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頁,共 7 頁
(二)〈發現另一個自我〉 王溢嘉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在不斷地與各式人等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終將找到我們的朋友。
就像亞里斯多德所說:「朋友是另一個自我」,朋友不僅是「知己」知道自己的人,我們還能從朋友身上看到
「自我」。
兩個朋友的交會就是兩個「意識」的交會,這兩個「意識」有很多地方像平滑的鏡面般,能正確無誤地映照出對
方的心靈樣貌,讓彼此產生「他瞭解我」、「我們是一樣的」的喜悅感覺。
哲學家羅素說:「我在劍橋大學的第一學期,就認識了一大群人,他們後來都成為我終生的摯友,從此我再也沒
有重溫童年時代那種難熬的孤寂。」朋友,是最能讓我們免於孤寂的人;而求學時代,正是我們與他人建立終生友誼
的黃金時代。
羅素在上大學前相當寂寞,不只因為他在五歲時,即因雙親相繼故世,而和年老的祖母相依為命;更因為來往的
都是宗教氣氛濃厚的貴族家庭,使他必須壓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早就懷疑上帝的存在,但卻不敢對人言;而他對
數學和哲學的興趣,卻被周遭的人認為「荒謬可笑」。沒有人瞭解他。
但在進入劍橋大學後,他發現原來有不少人「跟他一樣」,喜歡談哲學、談內心的想法、具有懷疑精神而又熱烈
追求真理,他「欣喜若狂」,立刻如魚得水地加入他們,一個「意識孤島」終於找到了類似的意識體,而融入更大的
「意識群島」中,不再感到寂寞。
不管是「志趣相同」或「臭味相投」,學生時代所建立的友誼總是令人特別珍惜和懷念。羅素在大學時代曾參加
一個名為「門徒」的社團,成員只有十二人(如耶穌的十二門徒),在星期六晚上輪流到每個人的住處聚會,由一人
朗讀他的哲學論文,其他人參與討論。這種討論通常徹夜不停,直到星期日清晨,大家再迎著晨曦去散步,然後回家
睡大覺。
它的令人懷念與珍惜,不只是彼此興趣相同,還有屬於年輕人浪漫的理想,以及為興趣與理想而在身心方面的耽
溺與放縱。等你年紀大一點,就再也難有這種機會、心情和體力。
年輕時代所結識的朋友,正具有這種可愛的特性。他們像一面晶瑩剔透的明鏡,映照你年輕的思想、情感、興趣
和理想。即使日後各分東西,但只要想起他們,就讓人心裡充滿溫馨。
趁現在多去認識、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去發現更多的「另一個自我」,倘佯於更大的「意識群島」中吧!
【 】30、下列何者未能呼應「朋友是另一個自我」?
(A)求學時代,正是我們與他人建立終生友誼的黃金時代
(B)一個「意識孤島」終於找到了類似的意識體,而融入更大的「意識群島」中
(C)它的令人懷念與珍惜,不只是彼此興趣相同,還有屬於年輕人浪漫的理想
(D)他們像一面晶瑩剔透的明鏡,映照你年輕的思想、情感、興趣和理想
【 】31、「兩個朋友的交會就是兩個『意識』的交會,這兩個『意識』有很多地方像平滑的鏡面般,能正確無誤地
映照出對方的心靈樣貌,讓彼此產生『他瞭解我』、『我們是一樣的』的喜悅感覺。」下列何者最符合這
句話所呈現的觀點?
(A)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
(B)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C)君子忌苟合,擇交如求師
(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32、下列對於本文寫作手法的分析,何者錯誤?
(A)透過名言佳句引出主題
(B)全文採夾敘夾議的寫法
(C)末段文意再次呼應題旨
(D)以正反對照來證明論點。
(三)自學選文〈藍色串珠項鍊〉 歐斯勒
她不知道自己為姐姐買的耶誕禮物竟然改變了一個男人的人生。
在琴‧格雷斯走進彼得‧理查茲的店那天,彼得是鎮上最孤獨的人(甲)。當時你可能有在報紙上看過相關報
導,但報導並未提及男女主角的姓名,來龍去脈也不如我現在要說的詳盡。
彼得的店繼承自祖父。小小的櫥窗裡擺滿了各種漂亮的舊貨:一百多年前的手鐲、項鍊墜子、小盒子,還有黃金
珠寶和銀製盒子,以及玉、象牙或瓷製的異國雕像。
在一個冬日下午,有個小女孩站在店門口,小臉貼近櫥窗玻璃,眼睛睜得大大的,很認真地仔細觀察櫥窗裡展示
的商品,好像在找非常特別的東西。終於,她臉上露出了笑意,走進店裡。
店裡很陰暗(乙),但仍能看見架上擺滿了商品:珠寶盒、骨董槍、鐘錶、燈、曼陀鈴,還有許多她叫不出名字
的東西。彼得一個人站在櫃臺後,他才三十歲,頭髮卻已開始灰白。他冷冷地看著這位小顧客,小女孩沒有戴手套的
手撐在櫃臺桌面上(丙)。
「先生,請讓我看看櫥窗裡的那條藍色串珠好嗎?」她開口。
彼得拿出了項鍊,展示給小女孩看,藍綠色的寶石在他蒼白的手中閃著美麗的光芒。
「太完美了。」小女孩對自己說。「請您幫我包裝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彼得面無表情地看了看她,然後開口問:「妳要買來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