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20 題,每題 3分;21~30 題,每題 4分,總分 100 分)(請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
( )01、小安特別喜歡一首臺語歌曲《異鄉寂寞瞑》,因為自己一個人到城市打拼,每到夜晚下班時看著月亮及街上成雙成
對的人們,會想起在鄉下老家的情人是否和他有一樣寂寞的心情,或是已經離他而去。這首臺語歌詞中表現出臺灣
戰後經濟發展從農業轉型工業的過程中,社會的變化。請問:歌詞敘述的情境所產生的問題不包括下列何者? (A)
許多鄉村的壯年人口移至城市找尋工作 (B)農村人口老化情形嚴重 (C)鄉村因為人口外移所以汙染較少,生活
環境較佳 (D)鄉村較易產生隔代教養問題。
( )02、《臺灣關係法》乃為協助維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並授權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臺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
及其他關係。請問:美國國會是在何種背景下通過《臺灣關係法》? (A)國共內戰時 (B)韓戰爆發後 (C)臺
灣退出聯合國後 (D)臺美斷交後。
( )03、臺灣由於對美貿易連年順差,累積龐大外匯存底,不僅引起美國施壓要求我方開放市場,同時,也有新臺幣升值與
通貨膨脹的壓力。於是,政府在
1980
年代後提出何種經貿政策以因應此問題? (A)改行保護國內產業的進口替代
政策 (B)提出自由化、國際化的經貿政策 (C)設置加工出口區,輸出輕工業產品 (D)推動多項重大公共投資,
發展重工業。
( )04、下列何者不是臺海兩岸在武力對抗時期所發生的事件? (A)古寧頭戰役 (B)八二三炮戰 (C)中華民國政府遷
臺 (D)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令》
( )05、就讀外交系的志偉,一次在課堂上聽到教授回憶:「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國的外交遇到重大挫折,被迫退出聯合國,
甚至之後日本、美國等友邦也陸續與我國斷交。」請問:後來政府的因應,是在
1980
年代晚期推動哪一外交政策,
強調我國可以透過經濟實力、政治民主化來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A)活路外交 (B)鞏固外交 (C)彈性外交
(D)務實外交。
( )06、原住民族運動曾有「還我土地」、「還我母語」、「還我姓名」等三大訴求。請問:原住民運動從何時開始發展? (A)
1950
年代 (B)
1960
年代 (C)
1970
年代 (D)
1980
年代
( )07、阿美族的小朋友可以恢復他的阿美族名字,也可以在學校學習到他的阿美族母語。請問:這最有可能發生在哪一個
時期的臺灣? (A)荷蘭統治時期 (B)鄭成功治臺時期 (C)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D)解嚴後的臺灣。
( )08、附圖為兩岸分治後,中國大陸出現的一幅宣傳畫作。下列哪項敘述可以反映這幅
作品的時代背景?
(A)海峽兩岸情勢緊張,雙方不時爆發武力衝突 (B)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
交,對臺提出三通四流等宣傳口號 (C)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一國兩制」,忽略
我方擁有主權的事實 (D)兩岸展開交流,我方成立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
會因應。
( )09、自
1949
年起,政府進行土地改革,陸續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農地改革,其目的是為了什麼?
(A)加速貿易自由化 (B)發展精緻農業 (C)增加地主稅收 (D)改善農民生活。
( )10、阿睿在年輕時期曾經參加過古寧頭戰役,他的左腳在戰役中被炸彈炸斷了,導致他終身得拿著柺杖走路。請問:古
寧頭戰役是發生在哪一年? (A)
1949
年 (B)
1950
年 (C)
1958
年 (D)
1960
年。
( )11、一位退休將領回憶
1958
年的一場戰事:「……遠在十餘海里之外的美國軍艦,急遽向我發出疑問:『你們還活著嗎?』
還來不及回答,他們又來電報:『不必回答,我已見到你們的反擊炮彈,長虹破空,落到彼岸……。』」請問:有關
上述戰事的敘述,何項正確? (A)這場衝突發生在八年抗戰時期 (B)美國派軍直接加入這場衝突 (C)這場衝
突爆發於金門 (D)最後交戰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 )12、臺灣歌謠《媽媽請你也保重》:「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流落來,免掛意,請妳放心,我的阿母。雖然是孤單一個,雖
然是孤單一個,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勇健的,媽媽請妳也保重。」依上文所述,歌詞描述農村青
年來到大城市工作的時代背景為何? (A)臺灣青年被日軍徵調到南洋作戰 (B)國共內戰,政府準備遷臺 (C)
清鄉運動 (D)臺灣農業社會轉型工業社會。
( )13、阿雅在整理爺爺遺物時找到兩件舊內褲,如附圖。爸爸跟她說:「我們那個年代小時
候都是穿著這種麵粉袋改成的內褲,我們還會根據內褲上圖案的不同,分隊玩遊戲。」
請問:這些麵粉袋內褲在臺灣社會出現最高峰的時間是下列何者?
(A)
1940
年代 (B)
1950
年代 (C)
1970
年代 (D)
1980
年代。
( )14、1987
年以後,致忠爺爺終於再度踏上他朝思暮想幾十年的故鄉。但是,童年時的故鄉早已面目全非,親人也都早已
不在,讓志忠爺爺不禁老淚縱橫、泣不成聲。請問:志忠爺爺能踏上故鄉土地,應是發生在何事之後? (A)韓戰爆
發 (B)我國退出聯合國 (C)宣布解嚴 (D)終止動員戡亂。
( )15、民進黨的蔡英文政府自
2016
年就任以來,一直大力提倡並推動「南向」政策,按此政策的內容來看,下列何國並
不在「南向」的範圍之內? (A)印尼 (B)菲律賓 (C)越南 (D)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