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 11.NASA 遲遲找不到外星生物,天體生物學家: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其實有限(節錄)2020/09/25
今年七月中國、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不約而同地朝向火星發射無人太空飛行器,進行火星探測任務;
而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 Europa Clipper 任務也預計要發射太空船去探索木星的衛星—木衛二。
各國不斷發射太空探測器,猶如展開一場太空競賽,希望搶先發現外星生命,不過苦尋多年都沒有結果。有一派
科學家認為,要先釐清尋找的生命到底是指什麼?NASA 對於生命的非官方定義是「能夠自我持續生命、進行演化的
化學系統」,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 Arik Kershenbaum 認為,NASA 需要如此定義生命,他們才能有目標地去建構生命
探測儀器。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同 NASA 的定義方式。有一派的天文生物學家認為,因為我們只體會過陸地生活,在地球
上所有生物都是由能適應水環境的細胞組成,Kershenbaum 認為,NASA 只用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模式套用在其他星球尋
找生命,實在大錯特錯。 Bartlett 與Michael Wong 提出了一種新的概念,有別於狹義的「Life 生命」,他們定義
出新的生命思維「Lyfe」。
他們提出了 4 個「Lyfe」的標準:
1.能利用周圍環境的能量來源讓自己維持相同(生存)的型態
2.能夠指數般的增長數量(或是複製)
3.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讓自己規律的存在
4.會學習、紀錄關於周遭環境的資訊,例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一種長時間學習的例子:基因會針對某些特定的情況
讓生命保有適應性。
Bartlett 跟 Wong 認為 Lyfe 有機體也可能透過我們在地球上還未發生過的能量存活著,例如磁力或是動力。
還有第三派學者 Sara Walker 認為 Lyfe 有機體的觀點仍有不足之處,Walker 認為或許我們根本不用重新定義生
命,而是需要新的理論。這種擴大我們對於生命觀點的內容可能是,或許我們早已經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不同於以往認
知的生命系統,NASA 的天體生物學家 Lynn Rothschild 開玩笑認為,說不定其實新的生命近在咫尺、說不定實驗室
人員早就創造出新的生命,然後把它倒進水槽沖掉了。請回答問題 49-50。
( )49.「Lyfe」想法其實是把現有的生命現象定義擴大解釋,請找出對應錯誤者:
(A)「利用周圍環境的能量來源讓自己維持相同(生存)的型態」:代謝
(B)「指數般的增長數量(或是複製)」:生殖
(C)「在變化的環境中讓自己規律的存在」:感應與運動
(D)「會學習、紀錄關於周遭環境的資訊」:生長
( )50.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對生命的定義為什麼被質疑?
(A) NASA 只尋找太陽系的星球,不能代表全宇宙
(B) NASA 用地球的生物模式來尋找生命,不一定適用於其他星球
(C) NASA 認為生物可能依賴磁力或動力生存
(D) NASA 認為新的生命已經被沖掉了
【第 6頁,試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