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社會科七年級第三次定期考查
歷史範圍:Ch5-Ch6 七年級___班座號:___姓名:_______ 代號:05
一、 單選題,每題2分
1. ( )臺灣原住民正名運動、客家電視臺、原住民族電視
臺的開播,這些現象具有何種意義?
(A)本省排斥外省文化,省籍情結嚴重
(B)原住民族勢力愈來愈大,操控政治
(C)尊重多元族群不同文化特色的價值
(D)透過遊行示威抗議導致政府妥協。
2. ( )1970 年代,臺灣的內政與外交面臨嚴厲挑戰,經
濟起飛後也帶來許多問題,知識分子因而做出什麼
回應?
(A)關懷臺灣本土社會
(B)迎合美國流行風潮
(C)呼應中共一國兩制
(D)恢復日本殖民文化。
3. ( )在政府所推行的十大建設中,以哪一建設所占比例
最高?
(A)鋼鐵工業 (B)石油化學工業
(C)交通建設 (D)核能發電產業。
4. ( )阿滴到金門觀光,買了當地著名的鋼刀。老闆對阿
滴說:「你知道鋼刀的原料怎麼來的嗎?因為西元
1958 年的一場戰役,在短短 44 天內就遭受 47 萬4
千9百餘發的炮彈轟炸,所以金門有很多廢棄炮彈
可以做鋼刀。」根據上文,此場戰役為何?
(A)韓戰 (B)國共內戰
(C)古寧頭戰役 (D)八二三炮戰。
5. ( )民國 60、70 年代,美國提供對中華民國的援助,
解決了當時臺灣嚴重物資不足的問題,對臺灣經濟
穩定與政府遷臺初期的經濟發展貢獻甚大。請問:
美援於哪一事件後展開?
(A)韓戰 (B)國共內戰
(C)古寧頭戰役 (D)八二三炮戰。
6. ( )下列臺灣土地改革的措施,若依時間先後順序排
列,何者正確?
甲.公地放領 乙.耕者有其田 丙.三七五減租
(A)乙丙甲 (B)丙甲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7. ( )隨著兩岸民間交流密切,書信、電信及轉口貿易逐
年增加,衍生問題日益複雜,行政院乃成立專責機
構,協助處理中國事務。由我國行政院所設置的兩
岸事務專責機構為何?
(A)海峽交流基金會
(B)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C)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D)大陸委員會。
8. ( )西元 1979 年,黨外人士在高雄市舉行聯合國「世
界人權宣言」發表 31 週年紀念會,一場原為表達
言論的演講集會,卻演變成民眾與憲警衝突。請
問:此應指哪一事件?
(A)美麗島事件 (B)太陽花運動
(C)二二八事件 (D)三月學運。
9. ( )西元 1988 年,有一群臺灣的弱勢族群走上街頭,
高喊「為求生存,還我祖先土地」的口號,希望能
夠引起有關當局對他們的重視。請判斷,這個弱勢
族群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國際移工 (B)客家族群
(C)閩南族群 (D)原住民族。
10. ( )圖一是筱方暑假去某外島旅遊,在當地景點拍攝的
照片。由照片內容推測她應是去圖二哪一地點?
(A)甲 (B)乙 (C)丙 (D)丁。
11. ( )設置加工出口區,輸出食品、成衣等輕工業產品,
中小企業因而蓬勃發展,使臺灣逐漸轉變為以工業
為主的經濟型態,這是哪一項政策實行的結果?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 (D)產業升級。
12. ( )住在金門的小蝦,利用假日到對岸的廈門遊玩,看
到路旁的標語(如圖三所示)。請問:這應是哪一
時期出現的標語?
(A)武力對抗時期 (B)政治對峙時期
(C)兩岸交流時期 (D)意識型態對抗時期。
圖三
二、題組題,每題 2分
13. ( )甲事件對臺灣造成的直接影響為何?
(A)中共對臺灣發動武力進犯
(B)臺灣正式進入務實外交階段
(C)臺灣以三不政策回應中共
(D)臺灣邦交國數量逐漸減少。
14. ( )乙論點是哪一位總統任內首次發表的?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蔡英文。
兩岸外交關係發展史有許多變化,請針對下列四段文字回
答問題:
(甲)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他的政府之代
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
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
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乙) 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強調
兩岸是分裂分治的對等政治實體。
(丙) 美國為防堵共產勢力擴張,派遣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
峽,確保臺海安全。
(丁) 臺灣人民拿著「卡特無恥」的抗議標語,群聚在臺北
松山機場外,朝著來訪的美國代表團車輛,激憤的丟
擲雞蛋……,四周不斷的傳出民眾憤怒的抗議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