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77.22 KB
頁數
4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27,离现在 3 1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七年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 1 1 0 學年度第 科學(生物科)第三次段考試題
注意事項:1.範圍:《南一版》第四章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第五章人類與環境
2.配分:單選題 1~26 題,每題 2.5 分;素養題組 27~40 題,每題 2.5 分,共計 100 分。
3.請將答案填在答案卡。
一、單選題:第 1~26 題,每題 2.5 分,共 65
1. 附圖為甲、乙兩種動物的族群大小變化圖,請問甲、乙間
的交互作用是屬於下列何者?
()寄生 ()互利共生 ()競爭 ()掠食和被掠
食。
2. 在臺北市的某山區,發現有櫻花、蘚苔、鳥類及許多的昆
蟲,山區中還有溪流、岩石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構成了下
列何者?
()族群 ()群集 ()生態系 ()生物圈。
3. 小哲暑假去某國家公園進行生態旅遊,發現草原中有一群
羚羊與鳥類、數隻犀牛、長頸鹿與大象在河邊喝水、吃
草,而附近的草叢中埋伏了數隻的獅子,正盯著這群動
物,準備進行捕獵。根據上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這草原中的鳥類可組成 1個族群 ()這草原中的動
物可組成 6個族群 ()這草原中的動物可組成 1個群集
()這草原中的動物可組成 6個群集。
4. 有關海洋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海洋生態
系依陽光能否到達分為淺海區和大洋區 ()淺海區和潮
間帶生物種類繁多,是觀察海洋生物的好場所 ()浮游
藻類為大洋區透光層主要的生產者 ()大洋區下層的消
費者 以上層水域沉降下來的生物屍體碎片為食。
5. 有關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愈複雜的食物網表示生物的種類愈多,穩定性也愈高
()食物鏈中,能量以食物的形式,在不同的階層中轉
移,但只有少數的能量會轉換成熱能散失於環境中 ()
將各食物階層的總能量堆積起來,形成金字塔狀的關係,
底部應為總能量最多的生產者 ()自然界中依據生物間
「吃與被吃」的食性關係,可形成單向能量移轉的路徑,
稱為食物鏈。
6. 關於沙漠中的生物在適應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有些動物可由食物代謝中獲得水,故可以幾乎不喝水
()動物晝伏夜出,是一種適應行為 ()為減少水分消
耗,因此仙人掌葉子退化 () 仙人掌的根可以用來儲
存水分。
7. 關於生物防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此方式是利用害蟲在自然界的天敵來減少蟲害 ()
生物防治可減少因使用農藥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臺灣
果農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對果樹的危害 ()生物
防治是最天然的方式,故對人類絕對不會有負面影響。
8. 附圖為一科學家調查草原中兔子族群大小改變所獲得的資
料,根據資料顯示,下列哪一段敘述錯誤
()乙階段,族群的個體數最穩定 ()甲階段,可能是
族群出生率和遷入率都增加 ()乙階段,表示族群個體
沒有遷出也沒有遷入 ()丙階段,表示族群變小。
9. 下列四圖中,哪一個圖最能代表生產者和消費者在海洋中
不同深度的數量比較?(「↓」代表陽光到達深度的極
限,「—」代表生產者的數量,「- - -」代表消費者
的數量)
()
()
()
()
10. 如附表,有四位同學進行生態實驗,他們各自選取不同的
材料放入自己的透明玻璃瓶後密封,再將完成的生態瓶放
在每日光照黑暗交替的環境下。下列哪一位同學的生態瓶
設計最符合物質循環的概念?
小哲
小玉
小芬
小鍇
水草
ˇ
ˇ
吃蝦的小魚
ˇ
ˇ
吃水草的蝦
ˇ
ˇ
ˇ
ˇ
含微生物的水
ˇ
ˇ
不含微生物的水
ˇ
ˇ
(ˇ表示選取,-表示不選取)
()小哲 ()小玉 ()小芬 ()小鍇。
背面還有試題
2
11. 關於森林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年雨量少,日夜溫差大 (B)氣候較為溫暖,生物種類
眾多 (C)此生態系缺乏清除者 (D)常見大象和長頸鹿等
大型動物。
12. 維護生物多樣性,就是維護:()生態系的平衡;()
類的基因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權利;()人類經
濟活動的權利。請問以上選項何者是正確的? ()甲乙
丙丁 ()甲乙丙 ()甲乙 ()甲。
13. 鮣魚吸附在海龜上,隨海龜漫遊海洋,請問這屬於何種互
動關係?
(A)寄生 (B)片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掠食。
14. 附圖()為某地的一條食物鏈,圖()則為依據此食物鏈
各層級生物體總能量所繪製成的能量塔示意圖(面積不代
表實際能量大小),若其中蛇類族群的總能量約為 2,000
能量單位,則乙階層所含的總能量最接近下列何者?
() ()
(A)100 (B)5,000 (C)10,000 (D)20,000 能量單位。
15. 當某一生態系達到平衡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合理?
()物質不再有循環利用的現象 ()引進外來種繁衍可
能改變原來的平衡 ()群集中的每一族群遷入數目等於
遷出數目 ()消費者所得的總能量和生產者所含的總能
量相同。
16. 有關生物資源開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野生動、植物的開發捕捉,因其繁殖力強,故可取之
不盡 ()海洋的資源是無限的,人類應高度發展漁業技
術大量捕獵以滿足所需 ()民眾常使用犀牛角、魚翅等
作為藥材與食材的行為,會使這些生物瀕臨絕種 ()
了促進經濟活動,我們可以大量向國外購買象牙。
17. 臺灣擁有豐富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政府為了保育自然生
態,推動了哪些保育工作? ()國家公園的成立;()
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設立;()自然保留區的成立;()
放野生動物的養殖及販賣;()建立許多人工設施,讓野
生動物可以享受便利生活。
()甲乙戊 ()甲乙丙丁 ()甲丁戊 ()甲乙丙。
18. 面對日益增加的垃圾所造成的問題,下列何者對減少垃圾
的量最有幫助?
()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以紙類製品代替塑膠
製品 ()建造焚化爐,減少垃圾體積 ()惜物惜福,
垃圾減量。
19. 關於水資源的保護,下列何種措施最適宜?
()在集水區造林並施肥,以促進林木生長 ()限量使
用地下水 ()於水庫內廣設水上休閒設施,以增加利用
價值 ()將工廠汙水直接排入海中,避免汙染河川。
20. 下列有關臺灣地區保育概況的敘述,何者錯誤
()澎湖有一個為了保護玄武岩的自然保留區 ()依據
「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如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陽明山國家公園擁有特殊的火山地形與地熱景觀
()台江國家公園是以人文史蹟為保育對象。
21.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人類所擁有的科技能力,都對生態環境有害 ()
類大量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會造成全球氣候變化 ()
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會影響其他生物和人類自己的
生存 ()臺灣製造的汙染只對臺灣產生影響,不會影響
到其他國家。
22. 假設甲為人口,乙為汙染,丙為資源。請問這三者的增減
隨時間變化的關係應如下列哪一個圖形?
()
()
()
()
23. 有關華盛頓公約的主要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國際間野生動、植物自由貿易 ()利用無性繁殖以
達成野生動、植物的永續利用 ()避免野生動、植物因
人類的濫捕及販賣而瀕臨絕種 ()鼓勵人類對野生動、
植物的開發捕捉。
24. 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種魚類。保育它最好的方式是下列
哪一項?
(A)維持其棲地(七家灣溪)溪流生態的完整 (B)無限制
餵食,讓溪谷中魚群增加 (C)驅趕溪谷中的動物,減少
鮭魚被捕食的機會 (D)建立大型水族箱系統飼養鮭魚,
讓其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25. 下列哪個選項的描述合乎保護(留)區的劃定以及經營管
理的精神?
(A)市場買來的活螃放生到自然保留區 (B)在國家
園撿拾枯木帶回家欣賞 (C)自然保護區內適合露營烤
舉辦營火晚會 (D)欲參觀國家公園內的生態保護區必須
事先提出申請,且會限制參觀人數和參觀時段。
26. 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身為國中生的你可以做的、對地球
生態有助益的事?
(A)隨手關燈、關水 (B)任意亂丟垃圾 (C)經常使用塑
膠袋和塑膠吸管 (D)手機等電子產品隨時換用最新型
號。
3
二、素養題組:第 27~40 ,每2.5 分,共 35
1. 在臺灣南部某 2公畝的甘蔗田中,使用捕鼠籠誘捕野鼠,
共捕獲 64 隻野鼠,標記後釋放回去,幾天後用同樣方法
捕獲 32 隻野鼠,其中的 8隻野鼠有標記。請根據上文,
回答下列第 27~28 題:
(27)此種調查方式稱為什麼?
()直接計數法 ()樣區法 ()捉放法 ()
線調查法。
(28)根據資料估算,此甘蔗田野鼠的族群總數為幾隻?
()92 ()104 ()178 ()256
2. 小哲想估算校園內的某一塊草地上,到底有多少株咸豐
?於是和小鍇一起合作,兩人先將草地劃分為 40 個相同
面積的正方形區塊,然後取樣並計算出其中 3個正方形
區塊中咸豐草的數目分別為 4株、6株、5株。請回答下
列第 29~30 題:
(29)根據實驗數據,小哲和小鍇估算出校園內這塊草地上
的咸豐草數量約為多少株?
()100 ()200 ()300 ()400
(30)小哲和小鍇估算草地上咸豐草數量的方法,不適合
來估計下列何種族群的數量?
()魚塭中吳郭魚的數量 ()大草原上緩慢移動的
羊群 ()某山區森林中松樹的數量 ()以上皆
適合。
3. 附圖為「碳循環」途徑示意圖,請回答下列第 31~32 題:
(31)圖中的 AB物質分別為何?
()二氧化碳、化石燃料 ()氮氣、化石燃料
()氧氣、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二氧化碳。
(32)圖中的 XY過程分別為何?
()蒸散作用、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排泄作用 ()排泄作用、蒸散作
用。
4. 小玉和同學一起觀察附近山區的生物,發現甲、乙、丙、
丁、戊、己六種生物,並將它們之間的關係畫出,如附圖
所示。請回答下列第 33~34 問題:
(33)哪一個生物是二級兼三級消費者?
() () () ()己。
(34)如果丙生物消失了,首先對哪一個生物影響最大?
() () () ()己。
5. 附圖是大甲溪的淡水生態系,請回答下列第 35~36 題:
(35)關於淡水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淡水生態系包括靜止水域、流動水域以及潮間帶
生態系 ()河川屬於流動水域,水流較快,水中含
氧量較高 ()河川的生產者種類數量都很豐富
()湖泊屬於靜止水域,水流平緩,生產者多為大型
固著的藻類。
(36)近年來發現大甲溪有部分河段發生優養化的現象,下
列關於優養化的敘述何者錯誤
()優養化的水域含氧量高 ()含有磷的清潔劑、
肥料流入河川裡,是造成優養化的原因之一 ()
菌分解生物遺骸,會大量消耗水中氧氣 ()常導致
藻類及魚類等生物的大量死亡。
6. 請閱讀下文內容後,回答下列第 37~38 題:
剖開榕樹的榕果時,會發現有榕果小蜂或寄生蜂等生
物。榕果小蜂的雌蜂會由榕果前端的小孔鑽入,並產卵,
卵發育為幼蟲,幼蟲的養分來自榕果;榕果提供榕果小蜂
吃、住、育幼的食物與空間,而榕果小蜂會協助榕樹完成
傳粉工作。而寄生蜂有著很長的產卵管,牠們由榕果外壁
將產卵管直接插入榕果內,利用榕果資源使卵孵化,但卻
不幫忙傳粉。
(37)榕樹與榕果小蜂的交互作用為何?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
爭。
(38)寄生蜂與榕樹的交互作用為何?
()寄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
爭。
背面還有試題
4
7. 請閱讀以下新聞後,回答下列第 39~40 題:
不少宗教團體鼓勵信眾,藉著放生的行為,達到「消
災、積功德」的心態,動保團體今天公布一份調查報告指
出,每一季平均有一萬五千隻的鳥類,被捕捉回來專供放
生之用。而在人類捕捉的過程中,保守估計一年至少有六
十萬隻野鳥,因此受傷或死亡,野生鳥類也因此活在「被
捕捉,再放生」的循環中。動保團體強烈質疑,這究竟是
功德,還是造孽。最令動保團體擔心的是,市場龐大的商
機,讓少數業者願意挺而走險,從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禽
流感疫區輸入鳥類,對國內生態環境無異是一大威脅。
(39)宗教團體的放生行為,會造成以下哪些生態上的問
題? ()外來物種的入侵;()放生的過程造成生
物的死亡;()放生的生物造成生態失衡;()商人
認為有商機而大肆捕抓野外生物。
()甲乙 ()甲丙丁 ()乙丙丁 ()甲乙丙
丁。
(40)文中提到「少數業者願意挺而走險,從東南亞或中國
大陸等禽流感疫區輸入鳥類,對國內生態環境無異是
一大威脅」。請問可能造成下列哪些威脅? ()
入疾病;()引入外來物種;()增加本土生物的多
樣性;()妨礙本土保育類生物的保育。
()甲丙丁 ()乙丙丁 ()甲乙丁 ()甲乙
丙。
本次試題作答結束,請再檢查一次
並祝同學暑假平安愉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