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地理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第一題 4分,其餘每題 3分)
( )01、中國 上海市從清末開放對外通商後,吸引許多商人在此投資,逐漸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這和該地具
備哪項條件最有關係?(A)歷史悠久,古都色彩濃厚 (B)農礦資源豐富,勞工眾多
(C)位在長江下游,腹地廣大 (D)水電動力充沛,能源充足。
( )02、長江流域內的各大盆地,素有「火爐」之稱,意指在夏季溫度相當的高。請問:形成此稱呼的主要原因為何?
(A)緯度較其他地區低 (B)降雨量少 (C)盆地底部時常發生洪患 (D)盆地地形散熱不易。
( )03、「谷灣式海岸」,是中國東南沿海特殊的海岸地形,由於灣澳眾多,天然良港方便出海,是促成華南地區形成僑
鄉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請問:谷灣式海岸的成因為何?
(A)沿海谷地被海水淹沒而成 (B)受地質構造斷層陷落而成
(C)珊瑚蟲死亡後遺骸堆積而成 (D)河流挾帶泥沙至出海口堆積而成。
( )04、「土樓」,是中國某地理區的居民為了防禦盜匪,所建造出的獨有建築形態。整棟建築物只有一個大門,窗戶位
於建築物的高處,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請問:此種建築景觀,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地理區?
(A)雲貴高原 (B)東南丘陵 (C)黃土高原 (D)長江三角洲。
《圖 1 》為黃河流域的示意圖。請參考《圖 1 》回答 05-06 題。
( )05、俗諺說:「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請問: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為何?(A)甲區高山地帶的河岸侵蝕
(B)乙區引黃河水灌溉河套平原 (C)丙區因黃土高原質地鬆軟 (D)丁區因黃土的大量沖積所致。
( )06、《圖 2》為黃河流域某段的示意圖。請問:其主要發生於《圖 1》中的哪個河段?(A)甲 (B)乙 (C)丙 (D)丁。
( )07、「經濟特區」的設立,帶動了珠三角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特區」設立於此的主要區位為何?
(A)政策 (B)原料 (C)動力 (D)資金。
( )08、由黃土的來源地和黃土高原的相對位置分析判斷,黃土高原哪個季節所帶來的風沙量最多?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09、由冷高壓的風向判斷,黃土高原上的窰洞,為了避免惱人的風沙吹進屋內,門窗的方向應該開向何方?
(A)東北方 (B)西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 )10、《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在華北平原遊歷時遠眺東南,看見山巒起伏,推測此一山丘應是位於哪個地區?
(A)山東丘陵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嶺南丘陵。
( )11、東北地區採取機械化耕作,成為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該地適合機械化耕作的主因為何?
(A)平原廣大 (B)氣候溼潤 (C)礦產豐富 (D)土壤肥沃。
( )12、世界盃咖啡大師比賽冠軍吳則霖欲在中國尋找最佳的咖啡豆種植農場,請問:他應該到哪個地區拜訪?
(A)東北平原 (B)黃土高原 (C)遼東丘陵 (D)海南島。
( )13、在台中種植蜜蘋果的淑滿欲到中國蘋果栽種農家進行技術交流,請問:他應該到何處參訪才能實際看到果樹種
植情況?(A)東南丘陵 (B)成都平原 (C)雲貴高原 (D)山東丘陵。
( )14、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 196 年),劉備三顧茅盧,向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請教統一天下的策略,諸葛亮向劉備提
出的策言,建議奪取荊州、益州,言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請問:諸葛亮
所提及的益州即為今日何地?(A)雲貴高原 (B)兩湖盆地 (C)四川盆地 (D)華北平原。
( )15、明朝末年蝗災開始於崇禎九年。在連續而又大面積發生旱災的條件下,蝗災從華北開始。到了崇禎十三年,蝗
災區的面積達到頂峰,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中下游以及整個華北平原都是蝗災區。請問:受到蝗災及乾旱影響,
華北地區哪種作物的欠收,將導致人們飢荒,最後引發鼠疫?(A)稻米 (B)小麥 (C)棉花 (D)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