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56.1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2-29,离现在 2 30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10 題每題 4分,1130 題每題 3)
( )01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西方國家的軍事及工商業實力快速發展東亞傳統國家—清帝國及日本都受到嚴重的挑戰
及衝擊;請問,試圖打破清帝國及日本的通商限制,並要求開放港口的西方國家,分別為下列哪兩國?
()英國、法國 ()法國、德國 ()英國、美國 ()德國、美國
( )02右圖呈現清代中期以後朝廷允許外國傳教士在華活動範圍逐漸改變的情形
造成此轉變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經濟重心由沿海轉內陸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之後
()清廷推動自強運動之後 ()清帝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 )03、西元 1894 年,清帝國與日本帝國之間的衝突,乃是因為下列哪個地區的問題而引發的?
()臺灣 ()朝鮮 ()琉球 ()越南
( )04、一位外國旅行者來華時曾提到:「讀到本地報章報導,中國第一間女學堂終於正式開學。令人意外的是,儘管招
生廣告已經在幾天前發出,但開學這一天卻是乏人問津。」請判斷這位旅行者,最有可能記錄的年代是?
()18 世紀前期 ()18 世紀後期 ()19 世紀後期 ()20 世紀後期
( )05從右圖的內容來看請問圖中的情形應該是從下列哪場戰爭後開始出現的呢?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
( )06、自強運動主要是清廷因為戰爭的失利而展開,然而卻也因為一場戰爭的敗北
而告終。請問:使自強運動開始與結束的戰爭分別為下列何者?
()英法聯軍、甲午戰爭 ()鴉片戰爭、清法戰爭
()清法戰爭、甲午戰爭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
( )07西元 1898 年,北京紫禁城內發生政變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掌政到處搜捕
被視為亂黨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門和各類官職也重新恢復,軍政大
權則由太后信任的權貴控制。下列何者是造成此事件發生的原因?
()自強運動 ()百日維新 ()八國聯軍 ()立憲運動
( )08城市觀光資料提到「本市原本是一個小縣城是晚清首次對外開港的五大港之一此後國人移居本地漸增
也開闢棋盤式的西式道路,西方物質文明快速輸入。」請問:此城市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上海 ()安平 ()南京 ()天津
( )09、仁哥看到一則資料如下:
請問:關於仁哥看到的資料,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清朝願與英國平等往來 ()英國當時為清帝國藩屬
()清帝國需要與英國通商 ()清朝天朝上國觀念濃厚
( )10、右框是清代某位大臣呈給朝廷的奏摺內容。請判斷這位大臣陳奏的內容,
最有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呼應禁絕鴉片 ()推動自強運動
()因應英法聯軍 ()鼓吹君主立憲
( )11、玄修大姐說:「隋唐時期以後的選才辦法最公平,即使出身微寒,也可能仕途亨通、光耀門楣。」請問玄修老師
提及的選才辦法在晚清的哪場改革中廢除?
()自強運動 ()戊戌變法 ()庚子後新政 ()立憲運動
( )12
請問上面資料中《申報》提及的「今日之中國」,對於西化的接受程度為何?
()完全不接受 ()接受程度低 ()接受程度高 ()可有可無
( )13、承上題,《申報》為晚清出現的報章媒體,請問下列何者是這些新媒體的特色?
()作為政府官方喉舌 ()引進西方新思潮 ()掌控一般民眾思想 ()加劇民間排外氣氛
【背面尚有試題】
今日之中國已經不是從前可以比擬的,以前若有西方的事物,眾人都會覺得驚愕奇怪,絕對沒有欣慕仿效的
人;現在這種風氣已經逐漸改變,對於西方的事物,眾人不但不譏諷批評,反而還會感到羨慕喜悅呢。
(資料來源:改寫自申報,風氣日開說。)
大英博物館裡有一道特別的「聖旨」,是由中國的乾隆皇帝寫給當時的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聖旨內
容約莫如下:「我們是天朝上國應有盡有,無須與你們通商。假若你們喜歡絲綢、瓷器等來自我國的商品,
我每年都可以賞賜你們一點,你們在蠻荒之地,不用年年進貢,只要心裡向著大清即可。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4右圖是某時期報刊上所刊載的時事報導此一報導最可能是在
描繪下列何時的情景?
()十八世紀前期 ()十八世紀後期
()十九世紀後期 ()二十世紀後期
( )15()甲午戰爭()吞併朝鮮()吞併琉球()牡丹社事件。
以上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對外擴張行動請問按照正確的順序
排列應該是?
()丁丙甲乙 ()丙甲丁乙 ()乙丁丙甲 ()甲丙乙丁
( )16、右圖為清末外務部發行給俄國公使的護照,代表清末當時已與各國有平等往來的外
交關係外務部的前身是西元 1861 年成立的清末第一個專門負責外交的機關請問
應該是下列哪一個?
()京師大學堂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責任內閣 ()市舶司
( )17西元 1900 在慈禧太后默許民眾攻擊教堂及傳教士甚至包圍北京的外國使館後
美軍第十五步兵團首次被派遣至中國保護僑民清朝滅亡後步兵團為確保美國人在
華利益長期駐守天津根據上文美國首次派遣第十五步兵團至中國的原因
可能是下列何者?
()鴉片戰爭結束後,要求給予特權 ()趁英法聯軍之際,脅迫開放天津
()與列強瓜分中國,從中獲得利益 ()義和團事件爆發,引發八國聯軍
( )18、右圖是某一港口附近的各國商館平面示意圖,根據圖中內容判斷,此一港口
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十七世紀後期的長崎
()十八世紀前期的香港
()十八世紀後期的安平
()十九世紀前期的廣州
( )19西元 1905 年的中國報紙報導「這一場戰爭是君主立憲戰勝君主專制的最佳寫照我們的政府應該也要仿行君
主立憲的體制,讓國家富強。」根據上述的內容,所指的應是下列哪場戰爭?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八國聯軍 ()日俄戰爭
( )20、右表是中國歷史上某一官方教育機構的課程概況,這些因應國家
需要的課程,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自強運動
()立憲運動
()義和團事變爆發
()庚子後新政改革
( )21、亞拿搭乘時光機,前往清朝末年的上海,請問他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現象呢?
(甲)使用行動電話 (乙)閱讀萬國公報 (丙)在西餐廳用餐
(丁)用自來水洗臉 (戊)搭高鐵去北京
()乙丙丁 ()丙丁戊 ()甲乙丙 ()甲丙戊
( )22、右圖是臺灣史上的一份官方文件,此文件發布的時代背景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南京條約簽訂,鴉片輸入臺灣
()英法聯軍過後,臺灣開港通商
()馬關條約簽訂,日本統治臺灣
()八國聯軍結束,列強駐軍臺灣
( )23、晚清大臣李鴻章,曾向皇帝呈上奏摺指出「現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西方各國
通商傳教往來自如,洋人表面上與中國友好,實際上卻想吞併中國,這實在是
『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西方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快速的輪船、電報、精巧
的軍械機器、以及無堅不摧的炮彈。……但願皇上以人才培育為要務,使有志
之士了解洋務,練兵、製器、造船等事務才能精進。」請問,根據奏摺內容,
這應該是在哪場戰爭之後所發出的感想?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
【後面尚有試題】
……
……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 )24秋瑾讀了陳天華的書之後深受感動並寫賦言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兒烈」從此她穿起一身男裝,
接收不少西方新思想挑戰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束縛並投身於革命的行動當中由上述的作為顯示何種社會變化?
()強調女性溫婉恭順角色 ()男尊女卑思想受到重視
()女性權利意識逐漸抬頭 ()重視男主外女主內思維
( )25右表是一件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案件審判概況據內容判斷
此審判最可能出現在下列何時?
()十七世紀前期
()十八世紀前期
()十八世紀後期
()十九世紀後期
( )26、知名動漫「鬼滅之刃」中,主角炭治郎第一次離開鄉村到東京時,看到的不是傳統
日式木屋,而是一棟棟西式洋樓以及燈火通明的鬧市,火車、電線桿等現代化事物
也令主角大為驚嘆;鬼王無慘首次登場時,身上穿著西式紳士服,街上的行人則是
和服、西裝混搭,鬼殺隊成員們也是穿著西式立領學生服搭配傳統日式羽織(如右
圖)請問這些現代化事物的出現以及傳統現代交融的現象代表這部漫畫的背景
設定最接近下列哪一個時代?
()大化革新 ()鎖國時代 ()黑船事件 ()明治維新
( )27、清末四川巡警道的勸諭婦女放足白話告示中提到:「從前未禁纏足,以天足為醜。現在人人都是天足,個個都以
纏足為醜,爾等再不放足,真是不知自醜。」此種風氣形成以後可能帶來的改變為何?
()女性在家庭中扮演溫順角色 ()女性逐漸走出家庭外出就業
()男女從此獲得真正平等地位 ()女權因此獲得憲法法律保障
( )28、小源蒐集中國近代某一歷史事件的四份相關資料,如下表所示。表中的「資料一」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英法聯軍正向北方發展,勢力從南京向首都北京地區蔓延
()立憲派成群結隊在全城遊行,並聚集至清朝官員住宅抗議
()義和團燒毀天主教堂、美國傳教團體的房舍,以及海關外國雇員的住所
()武昌已經宣布成立共和政權,革命軍隊準備和來自北方的清朝軍隊作戰
2930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問題:
張幼儀,是一位銀行家與企業家。11 ,她考入江蘇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4 歲,她遵照家中長輩旨意結婚17 ,丈
夫出國留學,而她則留在老家侍奉公婆,並產下一個男孩;19 歲,張幼儀前往英國與丈夫會合,後來,丈夫在得知她再次懷
孕時要求墮胎並離婚;離婚後,張幼儀開始在德國學習幼兒教育。25 歲,她應公公邀請返回中國,公公收她為義女,張幼儀
奉養公婆終老;同時,她也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27 歲,她在兄長協助下接管經營「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並在短時間內
使銀行轉虧為盈此後她還開辦「雲裳服裝公司」引入新潮時裝式樣,並擔任總經理職位同時,她也進行股票易操作
並協助兄長管理中國國家社會黨之財務後來前夫死於空難她讓自己的弟弟陪著兒子去認領遺體在公祭儀式上她堅持
以傳統禮儀舉行喪禮。53 歲,她在日本再婚;88 歲,張幼儀逝世於紐約,並被安葬在芬克里夫墓園。
(節錄改寫自維基百科)
( )29張幼儀的第一任丈夫曾以傳統的「小腳」形容張幼儀請問由上文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張幼儀被認為「傳統」
地方在哪裡?
()遵照家中長輩旨意結婚 ()前往德國學習幼兒教育
()管理政黨財務參與政治 ()中晚年在日本再次結婚
( )30、張幼儀曾說過:「我有兩副面孔,一副聽從舊言論,一副聆聽新言論。我有一部分停留在東方,另一部分眺望著
西方。」請問,那個聆聽新言論並眺望著西方的「新女性」張幼儀,從下列何處可以看出來?
()侍奉公婆並撫養小孩 ()為追隨丈夫前往英國 ()以傳統禮儀舉辦喪禮 ()經營銀行及服裝公司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