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五峰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18.84 KB
頁數
4
作者
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29,离现在 5 2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1 頁,共 3
一、單選題:(1~20 題每題 3分,21-34 題每 2分,共 88 )
1. )下列哪些生物可以使用放大倍率為 40 1000 倍的顯
微鏡觀察到全貌
. 病毒 . 細菌 .變形蟲 .鍬形蟲
(A)甲乙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
2. 葉小瑋將螞蟻標本置於解剖顯微鏡下觀察,得到如附
圖的影像。若他想將螞蟻移至視野中央,他應該將螞
蟻朝向何處移動?
(A) 左上方 (B)右下方 (C) 右上方 (D)左下方。
3. ( ) 吳尚用芥菜加鹽搓揉製作酸菜的過程中芥菜細胞可
能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水分進出量相當,細胞維持原狀
(B)水分大部分向內滲透,細胞膨脹
(C)水分大部分向外滲透,細胞萎縮
(D)水分大部分向內滲透,細胞破裂。
4. ( ) 蔡小晏於複式顯微鏡視野中發現一隻變形蟲,試問下
列何者為變形蟲具有的構造?
(A)葉綠體 (B)細胞膜 (C)細胞壁 (D)大型液泡
5. ( ) 承上題,發現鏡頭髒了,應該使用何種東西擦拭乾
淨? (A)衛生紙 (B)拭鏡紙 (C)手帕 (D)抹布。
6. ( ) 文忻以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的下表皮細胞除了表
皮細胞外還會見到保衛細胞,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保
衛細胞的特點?
(A)半月形 (B)有葉綠體 (C)排列緊密 (D)兩兩成對。
7. 下列何者可以表現出生長繁殖感應代謝等現象?
(A)孵化中的雞蛋 (B)雞腿 (C)雞糞便 (D)雞舍。
8. 人的食道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組成層次?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器官系統。
9. 請將下列物質由小到大排序:
.纖維素、乙.氧原子、丙.葡萄糖
(A) 甲乙丙 (B)丙甲乙 (C)甲丙乙 (D)乙丙甲。
10. 陳小翰使用解剖顯微鏡時發現無法同時用兩眼觀察
如附圖所示,此時他應調整下列哪一種構造?
(A)眼焦調整器 (B)眼距調整器
(C)調節輪 (D)倍率調整輪。
11. )下列附圖是細胞在複式顯微鏡不同倍率下所呈現的影
像,試問何者的視野亮度最亮?(其餘條件皆相同)
(A) (B) (C) (D)丁。
12. )孟小庭發現了一隻不知名生物的屍體,經過解剖後,
發現此動物的胃中都是青草和果實,這個過程屬於科
學方中的哪一步驟?
(A) 觀察 (B)提出問題 (C)假設 (D)實驗
13. )附圖是植物細胞模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構造是綠色植物細胞才有的構造
(B)動物細胞中的乙構造通常比較大
(C)丙為細胞生命中樞,產生能量維繫細胞存活
(D)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構造為戊。
14. )附圖為人體的某種細胞,關於此細胞的敘述,下列何
者錯誤?
(A)甲內含遺傳物質,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B)乙部分內含粒線體,可產生能量
(C)丙的部位是纖毛,可擺動使細胞運動
(D)此細胞負責傳遞訊息,協調全身的反應。
15. 試問下列有關細胞構造的敘述何者有誤?
(A)虎克是第一個用顯微鏡描述細胞的科學家但並未
提出細胞學說
(B)細胞學說指出細胞基本構造為細胞核細胞質與細
胞膜三個部分
(C)同一生物體內不同形狀的細胞雖然功能不同
仍有類似的細胞構造
(D)不同生物體的細胞雖然功能不同但大多具有細胞
核、細胞質與細胞膜。
16. 有關蛋白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構成細胞的必要物質
(B)由葡萄糖結合而成
(C)需要細胞膜上特殊構造始能通過細胞膜
(D)組成原子包含 CHON
17. 黃小萱利用甲、乙、丙、丁四盆相同的容器,各放入
大小相當的綠豆 50 顆,做綠豆生長實驗,如下表。
(+表示「有」,-表示「沒有」),定期測量記錄
綠豆芽長度等生長情形,試問若以乙為實驗組,則應
以哪一組為對照組?
(A) (B) (C) (D)無法判斷。
組別
光線
水分
溫度
營養劑
40
40
25
25
18. ( )承上題,如果想探討水分對綠豆生長的影響,應該選
哪二組結果為來進行探討分析?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9. 劉小謙將自己的紅血球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食鹽水
中,結果如附圖,則食鹽水濃度最高是哪一杯?
(A)甲、膨脹破裂 (B)乙、雙凹圓盤
(C)丙、萎縮變小 (D)丁、圓球狀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2 頁,共 3
20. 附圖為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模式圖,其中膜上特殊構造
A」可違反物質濃度的擴散原則,主動將養分吸收
或將廢物排除;甲、丙、戊三種物質分別以圓球數量
表示其原子數量,依據此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特殊構造 A為蛋白質所組成
(B) 圖中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均不需消耗能量
(C) 丙物質可能為二氧化碳 CO2
(D) 當細胞外的物質濃度高於細胞內,任何物質均能
以擴散作用進入細胞內。
21. 潘小翔搭電梯時,聞到有人偷偷放了一個屁,結果整
個電梯空間都很臭,這是氣體分子透過何種作用所造
成的?
(A)光合作用 (B)滲透作用
(C)擴散作用 (D)重力作用。
22. 下列哪些與滲透作用最不相關?
(A)水分穿透細胞膜的現象
(B)泡菜的製作過程
(C)將乾香菇泡水後會膨脹變軟
(D)水分子與紅墨色素分子在水杯中混和均勻的現象
23. 附圖一般陸生植物葉片的剖面圖中,甲、乙、丙、丁
各組織的圖形有明顯錯誤?
(A) (B) (C) (D)丁。
24. 下列哪一句成語中引號標示的生物,其組成層次與其
他三者不同?
(A)「芒」刺在背 (B)勢如破「竹」
(C)囫圇吞「棗」 (D)添足
25. 鄧小璇在菜市場買了一串帶葉及枝條的荔枝,試問此
串荔枝包含幾種器官?
(A) 三種 (B)四種 (C)五種 (D)六種。
26. 下列哪一種生物,單一個細胞的功能最多?
(A) 高麗菜 (B)變形蟲 (C)香菇 (D)人類。
27. 附圖是人體細胞的模式圖,試問控制人體外型特徵的
遺傳物質主要位於圖中哪一部位?
(A) (B) (C) (D)丁。
28. 關於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下列何者錯誤?
(A)礦物質靠滲透作用進入細胞
(B)細胞膜可以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C)胺基酸可由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質協助進入細胞
(D)氧氣可經由擴散作用進入細胞。
29. 下列生物體構造與其所屬層次之配對,何者錯誤?
(A)變形蟲是細胞也是個體
(B)一顆葡萄屬於器官
(C)眼睛屬於組織
(D)班長屬於個體。
30. 小蓁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的表皮細胞如附圖所
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有葉綠體 (B)甲有細胞核
(C)乙有葉綠體 (D)乙有細胞壁。
31. 以下圖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時,發現顯微鏡中視
野過暗,可調節圖中哪一個構造以獲得適當的光線?
(A) (B) (C) (D)丁。
32. 蘇小睿使用目鏡 10X物鏡 4X 的複式顯微鏡觀察某
一圖形,視野下如附圖所示。在不轉動圖形的情況
下,改以的目鏡 10X、物鏡 10X 觀察,最可能出現
下列何種圖形?
(A) (B) (C) (D)
33. 用複式顯微鏡在 100 倍的放大倍率下觀察某種小生
物,看到整個視野被此種生物的單一個體完全占滿。
若想進一步觀察此生物的游動路徑,則應使用下列哪
一種目鏡及物鏡的組合?
(A)目鏡 10X、物鏡 4X (B)目鏡 10X、物鏡 40X
(C)目鏡 15X、物鏡 10X (D)目鏡 15X、物鏡 40X
34. 有關生物體組成層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植物的根與動物的消化道同為器官系統層次
(B)植物的種子與動物的皮膚同為器官層次
(C)植物葉的保衛細胞與人體的血液同為組織層次
(D)植物的花果實與動物的精子卵子同為器官層次
A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3 頁,共 3
二、閱讀題:(35-40 題每 2分,共 12 )
仿生學與魔鬼氈的發明
仿生意指從生物獲取靈感,從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辦
「仿生學」Biomimicry這個名詞Bio 在希臘文代表生命,
mimesis 是模仿的意思。它是指以辨識、分析與採用大自然
的策略來解決科技的問題;並非僅複製大自然的設計,而是透
過充分了解大自然的解決方案,來彌補及挽救人類所面臨的問
題。
魔鬼氈是仿生學研究最為人知且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它的
註冊商標 Velcro 是由 2 個法文單字拼起來velour(絨毛)
crochet(鉤子)20 世紀初的瑞士工程師梅斯倬有一次外出打獵
回家後,發現褲子及小狗身上黏有小果實,以顯微鏡觀察發現
果實上佈滿小芒刺,而這些芒刺小針擁有無數的微小鉤子,經
由這些小芒刺的啟發他發明了魔鬼氈
35. 梅斯倬搭以顯微鏡找出芒刺構造的過程為科學方法中
的哪一個階段:
(A)觀察 (B)參考文獻 (C)假說 (D)實驗
36. 下列哪一項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與芒刺構造最相似?
(A)蓮花葉片表面有許多小突起,具有防水的功能
(B)槐葉蘋葉面的細毛構造如打蛋器,可使水珠滾動
(C)動物肌肉細胞細長具有收縮運動的功能
(D)鳥類羽毛中的細小細毛末端有倒鉤互相勾住,
以維持羽毛整齊不被風吹亂。
37. 若五峰國中的同學在校內生物實驗室中要將芒刺小針
上的微小鉤子放大 400 倍來觀察,應使用下列何種器
材最為合理?
(A) 複式顯微鏡 (B)解剖顯微鏡 (C)放大鏡 (D)肉眼
工作細胞系列之「流感病毒」
日本科普動畫《工作細胞》中先後出現肺炎球菌、綠膿菌
等細菌挑戰人體免疫系統,也一度出現流感病毒,入侵人體感
染細胞使細胞殭屍化,再利用殭屍細胞內物質來繁衍出更多病
毒,複製速度之快,使得嗜中性白血球疲於砍殺,接著強大的
巨噬細胞前來協助可一次砍殺多個殭屍細胞外,還能將病毒的
抗原資訊傳給樹突細胞,而樹突細胞的突起形狀有利於傳遞抗
原資訊給更多更多淋巴球,引發專一性的免疫反應,例如專門
攻擊自身感染細胞的殺手 T細胞、產生抗體的 B細胞,最終再
加上身體以發燒、咳嗽、噴嚏等生理反應配合,流感病毒便能
在體內消失。下圖為動畫角色與代表細胞的實際大小比對:
38. 依據本文,病毒需利用受感染細胞內的資源,才能繁
殖出新病毒,意味著病毒若沒有感染細胞的情況下,
無法獨立完成哪一種生命現象?
(A)生長 (B)繁殖 (C)感應 (D)運動。
39. )根據下圖尺規資訊顯示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病毒、綠
膿菌、血小板、紅血球以及白血球,可找到幾種?
(A)5 (B)4 (C)3 (D)2 種。
40. )下圖為動畫角色與實際細胞的對照,關於這些細胞的
形狀與功能,何項敘述錯誤?
(A) 紅血球的形狀為雙凹圓盤。
(B) 紅血球的主要功能為運送氧氣到全身。
(C) 欲在顯微鏡下觀察上圖三種細胞之細胞核均可用
亞甲藍液染色處理。
(D) 樹突細胞具有傳遞抗原資訊功能,其細胞具有突
起形狀類似神經細胞。
T
50 微米
15 微米
12 微米
9微米
6微米
3微米
2 微米
1微米
0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4 頁,共 3
[完成作答]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