細胞進水量小於出水量,細胞形狀不變
32.「一家烤肉萬家香」和下列何種作用的原理相似? (A)擴散作用 (B)蒸散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33.7 郝任珍使用放大倍率為 40 倍的解剖顯微鏡觀察某一圖形,視野下如左圖 7所示。在不轉動圖形的情況下,
若改以目鏡 10X物鏡 4X 的複式顯微鏡觀察,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在該倍率的複式顯微鏡視野下觀察到的圖形?
(A) (B) (C) (D)
34.小宏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蝴蝶幼蟲的細部構造,在觀察時,載物板上的幼蟲不斷地往右上角移動,則在視野下觀察到幼
蟲的移動方向應為下列何者? (A)往右上角移動 (B)往右下角移動 (C)往左上角移動 (D)往左下角移動
35.在利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時,哪個做法不正確的? (A)每次只提出一個假說來設計實驗 (B)實驗結果與假說不符時,
應重新設定假說或檢視實驗步驟 (C)實驗時,除操作變因外,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其他條件均需相同 (D)用科學方法所
得到的結論,就形成學說,永遠不會改變
36.網路上盛傳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播放音樂,植物會長得較快。小南想做實驗證實,他應該如何設計實驗呢?
(A)隨意找兩株含苞的植物,在旁播放音樂,看哪一株比較快開花 (B)種植兩株相同的植物,一株擺在有播放音樂的室
內,一株放在沒有音樂的室外 (C)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種植兩株相同的植物,對一株播放音樂,一株不播放音樂
(D)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種植兩株相同的植物,對一株播放古典樂,對另一株播放搖滾樂
37.關於粒線體與植物細胞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粒線體位於細胞質內 (B)粒線體位於葉綠體上 (C)粒線體位於細胞核內 (D)粒線體位於細胞膜上
38.4
編號
細胞狀態
細胞破裂,只剩細胞碎片
細胞萎縮
細胞呈雙凹圓盤狀
小航將自己的血液分別滴在甲、乙、丙三種不同濃度的食鹽水中,並在顯微鏡下觀察甲、乙、丙中紅血球的細胞狀態,
結果如上表 4所示。根據此結果,比較三種食鹽水的濃度,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4
39. 5
編號
敘述
為何渦蟲要聚集在石塊下方
應該是渦蟲不喜歡有光的環境
直接以燈光照射石塊下方,記錄渦蟲的反應
在水族箱飼養渦蟲時,發現渦蟲常聚集在石塊下方
探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時,常可依序用
「觀察→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性的答案→設計與進行實驗」的步驟來得到結論。小琳要研究渦蟲的行為,列出了甲、乙、
丙、丁四個敘述,如附表 5所示。若以上述探討科學現象的步驟排列甲、乙、丙、丁,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丁→丙→甲 (B)乙→甲→丙→丁 (C)丁→乙→甲→丙 (D)丁→甲→乙→丙
40.生物的組成層次包含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與個體。丁丁去市場買了蛤蠣、雞蛋和地瓜葉。已知一般市售雞蛋未
經過受精,若依生物的組成層次,將此三者由複雜至簡單依序排列,應為下列何者?
(A)地瓜葉→雞蛋→蛤蠣 (B)地瓜葉→蛤蠣→雞蛋 (C)蛤蠣→地瓜葉→雞蛋 (D)雞蛋→地瓜葉→蛤蠣
二、題組:(一格 2分,共 10 格;共 20 分)
題組一
附圖 7為實驗室中常見的 2種顯微鏡。小傑和奇犽打算利用這兩種顯微鏡進行觀察,請問
(顯微鏡 X) (顯微鏡 Y)
7 8 9
41.小傑取了 1滴生態池的水製作成玻片標本,他應該用 (A)顯微鏡 X (B)顯微鏡 Y (C)放大鏡 (D)肉眼 來觀察
42.承上題,小傑的觀察結果如圖 8所示。若他改用高倍物鏡,卻發現草履蟲的影像變得模糊不清,那麼小傑應調整哪一個
顯微鏡的何種構造? (A)顯微鏡 X的戊構造 (B)顯微鏡 Y的辛構造 (C)顯微鏡 X的丁構造 (D)顯微鏡 X的乙構造
43.承上題,小傑覺得視野下的光線不足。請問他應該調整那些構造以獲得較多的光線? (A)顯微鏡 X的乙+丙構造
(B)顯微鏡 Y的辛+己構造 (C)顯微鏡 X的丁+戊構造 (D)顯微鏡 Y的辛+壬構造
44.奇犽想要觀察蟑螂腳上的刺,他應該用 (A)顯微鏡 X (B)顯微鏡 Y (C)放大鏡 (D)肉眼 來觀察
45.承上題,奇犽發現左眼可以看得清楚,右眼卻顯得模糊。請問奇犽應調整哪一個顯微鏡的何種構造?
(A)顯微鏡 X的乙構造 (B)顯微鏡 Y的辛構造 (C)顯微鏡 X的丁構造 (D)顯微鏡 Y的己構造
題組二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第 4650 題,選出最適合的答案。
英國的虎克觀察到軟木塞的小格子,稱之為「細胞」,其實其所見的死亡的細胞壁所構成的空室,但無論如何,這算
是細胞研究的開端。荷蘭的雷文霍克利用改良的透鏡發現到細菌。直到西元 1831 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更進一步觀察到,
細胞內有一球狀的構造,並稱之為的「細胞核」。
西元 1839 年,德國動物學家許旺在動物組織中觀察到細胞,他與另一位植物學家許來登提出「生物體至少由一個以上
細胞組成」,換句話說,「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此即「細胞學說(Cell theory)」最早的雛形。此後德國的菲可醫
生研究細胞的生長,更為確立細胞學說的內容:「生物體皆由細胞所構成,並且,細胞均來自原本已存在的細胞。」
46.依據本文,可知發現細胞核的是哪位科學家? (A)虎克 (B)雷文霍克 (C)布朗 (D)許來登
47.在哪位科學家的觀察紀錄或研究之後,「細胞學說」的雛形出現? (A)雷文霍克 (B)許旺 (C)布朗 (D)菲可
48.依據本文,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首先描述細胞具有生命現象的科學家是虎克
(B)許來登發現細菌具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與細胞壁
(C)許旺推論「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D)布朗的研究顯示細胞具有產生新細胞的機制
49.依據本文,可知虎克看到的是上圖 9中的? (A) (B) (C) (D)
50.依據本文,可知布朗看到的是上圖 9中的? (A) (B) (C) (D)
5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年度 第一學期 年級 1次段考(自然科)答案卷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D
A
A
D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C
C
D
C
B
B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D
A
C
B
C
C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D
A
D
C
A
B
D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D
C
B
D
C
B
C
A
C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