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4、文化大革命被稱為「十年浩劫」。請問文革的原因是?
(A)毛澤東利用紅衛兵奪權(B)四人幫失勢(C)美國策動中國動亂(D)無產階級暴力革命
( )15、下列何者是中日戰爭時,蔣中正領導下國民政府的戰略?
(A)速戰速決(B)以空間換取時間(C)農村包圍城市(D)征服日本
( )16、1989 年六四事件,起因是學生想爭取下列何者?(A)政治民主(B)共產經濟(C)科技現代化(D)改革開放
( )17、下列哪一事件與張學良的動向有直接關係?
(A)達成聯俄容共(B)國府北伐完成(C)成立黃埔軍校(D)發生寧漢分裂
( )18、1943 年三位盟國領袖於雅爾達開會,此會議造成的影響何者為是?
(A)中美英三國領袖參加(B)決議戰後滿洲地區歸還中國
(C)意在督促蘇聯對日本作戰(D)決定臺灣屬於中國
( )19、中國為一廣土眾民之國家,改革要全面落實不易,所以鄧小平用漸進的方法推動改革開放。請問於改革開放初期,
最先開始與資本主義世界接軌的經濟特區,集中於中國哪一個地理區域?
(A)黃土高原(B)蒙古高原(C)華北平原(D)東南沿海
( )20、照片中,祖父身後的牆上,有張寫著「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的海報。請問這張
照片最早應產生在下列何時何地?
(A)大躍進時期的人民公社(B)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特區(C)文革時期的北京(D)淞滬會戰時的上海
( )21、「九一八事變」後日軍接著佔領下列哪一個重要城市?
(A)華北「北京」(B)東北「瀋陽」(C)西南「重慶」(D)東南「南京」
( )22、下列哪一個事件的主導者,對於中國儒家的立場最為友善?
(A)新文化運動(B)文化大革命(C)戊戌政變(D)五四運動
( )23、甲、珍珠港事變;乙、盧溝橋事變;丙、南京大屠殺;丁、遷都重慶;戊、淞滬會戰。以上五個事件依時間先後
排序為?(A)丁甲乙丙戊(B)甲乙丙丁戊(C)丁丙戊甲乙(D)乙戊丁丙甲
( )24、下列時間、政府與領導人的配對,何者正確?
(A)1941 年的重慶國民政府-蔣經國(B)1941 年的南京國民政府-周恩來
(C)1941 年的滿洲國-愛新覺羅溥儀(D)1941 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
( )25、請問下列何者屬於中華民國「十年建設」即「黃金十年」時代的經濟政策?
(A)廢兩改元(B)協定關稅(C)片面最惠國待遇(D)惡性通膨
( )26、甲、兩萬五千里長征;乙、大躍進;丙、文化大革命;丁、抗美援朝。請問以上事件依發生時間先後排序,下列
何者正確?(A)乙甲丙丁(B)丁丙甲乙(C)甲丁乙丙(D)丁乙甲丙
( )27、1930 年代日本擴張的目標,並非把東亞變成日本領土,而是建立許多親日本的政權,請問下列何者屬之?
(A)臺灣民主國(B)滿洲國(C)重慶國民政府(D)武漢國民政府
( )28、1930、40 年代,國民政府先後發行法幣、金圓券、舊臺幣等貨幣,請問這些貨幣共同的特徵是?
(A)皆遭受惡性通膨打擊(B)皆是十年建設期間發行(C)皆流通於中國各地(D)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用
( )29、1949 至50 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推動「耕者有其田」等等土地改革,約略同一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也
推行土地改革,兩者的目標都希望更平均的分配土地,但手段大大不同。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改採用何種手
段?(A)沒收(B)徵收(C)劫收(D)買收
(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動大躍進的結果,造成 1960 年代初期的大饑荒。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造成大饑荒的原因?
(A)土法煉鋼浪費人力(B)人民公社降低生產意願(C)人民公社虛報產量(D)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