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66.08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6-24,离现在 5 1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7年級3定期考試公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8 題每題 3分;第 9-27 題每題 4)
( )01屏東縣政府致力於推動在地多元文化曾經發表全國第一套以原住民族為本位的數學教材課本舉例中的人物不
再是小明或小華而是烏比樂法烏絲等,取材也更貼近原住民學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自己的
文化。請問:上述現象顯示社會變遷改善了下列哪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習作題)
(A)性別 (B)族群 (C)資源分配 (D)身心障礙
( )02、軒軒看到下圖的網路文章,請問文章內容所呈現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習作題)
(A)理念變遷影響制度變遷 (B)社會變遷促成社會正義
(C)科技發展加速社會變遷 (D)社會變遷促成社會流動
( )03、右圖為小禾在社會評論報告中看到的資料,請問:由圖中內容判斷,
這最有可能是在強調我國社會的何種現象? (習作題)
(A)城鄉差距 (B) 文化衝突 (C) 貧富懸殊 (D) 人口老化
( )04、政府推動社會福利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以維護人性尊嚴,最主要的目標為下列何者?(習作題)
(A)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 (B)實現社會正義的內涵 (C)打破社會階級的限制 (D)發揮社會角色的功能
( )05「少子化」現象可能造成臺灣社會未來的勞動力不足,與年輕人扶養負擔加重等問題,為了解決相關的問題,政
府提供生育婦女一定金額的現金給付以鼓勵生育請問上述政府的做法屬於下列何項社會福利的內容?(習作題)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社會給付 (D)社會津貼
( )06、近年來,我國每年的家暴通報案件都超過10件,為了幫助家暴受害人遠離暴力,政府提供受害人安全的庇護
場所,使其有機會開始新的生活。請問上述的政策屬於下列何項社會福利的內容? (習作題)
(A)福利服務 (B)社會救助 (C)居住正義 (D)健康與醫療照護
( )07 下課時小明和幾位同學討論社會福利的內涵與發展歷程根據下圖的對話何者的說法完全正確?(習作題)
(A) (B) (C) (D)
( )08、政府規畫福利服務滿足民眾因為差異性而產生的需求,以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讓生活更有尊嚴。請問,下列
何者屬於上述的範圍? (習作題)
(A)家裡突然遭火災的小宇,申請災害救助金補助 (B) 一直有居住需求的小康,開心的入住社會住宅
(C)已年滿六十五歲的老王,每月領取退休給付金 (D)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小安,搭乘復康巴士上下學
( )09為了讓每一位民眾都可以享有安全的退休生活,政府在既有的職業保險外,規畫「國民年金」保險制度但是實
施以來,因為許多符合資格的民眾未按時繳納保險費,導致「國民年金」面臨破產的危機。請問,下列何者最有
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習作題)
(A)建立正確使用社會福利資源的觀念 (B)民間力量彌補現行社會福利的不足
(C)個人必須要善盡對社會福利之責任 (D)企業增加應繳納的國民年金保險費
( )10工業革命後,英國工人為了生活保障,開辦各種濟貧自助機構,成員按規定交納互助金,建立互助基金,以在
構成員遇到生活中各種意外或困難時,提供經濟幫助。請問:上述互助模式與下列何項社會福利措施最為類似?
(A) 社會救助 (B) 社會保險 (C) 社會津貼 (D) 福利服務 (習作題)
( )11 社會變遷的內涵經常是相互連動的手機功能愈來愈進步幾乎人手一機政府就開始規範開車時不能使用手
APP。針對上述說明,下列社會變遷層次的敘述何者正確?
(A)器物進步帶動制度變遷 (B)物進步帶動理念改變 (C)制度變遷帶動器物發 (D)理念改變帶動制度變遷
( )12、社會福利的展,要能下列些功 ()弱勢的權,達到社會正義 ()維護人性尊
()合社會資源解決會問 ()進人民福祉提升品質 (A)乙丙(B)丙丁(C)乙丙(D)甲乙丁。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7年級3定期考試公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3老師上課時舉附表為例,說明社會變遷的內涵。根據表中內容判斷,若依器物制度及理念的層次下列何人舉
出的內涵配對是錯誤的? (A)小珍 (B)小艾 (C)小文(D)小中。
A小珍
器物
從飛鴿傳書到手機通訊。
B小艾
理念
從「 媒妁之言」到婚姻自由戀愛選擇
C小文
制度
現金支付到 Apple Pay 或手機支付
D小中
制度
修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14、隨著政治解嚴、社會開放,各類團體及社會運動蓬勃興起。以下有關社會變遷的配對,何者是正確的?
(A)尊重人權:器物層次 (B)法治精神:制度層次 (C)解除戒嚴:制度層次 (D)示威遊行前須向警察機關申請:
理念層次
( )15社會變遷是指人類生活中各層次社會現象改變的過程。以下何者可能是社會運動所推動產生的改變?
(A)地球暖化,人們開始重視節能減碳 (B) 性別平權意識抬頭,透過集體抗議活動督促政府持續修法
(C)韓國女子樂團盛行,少女紛紛簽約成為練習生 (D)非洲豬瘟盛行,政府立法重罰攜帶肉類入境的民
( )16、不同社會福利政策各自有其目標以保障人性尊嚴。關於社會福利如何維護人性尊嚴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社會保險
促進充分就業,提升工作福祉 (B)福利服務
移轉人民生活風險
(C)社會救助
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D)社會津貼
健全經濟安全的保障。
( )17社會福利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福利最早是由民間宗教組織來救濟貧窮民眾 (B)工業革命後壓榨
勞工失業和貧窮問題日益嚴重,加上民間資源不足,政府開始制定社會福利政策,保障弱勢群體 (C)二十世紀
政府開始規劃社會福利政策,來保障弱勢群族權益,維持基本生活 (D)近代,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仍以保障弱勢
族群權益為主。
( )18新聞報導「有鑑於爆竹工廠意外頻傳除常見()民眾採取包圍工廠手段抗議 政府也()鼓勵民眾以播放爆
竹錄音帶取代燃放真實爆竹,且積極()與民間團體對於減少爆竹的使用進行溝通,()計畫立法規範爆竹工
廠的設立。」上述何者是試圖從制度層面尋求問題的解決?
(A) (B) (C) (D)
( )19、不同層次的社會變遷會互相影響,下列何者屬於「制度變遷帶動理念變遷」的實例?
(A) 政府限用塑膠政策,強化社會大眾減少使用愛護地球的觀念。
(B) 為了實踐節能減碳的觀念,各車廠研發油電車電動車等低排碳量的車子
(C) 因交通法規規定幼童搭車需乘坐安全座椅,市面上研發各類兒童座椅
(D) 網路普及後,各靈骨塔公墓園區紛紛 推出網路掃墓祭祖以方便外地子孫
( )20國民年金制度於民國 97 年開始施行,目的是讓納保對象年老以及發生身心障礙時,能有基本的經濟安全。
下列何者符合「國民年金保險」被保人的資格?
( )21、關於社會福利的實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是要落實憲法的社會福利政策,讓每個人過著有尊嚴的生活 (B)落實社會正義,保障弱勢群體權益
(C)由政府全權負責承擔,也需要人民和民間團體力量的挹注 (D)民眾繳了這麼多健保費用及稅金,應該多多去
拿藥及使用才不浪費。
( )22、右圖是政府推動「包租代管」政策,鼓勵房產擁有者釋出空房,
租給弱勢民眾,以保障其生存權利。請問其作法是落實哪一項
社會福利?
(A) 居住正義 (B)社會保險 (C) 福利服務 (D) 社會救助
( )23關於社會福利的措施與其政府政策配對,下列何者的敘述正確?
(A)政府提供生育津貼,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社會救助
(B)政府提供住宅補貼,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社會津貼
(C)政府提供翻譯交通安全教材,幫助新住民考取駕照—福利服務
(D)政府要求雇主要為勞工們投置勞工保險—就業安全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7年級3定期考試公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題組
( )24根據上述內容,此團體幫助身心障礙者的行為,符合下列何者內涵? (A)取代政府實現社會福利的功能
(B)民間團體配合福利政策貢獻心力 (C)社會大眾要求政府保障工作權益 (D)政府編列預算獎勵愛心企業
( )25伊甸基金會正式啟動「友善家園」計劃推展無障礙住宅相關服務率先於北市萬芳國宅其中一戶修繕為無
請問上述內容是屬於何種內涵層次的社會變遷?
(A) 器物-理念 (B) 制度-器物 (C) 理念-制度 (D) 理念-器物
( )26、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有可能是強調下列何種現象? (A)貧富差距 (B)城鄉差距 (C)數位學習 (D)少子化
( )27、社會現象隨著科技的快速的變遷,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公平的衝擊與問題。呈上題,哪個
方法是「最不可能」解決此現象問題的方法?
(A)企業捐款幫助窮孩子 (B)以合理公平的稅制來解決 (C)打壓高所得家庭,幫助貧窮孩子 (D)政府制定相關政
策來協助窮孩子和山區孩子。
《題組一》: 2010 年起,伊甸基金會正式啟動「友善家園」計劃,推展無障礙住宅相關服務。率先於北市萬芳國宅
其中一戶修繕為無障礙房舍,並且轉租予肢體障礙朋友家庭。2012 年,伊甸基金會首度與企業合作成立「伊甸必翔
輔具服務中心」,提供輔具租借諮詢、輔具緊急救援、行動維修等服務,讓身障朋友行動生活更便利。
《題組二》:社會現象隨著科技的快速的變遷,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公平的衝擊與問題。兒童福利
聯盟調查發現「台灣兒童人權出現兩極化發展多數有錢孩子家中有兩部電腦其中 6%的孩子已經在騎馬與
打高爾夫球;但窮孩子超過半數根本沒有書電腦。」然而山區孩子更別提架設網路。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