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05.87 KB
頁數
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1-14,离现在 2 34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每題 4)
( )01阿樂是個 19 世紀後期生活在熱鬧的臺北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會遇到下列哪一個狀況? ()坐火車到
基隆去探親 ()到郵局去寄信 ()打電報給住在福州的親戚 ()政府增設噶瑪蘭廳。
( )02、睿睿暑假和家人一同到擁有豐富文化遺跡和人文氣息的古城臺南遊玩,在赤崁樓旁發現了九座「御龜碑」。是乾
隆年間平定哪一次民變後所樹立的? ()朱一貴事件 ()郭懷一事件 ()林爽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 )03新港文是臺灣原住民最早書寫的文字不僅改變了原住民對外的溝通方式也強化了基督教的傳遞下列關於「新
港文」的描述何者正確? ()明朝政府為了推廣漢人文化而刻意創造 ()西班牙為了宣揚教義而以拉丁文拼
寫而成的 ()荷蘭人以羅馬字母拼寫原住民語言而成 ()漢人為了與原住民溝通而改寫漢字。
( )04清帝國初期臺灣行政區的變遷如彰化縣淡水廳噶瑪蘭廳等的增設主要是以下列何項因素做為主要的考量?
()原住民殘害漢人 ()民變與受外力入侵 ()外國勢力的入侵 ()政收入增加。
( )05、清帝國時期,英國人威廉應聘到臺灣某地擔任教師。某次他寫信回家,提及「此地剛成立的電報學堂要徵求一位
專家,郵政總局也剛剛成立,因此通信很方便;在此生活並不寂寞,除了一些外國商人外,還有幾位鐵路專家,
我們彼此都有往來。」請問:威廉寫信的地點應是下列何者? ()臺南 ()臺北 ()高雄 ()宜蘭。
( )06、下文描寫某一時期臺灣統治當局治理原住民的情景:「地方會議在赤崁舉辦,……長官開始對大會致詞,翻譯人
員則將長官的話口譯成新港社的原住民語……。接著,長官任命各社長老授予權杖,並關切官方修建的教堂和
學校的事務村落繳付的年貢等。」文中的長官」最可能是由下列何者所指派? ()英國領事館 ()西班牙
王國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 )07、琪琪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去了以下的景點參觀,請問:下列哪一個旅遊景點是清帝國早期鳳山縣管轄的範圍?
()南投九族文化村 ()臺南曾文水庫 ()高雄西子灣風景區 ()嘉義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 )08、小翰是個生活在嘉慶年間努力賺錢打拼養活妻小的福建人。()他想到臺灣打卻無法攜帶妻兒,忍痛將妻兒託
給鄰人照顧後,隻身前往臺灣,()遇上無良中間人差點溺死在臺灣海峽。好不容易自行脫困游上岸卻捲入()
朱一貴事件,被官府逮捕入獄,還好發現是誤會一場而被釋放,()小翰最後與同鄉一起開墾今天臺北盆地。以
上是某一歷史小說內容,其中小翰的哪一遭遇不符合史實? () () () ()丁。
( )09清帝國早期清廷對臺灣原住民的管理態度為何? ()希望漢人與原住民和諧相處故長期採取以漢人文化「教
化」原住民的策略 ()以立碑與劃界的方式防止漢人侵墾原住民地區 ()派遣高山族的勇士守住重要隘口,
以免平埔族與漢人間發生衝突 ()政府畫的「番界」以中央山脈為分界線,以東為「番人」之地,以西為漢人
的生活區。
( )10、由下列的資料,可知描述的時代背景為何?
資料一:臺灣省會臺北城首次裝設電燈照明,我帶學生去發電所參觀。
資料二:當時,電燈是屬於進步城市現代化的創設,雖然臺北比倫敦、紐約、上海晚三年,卻比東京早兩年開始
有電燈。
()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任內政績 ()沈葆楨來到臺灣的施政規畫 ()臺灣開港後民間團體與傳教士的合作
()日本接管臺灣的基礎建設。
( )11、沈葆楨曾上奏朝廷指出為了防範列強的野心,亟需開墾臺灣山地,請求朝廷廢除渡臺等禁令。沈葆楨來臺開墾
建設,與下列何者關係密切? ()林爽文率眾反清 ()鄭成功占領臺灣 ()臺灣被迫開港通商 ()牡丹社
事件發生。
( )12、詠詠在一本臺灣史書中看到一段文字:「順治 9年(1652 年),土民郭懷一反,戮於赤崁城,民被土番混殺
問:郭懷一是為了反抗哪一國人在臺灣的苛稅暴斂? ()日本 ()葡萄牙 ()荷蘭 ()西班牙
( )13、通告:「臺灣各縣向設驛站,現擬變通裁撤」,計畫「設局開辦郵政事務」,並准許商人平民「照章買票,附遞信
件」。請問:這個通告的背景為何? ()臺灣開港後,英國人計畫在臺灣設立郵局 ()劉銘傳來臺擔任巡撫,
引進西方制度創辦郵局等新政 ()鄭氏時期引進漢人文化設置郵局 ()清帝國晚期開港通商傳教士在
臺設置郵局
( )14荷蘭人佔領臺灣時曾說到「我們是為了胡椒與解救靈魂而來」由此可以推測荷蘭人東來目的無外乎傳教貿易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荷蘭人為了經濟活動引進臺灣的? ()番茄 ()豌豆 ()耕牛 ()甘蔗。
( )15、清帝國時期臺灣民變頻仍因此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說法下列何者最可能
是當時民變頻傳的原因? ()清初採取積極治臺政策,行政區劃與人員分配不均 ()
治臺官員素質欠佳吏治不良 ()無業無家室的原住民過多成為社會動亂的原因 ()
原住民為求自保,組成各種團體,會黨勢力盛行。
( )16以下是一段 17 世紀的文獻記載「西班牙人每年向該地的已婚原住民課徵二隻雞和三甘當
米的稅,原住民感到無法忍受,所以襲擊該 地的西班牙城堡,殺了三十個西班牙人。」
此段記載最可能是描繪 右圖中何處的情況? (A) (B) (C) (D)
( )17、臺中市有一所小學名為「土牛國小」,由此校名我們可以推知下列有關「土牛小學」的敘
述何者正確? ()在清帝國時期是漢番交界之地 ()是漢人渡海移民來臺的第一個據點 ()是鄭氏時期政
府發給農具、牛隻,鼓勵開墾之處 ()是高山族狩獵的地區。
( )18、新銳導演小祐想要拍攝一部以劉銘傳治臺政績為主題的宣傳影片,他應該介紹下列哪一個古蹟比較適合? ()
打狗英國領事館 ()基隆二沙灣炮臺 ()南德記洋行 ()臺南億載金城。
( )19、荷蘭統治臺灣初期,面臨到許多原住民部落的反抗,尤以當時臺南西拉雅族規模最大的部落反抗最為激烈。直至
1635 年哪一次戰役後,才奠定了荷蘭人南臺灣統治權的關鍵性軍事行動? ()麻豆社事件 ()新港社事件 ()
大肚王事件 ()郭懷一事件
( )20、鄭氏初期,由於來臺漢人增加且積極拓墾土地,壓縮了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加上時常徵召原住民從事搬運糧食工
作,引發原住民反抗。其中以中部地區的哪一股勢力反抗最為激烈?
()麻豆社 ()新港社 ()大肚 ()郭懷一
( )2117 世紀時,一所座落在臺南市麻豆區的學校即將落成,學校預定科目課程如下:
請問:科目課程中提及的習字課,是讓學生學習什麼樣的文字?
()英文 ()新港文 ()荷蘭文 ()西班牙文
( )22、小璇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裨海紀遊》,其中有一段文字記載「xx 繼荷而至,立法嚴格,殺戮不分男女老幼……。
今大肚、牛罵(今臺中市清水區的舊稱)、大甲、竹塹(今新竹地區的舊稱)諸社,草木叢生、土地荒廢不見一
人……。」請問:這個資料將臺灣部分原住民處境差與人口銳減的責任歸咎於何者? (A)荷蘭人 (B)鄭氏政權
(C)西班牙人 (D)清帝國官員
( )231873 年,某位歐洲學者說:「我四處物色,想找一個適合探險、收集自然史博物的地方,最後我決定到中國的福
爾摩沙島走訪一趟至少到當地已充分開發的地區看看沒想到福爾摩沙是一個進
行科學收集的嶄新天地我得以深入內地訪眾多的原住民部落。」請問這位
歐洲學者能在此時前往臺灣進行科學收集的時代背景為何? (A)林爽文事件之後
(B)渡臺禁令解除 (C)英法聯軍之後 (D)牡丹社事件之後
( )24、筱平假日與家人到基隆出遊,忽然見到路旁有刻著法文的墓碑(如右圖),此法軍
公墓的存在與哪項歷史事件有關? (A)開港通商 (B)開山撫番 (C)牡丹社事件
(D)清法戰爭
( )25、清將軍施琅說服康熙皇帝留下臺灣一地時曾說: 「雖然臺灣周遭島嶼很多,但實際上掌握了沿海四省的要害之
……臣認為放棄此地將釀成大禍保留此地則能永遠固守邊疆請問:根據上文何項不是他所說明的理由?
(A)臺灣的文風鼎盛 (B)臺灣可以固守邊疆 (C)臺灣戰略地位重要 (D)臺灣掌握沿海四省要害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