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頁,第 1頁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二次段考 自然科七年級範圍:2.2~3.4
※請用 2B 鉛筆依序將 50 題答案畫入答案卡上,注意班級和座號必須畫對,違者第二次自然段考成績扣 5分※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4 分
( )1.下圖為某種酵素參與的化學反應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和乙都是受質 (B)丙和丁都是
酵素 (C)此化學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D)只有丁是酵素。
( )2.關於人體的酵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高溫才會影響酵素活性,低溫沒有影響 (B)溫度越高酵素
的活性越好 (C)一種酵素能催化多種化學反應 (D)在適宜的環境下,酵素在人體外也可促進化學反
應進行。
( )3.醣類、蛋白質、脂質經人體消化後,分別轉變為下列哪些小分子物質被吸收? (A)葡萄糖、脂肪酸、
胺基酸 (B)脂肪酸、葡萄糖、胺基酸 (C)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 (D)脂肪酸、胺基酸、葡萄糖。
( )4.櫻花在秋冬葉片落盡時才開花,請問這個時候櫻花開花所需的養分從何處而來? (A)莖表皮細胞的
光合作用 (B)儲存在果實中的養分 (C)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養分 (D)根部在夏天儲存的養分。
( )5.小丸子進行光合作用的探討實驗,摘下葉片拿掉鋁箔後,處理步驟有:甲.放到熱水中漂洗;乙.放入
沸水中加熱數分鐘;丙.加入碘液;丁.加入本氏液;戊.放入酒精隔水加熱。試問,下列何者是測定
葉片澱粉的正確實驗操作步驟順序? (A)甲乙戊丙 (B)乙甲戊丙 (C)乙戊甲丙 (D)乙戊丁甲。
( )6.實驗中溶解葉片中葉綠素的方法,下列何者正確?
(A) (B) ( C) (D)
( )7.將葉片放在95%的酒精隔水加熱前後,酒精的顏色變化為何? (A)綠色變成白色 (B)白色變成綠色
(C)淡藍色變成黃色 (D)透明無色變成綠色。
( )8.將試管中的血液分成血球和血漿兩部分,下列哪一種物質不會出現在血漿中? (A)代謝產生的廢物
(B)血紅素 (C)激素 (D)水。
( )9.關於流行性感冒疫苗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施打疫苗可以使人體對病原體產生專一性防禦作用
(B)人類初次感染病原體時,身體的防禦作用反應最強烈也最快速 (C)血小板會大量增生,使得人
體再次感染相同病原體時可以馬上反擊 (D)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是為了治療流行性感冒,以免病情
更惡化。
( )10.植物的根部有許多細毛狀的根毛,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是由根部表皮細胞向外突出所形成
(B)可以增加吸收表面積 (C)根毛亦可行光合作用 (D)根毛可以吸收溶於水的礦物質。
( )11.關於淋巴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淋巴循環分為體循環及肺循環 (B)淋巴管能與組織細胞
進行物質的交換 (C)血漿從微血管滲入組織細胞間,稱為組織液,組織液再滲入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管會將淋巴直接送回心臟,重新進入血液循環。
( )12.關於血液中血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體積最大者為白血球 (B)具有細胞核的為紅血球
(C)可以攜帶氧氣的為白血球 (D)血小板可以吞噬病原體。
( )13.下表為人體的動脈和靜脈之差異比較,請選出哪幾項是正確的? (A)乙、丙、戊 (B)甲、丙、丁
(C)甲、丁、戊 (D)乙、丁、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