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題組:每題兩分,共十八分
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這個說法出現在許多權威的媒體之上,也有許多
名人紛紛響應分享,更有人將之解讀為全球氧氣供應會因此面臨危機。然而,這
個為亞馬遜雨林贏得「大地之肺」頭銜的數據,其實太過高估了。
這種說法「實際上來說就是沒道理」,因為大氣中並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能
讓樹木透過光合作用生成地球上 20%的氧氣。樹木吸收二氧化碳分子後,轉換後
釋出數量相當的氧氣分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不到 0.5%,卻有 21%的氧氣
,所以亞馬遜雨林是不可能產生這麼多氧氣的。
事實上,樹木白天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晚上細胞呼吸則會消耗氧氣,以氧氣
驅動將糖轉換成能源。因為氧的生產與消耗之間有這樣的平衡,所以現代生態系
幾乎未曾改變大氣中的氧含量,我們所呼吸的氧氣是數十億年來海洋浮游植物的
遺贈。
( ) 1.關於「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此說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一說被權威媒體證實
(B)名人巨星都贊同「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一說
(C)「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氧氣含量應該下修為 5%
(D)科學家不認同「全世界 20%的氧氣來自亞馬遜」此說法
( ) 2.關於大氣中氧氣的形成,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亞馬遜雨林對於現代大氣的氧含量比例有重大的影響力
(B)現代大氣的氧含量都源自於過往海洋浮游生物的累積
(C)地球形成之初,大氣氧含量已固定故無任何變動
(D)臭氧層破洞,導致現代大氣氧含量急速下降
童年,我有過童年嗎?應該有。
還記得坐在床沿學習穿衣服,怎樣把左臂穿進左面的袖子。然後,右臂。然
後,扣鈕扣。總是扣錯,原來一開始要用兩隻手摸準第一個鈕扣和孔眼,好像操
練一班大頭兵先確定誰是排頭。鏡子裡,這一排鈕扣扣得整整齊齊,服服貼貼,
好像烏合之眾已成訓練之師,心裡甜絲絲的,後來知道,這叫成就感。
還記得那時殺雞是大事,要殺先殺老公雞,牠已經不能報曉了。夾在一群孩
子中間討雞毛,那又長又硬又漂亮的雞毛,有個專用的名稱,叫翎。那時候孩子
沒有什麼玩具,一翎在手,陽光下如一道彩虹,天天拿出來把玩,向同伴炫耀,
或者立刻騎上竹馬,去青梅之下,插在她的鬢旁。後來知道,這叫虛榮心。
還記得大雨之後,街旁的一堆黃土變成了泥,孩子們高興了,玩泥巴。小孩
子!你能決定什麼呢,你能改變什麼呢,一腳踏進泥窩,忽然改了身份,有了權
柄,我要圓就是圓的,要扁就是扁的,我也可以把已經成形的打爛,重新再來。
那時候大人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髒,泥土不髒,墨也不髒,縱然拖泥帶水回家
,依然可以興高采烈,不受責罰。後來知道,這叫支配欲。
再到後來,我知道支配欲可以昇華為創造,虛榮心可以昇華為審美,成就感
可以昇華為謙卑感謝。
而我,也由童年、中年「昇華」到老年。(王鼎鈞 模糊童年)
( )3.「原來一開始要用兩隻手摸準第一個鈕扣和孔眼,好像操練一班大頭兵
先確定誰是排頭。」這句話說明做事應該掌握什麼原則?
(A)獨木不成林 (B)打蛇打七寸
(C)鐵杵磨成針 (D)習慣成自然。
( )4.作者說「後來知道,這叫成就感」、「後來知道,這叫虛榮心」、「後
來知道,這叫支配欲」,是以大人世界的用語,來反襯孩童的何種心理?
(A)純真無邪 (B)蒙昧無知
(C)無憂無慮 (D)缺乏責任心
( )5.「而我,也由童年、中年『昇華』到老年。」關於這句話的說明何者錯
誤?
(A)給人時間迅速流逝的感覺
(B)成就感、虛榮心、支配欲出現在中年時期
(C)文中的二、三、四段,分別比喻人的童年、中年和老年
(D)中年「昇華」到老年,如同虛榮心可以昇華為審美,成就感可以昇
華為謙卑感謝
天地間所涵蓋的自然萬物、人生百態,幾乎無一不是學問,無一不是「沒字的
書」,其量之多,絕非「汗牛充棟」可形容。由於他無時不有,無所不至,因而
俯拾即是,信手可得,因此「 」這句話是可以肯定的。
( )6.根據文意判斷,上文畫線處最不適合填入下列哪個選項?
(A)學海無涯勤是岸 (B)處處留心皆學問
(C)萬物靜觀皆自得 (D)落花水面皆文章
( )7.下列哪個名人的事蹟,最適合作為此段文章的例證?
(A)珍古德籌辦「根與芽計畫」,讓環境教育從小扎根
(B)牛頓被樹上掉落的蘋果打到頭,進而發現地心引力
(C)鄭板橋用心習書法,連睡覺時都用手在太太的肚皮上練習筆畫
(D)謝淑薇即使沒有贊助商,仍努力在國際網球賽中打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