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達爾文在西元 1831 年搭乘軍艦小獵犬號,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這五年間也逐漸形成他對於演化的
想法,但回到英國後遲遲沒有發表。直到西元 1858 年收到英國博物學者華萊士闡述物種形成的文章,發現與他的想
法有許多契合之處,兩人在倫敦林奈學會便以共同署名的方式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
隔年,達爾文發表了專書—物種起源,並稱自己的理論為「演化論」,亦在書中提到了獨創的「天擇說」:同物種
的個體之間具有不同的特徵與差異,當環境改變造成生存壓力時,帶有特定特徵的個體能夠存活,不利生存者則會被
環境淘汰,存活者經由繁殖可以將有利性狀遺傳給後代,整個過程稱為「天擇」。
此種說法觸犯了教會,當時也不斷受到批判,但最後物種起源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在全世界發行,世界各國紛紛給
予肯定。達爾文死後葬在倫敦西敏寺,與牛頓一同長眠,這是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才有的榮耀。
( )42.「天擇說」是誰提出的理論?(A)華萊士 (B)達爾文 (C)牛頓 (D)林奈。
( )43.草地上生活的蚱蜢體色多為綠色,依照「天擇說」的解釋,應為下列何者?
(A)綠色蚱蜢可以適應環境且繁殖下一代 (B)綠色蚱蜢比較長壽,不易死亡
(C)綠色蚱蜢的數量繁多,不易滅絕 (D)綠色蚱蜢會攻擊其他體色的蚱蜢。
( )44.從「天擇說」可發現,是誰決定哪些生物可保留下來繼續存活?
(A)人類 (B)教會 (C)大自然 (D)倫敦林奈學會。
★ 東非各地不斷傳出獵殺白化症患者(白子)的事件,近年來是個十分嚴重的犯罪問題,有部分當地人與巫醫深信,白
子皮膚與骨肉混合傳統藥草一起熬煮的藥劑,在透過巫術的加持後,便可以成為帶來幸運、權力與財富,這起如同國
家地理頻道草原紀錄片中屠戮場景的謀殺案,是東非的白子們,近年來必須面對的血色日常。
白化症是由於體內黑色素缺乏,導致眼呈現紅色畏強光、毛髮與皮膚顏色呈現白色的一種基因異常疾病,其中,
坦尚尼亞是這類謀殺案件最盛行的地方。平均每 1500 人,就有一名白化症患者,比例遠高於南部非洲各國,數量之
豐,成了以獵殺白子為生財之道的非法之徒,殺人淘金的熱點。
這種殺戮的背後,其實與坦尚尼亞社會轉變有關。早在殖民時代,英國殖民政府為了管理方便,將人民集中居
住,一方面使得各地聚落的人口密度提高,一方面也讓更多人與巫醫之間的互動機會增加,各地的巫術與偏方謠言,
有了更多傳播與融合的可能性。
在 1980 年代末期,坦尚尼亞漁業資源與礦產迅速被開發,漁業與礦業成為這個貧窮國家重要的產業支柱。
但是,挖礦與捕魚不僅煩悶且仰賴勞力,工作性質又具高度投機性與風險,就像在賭博般時常需要靠運氣,當地人民
對於「運氣」的渴求更勝以往。面對前方一片茫茫未知,坦尚尼亞人於是轉往傳統巫術,求助巫醫帶來一絲運氣。
( )45.根據本文,白化症患者通常不具有什麼特徵?(A)毛髮白 (B)智能低下 (C)眼呈紅色 (D)皮膚缺乏黑色素。
( )46.為何坦尚尼亞當地會有殺戮白化症患者的行為?
(A)相信食用白子血肉可帶來好運 (B)父母親難以養活白化症的孩子
(C)非洲唯一有白子的地區 (D)此殺戮行為獲得政府認可,不違法。
( )47.關於白化症敘述,何者正確?
(A)透過持續治療可恢復髮色和正常人無異 (B)遺傳自親代的突變基因
(C)無法正常存活,一出生就夭折 (D)只會發生在非洲地區。
★ 在全力對抗新冠肺炎的同時,不要忘了防堵同樣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肺結核,和新冠肺炎不同,肺結核是由結核
桿菌侵襲肺臟所造成的慢性傳染病,若有長期咳嗽、一到下午就發燒、多痰、胸痛之症狀,應該要到醫院做詳細檢
查。因結核桿菌抗藥性問題嚴重,一但確定染病,之後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與定時追蹤,才能控制病情。
已感染肺結核的病人則會經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的飛沫傳播給其他健康的人,且結核桿菌對環境抵抗力很強,
可以長期潛伏在宿主體內,等患者抵抗力變弱才發病,目前做胸部 X 光檢查與驗痰是診斷肺結核的主要辦法。
20 歲以下族群當中,以 3 歲以下嬰幼兒與 14~19 歲青少年特別容易感染,為了預防結核桿菌感染,一般嬰幼兒
會接種「卡介苗」。而成年人則要增強身體免疫力,也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像是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以衛生紙掩
住口鼻、居住環境保持通風良好,這些方式都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本文節錄自少年牛頓 2022 年 2 月 209 期》
( )48.請問造成肺結核的結核桿菌有什麼特色?(A)沒有細胞膜 (B)沒有細胞核 (C)有葉綠體 (D)和黴菌屬於同一界
( )49.哪一項不是文中所提預防肺結核的方式?(A)施打疫苗 (B)確實洗手 (C)少量多餐 (D)咳嗽掩口鼻
( )50.以下有關肺結核敘述,何者正確?
(A)發病年齡只在 20 歲以下 (B)和新冠肺炎一樣均為呼吸道的傳染病
(C)曾經得過就不會再得 (D)主要傳播方式是與染病者共用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