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文昌國中 七年級 112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4 MB
頁數
4
作者
student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2-04,离现在 1 3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 1 -頁,共 4
桃園市立文昌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國文科第 2段考試卷 【題目卷】
教科書版本:康軒 範圍:L4~L6、語文天地二、自學二 班級:________座號: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ㄧ、國字注音 10%(錯一題扣 1分,請寫在答案卷上)
1.「塑」膠 2.「論」語》 3.「法」子 4. 未雨綢「繆」 5. 巷「弄」 6. 不「一ㄢˋ」其煩
7.「貶」低 8. 不「ㄔˇ」下問 9.ㄈㄥ」火 10.ㄩㄣˋ」藏
二、默寫填空 10%(請寫在答案卷上;全對 10 分,錯ㄧ個字扣 1分,扣滿 10 分為止)
1.孔子表達為學由方法得到滿足:( )( )(第一則)
2.孔子說明為學由切磋得到樂趣:( )( )(第一則)
3.孔子說明恕的意義:( )( )(第三則)
三、選擇題 80%(錯一題扣 2.5 )
年級、班級、座號、姓名及科目,並利用 2B 鉛筆於年級
班級(十位及個位)及座號(十位及個位)欄位正確畫記。
※畫記範例如下圖:804 8-張君雅-自然科
(注意:請依年級畫 789
班級及座號 1~9 者十位記得畫 0)
(畫錯扣 5分,畫對不得分)
1.下列各組「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何者前後用字不同?
(A)ㄊㄧ」牙/挑「ㄊㄧ」 (B)計「ㄐㄧㄠˋ」/「ㄐㄧㄠˋ」對
(C)演「ㄧˋ」法/絡「ㄧˋ」不絕 (D)弱不「ㄐㄧㄣ」風/不「ㄐㄧㄣ」悲哀。
2.下列各組「 」內的字義前後是相同的?
(A)「惱」羞成怒∕自尋煩「惱」
(B)「賠」罪∕「賠」本生意。
(C)胸無點「墨」∕筆「墨」紙硯。
(D)「溫」順∕「溫」文儒雅。
3.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正直的言論針眨了所有沉睡良知。 (B)空氣品質和人體健康習習相關。
(C)他多年來默默行善,令人欽佩。 (D)對行惡之人的過錯要引以為借。
4.請問下列各句中「 」內的詞語,何者使用錯誤?
(A)運動會前大家對於創意進場的方案都沒有「意義」,一致通過。
(B)他自從確診康復後,身體仍然感到不寧,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
(C)馬辛因為馬虎的個性,辦事「不力」,以致出廠貨品不良率太高。
(D)到了不熟悉的水域,「切記」千萬不要貿然下水,以免發生憾事。
5.「他說完了這句格言,就絕了氣。」句中「絕了氣」可以用下列何者代換?
(A)奄奄一息 (B)撒手人寰 (C)風中殘燭 (D)日薄西山。
6.以下句中所運用的成語何者正確?
(A)能夠為身邊的人著想,不就是「以鄰為壑」?
(B)她的容貌動人,可說是「蒲柳之姿」
(C)就這樣如「陽春白雪」的一首歌,肯定是流行且通俗。
(D)雖然懂得修飾外在,但是談話內容膚淺,不離「沐猴而冠」
7.以下句中所運用的成語何者正確?
(A)睡著的人呼吸輕淺,確實可以說是「奄奄一息」
(B)牧草豐美又水質清澈,難怪能將馬匹養得「六馬仰秣」
(C)他長得壯碩無匹,當代的人都稱其為「冰肌玉骨」
(D)仰看此地關卡險峻、浪濤洶湧,自古即是「表裡山河」
8.「容光煥發」和「人老珠黃」的關係猶如以下何者?
(A)「昂藏七尺」和「器宇軒昂」(B)「以管窺天」和「坐井觀天」
(C)「棟樑之材」和「朽木難雕」(D)「不毛之地」和「牛山濯濯」
- 2 -頁,共 4
9.以下句中所運用的成語「用字」和「解釋」何者完全正確?
(A)頭腳崢嶸:才華洋溢、能力出眾的年輕人。
(B)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找對方毛病。
(C)牝雞司晨:任官太泛濫或以壞續好。
(D)心猿意馬:比喻人性情急躁或徒有表象、儀表卻本質低劣。
10.下列文句中的的成語,何者運用最恰當?
(A)今年全國圍棋比賽冠軍竟是一位高中女生,真是「後起之秀」
(B)買賣有童叟無欺、「巧言令色」的態度,總會因誠懇而生意上門。
(C)阿昱今年九十歲,很多事早已「既往不咎」,甚至還會迷路。
(D)既然他虧待你,那就「以德報怨」,用他的方式十倍奉還給他。
11.「之」字常做代詞使用,請問下列關於「之」字所代替的事物,何者說明正確?
(A)學而時習「之」:他人的優點。
(B)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他們,指朋友。
(C)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的缺點。
(D)擇其善者而從「之」:已學得的內容。
12.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其」「乎」兩字同是語助詞,使句子產生特定語氣,下列何者語氣與
此句相同?
(A)記得學到的內容要時常復習。
(B)謹慎分辨對與錯的難道不對嗎?
(C)學習速度雖然緩慢,但我必然不會中止。
(D)天色暗下來,似乎是天降甘霖。
13.「用鹹淚醃漬自己的生命」一句使「意象」之呈現更加深刻,下列文句修辭何者與其相同?
(A)街道和巷弄才可以經常保有ㄧ張清潔的容顏。
(B)早晨的印象像是鳥兒整日在腦海迴旋。
(C)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
(D)拄杖如騎著他的寶馬一般。
14.關於〈差不多先生傳〉一文的寫作特色,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全文充滿嘲諷意味,筆調慷慨激昂,點出中國人缺乏民主精神。
(B)本文的文章結構為:先寫主角背景簡介,再給予人物評論,最後才舉例說明差不多的態度。
(C)文中使用許多倒反修辭,如運用「看得破」「想得通」「格言」「圓通大師」等詞語。
(D)本文是自傳式的寓言,以中國實際代表人物差不多先生點醒中國人苟且隨便的通病。
15.〈差不多先生傳〉的主旨與下列何者涵義較近?
(A)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C)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D)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16.以下各句都是出於《論語》,何者理解是正確的?
(A)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現出「見賢思齊」的態度,以及「不敬,何以別
乎」的精神。
(B)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表現了「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胸襟,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謂著「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與人切磋才能更加精進。
(D)「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指出為學應該「巧為比喻」,先填平窪地再進一步為學。
17.《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影響華人思想深遠,下列關於《論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A)《論語》是孔子記錄自己談話的著作,主要是孔子對於如何修養自己、服務人群、治理國家的看法。
(B)《論語》裡談「禮」和「忠恕之道」,其完善的儒家學說從孔子的時代就一直被君王推行於國家治理。
(C)《論語》全書共二十篇,各章形式短小,通常取首章開頭的二至三字為篇名,是最早的「語錄體」著作。
(D)我們可從《論語》找到孔子生存的戰國時期之政治情勢以及君王的言行,也有孔子的思想學說。
18.下列何者符合孔子所說的「恕」道?
(A)只要是我所喜歡的,別人也應該能接受。
(B)掃廁所的同學很辛苦,所以我不能甩水在鏡子上。
(C)怕好朋友無精打采,提供違禁品讓好朋友使用。
(D)反正我的桌椅被塗鴉,我也塗鴉別人的桌椅。
- 3 -頁,共 4
19.關於〈那默默的一群〉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忠實的態度」貫穿全文 (B)以轉化法開頭,點明主角的態度 (C) 舉出反面事例並加以說明
(D)結尾稱讚清道婦的淡淡夜色下的紅顏,並肯定她們是傑出的「人物」
20.泥土是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好東西,可是當它出現在馬路時,就惹人厭了: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濘遍地。當
她們每天早上來清掃時,面對著那些黃黃的泥巴,誰也不會保留自己的力量,就像搶奪一種東西一樣,搶著去幹。」
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什麼?
(A)泥土是清道婦最討厭清掃的東西,每次泥土出現在馬路上就悲憤。
(B)清道婦比誰都清楚泥土的重要性,因此將泥土視為台灣的珍寶。
(C)泥土對台灣農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農耕基礎,台灣人不能沒有泥土。
(D)清道婦克盡職責,以義無反顧和任勞任怨的態度清掃馬路上的泥土。
21.下列文句,何者與〈那默默的一群〉一文所提出的觀念最相近?
(A)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B)我情願變成一枝兩頭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C)眼睛看的不準,要用心去體會。 (D)別人也許能夠百般的折磨我,卻無法教我屈服。
22.辰辰想要在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上放一支雲南米干名店介紹的影片,請問他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應該用什麼方法蒐集
資料才是正確的?
(A)找一個網友的部落格,將他的食記內容複製,放入自己的影片介紹中,當作自己的創作。為保護隱私權,不能標註部
落格的來源與作者姓名。
(B)翻閱桃園美食雜誌的介紹,經查證發現那間米干店已經停業,因此使用雜誌中的美食照片放入自己的影片,不標註來
源。
(C)在圖書館借閱《吃喝玩樂大桃園》這本書,並在 Google 搜尋列輸入關鍵字「桃園/米干」,比對書籍與網路資料,統整
資料後將圖檔放入自己的影片,並標註來源出處。
(D)親自去桃園實地探訪試吃,並且用自己的手機拍攝照片。剪輯影片時再引用 Google 評論此店具煽動性且誇大的內
容,就直接上傳雲端。
23.〈拄拐杖的小男孩〉文中第九、十段寫「學校是一層樓建築,所有教室、廁所皆是無障礙。馬托除了行走不方便無法跑
跳,其餘作息都很方便。 隨著時序流轉……他的媽媽仍然一派從容走在後面,有時,連輪椅都沒帶。」面對馬托這
種身體有多重障礙的孩子,他的媽媽會有這樣的表現,其原因為何?
(A)在積極的復健下,馬托即將痊癒
(B)對馬托的多重障礙已經放棄,不想理會
(C)美國社會對身障者溫和友善,且設備完善
(D)故意表現堅強,不想讓馬托發現她的擔心
24.〈拄拐杖的小男孩〉一文的作者從不同角度描摹馬托,有面容、體型、行動,請判斷下列文句何者是從「行動」的角度
來描寫人物?
(A)他拿起筷子,向一盤色澤鮮艷的菜伸去,輕輕夾起一片。
(B)銀色陽光下瘦小身影有銀色光輝。
(C)弟弟有著胖胖的臉,一笑,嘴邊還有兩個小酒窩。
(D)他黑裡透紅的臉上露出一排白玉米似的牙齒。
2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的涵義跟下列何者相去最遠?
(A)我向默默耕耘者學習等待,也向堅持不懈者學習勇敢;我從高傲的人身上學會彎腰,也從奢靡的人身上學到簡樸。
(B)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C)以人為鑒,明白清楚,是使人能夠從中反省的妙法。
(D)我從多話的人學到靜默,從褊狹的人學到寬容,從殘忍的人學到仁愛。
26. 孔門分為四科,參照孔子學生其「科別」和「人選」,何者是參加演講比賽的正確組合?
(A)文學科:擅長於禮、熟悉經典的子游。
(B)德行科:天資聰穎、安貧樂道的顏淵。
(C)政事科:口才無礙、朽木難雕的宰予。
(D)言語科:善於經商、家境富有的子貢。
27.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②饌③,曾④是以為孝乎?
①色難:指和顏悅色。②先生:指父兄。③饌:ㄓㄨㄢˋ,吃喝。④曾:ㄗㄥ,竟然。 —《論語•為政》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⑤其疾之憂⑥。」
⑤唯:只有。⑥其疾之憂:即「憂其疾」,擔心子女是否生病。 —《論語•為政》
孔子回答子夏與孟武伯詢問孝道,其內容誠然不同,這種情形是因為孔子的教學方法為何?
(A)有教無類 (B)有感而發 (C)因材施教 (D)舉一反三。
- 4 -頁,共 4
【題組】
小俊剛走出校門,就看到一群人在路邊聚集,鬧哄哄的。小俊好奇的想知道發生什麼事,走近後,才看見是一名男同學
與女同學似乎因為細故發生爭執,互相叫罵。
「你就是一個騙子,不要臉!○○○的錢包就是你偷的,你就是小偷!」男同學對女同學說。
「我才沒有偷任何人的東西。你才是白癡、神經病,腦袋裡裝大便!」女同學也不甘示弱的回應。
「你不但偷東西,還亂勾引其他人,亂搞男女關係。」男同學繼續叫罵。
「我沒有,你亂說,我要告你誹謗!」女同學氣得臉都紅了。
聽了他們對話後,小俊想起昨天看到的新聞,有人因為亂說話被判決公然侮辱罪成立,究竟公然侮辱跟誹謗有什麼差別
呢?
刑法中關於妨害名譽,分別規定在刑法第三百零九條公然侮辱罪,與第三百一十條誹謗罪。
______①」指的是不講述具體事實,用足以貶損他人的輕蔑言語、文字、行為等,讓人在精神或心理上感到難堪或不快,
達到貶低他人人格的行為;而「______②」,則是指針對「______③」,明明知道不是真實,卻惡意捏造散布讓其他人知悉,
毀損他人的名譽。
例如案例中,罵人「不要臉」「白癡」「神經病」等言語,都是用負面的字眼抽象謾罵,沒有講述具體事實,使人難堪、
名譽減損,因此屬「______」。
男同學所說「○○○的錢包就是你偷的!」「亂勾引其他人,亂搞男女關係。」都是針對「特定事實」的指涉。如果男
同學明知不是事實,卻公然散布、發表不實言論,貶低女同學名譽,則可能構成「誹謗」
值得注意的是,公然侮辱與誹謗的言論都需要「公開散布」讓多數人見聞知悉,如果只是一對一的私人對話,或私下傳
訊息謾罵,就不構成妨害名譽。
此外,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都是告訴乃論之罪,名譽受到貶損的人,要在知悉犯罪事實,或犯罪人起六個月內提起告
訴,否則過了告訴期間,會受到檢察官不起訴處分。
―轉載自《教育部人權及轉型正義教育資源網
28.根據文章脈絡和前後文句,標示①②③④的詞語分別為以下何者?
(A)特定事實、公然侮辱、特定事實、誹謗
(B)誹謗、公然侮辱、具體事實、誹謗
(C)公然侮辱、特定事實、誹謗、公然侮辱
(D)公然侮辱、誹謗、特定事實、公然侮辱。
29.依照文章的內容與主旨,以下何者較為適合做本文題目?
(A)小俊的課後法律萬花筒
(B)公然侮辱與誹謗的案例及差異
(C)公然侮辱與誹謗的處罰及例外
(D)男女的性別對立與衝突。
子夏既①除喪②而見(孔子)(孔子)予之琴,和③而不和④,彈之而不成聲。作⑤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⑥,而弗敢過
⑦也。」子張既除喪而見(孔子)(孔子)予之琴,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作而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⑧焉。」
―《禮記•檀弓上》
既:已經。②除喪:脫去喪服,指服完喪。③「和」而不和:音 ㄏㄜˋ,調弦使音調和諧。
④和而不「和」:音 ㄏㄜˊ,和諧。⑤作:起來、起身。⑥制禮:制定禮儀規範,制定守喪期為三年。⑦過:超過。
⑧不至:未達,不遵守。
30.根據文意,子夏「和而不和,彈之而不成聲」的原因為何?
(A)彈奏的琴品質糟糕 (B)心情未平復,無法得心應手 (C)太久沒彈了,功力退化(D)家中有事,欲尋理由繼續請假。
31.根據文意,子張「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的原因為何?
(A)彈奏的琴品質優良 (B)心情早已平復,可以正常發揮(C)平時有練習,反而進步(D)為應付學校考試,不敢不練習。
32.這篇文章的主旨為何?
(A)對比出一切生活作息應遵照禮節儀度行事。 (B)批評周公的禮樂制度其實已然不合時宜。
(C)說明制禮作樂本就應當遵行禮法演奏音樂。 (D)主張制度規範張弛應該依個人情況調整。
〜題目已完結,請檢查答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