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自然科-生物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3 頁,共 3 頁
二、閱讀題:(35-40 題每 2分,共 12 分)
仿生學與魔鬼氈的發明
仿生意指從生物獲取靈感,從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辦
法。「仿生學」(Biomimicry)這個名詞,Bio 在希臘文代表生命,
而mimesis 是模仿的意思。它是指以辨識、分析與採用大自然
的策略來解決科技的問題;並非僅複製大自然的設計,而是透
過充分了解大自然的解決方案,來彌補及挽救人類所面臨的問
題。
魔鬼氈是仿生學研究最為人知且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它的
註冊商標 Velcro 是由 2 個法文單字拼起來:velour(絨毛) 和
crochet(鉤子)。20 世紀初的瑞士工程師梅斯倬有一次外出打獵
回家後,發現褲子及小狗身上黏有小果實,以顯微鏡觀察發現
果實上佈滿小芒刺,而這些芒刺小針擁有無數的微小鉤子,經
由這些小芒刺的啟發他發明了魔鬼氈
35. ( )梅斯倬搭以顯微鏡找出芒刺構造的過程為科學方法中
的哪一個階段:
(A)觀察 (B)參考文獻 (C)假說 (D)實驗
36. ( )下列哪一項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與芒刺構造最相似?
(A)蓮花葉片表面有許多小突起,具有防水的功能
(B)槐葉蘋葉面的細毛構造如打蛋器,可使水珠滾動
(C)動物肌肉細胞細長具有收縮運動的功能
(D)鳥類羽毛中的細小細毛末端有倒鉤,可互相勾住,
以維持羽毛整齊不被風吹亂。
37. ( )若五峰國中的同學在校內生物實驗室中要將芒刺小針
上的微小鉤子放大 400 倍來觀察,應使用下列何種器
材最為合理?
(A) 複式顯微鏡 (B)解剖顯微鏡 (C)放大鏡 (D)肉眼
工作細胞系列之「流感病毒」
日本科普動畫《工作細胞》中先後出現肺炎球菌、綠膿菌
等細菌挑戰人體免疫系統,也一度出現流感病毒,入侵人體感
染細胞使細胞殭屍化,再利用殭屍細胞內物質來繁衍出更多病
毒,複製速度之快,使得嗜中性白血球疲於砍殺,接著強大的
巨噬細胞前來協助可一次砍殺多個殭屍細胞外,還能將病毒的
抗原資訊傳給樹突細胞,而樹突細胞的突起形狀有利於傳遞抗
原資訊給更多更多淋巴球,引發專一性的免疫反應,例如專門
攻擊自身感染細胞的殺手 T細胞、產生抗體的 B細胞,最終再
加上身體以發燒、咳嗽、噴嚏等生理反應配合,流感病毒便能
在體內消失。下圖為動畫角色與代表細胞的實際大小比對:
38. ( )依據本文,病毒需利用受感染細胞內的資源,才能繁
殖出新病毒,意味著病毒若沒有感染細胞的情況下,
無法獨立完成哪一種生命現象?
(A)生長 (B)繁殖 (C)感應 (D)運動。
39. ( )根據下圖尺規資訊顯示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病毒、綠
膿菌、血小板、紅血球以及白血球,可找到幾種?
(A)5 種 (B)4 種 (C)3 種 (D)2 種。
40. ( )下圖為動畫角色與實際細胞的對照,關於這些細胞的
形狀與功能,何項敘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