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19 M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5-09,离现在 3 17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10 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試題(2-2~3-4)
請以 2B 鉛筆填寫正確個人資料與畫記,若未完整填寫而造成讀卡問題者,直接扣段考分數 5 分。
( )1. 人類的何種細胞中可能不含有 X 性染色體?(A)口腔皮膜細胞 (B)白血球 (C)精子 (D)卵子。
( )2. 下列哪些人需要遺傳諮詢專家的協助?(甲)配偶曾感染登革熱 (乙)一直無法懷孕的夫妻 (丙)配偶的爸爸患有
地中海型貧血 (丁)夫妻正常,已生下白化症孩子,想懷下一胎。(A)甲丁 (B)丙丁 (C)甲乙 (D)甲乙丙丁。
( )3. 日本科學家希望利用複製技術來複製長毛象,但仍遇到許多問題須解決,請問需要解決的問題中,何者最不
需要考慮?
(A)找到現存適合的母象提供子宮 (B)找到長毛象的精子
(C)成功取出冰凍長毛象的細胞核 (D)找到現存合適母象提供去核卵子。
( )4.蔡小欣到十三行博物館參觀,發現有許多台灣出土的遺跡與生物化石,但在園區內卻鮮少看見動物的毛髮與皮
膚,其原因可能為下列何者?
(A)毛髮與皮膚容易腐化,不易形成化石保留下來 (B)古生物沒有毛髮與皮膚等組織
(C)古生物往往被人類捕食,沒有留下毛髮與皮膚 (D)古生物生存年代火災頻傳,毛髮皮膚均已燒成灰燼。
( )5.劉小寧將以下甲乙丙丁四種生物學名紀錄於下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丁不同屬 (B)右表生物共有 3 個屬 (C)丙丁的構造特徵最相似 (D)甲乙丙為同種生物。
( )6.有關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A)屬於原生生物界 (B)病毒相當微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 (C)和細菌屬
同界生物,都具有細胞膜與遺傳物質 (D)可在空氣中繁殖,也可引起許多呼吸道疾病。
( )7. 陳小欣於上課時畫了一張檢索表(如下圖),根據此檢索表,虎甲蟲應該有什麼特徵?
(A)頭部有犄角 (B)身體圓 (C)觸角比身體長 (D)有斑點。
( )8.矽藻與青黴菌的比較,如上表所示,請問哪些是完全正確的?(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9.原生生物界的生物,依據下列何者可區分為藻類、原生動物、原生菌類三大類?
(A)受精的方式 (B)細胞的數量 (C)獲得營養的方式 (D)是否有細胞核。
( )10.農民從辣椒植株中挑選出果實含辣椒素較少的種子,經過多次的雜交培育篩選而得到不含辣椒素的彩色甜椒
植株。關於育種後的彩色甜椒植株敘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A)比原來的辣椒植株更能適應自然環境 (B)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育種,和基因轉殖的方式不同
(C)此培育過程只需要經過無性生殖 (D)是人為的篩選過程。
( )11.我國民法規定近親不得通婚,根據所學推測,其生物學上的目的為何?
(A)避免造成兩人不孕症 (B)減少基因突變機率
(C)減少下一代隱性等位基因配對的機率 (D)避免親屬關係不和諧與稱謂混淆。
2
( )12.關於突變敘述,何者正確?
(A)突變在自然界中會自然發生,且機率極高 (B)因照射過量紫外線導致皮膚癌,會遺傳給子代
(C)突變發生於性染色體才會遺傳給子代 (D)突變大多對生物沒有益處,但可應用此原理於育種上。
( )13.超市買番茄時發現有些番茄包裝上貼著「基因改造」標籤,請問關於此種番茄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基改番茄為自然基因突變形成 (B)基改番茄無法產生種子繁殖後代 (C)可能因轉殖抗凍基因而具有較強
抗病蟲害能力 (D)基改番茄可透過花粉散播至其他野生番茄,改變其下一代基因。
( )14. (甲)古生物生存年代 (乙)古生物叫聲 (丙)古生物演化歷程 (丁)古生物膚色 (戊)古生物生存環境。由不同時
期與種類的化石一般可以得知以上那些訊息(排除永凍層所發現的化石)?
(A)甲乙丁 (B)丙丁戊 (C)甲乙丙 (D)甲丙戊。
( )15.劉小菁家中有虎斑貓一隻,小名「多多」,搜尋後發現虎斑貓的分類階層為: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
綱、食肉目、貓科、貓屬、貓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虎斑貓和多多這兩個名稱都是俗名 (B)哺乳綱比起貓屬,所涵蓋的生物種類更多
(C)分類階層越高,彼此間的相似之處也更多 (D)生物的分類常會根據構造上的特徵。
( )16.南臺灣大山蝸牛學名寫法應該是下列哪一選項?
(A) Cyclophorus moellendorffi (B)
Cyclophorus Moellendorffi
(C) cyclophorus moellendorffi (D)
cyclophorus Moellendorffi
( )17.生物科期末聚餐,四位老師叫了以下菜色:涼拌海帶、紫菜炒蛋、蝦醬高麗菜、香煎鮭魚排佐奶油蘑菇醬、
人參雞湯、每人還外帶了酒釀桂圓麵包當伴手禮,請問以上食物中獨獨少了哪一界的生物?
(A)原生生物界 (B)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 (D)真菌界
( )18.蔡小欣將某生物放置於有水的透明容器中,密封後給予陽光照射,並開始
記錄容器內氧氣的含量變化,結果如右圖所示。根據此圖推測,此生物最
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綠藻 (B)酵母菌 (C)大腸桿菌 (D)變形蟲。
( )19.阿寶在百科全書上看到「鬼筆」此種生物的觀察紀錄,顯微鏡觀察其具有
細胞核但沒有葉綠體,鬼筆頂端覆蓋黏液且發出臭味,會吸引蒼蠅靠近,
孢子藉由黏在蒼蠅身上傳播出去,請問根據此觀察記錄,鬼筆最有可能屬
於哪一界生物?(A)原核生物界 (B)植物界 (C)動物界 (D)真菌界
( )20.有關酵母菌與竹蓀的比較,何者正確?
(A)都是多細胞生物 (B)均缺乏葉綠體構造(C)均由菌絲所構成 (D)均以孢子繁殖。
( )21.安安細胞內性染色體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此染色體敘述,何者錯誤
(A)肌肉細胞內沒有此對染色體 (B)安安是男生
(C)甲來自母親,乙來自父親 (D)甲乙兩種染色體上都帶有基因。
( )22. 下列有關原生生物界的生物敘述,何者正確?
(A)原生生物皆為真核生物 (B)細菌屬於原生生物
(C)原生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 (D)原生生物都可以行光合作用。
( )23.科學家根據化石等證據推測,生物演化的方向是?
(A)生物形態由複雜→簡單 (B)生物體型由小→大
(C)由陸域環境→水域環境演化。 (D)生物種類由少→多
( )24.甲乙丙丁戊是屬於同一目的五種生物,右圖表示其分類階層,
下列哪種生物與丙的親緣關係最為接近?(A)甲 (B)乙 (C)丁 (D)戊。
( )25.海洋大學與科博館合作展出珍稀標本,其中一件是台灣東部發現的珍貴
「龍腦香科」植物樹脂化石(琥珀),請問關於化石敘述,何者正確?
(A)只有植物因為有細胞壁而會留下化石 (B)只有生物遺體才有機會成為化石
(C)需經過漫長時間地質作用才有機會成為化石 (D)均只有堅硬構造(例如:骨頭與牙齒)才能被留下。
( )26.(甲)血友病 (乙)地中海型貧血 (丙)新冠肺炎 (丁)紅綠色盲 (戊)愛滋病。上述疾病中,屬於遺傳性疾病的有
那些?(A)甲丁戊 (B)乙丙丁 (C)甲丙戊 (D)甲乙丁。
( )27.下列哪一種不屬於基因轉殖技術?
(A)利用植入人類胰島素基因於細菌中,大量製造人類胰島素 (B)將抗蟲基因植入蔬菜中,以減少農藥噴灑
(C)將女性的卵子取出後,在體外與精子進行受精作用 (D)將螢光基因放入斑馬魚中。
3
( )28.右圖為畜產試驗所與台灣大學合作複製牛如意的複製過程,
依據此圖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種生殖方式應屬有性生殖
(B)如意的特徵和 B 牛相同
(C)與人類嬰兒一樣,都需要在子宮內發育
(D)可使用 A 牛精子代替耳朵細胞。
( )29.關於藍綠菌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分類上屬於原核生物界 (B)有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
(C)有細胞核 (D)與黏菌屬於同一界。
( )30.陳小華上課時進行生物分類桌遊,研究生物包括(甲)根瘤菌 (乙)黑黴菌 (丙)草履蟲 (丁)念球藻 (戊)矽藻
(己)眼蟲,請幫陳小華判斷,以上那些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呢?
(A)只有戊 (B)乙丙丁戊己 (C)丁戊己 (D)甲丙戊。
( )31.陳小怡找到有關「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的資料,整理如右表
所示,根據此圖,成年長大後的小白鷺學名應為下列何者?
(A)
Egretta garzetta
(B)
Ardea Intermedia
(C)
Ardea alba
(D)
Egretta alba
( )32.右圖為一名孕婦做完羊膜穿刺的結果,請從此染色體圖判斷,她腹
中的胎兒很有可能是?(A)色盲男孩 (B)色盲女孩 (C)唐氏症女孩 (D)唐氏症男孩。
( )33.以下條件推測哪一種不屬於化石?
(A)岩層中的三葉蟲爬痕 (B)海中撈起的黑鯛殘骸
(C)西伯利亞永凍層中的猛瑪象 (D)博物館展示的恐龍糞便。
( )34.有關生物分類與學名的敘述,何者正確?
(A)現代人分為 4 個種,有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紅種人之區別
(B)學名是科名與屬名組成
(C)可從生物間滴血能否相溶判斷是否為同種生物
(D)利用學名可以表達出生物的分類地位與親緣關係。
( )35.陳小華在圖鑑上看到某種生物其學名為
Macaca fuscata
請問和以下哪一種生物交配後,可產下具有生殖力的下一代?
(A)
Macaca fuscata
(B)
Macaca cyclopis
(C)
Phalaenopsis fuscata
(D)
Macaca leucogenys
二、題組題:
★已知控制人類 ABO 血型的基因有 IAIB i,右圖為阿寧家中成員的血型,
請依右圖回答問題:
( )36.阿寧的血型為 B 型,請問基因型為何?
(A)IBIB (B)IBi (C) IBIB IBi (D) IAIB
( )37.請問阿寧的另一個哥哥,血型為 A 型的機率是多少?
(A)3/4 (B)1/2 (C)1/4 (D)1/8。
( )38.請問小華與丈夫若想生下血型為 A 型的女兒,機率為多少?
(A)3/4 (B)1/2 (C)1/4 (D)1/8。
★動物星球頻道播出以下動物介紹,劉小菁迅速記下內容,但仍有
疏漏,請根據已知的表格內容協助他找出其他部分正確的答案。
( )39.與犬關係最近的生物應該是?
(A)獅子 (B)耳廓狐 (C)郊狼 (D)石虎。
( )40.石虎的分類階層「屬」是什麼呢?
(A)犬 (B)豹 (C)狐 (D)資料不足,無法得知。
( )41.犬與郊狼屬於什麼「目」呢?
(A)食肉 (B)哺乳 (C)犬 (D)資料不足,無法得知。
4
★達爾文在西元 1831 年搭乘軍艦小獵犬號,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這五年間也逐漸形成他對於演化的
想法,但回到英國後遲遲沒有發表。直到西元 1858 年收到英國博物學者華萊士闡述物種形成的文章,發現與他的想
法有許多契合之處,兩人在倫敦林奈學會便以共同署名的方式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
隔年,達爾文發表了專書—物種起源,並稱自己的理論為「演化論」,亦在書中提到了獨創的「天擇說」:同物種
的個體之間具有不同的特徵與差異,當環境改變造成生存壓力時,帶有特定特徵的個體能夠存活,不利生存者則會被
環境淘汰,存活者經由繁殖可以將有利性狀遺傳給後代,整個過程稱為「天擇」
此種說法觸犯了教會,當時也不斷受到批判,但最後物種起源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在全世界發行,世界各國紛紛給
予肯定。達爾文死後葬在倫敦西敏寺,與牛頓一同長眠,這是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才有的榮耀。
( )42.「天擇說」是誰提出的理論?(A)華萊士 (B)達爾文 (C)牛頓 (D)林奈。
( )43.草地上生活的蚱蜢體色多為綠色,依照「天擇說」的解釋,應為下列何者?
(A)綠色蚱蜢可以適應環境且繁殖下一代 (B)綠色蚱蜢比較長壽,不易死亡
(C)綠色蚱蜢的數量繁多,不易滅絕 (D)綠色蚱蜢會攻擊其他體色的蚱蜢。
( )44.從「天擇說」可發現,是誰決定哪些生物可保留下來繼續存活?
(A)人類 (B)教會 (C)大自然 (D)倫敦林奈學會。
東非各地不斷傳出獵殺白化症患者(白子)的事件,近年來是個十分嚴重的犯罪問題,有部分當地人與巫醫深信,白
子皮膚與骨肉混合傳統藥草一起熬煮的藥劑,在透過巫術的加持後,便可以成為帶來幸運、權力與財富,這起如同國
家地理頻道草原紀錄片中屠戮場景的謀殺案,是東非的白子們,近年來必須面對的血色日常。
白化症是由於體內黑色素缺乏,導致眼呈現紅色畏強光、毛髮與皮膚顏色呈現白色的一種基因異常疾病,其中,
坦尚尼亞是這類謀殺案件最盛行的地方。平均每 1500 人,就有一名白化症患者,比例遠高於南部非洲各國,數量之
豐,成了以獵殺白子為生財之道的非法之徒,殺人淘金的熱點。
這種殺戮的背後,其實與坦尚尼亞社會轉變有關。早在殖民時代,英國殖民政府為了管理方便,將人民集中居
住,一方面使得各地聚落的人口密度提高,一方面也讓更多人與巫醫之間的互動機會增加,各地的巫術與偏方謠言,
有了更多傳播與融合的可能性。
1980 年代末期,坦尚尼亞漁業資源與礦產迅速被開發,漁業與礦業成為這個貧窮國家重要的產業支柱。
但是,挖礦與捕魚不僅煩悶且仰賴勞力,工作性質又具高度投機性與風險,就像在賭博般時常需要靠運氣,當地人民
對於「運氣」的渴求更勝以往。面對前方一片茫茫未知,坦尚尼亞人於是轉往傳統巫術,求助巫醫帶來一絲運氣。
( )45.根據本文,白化症患者通常不具有什麼特徵?(A)毛髮白 (B)智能低下 (C)眼呈紅色 (D)皮膚缺乏黑色素。
( )46.為何坦尚尼亞當地會有殺戮白化症患者的行為?
(A)相信食用白子血肉可帶來好運 (B)父母親難以養活白化症的孩子
(C)非洲唯一有白子的地區 (D)此殺戮行為獲得政府認可,不違法。
( )47.關於白化症敘述,何者正確?
(A)透過持續治療可恢復髮色和正常人無異 (B)遺傳自親代的突變基因
(C)無法正常存活,一出生就夭折 (D)只會發生在非洲地區。
在全力對抗新冠肺炎的同時,不要忘了防堵同樣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肺結核,和新冠肺炎不同,肺結核是由結核
桿菌侵襲肺臟所造成的慢性傳染病,若有長期咳嗽、一到下午就發燒、多痰、胸痛之症狀,應該要到醫院做詳細檢
查。因結核桿菌抗藥性問題嚴重,一但確定染病,之後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與定時追蹤,才能控制病情。
已感染肺結核的病人則會經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的飛沫傳播給其他健康的人,且結核桿菌對環境抵抗力很強,
可以長期潛伏在宿主體內,等患者抵抗力變弱才發病,目前做胸部 X 光檢查與驗痰是診斷肺結核的主要辦法。
20 歲以下族群當中,以 3 歲以下嬰幼兒與 14~19 歲青少年特別容易感染,為了預防結核桿菌感染,一般嬰幼兒
會接種「卡介苗」。而成年人則要增強身體免疫力,也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像是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以衛生紙掩
住口鼻、居住環境保持通風良好,這些方式都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本文節錄自少年牛頓 2022 2 209 期》
( )48.請問造成肺結核的結核桿菌有什麼特色?(A)沒有細胞膜 (B)沒有細胞核 (C)有葉綠體 (D)和黴菌屬於同一界
( )49.哪一項不是文中所提預防肺結核的方式?(A)施打疫苗 (B)確實洗手 (C)少量多餐 (D)咳嗽掩口鼻
( )50.以下有關肺結核敘述,何者正確?
(A)發病年齡只在 20 歲以下 (B)和新冠肺炎一樣均為呼吸道的傳染病
(C)曾經得過就不會再得 (D)主要傳播方式是與染病者共用餐具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