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6、一位君主說:前朝因為不斷加稅,民生困苦以致造成大禍。不僅平時練兵要加稅,出兵東北也要加稅,後來鎮壓
民變、清剿海盜更要加稅,各項稅收超過兩千萬兩。「我朝」為民謀利,首先應當免除這些苛捐雜稅。這位君主
所說的「我朝」應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7、右表為某時期海外國家派出使節到中國進貢的次數統計表。請問:
他們所進貢的中國王朝,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北宋 (B)南宋 (C)元代 (D)明代
( )18、某書記述一位外國人的中國經歷,書中提到該地使用紙幣、繁忙的運
河以及泉州港;提到當時北方人稱南方人為「蠻子」;也發現該地的
主要道路一邊鋪有石頭,一邊不鋪石頭,因為「大汗的驛卒要騎在馬
上跑得迅速,不能走石頭路」。本書記述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時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 )19、十八世紀初,一位在中國傳教的法國傳教士於書信中描述,他所在的地區為群山中的平原,人口稠密,富人甚多。
此地自西元一千年左右起已是重要的工業城,現有作坊三千座,產品不僅供應全中國,還外銷世界各地,數量驚
人。這位傳教士詳述該地產品的製作過程,使歐洲人終得仿製成功。他所描述的產業最可能是:
(A)景德的瓷器製作 (B)杭州的絲綢製品 (C)徽州的茶葉工廠 (D)山西的白銀商行
( )20、知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開頭寫到,錢塘江邊臨安牛家村來了一位說書人,那說書人說道:「兵火過後,原
來的家家戶戶,都變成了斷牆殘瓦的破敗之地……那金兵佔了我大宋天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只怪我大宋
官家不爭氣……。」請問,小說裡這位說書人描述的應該是下列哪一事件?
(A)靖康之禍 (B)蒙古西征 (C)流寇之禍 (D)滿清入關
( )21、右圖分別為官方頒發的牌符及當時可通行使用的路線。根據內容判斷,
這兩幅圖最適合用來說明下列何者?
(A)兩宋時期的統治區域 (B)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
(C)大明帝國的朝貢貿易 (D)盛清時期的開疆闢土
( )22、16 世紀西班牙商人尼古拉斯深信「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全世界」,於
是籌措資金,準備前往亞洲採購絲織品、瓷器等商品,再將這些商品賣
往歐洲;但他因為不能直接進入中國的港口購買,尼古拉斯應該選擇下
列哪個港口停靠與貿易?
(A)澳門 (B)馬尼拉 (C)巴達維亞 (D)香港
( )23、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客獲救,送往
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來受到外國海盜侵擾,村民
誤認他是海盜,所以群情激憤。請問:上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女真族派到北宋的外交使者 (B)元代到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文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人
( )24、唐宋時期,隨著南海貿易的興盛,外國船隻停靠的貿易港也逐漸從廣州向北延伸到福建和長江流域。繼廣州之後,
泉州、明州(今寧波)也發展成大商港。外國商船將香料、珊瑚、瑪瑙、寶石、象牙、藥材等商品輸往中國,並
購買大量中國產品運回。請問:唐宋時期從南海來華貿易的外國商人,以下列何者為數最多?
(A)西班牙商人 (B)葡萄牙商人 (C)義大利商人 (D)穆斯林商人
( )25、「吳生是徽州人,參加科舉考試屢屢失利,但他沒有放棄金榜題名的希望。 為了糊口謀生,在這個徽州商人活躍
於全國,形成商幫組織的時代,他未從商而選擇行醫。有一年,吳生遠赴省城參加鄉試,卻遇上了身體不適的老
友 上門求診,結果老友得以痊癒,自己卻又再度名落孫山。終其一生,他雖未 能如願中舉,但卻成為一位良醫。」
上文中的吳生,最可能是下列何時的讀書人?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 )26、『《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描述清朝康熙初年,主角韋小寶無意中結識了自稱「小玄
子」的康熙皇帝,兩人成為好友後發生的一連串奇特遭遇;《鹿鼎記》的故事發生在清初,當中不少情節所觸及
的歷史事件,都在金庸的大膽創作下,重新呈現在讀者眼前。』請問,根據上述介紹,在《鹿鼎記》這本小說中,
主角韋小寶最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一個歷史事件?
(A)進攻臺灣 (B)倭寇之亂 (C)女真建國 (D)靖康之禍
【後面尚有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