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科七年級第一次段考試題卷
七年 班 座號 姓名
* 除電腦答案卡外,一律不准使用鉛筆作答,請用藍或黑色筆作答,違者該題不予計分。
一、單選題:(每題 2分)
1. ( )使用複式顯微鏡時,若目標物向右上方離開視野,應該將載玻片移向何方?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 ( )使用解剖顯微鏡時,若想要讓兩眼所觀察的視野一致,應該調整解剖顯微鏡上的哪一項構造?
(A)眼距調整器 (B)倍率調整輪 (C)調節輪 (D)光源開關。
3. ( )人類的小腸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組成層次?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器官系統。
4. ( )有關顯微鏡使用方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拿取顯微鏡時,僅需以單手緊握住鏡臂即可 (B)觀察樣本時可閉上一眼,僅以單眼觀察即可
(C)使用低倍率鏡時,可轉動調節輪以調整焦距 (D)若光線不足時,可轉換至高倍率鏡以提高亮度。
5. ( )附表為某冰淇淋的營養標示,則此冰淇淋每 100 公克可產生多少大卡的能量?
(A)240 (B)365 (C)440 (D)565。
6. ( )請將下列物質由大至小排序:甲.碳、乙.澱粉、丙.葡萄糖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7. ( )附圖為顯微鏡下的眼蟲照片,依圖中比例尺推算,眼蟲的實際全長約為何?
(A)25 微米 (B)75 微米 (C)25 毫米 (D)75 毫米。
8. ( )有兩包未標示名稱的白色粉末,已知分別為葡萄糖與麵粉。下列哪項實驗最適合用來區分兩者?
(A)取適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別直接加入少量本氏液,觀察是否變藍色
(B)取適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別直接加入少量本氏液,觀察是否變紅色
(C)取適量粉末置於試管,分別加入少量碘液,觀察是否變紅色
(D)取適量粉末置於試管,分別加入少量碘液,觀察是否變藍黑色。
9. ( )下列哪些生物可以使用放大倍率為 40 到1000 倍的顯微鏡觀察到全貌?甲.細菌 乙.病毒 丙.草履蟲 丁.人類
(A)甲乙丙 (B)甲乙 (C)甲丙 (D)丙丁。
10. ( )下列關於「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虎克首先發現活細胞 (B)虎克觀察到的細胞應該是植物細胞
(C)細胞內通常有一球狀的構造,稱為粒線體 (D)所有生物都具有細胞核與細胞壁。
11. ( )小方想知道自己所喝的飲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則應如何檢驗?
(A)直接加入碘液 (B)滴入亞甲藍液 (C)加入本氏液後隔水加熱 (D)加入酒精攪拌。
12. ( )小康看到網路上寫著「維生素 C可以預防感冒」,想要證明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因此設計了實驗分組如下表格,
試問哪一組是對照組?
(A)甲 (B)乙 (C)丙 (D)丁。
13. ( )下列何種養分在人體內雖無法產生能量,卻具有調節生理機能的功用?
(A)澱粉 (B)脂質 (C)蛋白質 (D)礦物質。
14. ( )現代人注重飲食的品質,不只要吃飽,還要吃得好,下列有關食物中所含營養素的敘述,何者錯誤?
(A)奶類、豆類食物含有蛋白質和脂質 (B)缺乏維生素 A可能會導致夜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