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學年度上學期中興國中第一次段考八年級歷史科段考試題 八年 班 號 姓名:
一、單題 (1-20 一題 3分,21-30 一題 4分)
1.( ) 在胡漢融合的過程中以北魏政權最為積極。請問:
下列何者不是北魏所推動的漢化政策之一?
(A)改為漢族姓氏
(B)改穿漢族服裝
(C)改說漢語
(D)禁止胡漢通婚。
2.( ) 阿思在星期日參加一場演講會,演講的內容以張騫
、玄奘等人的事蹟為主,引起熱烈的討論。由此推
斷,這次演講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A)外來宗教的中國化
(B)科技發展與文明變遷
(C)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
(D)中國文學的時代精神。
3.( ) 王老師上課時提到:「這個時期的政權基本上是南
北對峙,北方是胡人政權重複併吞與分裂的紛亂局
面,不少北方人民為逃避戰亂而南遷。南方的執政
者配合南遷人士所帶來的技術與人力,促成南北兩
地的交流,也讓南方經濟日漸繁榮。」請問:上述
內容是指下列哪個時期?
(A)西周時期
(B)東周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南北朝時期。
4.( ) 附圖是某一時期亞洲三個國家交流的情形,根據內
容判斷,此時期的交流對當時日本造成了何種影響
? 【改寫自
108
年會考】
(A)積極吸收中國文化
(B)天皇大權旁落
(C)日本成為強國
(D)斷絕與各國往來。
5. ( )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胡族君主推行漢化運動最積
極的是哪位帝王?
(A) 北魏孝文帝 (B) 漢武帝
(C)唐太宗 (D)秦始皇。
6.( ) □制度,以血緣為基礎,強化對諸侯的統治。周天
子是永遠的大宗,其餘諸侯在封國內為大宗,對周
天子則是小宗。上述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
(A)科舉 (B) 九品官人
(C)宗法 (D)中央集權。
7.( ) 東周時代,秦國任用何人變法,推行法治,獎勵軍
功,以法治取信天下,使得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
國家?
(A)嬴政 (B)商鞅 (C)張騫 (D)玄奘。
8.( ) 附圖為書法字體中的小篆,其為某一時代通行全國
的字體,對中國各地的文化交流有重要影響。請問
:關於此字體形成的背景與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由漢武帝大力推行
(B)此為中國首度出現的統一文字
(C)此文字是為確立封建體制而施行
(D)造成世族社會的出現。
9. ( ) 漢代大儒韋賢因為精通儒家經典,擔任高官,其
子孫也身居要職。因此,當地盛行一句話:「與其
留給子孫滿筐的黃金,不如教他們學好一部經書。
」請問:這個現象導致下列何事產生?
(A)禮樂宗法的衰敗
(B)太學教育的設置
(C)世家大族的形成
(D)科舉制度的盛行。
10.( ) 根據史書記載,中國曾經有位皇帝具備知人善用、
容納直諫的美德,在他在位期間,擊敗東突厥,獲
得「天可汗」稱號。請問:上述這位皇帝是下列何
者?
(A)唐太宗 (B)北魏孝文帝
(C)漢武帝 (D)秦始皇。
11.( )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此一諺語
,是哪一種選才任官制度建立後,才可能開始流傳
?
(A)西周的封建制度
(B)漢朝的推舉孝廉措施
(C)魏晉的九品官人之法
(D)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
12.( ) 歷史上隋文帝的皇后為獨孤氏,唐高祖的母親也是
獨孤氏,唐太宗的皇后為長孫氏。獨孤氏、長孫氏
均為胡人姓氏,在此前提下,隋唐皇帝在胡漢議題
上大多採取何種態度?
(A)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B)井水不犯河水
(C)當作空氣一樣看不到
(D)平等開放。
13.( ) 張騫是中國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險家。首先開闢了一
條經西域、中亞,通往北非、歐洲的道路,此即後
世所稱的絲綢之路。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將張騫通
西域的壯舉稱為「鑿空」,形容他開通東西兩方的
壯舉。請問:皇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什麼?
(A)聯絡西域諸國夾擊匈奴
(B)護送漢朝公主與匈奴和親
(C)積極發展對西域各國的貿易
(D)說服南匈奴降漢以移居邊境。
14.( ) 修修的歷史報告以漢武帝的事蹟為主題,下列蒐集
的資料中,何者「不可以」採用?
(A)推行察舉制度
(B)派遣張騫聯絡西域各國
(C)設立太學,教授儒家思想
(D)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
15.( ) 東周黃河流域各國和秦朝皆修築長城,請問是要防
禦哪一個草原民族的入侵?
(A)蒙古 (B)匈奴
(C)突厥 (D)鮮卑。
16.( ) 佛教是現今世界三大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之一,佛
教起源於印度,大約於何時傳入中國?
(A)秦代 (B)漢代
(C)曹魏時期 (D)西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