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社會科七年級第三次定期考查題目卷
歷史範圍:Ch5-Ch6 七年級 班座號:___姓名:_______ 代號:05
一、 單選題,每題2分
1. ( )清代統治臺灣初期的土地開墾,往往伴隨著水利設
施的建設,請將下列當時所修築的水利設施,由南
到北排列,依序為何?甲、曹公圳;乙、瑠公圳;
丙、八堡圳;丁、貓霧捒圳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丙乙丁甲。
2. ( )從荷治臺灣至清代開港通商前,一直是臺灣重要出
口農產品的是下列何項?
(A)鹿皮 (B)茶葉 (C)蔗糖 (D)樟腦。
3. ( )上圖是臺灣開港後的前三名出口商品,其中因為甲
商品的外銷,導致何種影響?
(A)為爭奪甲的經營權,常爆發泉漳械鬥
(B)陳福謙因經營甲商品成功而崛起致富
(C)郊商與洋行紛紛出現,並且壟斷貿易
(D)經濟與政治重心逐漸由南往北轉移。
4. ( )北部客家人大多居住在丘陵地區,不利農作。直到
某事件後,臺灣出口產品轉變為茶、樟腦,居住在
主要產區的客家人從而獲利,提升社會地位。請
問:上述的「某事件」是指下列何者?
(A)鴉片戰爭 (B)開港通商
(C)牡丹社事件 (D)清法戰爭。
5. ( )臺灣開港後,下列何者在府城建立臺灣第一間西醫
醫館?
(A)馬偕 (B)馬友友
(C)馬雅 (D)馬雅各。
6. ( )陳悅記祖宅是臺北大龍峒地區的陳氏家族祠廟,該
祠廟由陳遜言創建於 19 世紀初;「陳悅記」並非
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統稱。該祠廟祭祀對象是來
臺第一代祖先陳文瀾(陳遜言的父親)。請問:
「陳悅記」應該是何種型態的宗族組織?
(A)有應公 (B)唐山祖
(C)開臺祖 (D)開漳聖王。
7. ( )清雍正年間,平埔族因不堪官府指派沉重勞役,憤
而聯合中部地區平埔族各社反抗,爆發清代臺灣規
模最大的原住民抗官事件。請問:該事件為下列何
者?
(A)加禮宛事件 (B)麻豆社之役
(C)朱一貴事件 (D)大甲西社事件。
8. ( )新竹北埔的「金廣福」公館,是清代公家與墾戶的
辦事處,公館旁邊是姜家祠堂—天水堂。道光年
間,政府鼓勵金廣福成立民的防禦拓墾組織—金廣
福大隘,此隘是由數十個隘所組成的防禦工事,專
門抵禦外來的侵略與武裝拓殖「番地」。下列有關
「金廣福」的敘述,何者正確?
(A)「金」代表金門、「廣」代表廣東、「福」則
是代表福建 (B)是清代負責發行墾照給渡臺的漢
人進行拓墾的管理機構 (C)公館的業務是處理開
墾、管理佃農以及收取隘租等事宜 (D)金廣福大
隘主要用來防禦西拉雅族與噶瑪蘭族的入侵。
9. ( )中山旅行社的某個旅遊行程簡介:「今天我們會經
過『吳沙國民中學』,還有吳沙的故居。其三合院
至今仍保存完整,屬於閩南式建築。」這個旅遊的
觀光地點,應是下列何地?
(A)臺南 (B)高雄 (C)宜蘭 (D)新竹。
10. ( )清帝國時期漢人移民積極拓墾臺灣,尚有不少地名
沿用至今。下列關於地名沿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館」(今苗栗縣公館鄉)反映了拓墾完畢
後的土地經營模式 (B)「土城」(今新北市土城
區)反映了漢人合資開墾土地的關係 (C)「三張
犁」(今臺北市信義區)反映了漢人與原住民的衝
突 (D)「二水」(今彰化縣二水鄉)反映了郭錫
瑠興建八堡圳引水灌溉。
11. ( )航運是臺灣對外聯絡的重要交通方式,清初臺灣與
中國大陸間的唯一「合法」口岸為下列何處?
(A)鹿耳門 (B)鹿港
(C)八里坌 (D)艋舺。
12. ( )早期移民忙於拓墾,但隨著臺灣日漸開發,也使得
臺灣的文風逐漸興盛。這其中轉變的因素為何?
甲、人民經濟生活改善;乙、教育機構的增設;
丙、傳教士積極提倡;丁、清廷防臺而治臺的成果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13. ( )臺灣開港後,傳教士也來到臺灣,其中以基督教的
哪一教會對臺灣影響最大?
(A)浸信會 (B)耶穌會
(C)道明會 (D)長老教會。
14. ( )居住花蓮的撒奇萊雅族,因清廷的開山撫番政策入
侵他們的傳統領域、破壞傳統文化等而群起反抗,
遭到清廷武力鎮壓,結果導致撒奇萊雅族向外遷
徙,散居各地。請問:該事件為下列何者?
(A)麻豆社之役 (B)加禮宛事件
(C)郭懷一事件 (D)大甲西社事件。
15. ( ) 清帝國統治時期,臺灣與中國之間有著密切的貿易
關係,由於兩岸往來頻繁,行郊因應而生。請問:
至今鹿港仍有「泉郊會館」的招牌,由招牌名稱推
斷,當時該商人以何地為貿易區域?
(A)泉州 (B)廈門 (C)福州 (D)潮州。
二、題組題,每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