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04.8 KB
頁數
5
作者
林宏益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0-15,离现在 6 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5頁,第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次段考 年級自然科範圍:科學方法~2.1
※請將正確答案用 2B 鉛筆依序畫入答案卡上,並注意班級和座號必須畫對,違者,此次段考成績扣 5分※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6
( )1.博士要檢測『學童每日喝一杯含手搖飲對學專注力影響』,邀四位資優生設計實驗進
行研究何人的說法有誤? (A)小卿實驗要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 (B)小君在實驗設計上,各組之
間除了有無每日喝一杯含糖手搖飲料不同之外,其餘條件都要相 (C)小玲:為了減少誤差,每組
10 人比每組只有 1的實驗可信度高 (D)小展:為節省時間和金錢,實驗做一次即可。
( )2.下列哪一項是量筒的功用? (A)可用來加熱溶液 (B)可用來測量單一體積 (C)用來進行
化學反應 (D)可用來測量單一種溶液質量。
( )3.魚類的生存條件不包含下列何者? (A)空氣 (B)陽光 (C)養分 (D)壤。
( )4.關於組成細物質大小的比較者正確? (A)一個纖維素分子大於一個葡萄醣分 (B)一個氫原
子大於一個葡萄糖分子 (C)一個胺基酸分子大於一個蛋白質分子 (D)一個氧原子大於一個水分子
( )5.()葡萄糖()蛋白質()胺基酸()水;()氧氣()二氧化碳()()物質
上述哪些物質不需要依靠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質就能直接利用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A) (B)
丁、戊、己 (C)、辛 (D)丁、戊、己、辛。
( )6.下列何項敘述不包含「生物」「生命現象」 (A)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 (B)窗外瓜
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輕地往屋頂上爬 (C)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 (D)提燈
的螢火蟲,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地旅行。
( )7.下列圖示何者可表現出擴散作用的原理 (A)甲、丁 (B)、丙 (C)甲、丙 (D)乙、丁。
( )8.若將左下圖的植物細胞,放在高濃度的糖水中,應該會觀察到下列哪種情形?
( )9. 圖為一瓶咖啡牛奶分的標示圖,珊珊早喝了兩瓶當早餐請問她共獲得了多少熱量 (A)76
大卡 (B)152 大卡 (C)228 大卡 (D)456 大卡
( )10.下列關於本氏液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氏液是藍色的試劑 (B)氏液能檢測葡萄糖 (C)本氏
加入葡萄糖後,顏色會馬上改變 (D)經本氏液檢測的結果,顏色越偏紅,代表葡萄糖含量越高。
( )11.下列關於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分子經過細胞膜的過程是滲透作用,擴散
用無關 (B)植物細胞置於高濃度鹽水中大量的水分子會進入細胞 (C)動物細胞置於生理食鹽水中
大量的水分子會離開細胞 (D)水分子進出細胞膜不需藉由外力即可完成。
( )12.有關生物體組成層次之比較下列者正確? (A)植物種子、花與動物的精子、卵同為細胞層
(B)植物的根、莖與動物的心臟、氣管同為器官層次 (C)植物的果實與動物的小腸同為器系統層次
(D)植物的葉肉細胞與動物的血液同為組織層次。
( )13.生物是由細胞組成,而組成細胞的物質包含水、醣類、脂質、蛋白質等分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水、醣類、脂質、蛋白質等分子由碳、氫、氧、氮等原子組成 (B)、氫、氧、氮的元素符號依
序分別為 CHON (C)蛋白質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組 (D)澱粉和纖維素都是醣類。
5頁,第 2
( )14.小中想研究動物細胞產生能量的方式。他應該從細胞中取出下列哪一種構造進行研究? (A)粒線體
(B)細胞膜 (C)細胞 (D)液泡。
( )15.雅在甲、乙、丙三支試管中別裝入相同的溶液接著,碘液加入甲試管內,結果黃褐
在乙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的本氏液後乙試管隔水加熱處理而丙試管靜置觀察結果乙試管
呈現黃色丙試管呈現淡藍色下列各項推測何者較合理? (A)試管內可能含有澱粉 (B)乙試管
內可能含有澱粉 (C)丙試管內可能含有澱粉 (D)甲乙試管內可能都含有葡萄糖。
( )16.下列哪一種生物具有各個細胞間分工合作的現象? (A)草履蟲 (B)紅鳳 (C)單胞藻 (D)眼蟲。
( )17.下圖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示意圖,關於此圖中細胞內各構造的功能,下列何者正確? (A)甲含
DNA 遺傳物質可以製造養分 (B)乙主要是細胞進行許多合成和分解反應的地方 (C)能進行光
合作用產生養分 (D)丁的主要功能儲存細胞內的水分和廢物。
( )18.有關「細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虎克是第一位觀察到完整細胞的科學家 (B)細胞是生物體
構造和功的基本單 (C)人體最長的細胞是具有收縮功能的細長型肌肉細胞 (D)虎克觀察軟木
薄片構造,提出了細胞學說。
二、 題組選擇題:每題 2分,共 52
【題組一】:小欣發現家裡米缸中的米竟然長出米蟲了,小欣特地上網蒐集資料,小欣整理一些網路文章後,
她認為用左手香(一種會散發特殊氣味的植物)和乾燥劑均可能有效防止蟲害,為了解實際效用,
小欣將米蟲分別置於不同的環境中,如下表一(○:有;X:無) ,每兩天觀察並計算米蟲的存
活數量,並於 10 天後得到一份表格,如下表二,請依序回答第 19~24 題:
( )19.為了探究自然界的種現象使用一系列合乎邏輯的方法,我們稱為科學方法。請依序排列科學方
法的幾個步驟 ()提出假設 ()設計實驗 ()出問 ()果分 ()觀察 ()提出
()文獻探討 ()戊丙甲庚乙丁己 ()甲戊丙庚乙丁 ()戊丙庚甲乙丁己 ()戊丙甲庚
己乙丁。
( )20.小欣認為用左手香乾燥劑均可有效防止蟲害,這是屬於科學方法中哪一步驟? (A)觀察
(B)結果分析 (C)提出假設 (D)出結論
( )21.若要證明左手香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丁戊。
( )22.承上題,當選用這兩組實驗設計,「溫度、左手香、乾燥劑」分別為何種變因?(A)控制變因-溫度
操縱變因-左手香乾燥劑 (B)控制變因-左手香溫度操縱變因-乾燥 (C)控制變因-溫度
、乾燥劑;操縱變因-左手香 (D)應變變因-溫度、左手香、乾燥劑。
( )23.依據小欣實驗結果可得到何種結論? (A)手香和乾燥劑均能有效防止蟲害 (B)手香和乾
燥劑均不能有效防止蟲害 (C)左手香能有效防止蟲害但乾燥劑不能 (D)乾燥劑能有效防止蟲害
但左手香不能。
( )24.依據小欣的實驗結果分析,是否支持小欣原來提出的假設? (A)完全支持 (B)不完全支持 (C)
實驗設計未做好控制變因,無法判斷 (D)以上皆非。
米蟲數()
溫度()
左手香
乾燥劑
20
28
20
28
X
20
28
X
X
40
28
X
20
10
2
4
6
8
10
20
15
10
7
4
20
20
20
20
19
20
20
19
19
19
40
30
20
14
9
20
16
12
9
6
(表一)
(表二)
5頁,第 3
【題組二】: 請根據下列三張附圖()()()依序回答第 25~34 題:
( )25.小誠想觀察蜻蜓複眼的立體構造,應使用附圖中哪一架顯微鏡較適合? (A)() (B)()
(C)()、圖()皆可 (D)()、圖()皆不行。
( )26.小誠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水中小生物,在視野中看到圖(),試問哪一個最有可能是氣泡? (A)
(B) (C) (D)戊。
( )27.上題,若()的丙往右下方移動小誠的載玻片應往哪個方向移動,才能讓丙回到視野中央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 )28.使用高倍物鏡觀察時,若影像不太清晰,應調整圖()顯微鏡的哪一個構造?(A) (B) (C)
(D)壬。
( )29.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中小生物,若野太暗,應調整圖()微鏡的哪些造以獲得適當的光線
(A)丁己 (B)乙己 (C)戊己 (D)辛壬。
( )30.小誠觀察符號△時,視野中所見到的影像為 ,判斷此時小誠應使用附圖中哪一架顯微鏡?
(A)() (B)() (C)()、圖()皆可 (D)()、圖()皆不行。
( )31.實驗結束後,小誠想將低倍物鏡調回對準載物台的圓孔,他應該用手轉動圖() 顯微鏡的哪一個構
造最適當? (A) (B) (C) (D)壬。
( )32.使用圖()顯微鏡時,因為每個人眼睛距不盡相同想讓雙眼視覺的影像合而為一,可調整
微鏡的哪一個構造? (A)a (B)b (C)c (D)d
( )33.小誠使用圖()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若他選用下列四組物鏡,下列哪一個選描述正確
()視野範圍為 ZYXW ()視野亮度為 ZYXW ()細胞數目為 WXYZ ()
放大倍率為 WXYZ
( )34.承上題如果小誠此時使用目鏡為 15 倍,物鏡40 請問顯微鏡放大倍率為多少? ()600
()400 ()55 ()150 倍。
【題組】: 小華在自然實驗室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葉片表皮細胞和自己的口腔皮膜細胞請依序回答
35~39 題:
( )35.華應該使用何種方法取得口皮膜細胞較適合 (A)牙籤鈍端,輕刮口腔兩側皮膜 (B)
牙籤鈍端輕刮牙齒表面 (C)用滴管吸取唾液 (D)用牙籤的鈍端輕刮舌頭。
( )36.依照實驗觀察結果,關於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兩者之間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B)者皆不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C)僅鴨跖草表皮細胞有葉綠體
(D)僅鴨跖草表皮細胞有細胞壁。
( )37.小華觀察到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都是扁平狀,這與他們的何種功能有關? (A)幫助體
物質的運輸 (B)具有保護的功能 (C)可進行光合作用 (D)具有支持內部構造的作用。
( )38.小華觀察鴨跖草的下表皮細胞,除了表皮細胞外還會見到保衛細胞,試問下列哪一項不是衛細
的特點? (A)呈現半月形 (B)有葉綠體 (C)排列緊密 (D)兩兩成對
( )39.觀察口腔皮膜胞時,常使用亞甲藍液染色,請問下列哪些構造染色相對於其他構造較明
顯? (A)細胞質、葉綠體 (B)液泡、細胞膜 (C)細胞核、細胞膜 (D)細胞核、細胞壁。
物鏡
W
X
Y
Z
成像清晰時,物鏡與蓋
玻片的距離(cm
1
0.7
0.3
0.1
(圖一)
(圖二)
(圖三)
5頁,第 4
【題組】: 根據下圖中資料,依序回答第 40~44 題:
( )40.請問人的大小約是細菌大小的幾倍大 (A)20 (B)200 (C)1000 (D)1000000 倍。
( )41.承上題,若將細菌放大到人的身長大小,則人相當於是下列何者的大小?請選出最接近的比例(A)
台灣北二高來回跑兩趟約 1400 公里長 (B)環繞地球一圈約 40076 公里 (C)一座12.9 公里長的雪
山隧道 (D)一棵100公尺高的大樹。
( )42.察下列生物與選用的器材配對何較為適當? (A)單胞藻光學顯微 (B)孔雀魚→光學顯微
(C)病毒→光學顯微 (D)跳蚤→電子顯微鏡。
( )43.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微觀尺度? (A)病毒 (B)細菌 (C)單胞藻 (D)跳蚤。
( )44.人體細胞內 DNA 的直徑約 2米,關於 DNA 的直徑大小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介於單胞藻和跳
蚤之間 (B)介於細菌和單胞藻之間 (C)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 (D)比病毒還小。1奈米=10-9 米)
三、 閱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12
【閱讀題組一】:請閱讀完下列文章後,回答第 45~47題:
統馭海洋的小傢伙─原核綠球藻
海洋表層 200 公尺水域是一片長滿微生物的隱形「森林」它對地球的影響力與陸上森林不相上下這表
層水域裡住了各式各樣的浮游生物(以單細胞的藍綠藻、矽藻和其他藻類為主),形成了海洋食物網的基礎。
它們負責了地球大約一半的光合作用,我們呼吸的氧氣幾乎一半是由它們供應的。它們從大氣層吸收的二氧
化碳,和所有陸上植物加起來一樣多;要是少了這些浮游生物的作用,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將升至三倍。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浮游生物受大眾注意的程度和它們的豐功偉業根本不成正比 15 前美國麻省
理工學院的齊澤姆等人發現海洋藍綠藻(後來命名為原核綠球藻)以前,科學家也完全不知道這些微生物的
重大維生機能。它們是目前所知體積最小、數目最多,並且號稱為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光合生物,原核綠球
藻有時負擔了海洋中一半以上的光合作用。像原核綠球藻之類的藍綠藻,是地球上最早的造氧生物,廣義說
來,也是所有高等植物的祖先。
雖然原核綠球藻只有 0.5~0.7 微米寬1微米=10-6 米)它對氣候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是因為它數量龐
大,每滴海水內就有多至兩萬顆細胞。齊澤姆的最終目標,是找出生物圈的維生要素,她說:「是什麼因子在
調節生物圈?我們要如何保護使它們運作正常?又有什麼因素會迫使它們超出極限?」。唯有靠一點一滴地研
究整個系統才能取得這些知而且在我們明瞭生物圈的運轉後才能估測人類活動對其功能的破壞程度。
本文摘錄自【科學人 2004 年第 23 1月號】
[原核綠球藻]
( )45.關於「浮游生物」的敘述,下列何錯誤? (A)是海洋食物網的基礎 (B)以單細的藍綠藻、矽藻
和其他藻類為主 (C)負擔了地球上所有的光合作用 (D)長在海洋表層 200 公尺水域。
5頁,第 5
( )46.關於「原核綠球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地球上最早的造氧生物之一 (B)目前所知
積最小、數目最多,物種最豐的光合生物 (C)可說是高等植物的祖先 (D)只有 0.5~0.7 微米大小,
所以對氣候幾乎沒有影響。
( )47.若缺少浮游生物的作用,將會有什麼影響? (A)球上光合作用將減少一半 (B)動物可以獲
更多氧氣 (C)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大幅降低 (D)對生物圈系統的運轉完全沒影響。
【閱讀題組二】:請閱讀完下列文章後,回答第 48~50 題:
談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大敵然而顧骨本可不是補鈣就好師提醒足夠的維生素 D才能幫助鈣的吸收
議年輕時就培養運動習慣增加日曬,是最有效率合成維生素 D的方法。醫生建議若在南部地區,每天要曬
15 20 分鐘,北部則要曬半小時至 40 分鐘,更建議與其單純曬太陽,最好伴隨做運動,比如健走就老少
皆宜。要預防骨質疏鬆有兩大原則,一是增加骨,攝取高鈣食物如:奶、豆、小魚乾等食物;含維生
素D的食物魚肝油第二個原則避免不必要的骨質流失,以下的飲食習慣會加速骨質流失應該避免
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蛋白高鹽高糖的飲食過量飲酒與咖啡因含量高的飲品都會增加鈣質的流失。
( )48.請問鈣質的吸收與下列何者有關? (A)維生素 A (B)維生 B (C)維生素 C (D)維生素 D
( )49.下列關於文章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太陽曬越多越 (B)質疏鬆是老人家常遇到的麻 (C)
養運動習慣增加日曬能幫助鈣質吸收 (D)健走是老少皆宜的活動。
( )50.列何不能預防骨質疏鬆 (A)不過量攝取咖啡 (B)多吃補充活力 (C)平時少吃高鹽和
糖飲食 (D)多吃豆類和奶類食物。
試題結束,請妥善保存題目卷,並於段考後第一節自然課帶至課堂上檢討,未帶者,扣平時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