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選擇題 (第1-8 題每題 3分;第 9-27 題每題 4分)
( )01、屏東縣政府致力於推動在地多元文化,曾經發表全國第一套以原住民族為本位的數學教材,課本舉例中的人物不
再是小明或小華,而是烏比、樂法烏絲等,取材也更貼近原住民學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自己的
文化。請問:上述現象顯示社會變遷改善了下列哪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習作題)
(A)性別 (B)族群 (C)資源分配 (D)身心障礙
( )02、軒軒看到下圖的網路文章,請問文章內容所呈現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習作題)
(A)理念變遷影響制度變遷 (B)社會變遷促成社會正義
(C)科技發展加速社會變遷 (D)社會變遷促成社會流動
( )03、右圖為小禾在社會評論報告中看到的資料,請問:由圖中內容判斷,
這最有可能是在強調我國社會的何種現象? (習作題)
(A)城鄉差距 (B) 文化衝突 (C) 貧富懸殊 (D) 人口老化
( )04、政府推動社會福利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以維護人性尊嚴,最主要的目標為下列何者?(習作題)
(A)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 (B)實現社會正義的內涵 (C)打破社會階級的限制 (D)發揮社會角色的功能
( )05、「少子化」現象可能造成臺灣社會未來的勞動力不足,與年輕人扶養負擔加重等問題,為了解決相關的問題,政
府提供生育婦女一定金額的現金給付以鼓勵生育。請問:上述政府的做法屬於下列何項社會福利的內容?(習作題)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社會給付 (D)社會津貼
( )06、近年來,我國每年的家暴通報案件都超過10萬件,為了幫助家暴受害人遠離暴力,政府提供受害人安全的庇護
場所,使其有機會開始新的生活。請問上述的政策屬於下列何項社會福利的內容? (習作題)
(A)福利服務 (B)社會救助 (C)居住正義 (D)健康與醫療照護
( )07、 下課時,小明和幾位同學討論社會福利的內涵與發展歷程,根據下圖的對話,何者的說法完全正確?(習作題)
(A) (B) (C) (D)
( )08、政府規畫福利服務滿足民眾因為差異性而產生的需求,以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讓生活更有尊嚴。請問,下列
何者屬於上述的範圍? (習作題)
(A)家裡突然遭火災的小宇,申請災害救助金補助 (B) 一直有居住需求的小康,開心的入住社會住宅
(C)已年滿六十五歲的老王,每月領取退休給付金 (D)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小安,搭乘復康巴士上下學
( )09、為了讓每一位民眾都可以享有安全的退休生活,政府在既有的職業保險外,規畫「國民年金」保險制度。但是實
施以來,因為許多符合資格的民眾未按時繳納保險費,導致「國民年金」面臨破產的危機。請問,下列何者最有
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習作題)
(A)建立正確使用社會福利資源的觀念 (B)民間力量彌補現行社會福利的不足
(C)個人必須要善盡對社會福利之責任 (D)企業增加應繳納的國民年金保險費
( )10、工業革命後,英國工人為了生活保障,開辦各種濟貧自助機構,成員按規定交納互助金,建立互助基金,以在機
構成員遇到生活中各種意外或困難時,提供經濟幫助。請問:上述互助模式與下列何項社會福利措施最為類似?
(A) 社會救助 (B) 社會保險 (C) 社會津貼 (D) 福利服務 (習作題)
( )11、 社會變遷的內涵經常是相互連動的,手機功能愈來愈進步,幾乎人手一機。政府就開始規範開車時不能使用手
機APP。針對上述說明,下列社會變遷層次的敘述何者正確?
(A)器物進步帶動制度變遷 (B)器物進步帶動理念改變 (C)制度變遷帶動器物發明 (D)理念改變帶動制度變遷。
( )12、社會福利的發展,主要能發揮下列哪些功能? (甲)維護弱勢者的權益,達到社會正義 (乙)維護人性尊嚴
(丙)整合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 (丁)增進人民福祉,提升生活品質 (A)甲乙丙(B)甲丙丁(C)乙丙丁(D)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