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2 M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09,离现在 3 1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 學期 8 年級第 3 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20 題,每題 3 分;21~30 題,每題 4 分,總分 100 分)(請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
( )01下圖是中國某位領導人的改革建設因為他的政策讓中國的經濟在一九八年代開始突飛猛進而在近幾年已
經成為世界的經濟大國了。請問:這位領導人應是下列何者?
(A)習近平 (B)毛澤東 (C)江澤民 (D)鄧小平。
( )02、西元 1951 年後,因為國際局勢的演變,日本同意美國駐軍,使日本成為美國介入亞洲的重要基地,但隨著時代
改變,也引發日本部分人士的反美聲浪。關於當時美國駐軍於日本的解釋,下列何者最適當?
(A)美國駐軍是為了因應越戰的爆發 (B)美國駐軍是為了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
(C)美國駐軍是根據二戰後的日本戰敗條約 (D)由於美國駐軍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促使日本加入共產陣營。
( )03「東協好聲音才藝競賽及友善國際勞工嘉年華活動」是中部地區移工及新住民朋友的年度盛事,由臺中市政府
勞工局所舉辦,盼用多國美食及表演,帶領市民及移工感受多元文化之美。請問:這些移工的國籍中,哪一個
東協 10 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A)泰國 (B)印度 (C)菲律賓 (D)越南。
( )04一九八年代,中國在改革開放下,產業迅速發展,也帶來相當多的社會問題,引發人民對當局的不滿。請問:
改革開放後帶來的社會問題,下列何者錯誤
(A)糧食短缺發生饑荒 (B)物價居高不下 (C)貧富差距擴大 (D)農村青壯年人口外移。
( )05、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至今已經有三十餘年之久,當年由學生引起的廣大社會運動,其爆發的主因為下列何者?
(A)共產黨專政,壓抑輿論批評 (B)外國介入中國政治改革
(C)學生要求平衡城鄉差距 (D)經濟停滯不前,引發學生的不滿。
( )06越南與北韓等周邊國家看見中國模式的成功紛紛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以求促進本國的經濟成長請問文中
的中國模式應該是指何者? (A)特別行政區 (B)經濟特區 (C)堅持威權統治 (D)政治民主改革。
( )07、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冷戰時期屬於敵對陣營,雙方直接發生衝突,關係急劇惡化。上述情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哪一場行動有關?
(A)
在國
共內戰中打敗蔣中正
(B)
出兵協助北越共產與美軍開戰
(C)
韓戰爆發後派兵支援北韓
(D)
在國際乒乓球賽打敗美國。
(
習作題
)
( )08、西元 2020 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項經濟數據:
全國居民月均收入為
2611 人民幣
上海居民月均收入為
6096 人民幣
北京居民月均收入為
5762 人民幣
同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卻提出了「全國有 6億人月均收入僅 1000 元」,引發中國國內熱議,這也反應出了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存在著什麼樣的社會困境?
(A)第一級產業不受重視 (B)人口老齡化 (C)貧富差距過於巨大 (D)鄉村糧食供應嚴重不足。
( )09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為「某地區」的主權進行多次協商終於達成共識並於西元 1984
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中國將恢復此地區的主權行使。請問:關於上述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文中的「某地區」是指澳門 (B)該地從清代以來就由英國殖民統治達百餘年
(C)此聲明證明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 (D)中國後來在該地設置「經濟特區」。
( )10、西元 1989 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二次在天安門前發生的學生運動,他們希望追循五
四前輩的腳步。請問:六四天安門集會的學生們,所提出的訴求是下列何者?
(A)自由貿易 (B)抵抗外敵 (C)全盤西化 (D)民主政治。
( )11、美國號召部分國家於西元 1954 年,在泰國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簡稱東約,除了有亞州國家,還包含
英、法等國。請問:美國成立東約組織的目的為何?
(A)促進東南亞的經濟合作 (B)防堵亞洲的共產主義勢力擴張
(C)便於東南亞的殖民地管理 (D)抵抗日本帝國的侵略。
(請翻下頁作答)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 學期 8 年級第 3 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2鄧小平之後繼任的中國歷任領導人在統治上均能維持一貫的政策下列何者是中國領導人所秉持的統治理念?
(A)威權統治與經濟開放 (B)民主政治與自由貿易 (C)政治開放與開放外資 (D)一黨專政與言論開放。
( )13、一九九〇年代以來,因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鼓勵臺商前進東南亞投資,進一步強化經貿與人才交流。請問:
東南亞國家吸引臺灣投資的原因主要為下列何者?
(A)人口眾多,資源豐富 (B)技術成熟,人才充足
(C)勞工短缺,土地成本高 (D)大多為共產主義國家,社會穩定。
( )14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從「世界工廠」再成為經濟大國,但近年來因中美貿易大戰及工資上漲,使外
資紛紛將產線移走。請問:中國改革開放後,當時以下列何者優勢吸引外資投入,成功發展經濟?
(A)政治民主,經濟自由 (B)勞動力充足,市場廣大
(C)特別行政區,減少反對意見 (D)社會維持穩定,壓抑異議分子。
( )15、BBC 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在其報導《六四 30 週年:中國還在展現強大的「忘卻」能力》中指出:「在 6
4日來臨前的這一個星期世界上最大的審查機器進入了高負荷運轉──自動運算法加上數以萬計的人力審查
員形成一個巨大的拖網,在互聯網上清理任何有關天安門事件哪怕最隱晦的信息。」
從上述的資料中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仍不允許人民討論六四事件,主要的可能原因為何?
(A)政府嚴格管控政治活動,強力掌握媒體宣傳 (B)政治經濟同步封鎖,阻絕外國勢力進入中國
(C)六四事件讓中國經濟停滯從此一蹶不振 (D)六四事件後抗爭事件不間斷,因此禁止討論。(習作題)
( )16冷戰期間,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針鋒相對雖然有小規模的地區衝突,但是沒有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請問:下
列有關冷戰的敘述,何者錯誤
(A)冷戰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B)民主國家以美國為首,共產國家以蘇聯為首
(C)臺灣屬於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獲得美國援助 (D)韓戰結束後,冷戰也隨之結束。
( )17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是目前亞洲的重要組織想與東南亞國家打交道的其他國家幾乎都會想辦法與此協會
搭上邊。請問:下列有關於「東南亞國家協會」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組織由美國帶領成立 (B)希望透過軍事聯盟共同反共
(C)希望自主發展,推展區域經濟與安全合作 (D)我國政府制定「南進政策」,強化與東協交流。
( )18、請問:以下報導的內容提及美國一九六年代的「反戰」活動,最可能是針對當時發生的哪一事件而造成的?
(A)韓戰 (B)越戰 (C)美中建交 (D)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
西元 1967 年秋季反戰
少學者公開表示反戰。
西元 1968 反戰示威
遊行遍及美國各地8 月芝
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
大規模衝突,造成流血
件。
( )19、中國在歷經十年文革後,於 1978 年起推動的「改革開放」政策,主要是針對哪一方面的改變所發動的政策?
(A)文化 (B)教育 (C)經濟 (D)政治。
( )20、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蘇聯(俄羅斯的前身)三國在冷戰期間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中共建立政權初期,中蘇關係惡劣 (B)韓戰時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共同對抗美國,故兩國化敵為友
(C)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代表兩國開始「關係正常化」 (D)中國因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故與蘇聯交惡。
( )21、中國採取的改革開放政策,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新方向,帶領中國朝向另一階段發展。請問:下列何
者正是此時期的措施?
(A)在西南沿海成立經濟特區 (B)改革農村廢除私有財產
(C)推動民主政治的實施 (D)整頓國營企業提高自主權。
( )22、西元 1989 年,一名男子隻身站在大街上阻止坦克車前進,多位國際記者拍下
這個畫面如右圖所示為了躲避中國軍警的搜查記者們把底片藏在茶葉罐
馬桶水箱,最終成功將照片公諸於西方媒體,震撼全世界。坦克人成為了反抗
威權的象徵,並被無數的藝術家以不同形式的創作致意。請問:此事件後續造
成了什麼影響?
(A)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B)共產政權的瓦解及政黨輪替
(C)成功開啟了中國政治改革的浪潮 (D)中國逐漸開放言論自由的管制。
(請翻下頁作答)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 學期 8 年級第 3 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 )23、一九九年代,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發表一系列「南巡講話」,強調「發展是硬道理」,並堅持改革路線。我們可
以怎麼解釋鄧小平的態度?
(A)政治上支持民主改革,經濟上堅持共產主義 (B)藉此機會向西方國家展示政治改革的決心
(C)希望解決文化大革命遺留的問題 (D)藉由經濟持續改革,以確保共產政權。
( )24、西元 1954 年,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在美國的籌組下成立,其運作方式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類似。但東
南亞公約組織卻在西元 1977 年解散。請問:東約組織瓦解的原因為何?
(A)東南亞國家經濟不佳,引發退出潮 (B)文革爆發,東南亞國家崇拜毛澤東思想
(C)越戰的持續,引爆東南亞國家的內鬨 (D)東南亞國家紛紛與中共建交,失去反共功效。
(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港澳實行「一國兩制」。請問:中國統治港澳的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設立「特別行政區」減少中國居民受港澳自由的影響 (B)港澳回歸前的政治較保守,不利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C)受外國統治百餘年中國對香港居民有歧視 (D)中國保證的制度不變無法兌現促使香港抗爭引發全球關注。
( )26、西元 1949 年的蘇聯群眾歌曲--《莫斯科―北京》,又稱《中蘇人民是弟兄》,此曲旨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成立,以及中蘇兩國人民間如同兄弟的友誼。一九六年代後,此曲不受官方喜愛「中蘇人民是永久弟兄」的
歌詞也成爲諷刺笑話。請問:下列何者不是中國與蘇聯友好態度轉變的主要原因?
(A)毛澤東改變親蘇外交政策 (B)蘇聯停止援助並要求中國返還貸款
(C)雙方因領土邊界糾紛而兵戎相向 (D)美國支持中國加入聯合國致使蘇聯不滿。
( )27、核武的發展,使二戰後的兩大陣營,形成「冷戰」的局面。但在冷戰期間,區域性的「熱戰」依然不斷,而影響
臺灣最大的便是朝鮮半島的情勢。請問:下列關於冷戰時期朝鮮半島發生的韓戰敘述,何者正確?
(A)二戰後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韓 (B)蘇聯支持南韓;美國支持北韓
(C)南北韓的衝突可謂是越戰的延伸 (D)在外國勢力援助南韓下,成功打敗北韓收復朝鮮半島。
( )28、小丁在網路上搜尋越南歷史相關資料時,看到了一篇新聞報導,其部分內容如下:
致命「橙劑」禍害千餘年
美軍在西元 1962~1971
了超過 8,000 萬公升的
質,不但超過 300 萬名
身體扭曲等畸形現象
請問:上述報導中,美軍在越南使用橙劑(落葉劑)的時代背景,與下列何者相關?
(A)二次大戰爆發,美軍為擊退占領越南的日軍 (B)越南為了脫離法國殖民,請求美軍協助
(C)美國參與越戰,協助南越對抗共產北越 (D)美國為圍堵中共志願軍,因此派軍占領越南。
( )29西元 2020 912 某一組織透過線上連線舉行區域論壇針對亞洲政治及安全進行磋商的多邊對話除東
南亞各國外,還有美、中、日本、南韓及北韓等國參加。該論壇將針對美中對立惡化導致「南海」的緊張局勢升
級表示「擔憂」之外,也會敦促「勿行使力量及進行威脅」。請問:該組織所指為何?
(A)印太經濟框架 (B)東南亞公約組織 (C)東南亞國家協會 (D)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 )30、
一九六○年代,美國軍用飛機曾進駐臺北與臺南,是因為美軍要前往下圖中的何國作戰,使臺灣成為美軍補給基地
之一?
(A)
(B)
(C)
(D)
丁。
(
習作題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