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生物科試卷
班級:____ 座號:____ 姓名:______
☆答案卡要寫上班級、座號及姓名,並用 2B 鉛筆畫卡,若未填寫完整造成讀卡有問題者,將扣段考分數 5 分☆
選擇題 1-50題,請將答案劃記在答案卡上
一、單選題(每題 2分)
1. 小崇取了甲、乙、丙三支試管,分別加入 2
mL 的X酵素和 2 mL 的受質,並將三支試管
進行如表一所示的處理。圖一為小崇的實驗
結果,請問 X酵素最適合在下列哪個環境中
作用?
(A) 50℃的酸性環境 (B) 37℃的中性環境
(C) 37℃的酸性環境 (D) 50℃的中性環境。
2. 取甲、乙、丙三支試管,先加入等量的物質 X,再依序分別加入足量人體的唾液、胃液、胰液,並調整各試管的酸鹼值(pH)
及溫度等條件,使其適合各消化液中的酵素作用。靜置足夠的反應時間後,結果三支試管內物質 X的含量皆沒有變化,推論
下列四種物質中,何者最可能為物質 X?
(A)脂質 (B)蛋白質 (C)澱粉 (D)纖維素。
3. 小林萃取某生物體內能促進澱粉分解的酵素,發現該酵素活性會隨著溫度出現變化如圖二所示。此外,該酵素偏好作用的環
境為酸鹼值為 7(中性)。於是小林將該酵素加入盛裝澱粉液的燒杯,調控燒杯內的水溫情形如圖三所示。則依據本實驗,關於
此酵素在澱粉液中的活性,下列何項說法較合理?
(A)第10 分鐘時的酵素活性比第 50 分鐘時的酵素活性大
(B)第30 分鐘時的酵素活性比第 40 分鐘時的酵素活性大
(C)第60 分鐘時,酵素活性最大
(D)酵素在任何溫度下皆可分解澱粉。
4. 以下有關葉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蒸散作用的主要器官 (B)葉肉組織為主要進行光合作
用的場所 (C)植物葉片的氣孔是由兩個保衛細胞所控制 (D)
葉脈就是葉中的維管束,且可行光合作用。
5. 綠色植物的葉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圖四為葉橫切面的示意圖,試依圖選出正確的敘述:
(A)丁是二氧化碳、氧氣及水氣進出之通道 (B)丙負責水分及養分之運輸 (C)甲、戊都為
透明的並可進行光合作用 (D)乙、丁是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組織。
6. 參考圖四,在進行「光合作用變因之探討」活動,將葉片放入酒精煮沸後,酒精顏色變成
綠色,主要是由於何處的葉綠素溶出所導致的?
(A)甲、戊 (B)乙 (C)丙 (D)丁。
7. 植物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目的是產生?
(A)葡萄糖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
8. 蔗糖是由甘蔗所提煉出來的糖,它主要是由甘蔗的何種器官製造的?
(A)根 (B)莖 (C)葉 (D)花。
9. (甲)澱粉;(乙)脂質;(丙)蛋白質等三種養分。在人體消化管中,依被分解的先後順序排列應為何?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10. 有關人體消化系統的敘述,何者錯誤?
(A)消化作用是一種分解作用 (B)包括消化道與消化腺
(C)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酵素 (D)闌尾位於右下腹部。
11. 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小腸內壁絨毛的功能?
(A)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B)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水分 (C)可以吸收小分子養分 (D)可以將糞便排出體外。
12. 今剖開榕樹的莖,由於榕樹為環狀排列維管束,其莖內維管束含有形成層,可不斷增生新的木質部細胞和新的韌皮部細胞使
莖加粗,此時莖部所含有的細胞為:(甲)新生木質部細胞;(乙)老的木質部細胞;(丙)新生韌皮部細胞;(丁)老的韌皮部細胞,
請問由內而外的排列順序為何?
(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丙→丁→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