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 (B)乙 (C)丙 (D)丁。
35. ( )承上題,在人口密度高的聚落當中,可以提供人民
哪一項生活所需?
(A)礦產資源 (B)居住空間 (C)就業機會 (D)糧食
生產。
36. ( )嘉南平原上的農田景觀,屬於
集村聚落,房屋分布相當聚集,如
下圖所示。請問:嘉南平原其形成
集村的主要因素為下列何者?
(A)開發較早 (B)水源較少
(C)氣候溫和 (D)礦產豐富。
37. ( )從各地的聚落發展過程來看,
便利的交通經常會促成聚落成長。在明清時期的臺灣,當
時主要的聚落皆為對外的______,到了日治時期,人口密
集、商業發達的街市多在______附近。請問:句子中兩個
空格應該分別填入什麼?
(A)港口;火車站 (B)客運站;機場 (C)港口;機場
(D)火車站;港口。
38. ( )人們在選擇各種不同交通工具時,會考量貨物的價
值、體積、重量、時效性等條件,並依各種運輸工具的特
性來做決定。請問:下列關於各種交通工具特性的敘述,
何者正確?
(A)海運:機動性最高 (B)公路:速度最慢 (C)鐵路
:運量最大 (D)航空:成本最高。
39. ( )在現代的臺灣,交通建設越來越多,有不同運輸方
式可供選擇,請問:以現況來看,下列哪一項運輸方式是
可行的?
(A)船:大稻埕到鹿港 (B)飛機:臺北到澎湖 (C)鐵
路:淡水到陽明山 (D)捷運:臺北到高雄。
40. ( )如果都市的交通發達,經濟繁榮,都市人口持續增
加,並發現都市空間開始飽和,居民往郊區搬遷。請問:
這是都市發展過程的哪一個概念?
(A)都市化 (B)都市計畫 (C)都市擴張 (D)都市更
新。
41. ( )承上題,當大量人口居住在郊區時,表示居民需要
便利的交通工具才能快速往來市區與郊區。請問:此交通
工具為下列何者?
(A)高鐵 (B)空運 (C)捷運 (D)水運。
42. ( )臺灣高鐵於民國96年通車,帶給臺灣西部居民一個
快速便捷的交通選擇,但原有的哪一個運輸工具因而被取
代,無法使用此運輸工具往來西部各都市?
(A)空運 (B)捷運 (C)水運 (D)鐵路。
43. ( )都市裡有許多歷史建物或是老房子,可能年久失修
,殘破不堪,經過整修改建過後變回原來的風貌,結合文
創產業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創造更多商機。請問:這是
都市發展的哪一個概念?
(A)都市化 (B)都市計畫 (C)都市擴張 (D)都市更
新。
44. ( )近100年來,臺灣的都市化程度變化趨勢如下圖。請
問:根據此圖,可以發現哪一個現象?
(A)都市面積擴大 (B)都市人口比例增加 (C)都市人
口年齡提高 (D)都市人口性別比上升。
45. ( )珊珊買東西的時候,喜歡觀察外包裝所載明的地址
,可以從中發現各地的產業發展特色。請問:珊珊購買了
一個USB隨身碟,這家廠商的總公司最有可能位在何處?
(A)臺北市內湖區 (B)新北市鶯歌區 (C)花蓮縣瑞穗
鄉 (D)臺東縣池上鄉。
46. ( )臺灣黑熊是臺灣最大型
的哺乳類動物,由於過多的人
為干擾,像是非法狩獵、買賣
、棲息地破壞、道路開發等問
題,使得數量僅剩數百隻。請
問:依下圖「三軸、海環、離
島」的空間畫分方式,何處最
需要做好臺灣黑熊的保育工作
?
(A)甲 (B)乙 (C)丙 (D)丁
47. ( )阿朗壹古道是臺灣僅存沒有公路經過的原始海岸線
,全長8.4公里,沿途生態豐富,景觀開闊。請問:阿朗
壹古道位在哪兩個縣市的交界?
(A)高雄-屏東 (B)屏東-臺東 (C)花蓮-臺東
(D)宜蘭-花蓮。
48. ( )「石滬為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漁法,在潮間
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
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
入石滬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
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阿寶讀了關於石滬的相關報導
,對石滬相當有興趣,想要親眼去看看。請問:阿寶應該
要去哪一個地區?
(A)屏東縣 (B)澎湖縣 (C)金門縣 (D)連江縣。
49. ( )下圖為某離島的傳統建築,房屋依山而建,居民就
地取材使用堅硬的花崗岩建造,可以抵擋海風侵蝕。請問
:如果想要到這裡參觀,從臺北搭飛機出發後要往哪一個
方向?
(A)↖ (B)↗ (C)↙ (D)↘。
50. ( )臺灣區域發展不均衡,顯現在各地的人口密度、平
均所得、教育程度、醫療資源、商業活動等等。請問:在
下列選項中,哪一個縣市的平均教育程度較高?
(A)新竹市 (B)嘉義市 (C)臺南市 (D)花蓮縣。
【試題結束,請謹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