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22 題4分;23~28 題2分)
( )01、下列有關「八國聯軍」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戊戌政變時,中國主動向外國宣戰 (B)八國是指俄、葡、法、美、日、澳、義、西 (C)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之
際,中國西北各省督撫與列強議定互不侵犯,減少戰火的波及 (D)清廷戰敗,被迫支付鉅額賠款
( )02、家家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對其中一段內容頗有興趣:「神助拳……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
教堂止住天,神發怒,仙發怨……附著人體把拳傳……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平定)江山。」書中內容
可簡單用以下哪句話形容?
(A)反清復明 (B)扶清滅洋 (C)驅逐韃虜 (D)抗美援朝
( )03、小妤和同學排演一齣歷史劇,努力背著一段長台詞:「我本來決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
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攔阻他們,始終沒叫他們十分儘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
都留著餘地。我若由他們儘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攻不下來的道理?」小妤這段台詞的「我」與「他們」分別
指下列何者?
(A)慈禧太后,義和團 (B)光緒皇帝,義和團 (C)林則徐,粵民 (D)毛澤東,紅衛兵
( )04、附圖是某位大臣描述清末某次對外戰爭的相關發言。關於這場戰爭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甲)這場戰爭是指英法聯軍;(乙)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與義和團有關;(丙)此次清朝戰
敗後簽訂了《辛丑和約》;(丁)本次事件發生的時間大約是在清朝同治年間。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05、自秦始皇稱帝起,中國歷代均實施君主專制,直到清末聽到亞洲某個實施君主立憲國家
竟打敗君主專制的俄國,使得許多人轉而支持立憲派。上述的「亞洲國家」是指下列何國?
(A)泰國 (B)日本 (C)韓國 (D)印度
( )06、清末,阿凱在私塾看到一則公告:「由於朝廷下令明年起廢除科舉,私塾將結束授課,請學子們轉到西式學堂就
讀。」阿凱看到的這則公告與清廷何種政策有關?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立憲運動 (D)庚子後新政
( )07、中華革命黨宣言:「吾黨自第一次革命,國體與政體變更後,即以鞏固共和,實行民權民生兩主義為己任,乃以
宋案、借款之故,促使二次革命。不幸精神崩潰,相繼敗走……。」文中所謂「二次革命」討伐的對象是何人?
(A)袁世凱 (B)張勳 (C)段祺瑞 (D)曹錕
( )08、清末革命黨陸續發動多次武裝起事,其中以宣統三年的「三二九之役」最為慘烈。同年,
革命黨人再發動起事,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事」。「三二九之役」及「武昌
起事」發生地點各在附圖中何處?
(A)甲、丁 (B)丁、丙 (C)乙、丁 (D)乙、丙
( )09、老師在課堂上播放「末代皇帝」,影片描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一生。其中有一幕讓阿
華看了感到無比唏噓:「祖宗創業維艱,卻不能輕送在咱們孤兒寡母手裡,……多說也無
益,你們去擬旨遜位好了。」此幕中提到的「孤兒」是下列何人?
(A)袁世凱 (B)光緒帝 (C)溥儀 (D)載灃
( )10、阿振是一位清朝末年的讀書人,從小就研讀四書五經且學習如何利用八股文寫作,準備在日後考科舉、做大官。
但在某日,他突然得知清廷下令廢除科舉制度,且不再恢復,這讓他無所適從,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清廷發布
這項政策與下列哪件事情有關?
(A)李鴻章推行自強運動 (B)慈禧太后推動戊戌政變 (C)康有為推動戊戌變法 (D)慈禧太后推動庚子後新政
( )11、中國近代歷史中,原為清末的權臣,後掌握了民國的政權。在其欲進行帝制時,外交公使汪榮寶曾誠摯地勸誡「咸
願公為華盛頓,不願公為拿破崙也。」請問這位歷史人物為下列何人?
(A)孫文 (B)袁世凱 (C)段祺瑞 (D)宋教仁
( )12、電視劇《邁向共和》是以中華民國建立以來的發展為背景,所拍攝的歷史戲劇。戲中對於袁世凱的一生多有著墨,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袁世凱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