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三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社會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2 頁 共 4 頁
※右圖為臺灣各區域的簡圖,請依圖
回答 15-17 題:
15.政府為了行政管理上的需要,設
立六個直轄市,請問這六都分布的位
置「不包含」哪一個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16.右下圖為某個區域的海岸景觀,
若要調查該海岸的土地利用現況,
應前往哪一個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17.臺灣最重要的稻米、花卉、蔬菜供應地,農業發達;
同時,此區也是臺灣中小企業與精密機械最重要的聚集地。
請問:此區是指圖中的哪一個代號?
(A)甲 (B)乙 (C)丙 (D)丁
【歷史科:第5-6 課,第 18-34 題,每題 2分;共 34 分】
18. 美國在某事件期間發布以下聲明:「…共產黨的作為違反
了聯合國維護國際安全與和平的宗旨。若福爾摩沙遭共產黨佔
領,將直接威脅太平洋的和平以及美國在此處執行合法權力。
因此我命令第七艦隊防止臺灣受到任何攻擊,相對地我也呼籲
在福爾摩沙的中國政府停止一切對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
請問有關上文敘述的事件何者正確?
(A)此事件指的是國共內戰
(B)美國因此制定臺灣關係法
(C)中共趁機完成武力解放臺灣的目的
(D)美國開始提供臺灣軍事與物資援助
19.臺灣某時期的官員曾說:「臺灣市場規模小,近年來已經面
臨了生產過剩的瓶頸。歐美已開發國家因國內工資上漲,開始
將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外移其他國家,而臺灣剛好具有勞動力低
廉的優勢,若能採取較開放的貿易措施、降低關稅限制,鼓勵
這些外國資本來臺投資,相信定能提升臺灣經濟的競爭力。」
由上述內容判斷,這位官員試圖推動下列何項經濟政策?
(A)貨幣改革 (B)進口替代 (C)出口導向 (D)十大建設
20.過去美國基於戰略考量曾與我國的關係良好,甚至一度簽
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請問關於此條約的敘述,下列何者
「正確」?
(A)此處的「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B)八二三炮戰時美國因此提供武力協防中華民國
(C)簽訂後臺灣被納入南太平洋地區的反共防衛體系
(D)因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而宣告終止
21.民國六十年代,臺灣因為遭逢內政外交的挑戰,使得許多
創作者開始專注臺灣本土的文化與生活,帶動了鄉土文學的出
現。請問當時內政外交的挑戰「並不」包括何者?(甲)能源危
機衝擊經濟(乙)美國與我國斷交(丙)美麗島事件(丁)實施一
國兩制(戊)原住民發起正名運動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22.民國 47 年八月,共軍突然對臺灣外島發起猛烈砲火攻擊,
在44 天的炮擊中共軍一共發射了 47
萬發砲彈,造成民眾 80 人死亡。自
10 月起改採例行性砲擊,直到民國 68
年為止。請問此事件發生在右圖中何
地?
(A)甲
(B)乙
(C)丙
(D)丁
23.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起《薪傳》的靈感來源:「剛剛創
立舞團時,我說我們是『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
給中國觀眾』……然後臺灣就被趕出聯合國,突然之間,我要
想清楚自己是誰。」這段經歷展現了臺灣的早年歷史,以及它
的第一批開拓者。根據上述,雲門舞集的創立與《薪傳》的創
作應為下列哪一時期?
(A)民國 40 年代 (B)民國 50 年代
(C)民國 60 年代 (D)民國 70 年代
24.民國 68 年,中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示要與臺灣「和
平統一」,並建議兩岸可逐步開放通郵、通航、通商等交流。
民國 70 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解決臺灣、香港
問題的「一國兩制」構想。請問何事件的發生,影響中共對臺
政策由初期的「解放臺灣」改採「和平統戰」的策略?
(A)美國與中共建交 (B)日本與中共建交
(C)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D)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
25.臺灣近年來先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
織」等,這代表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目標為何?
(A)貿易朝向自由化、國際化
(B)擺脫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壓力
(C)藉由加入國際組織渡過能源危機
(D)以工業發展帶動農業復甦
26.自兩岸分治後,經過半世紀以來的衝突對立、和平對峙到
頻繁交流,兩岸關係已經大幅改變,請問以下何者是兩岸結束
長期隔離的契機? (甲)舉行辜汪會談(乙)解除戒嚴(丙)成立
大陸委員會(丁)終止動員戡亂。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以下是臺灣不同時期的經濟政策相關描述,請根據資料內容回
答第 27-28 題:
甲時期:許多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但卻人手不足,
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婦女們
帶著小孩在自家客廳裡做著工廠委託的案件計酬的加工產品。
乙時期:臺灣藉著美援物資的棉花、棉紗來發展紡織工業,以
小麥與黃豆來發展麵粉、食油與飼料工業。同時配合〇政策,
以國營四大公司的股票換取地主土地,做為發展工業的的資
金。
丙時期:政府決定推動經濟轉型,鼓勵國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
路、電腦及周邊設備等高科技產業,之後陸續 在北、中、南
三地成立科學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