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三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2 頁,共 4 頁
14.娃娃魚體表光滑無鱗片,佈滿黏液,生活在乾淨的溪流中;
幼體以鰓呼吸,成體以肺呼吸,因其叫聲如嬰兒的哭聲得名。
下圖將娃娃魚、鱷魚、山椒魚進行比較,其中有重疊的區域甲、
乙、丙、丁代表相同特徵或分類。請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硬骨魚 (B)乙:幼體以鰓呼吸
(C)丙:外溫 (D)丁:體外受精,卵有殼
15.下圖為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蛞蝓,海蛞蝓身上沒有硬殼保護,
身體柔軟,常常爬行於岩石上,以藻類為食,並將藻類的葉綠
體儲存在體內,藉由葉綠體行光合作用補充身體所需。由上述
內容可判斷,若要看到海蛞蝓應到哪個生態系中尋找?
(A)淺海區 (B)遠洋不透光區
(C)遠洋透光區 (D)高山湖泊
16. 在中部的山區,常可在路邊看到當心
石虎的動物標示(如右圖所示),提醒車輛
減速慢行,避免輾壓到幾乎消失的石虎。
由文中可知,中部山區的道路,是危害生
物多樣性的哪種因素?
(A)環境汙染 (B)過度捕獵
(C)外來種引入 (D)棲地破壞
17.下列各食物鏈中,維持其平衡所需的能量最多者為何?
(A)稻米→麻雀 (B)麥→蝗蟲→喜鵲
(C)藻→蝦子→小魚→大魚 (D)草→蚱蜢→田鼠→山貓→狼
18.下圖為一個食物鏈,甲、乙、丙、丁代表裡面的生物,其中
代表初級消費者是哪一個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19.承18.題,若X、Y、Z代表其中傳遞下去的能量,則下列
哪個敘述何者錯誤?
(A) X>Y>Z (B) X>Y+Z
(C) X-Y>Z (D) Y-Z<0。
20.遺傳多樣性,指同種生物間存在著性狀的差異。下列何者適
合說明遺傳多樣性?
(A)人類的膚色有不同的表現:白、黃、紅、黑皮膚等
(B)蟑螂適應力很強,在水溝、森林、平原、高山都可見
(C)地球上有各種不同的生態系:沙漠、草原、海洋等
(D)隨著海拔高度提升,可看到各種不同的植物轉換。
21.黑面琵鷺是一種典型候鳥,每年 4月至 10 月間在北韓、西
伯利亞等處繁殖,10 月至隔年 4月間則在台灣等地渡冬;下圖
表示 2019 年10 月~2020 年4月,在台灣渡冬的黑面琵鷺族群
大小變化情形;則下列何者與 A時期的變化最相關?
(A)個體出生 (B)個體遷入
(C)個體死亡 (D)個體遷出。
22.當某一生態系達到平衡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合理?
(A)物質不再有循環利用的現象
(B)群集(群落)中的每一族群出生數目等於死亡數目
(C)引進外來種繁衍會改變原來的平衡
(D)消費者所得的總能量和生產者所含的總能量相同。
23.將某一食物鏈中生產者及不同階層的消費者所含之總能量
繪製成圖,如附圖所示。已知此食物鏈中有一種僅以種子為食
的鳥類,則此種鳥類應屬於下列哪一階層?
(A)甲 (B)乙 (C)丙 (D)丁。
24.瓜瓜老師有一天買了一條吳郭魚回家來做菜,發現這條魚的
體內居然個空氣囊。請問下列關於此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
(A)此構造稱為鰾
(B)此構造讓魚在不同深度可保持平衡
(C)魟魚的此構造較為柔軟,因此又被稱為軟骨魚
(D)鯨魚屬於哺乳類則沒有此構造來協助身體沉浮。
25.自然環境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生物,下列關於這些生物的描
述,何者正確?
(A)農夫辛苦耕作生產作物,屬於生產者
(B)百合花味道芬芳,但無法食用,屬於消費者
(C)馬陸、蚯蚓吃食動物的排泄物或遺體,為分解者
(D)原生菌類屬於大自然中的分解者,可將生物的屍體分解
26. 過去數十年,柔珠成為眾多產品的常見原料,例如:洗面
乳、牙膏…等。這些細小的柔珠在沖洗時排入下水道最終進入
海洋,因為體積過小,而無法被海水處理技術過濾掉,最終可
能將有毒物質釋放,沿著食物鏈轉移到人體。下列相關的敘述
何者錯誤?
(A)若環境被無法分解的汙染物汙染,愈高級的消費者累積
的毒物愈多
(B)海洋生物可能因為誤食柔珠而損傷身體
(C)海水經過嚴密過濾後,可以徹底去除有毒物質
(D)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禁止製造與販售柔珠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