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七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55.27 KB
頁數
4
作者
littleco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2-07,离现在 1 26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4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科七年級一次段考試題卷
七年 座號 姓名
除電腦答案卡外,一律不准使用鉛筆作答,請用藍或黑色筆作答,違者該題不予計分。
一、單選題:(每題 2分)
1. )將紅血球放在哪一種溶液中,可看到雙凹圓盤狀的外形特徵?
(A)飽和食鹽水 (B)生理食鹽水 (C)清水 (D)以上皆可。
2. 小明將螞蟻標本置於解剖顯微鏡下觀察,得到如附圖的影像。若他想將螞蟻移至視野中央,
應該將螞蟻朝向何處移動?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 使用高倍率物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視野內的亮度適當卻仍然看不清楚目標物應該調整哪一項構造使目標
物的影像較清晰?
(A)反光鏡 (B)光圈 (C)粗調節輪 (D)細調節輪。
4. )下列何者可以表現出生長、繁殖、感應、代謝等現象?
(A)萌芽的種子 (B)烤雞腿 (C)鑽石 (D)木炭。
5. )人類的小腸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組成層次?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器官系統。
6. )下列何者僅由一個細胞便能完成所有的生命現象?
(A)非生物 (B)任何生物 (C)多細胞生物 (D)單細胞生物。
7. )附圖為顯微鏡下的眼蟲照片,依圖中比例尺推算,眼蟲的實際全長約為何?
(A)25 微米 (B)75 微米 (C)25 毫米 (D)75 毫米。
8. )有關顯微鏡使用方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拿取顯微鏡時,僅需以單手緊握住鏡臂即可 (B)觀察樣本時可閉上一眼,僅以單眼觀察即可
(C)使用低倍率鏡時,可轉動調節輪以調整焦距 (D)若光線不足時,可轉換至高倍率鏡以提高亮度。
9. 附表為某冰淇淋的營養標示則此冰淇淋每 100 公克可產生多少大卡的
能量?
(A)240 (B)365 (C)440 (D)565
10. )請將下列物質由大至小排序:甲.碳、乙.澱粉、丙.葡萄糖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11. ( )有關生物生存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岩石、礦物等屬於非生物 (B)若沒有太陽,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完全不受影響
(C)生物能表現出生命現象,非生物則否 (D)大部分生物生存的條件有空氣、水、陽光和養分。
12. ( ) 細胞通常需要使用顯微鏡才觀察得到而細胞的形狀變化多端功能也各不相同下列對於各種細胞形狀與功能
的敘述,何者正確?
(A)皮膜細胞的形狀扁平,具有保護的功能 (B)神經細胞形狀細長,具有收縮的功能
(C)紅血球的形狀為單凹圓盤狀,功能為運送氧氣 (D)肌肉細胞有許多突起,可藉著這些突起來傳遞訊息。
13. ( )有關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水通過膜所進行的擴散作用,稱為滲透作用 (B)細胞壁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
(C)氧氣可以直接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 (D)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質可協助葡萄糖進入細胞。
14. ( )水、澱粉、礦物質、胺基酸、二氧化碳、纖維素等 6種物質中,共有幾種可透過「細胞膜上的特殊構造」進出細
胞?
(A)1 (B)2 (C)3 (D)4 種。
15. ( )下列哪一種生物的組成層次中,沒有「器官系統」的層次?
(A) (B)螞蟻 (C)樹蛙 (D)蝴蝶蘭。
16. ( )請問下列有關植物組成層次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葉肉屬於組織層次 (B)果實屬於器官層次 (C)根屬於個體層次 (D)保衛細胞屬於細胞層次。
17. ( )在顯微鏡下觀察樣本,當無法看到完整影像的時候,應該如何解決呢?
(A)縮小倍率 (B)放大倍率 (C)調整光圈 (D)調整焦距。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2/4
18. ( )若有一微小生物在複式顯微鏡視野中的游動方向如圖()所示則應將載玻片移
往圖()中的哪個方向才能再次將微小生物置於視野中央?(A) (B) (C)
(D)丁。
19. ( )阿真最愛吃生菜沙拉薯條冰淇淋請問這三種食物共同最缺乏下列哪一類營
養素?
(A)維生素 (B)碳水化合物 (C)脂質 (D)蛋白質。
20. ( )下列哪兩種養分不含能量,但對生物維持正常生命機能卻很重要?
(A)醣類、維生素 (B)維生素、礦物質 (C)蛋白質、礦物質 (D)水、脂質。
二、素養單選題:(每題 2分)
21. ( )生物的組成層次包含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與個體。阿玄去市場買了蛤蠣、雞蛋和地瓜葉。已知一般市售
雞蛋未經過受精,若依生物的組成層次,將此三者由複雜至簡單依序排列,應為下列何者?
(A)地瓜葉→雞蛋→蛤蠣 (B)地瓜葉→蛤蠣→雞蛋 (C)蛤蠣→地瓜葉→雞蛋 (D)雞蛋→地瓜葉→蛤蠣。
22. ( )探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時,常可依序用「觀察→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性的答案→設計與進行實驗」的步驟來得到
結論。小亨要研究渦蟲的行為,列出了甲、乙、丙、丁四個敘述,如附表所示。若以上述探討科學現象的步驟排
列甲、乙、丙、丁,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丁→丙→甲 (B)乙→甲→丙→丁 (C)丁→乙→甲→丙 (D)丁→甲→乙→丙。
23. )附圖為實驗課的二臺顯微鏡,小恩和阿嘉想利用顯微鏡觀察一朵小花,若小恩要
觀察萼片細胞的葉綠體大小,而阿嘉要觀察雄蕊的數目,則最適合他們使用的顯微
鏡分別為何?
(A)兩人皆為複式顯微鏡
(B)兩人皆為解剖顯微鏡
(C)小恩為複式顯微鏡,阿嘉為解剖顯微鏡
(D)小恩為解剖顯微鏡,阿嘉為複式顯微鏡。
24. ( )小軒在白蘿蔔絲上撒鹽拌勻後放置一段時間,準備製作醃蘿蔔,小軒發現盛裝白蘿蔔絲的容器中出現許多水,請
問這些水是從何而來?
(A)由白蘿蔔的細胞中滲透出來 (B)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來 (C)由鹽中分解而來 (D)由容器中擴散出來。
25. 稻米依據碾製過程分為三種稻殼除去外殼後稱為糙米若將糙米除去米糠層而保留胚芽的食米稱為胚芽米;
而再經過碾磨精白,除去米糠層、胚芽後,即成為白米。附表為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成分相關資料。依據我國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人膳食營養參考攝取量」中,年齡在 1930 歲的男性每日適度的礦物質「磷」攝取建議量
600 毫克,假設磷皆由稻米攝取而來,則國內在此年齡層的男性每日要食用多少的稻米最接近此建議量?
(A)190 公克的糙米 (B)220 公克的胚芽米 (C)300 公克的白米 (D)白米與糙米各 100 公克。
() ()
3/4
三、題組(每題 2分)
()小蓉在實驗室裡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校園池塘中的小生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26. ( )小蓉正準備觀察時,卻發現鏡頭髒了,他應該使用何種東西擦拭乾淨?
(A)衛生紙 (B)拭鏡紙 (C)手帕 (D)抹布。
27. ( )小蓉滴了一滴池塘水於載玻片上,接著蓋上蓋玻片時,卻發現載玻片上溢滿了水,此時應如何處理呢?
(A)直接把多餘的水倒掉 (B)滴加亞甲藍液 (C)用吸水紙將多餘的水吸乾淨 (D)在酒精燈上加熱。
28. ( )小蓉於視野中發現一隻草履蟲,試問下列何者為草履蟲具有的構造?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細胞壁 (D)大型液泡。
() 附圖為細胞模式圖,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29. ( )下列哪一項為細胞的生命中樞,如果失去它,細胞將逐漸死亡?
(A) (B) (C) (D)戊。
30. ( )下列哪個構造中可找到 DNA
(A) (B) (C) (D)丁。
31. ( )下列哪一項為細胞內的發電廠,負責轉化能量供細胞使用?
(A) (B) (C) (D)戊。
()小侑在實驗室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請回答下列問題:
32. ( )小侑應該使用何種方法取得口腔皮膜細胞較適合? (A)用咖啡攪拌棒的一端,輕刮口腔兩側皮膜 (B)用牙籤輕
刮牙齒表面 (C)用滴管吸取唾液 (D)用手指輕摳舌頭。
33. ( )依照實驗觀察結果關於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構造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具有細胞
壁與葉綠體 (B)兩者皆不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C)鴨跖草表皮細胞有葉綠體 (D)僅鴨跖草表皮細胞有細胞壁。
34. ( )小侑觀察到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都是扁平狀,這與他們的何種功能有關? (A)幫助體內物質的運輸
(B)具有保護的功能 (C)可進行光合作用 (D)具有支持內部構造的作用。
35. ( )觀察鴨跖草的下表皮細胞除了表皮細胞外還會見到保衛細胞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保衛細胞的特點? (A)呈半
月形 (B)具有葉綠體 (C)排列緊密 (D)兩兩成對。
()小智做檢測澱粉的實驗如附圖所示在一乾淨的載玻片上甲處放少許馬鈴薯碎末乙處滴上一
滴清水;然後在兩端各加上一滴藥品檢測。試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36. ( )可以用來檢測澱粉的試劑為下列何者?
(A)亞甲藍液 (B)本氏液 (C)生理食鹽水 (D)碘液。
37. ( )滴入試劑檢測後,可觀察到下列何種現象?
(A)甲變為藍黑色 (B)乙變為藍黑色 (C)甲、乙均呈藍黑色 (D)甲、乙均無變化。
()阿揚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表皮組織及人體的口腔皮膜細胞,
所得結果如附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38. ( )當阿揚進行觀察時,可以在何者中發現葉綠體?
(A) (B) (C) (D)丁。
39. ( )阿揚觀察「植物的表皮細胞」與人體的「口腔皮膜細胞」時,
可以發現其中一種細胞缺乏下列何者?
(A)細胞膜 (B)細胞核 (C)細胞壁 (D)葉綠體。
四、素養題組(每題 2分)
()臺灣四面環海有取之不盡的海水但是還是會因為長久不下雨而發生水荒於是有少數農民便引海水灌溉農田反而
造成農作物大量枯死。試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40. ( )引海水來灌溉,將會發生什麼事?
(A)植物吸收大量的鹽分 (B)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脹破而死
(C)根部細胞水分滲透出來,導致枯死 (D)植物體內礦物質過多,影響光合作用。
41. ( )水分通過膜的現象,稱為什麼?
(A)滲透作用 (B)運輸作用 (C)蒸散作用 (D)光合作用。
42. ( )為了解農作物枯萎的情形,於是取農作物的根部細胞,做成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則可看見何種現象?
(A)細胞膜維持原狀,細胞壁脹破 (B)細胞膜萎縮,和細胞壁分開
(C)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膨脹,使細胞脹大 (D)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萎縮,使細胞縮小。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4/4
()阿綸想驗證水分可以促進黴菌生長的假設故設計甲乙兩組實驗並記錄,
其三個變因如附表,試回答下列問題:
43. ( )實驗的 A變因應屬於變因種類的哪一種?
(A)應變變因 (B)操縱變因 (C)控制變因 (D)以上皆可。
44. ( )實驗的 B變因應屬於變因種類的哪一種?
(A)應變變因 (B)操縱變因 (C)控制變因 (D)以上皆可。
45. ( )阿綸的實驗結果是否驗證「水分可以促進黴菌生長」假設?為什麼?
(A)否,因為操縱變因不同
(B)否,因為控制變因相同
(C)是,因為小傑有設計對照組
(D)是,因為對照甲、乙實驗結果,甲的麵包上有菌絲出現。
五、非選擇題(每格 2分)
() ()草履蟲;()胺基酸;()白米飯;()冷氣機;()榕樹;()新月藻;()臺灣黑熊;()木椅子;
()大花咸豐草;()諸羅樹蛙。試依上列項目,回答下列問題:
46. 請問以上各項屬於非生物者,共有幾項?
47. 請問以上各項屬於單細胞生物者,共有幾項?
() 小軒使用解剖顯微鏡時,發現無法同時用兩眼觀察,如圖所示,
此時他應調整下列哪一種構造 48.
() 可移動的分子會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移動,直到物質均勻分布在空間中,
此現象稱為 49.
() 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是動物細胞如何構成生物體的層次順序,請將遺漏的部分填寫完整:
細胞→ 50. →器官→器官系統→生物體。
試題結束
變因種類
甲實驗設計
乙實驗設計
吐司麵包、
溫度 35℃、
室內有光線
吐司麵包、
溫度 35℃、
室內有光線
B變因
定時噴水
不噴水
麵包上逐漸
出現毛絨絨
的菌絲
麵包越來越
乾,沒看到毛
絨絨的菌絲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