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44.39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28,离现在 5 18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22 4分;23~28 2)
( )01下列有關「八國聯軍」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戊戌政變時,中國主動向外國宣戰 (B)八國是指俄、葡、法、美、日、澳、義、西 (C)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之
際,中國西北各省督撫與列強議定互不侵犯,減少戰火的波及 (D)清廷戰敗,被迫支付鉅額賠款
( )02家家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對其中一段內容頗有興趣:「神助拳……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
教堂止住天,神發怒,仙發怨……附著人體把拳傳……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平定)江山。」書中內容
可簡單用以下哪句話形容?
(A)反清復明 (B)扶清滅洋 (C)驅逐韃虜 (D)抗美援朝
( )03小妤和同學排演一齣歷史劇,努力背著一段長台詞:「我本來決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
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攔阻他們,始終沒叫他們十分儘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
都留著餘地。我若由他們儘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攻不下來的道理?」小妤這段台詞的「我」與「他們」分別
指下列何者?
(A)慈禧太后,義和團 (B)光緒皇帝,義和團 (C)林則徐,粵民 (D)毛澤東,紅衛兵
( )04附圖是某位大臣描述清末某次對外戰爭的相關發言。關於這場戰爭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這場戰爭是指英法聯軍()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與義和團有關()此次清朝戰
敗後簽訂了《辛丑和約》()本次事件發生的時間大約是在清朝同治年間。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05自秦始皇稱帝起,中國歷代均實施君主專制,直到清末聽到亞洲某個實施君主立憲國家
竟打敗君主專制的俄國使得許多人轉而支持立憲派上述的「亞洲國家」是指下列何國?
(A)泰國 (B)日本 (C)韓國 (D)印度
( )06清末,阿凱在私塾看到一則公告:「由於朝廷下令明年起廢除科舉,私塾將結束授課,請學子們轉到西式學堂就
讀。」阿凱看到的這則公告與清廷何種政策有關?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立憲運動 (D)庚子後新政
( )07中華革命黨宣言:「吾黨自第一次革命,國體與政體變更後,即以鞏固共和,實行民權民生兩主義為己任,乃以
宋案、借款之故,促使二次革命。不幸精神崩潰,相繼敗走……。」文中所謂「二次革命」討伐的對象是何人?
(A)袁世凱 (B)張勳 (C)段祺瑞 (D)曹錕
( )08清末革命黨陸續發動多次武裝起事其中以宣統三年的「三二九之役」最為慘烈同年
革命黨人再發動起事,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事」「三二九之役」及「武昌
起事」發生地點各在附圖中何處?
(A)甲、丁 (B)丁、丙 (C)乙、丁 (D)乙、丙
( )09老師在課堂上播放「末代皇帝」,影片描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一生。其中有一幕讓阿
華看了感到無比唏噓「祖宗創業維艱卻不能輕送在咱們孤兒寡母手裡……多說也無
益,你們去擬旨遜位好了。」此幕中提到的「孤兒」是下列何人?
(A)袁世凱 (B)光緒帝 (C)溥儀 (D)載灃
( )10阿振是一位清朝末年的讀書人,從小就研讀四書五經且學習如何利用八股文寫作準備在日後考科、做大官。
但在某日,他突然得知清廷下令廢除科舉制度,且不再恢復,這讓他無所適從,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清廷發布
這項政策與下列哪件事情有關?
(A)李鴻章推行自強運動 (B)慈禧太后推動戊戌政變 (C)康有為推動戊戌變法 (D)慈禧太后推動庚子後新政
( )11中國近代歷史中原為清末的權臣後掌握了民國的政權在其欲進行帝制時外交公使汪榮寶曾誠摯地勸誡「咸
願公為華盛頓,不願公為拿破崙也。」請問這位歷史人物為下列何人?
(A)孫文 (B)袁世凱 (C)段祺瑞 (D)宋教仁
( )12電視劇《邁向共和》是以中華民國建立以來的發展為背景所拍攝的歷史戲劇戲中對於袁世凱的一生多有著墨,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袁世凱的作為?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A)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 (B)賄賂國會議員以當選總統 (C)派人暗殺國民黨實際領袖宋教仁 (D)帶領辮子軍
殺入北京,擁護溥儀
( )13每個人的想法會隨著時間及發生的事件而改變並產生不同的做法。
附表哪項影響歷史人物做決定的事件,配對完全正確?
(A) (B) (C) (D)
( )141917 年的中國,由於成立了新的臨時政府,舉國歡騰。上海地區舉
辦歡慶園遊會,活動最大的賣點就是「一塊錢打張勳一個耳光」,放
立張勳的模擬人像,只要有人出錢,就可以出氣。下列何者不是張勳的事蹟?
(A)擁立溥儀復辟 (B)逼迫解散國會 (C)擁有辮子軍團 (D)賄賂國會議員支持帝制
( )15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時期,此一時期掌握北京中央政府的軍閥多出身北洋新因此又稱北洋政府時期
孫文因不滿北洋政府,而在南方另外組織政府。此一政府的所在地點與名稱為何?
(A)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B)廣州,中華民國軍政府 (C)武昌,護法軍政府 (D)上海,國民政府
( )16歷史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做分組討,其中一組在探討「護法運動」。這些同學的討論與說法,何者錯誤?
( )17潘教授在一場研討會,針對他的論文內容進行說明:「這位人物因讚揚日本因實施君主立憲而強盛,即使民國成
立以後,仍推崇帝制。民國六年,他在黎元洪的徵召下帶兵進北京,卻藉機策動復辟,不料曇花一現,僅十二天
即告終。」潘教授的論文主要在研究哪位人物?
(A)陳獨秀 (B)袁世凱 (C)張作霖 (D)張勳
( )18蔣夢麟在《西潮》一書中有段文字:「有一次他們在萬牲園裡的幽風堂宴會,有人把幽字解作『豳』為『豬積如
山』之意,一時全城傳誦。此後國會議員們不敢在那裡請客了。」為何這些國會議員會被解釋為「豬積如山」?
(A)他們接受金錢賄賂,選舉曹錕為總統 (B)他們與共產黨合作,奪取政權 (C)因為他們常常辦宴會,吃得腦滿
腸肥 (D)他們接受列強的援助,擴張勢力
( )19民初有位作家,為了響應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以新的文體撰寫小說──《狂人日記》,諷刺當時的社會狀況,獲
得極大的回響。上文所描述的作家,是下列何人?
(A)陳獨秀 (B)蔡元培 (C)胡適 (D)魯迅
( )20. 民初有許多知識分子主張全盤西化以拯救中國,這種主張的基本精神為何?
(A)以儒家思想為指導,酌量採用西方體制與科技 (B)改革舊有專制政治,提倡君主立憲實施國會民主 (C)推翻
舊倫理和舊道德,效法西方的民主與科學精神 (D)廣泛閱讀西方文學著作,飲食起居全面採西式作風
( )21. 某位著名的學者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徵婚啟示:「必須不纏足、必須識字;如相處不睦,可以離婚。。此徵婚啟示
刊出之後引起各界的討論,正面與負面的評價都有。這則徵婚啟示最有可能出現在什麼時候?
(A)1870 年代自強運動時 (B)1890 年代,戊戌變法時 (C)1900 年代革命運動期間 (D)1910 年代新文化運
動期間
( )22. 民國八年五月四日許多學生聚集在北京 天安門前示威抗議巴黎和會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給日本是為「五
四運動」。當時德國為何會在山東享有特權?
(A)從甲午戰爭後列強瓜分風潮中奪取利益
(B)因公使被殺而在《辛丑和約》獲得補償
(C)袁世凱為了稱帝而對列強所做的讓步
(D)協助清廷推行自強運動而獲得的贈與
( )23. 清末以來,沿海及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大都成為西方文明輸入的重要管道,其原因為何?
(A)沿海通商口岸開放,使其對外接觸更為頻繁
(A)波力
護法運動的發起人是孫文
(B)安保
護法運動是為了要打敗北京政權
(C)威力
護法運動要討伐的對象是袁世凱
(D)羅伊
護法運動所要護的是臨時約法
人物
事件
影響
孫文
甲午戰爭
成立興中會
梁啟超
英法聯軍
戊戌變法
慈禧太后
自強運動
支持義和團
胡適
庚子後新政
白話文運動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2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B)清廷鼓勵外人移民,為外商建立洋行與商館
(C)對外戰爭失利,沿海地區全淪為列強的領土
(D)日俄戰爭爆發,西方文化得以間接傳入中國
( )24. 民國初年以來,受到西方文化刺激的影響,新知識分子試圖從文化層面尋求救國的途徑,是發起了新文化運動
與五四運動,對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請問:西方所輸入的思潮中,以馬克思主義影響中國最為深遠,主要是因
為其造成下列何種組織的成立?
(A)護國軍 (B)軍政府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國民黨
( )25. 為了維護民國初年的民主共和體制,曾經出現過幾次討伐行動。下列有關討伐行動與被討伐者的配對何者正確?
(A)辛亥革命─溥儀復辟
(B)二次革命─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
(C)護國軍起義─洪憲帝制
(D)護法運動─曹錕賄選
二、題組 (每題 2)
民國初建,國體以仿效西方的內閣制為主,當時的主要政黨有國民黨以及進步黨。國民黨的組成分子,以清末的革命人士
主體;進步黨的組成分子,則以清末立憲派人士為主。請問:
( )26. 民國二年,臨時政府舉行第一次的國會大選,國民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根據規定,這些當選的國會議員需至首
都就任。當時首都為下列何地?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廣州
( )27. 承上題國民黨於國會大選的空前勝利對下列何人而言猶如芒刺在背因此他以暗殺的方式除去了國民黨當
時的實質領袖? (A)宋教仁 (B)袁世凱 (C)孫文 (D)梁啟超
( )28. 民國建立後,政黨政治開始實施,但是仍有部分中國人認為中國是需要專制帝制的。我們從下列哪個史事
的發生可以看出端倪? (A)二次革命的展開 (B)復辟事件的爆發 (C)督軍團叛變 (D)南北分裂之勢形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