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五峰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54.07 KB
頁數
4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2-14,离现在 5 25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年度 第一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1 頁,共 4
一、單選題(請從選項中,選擇出最適當的答案)
1.~30.題每題 3分,31.~35.題每題 2分,共 100
1. 下圖為一連續週期波波形的示意圖,下列代號所表示波的
各部位名稱,何者正確?
(A)甲為波谷
(B)甲、丙兩點間的距離為波長
(C)乙為波峰
(D)丙、丁兩點間的距離為週期。
2. 下列有關波動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是一種縱波
(B)力學波傳播時,介質振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平行的
波動,稱為橫波
(C)橫波又稱高低波
(D)無線電波不屬於力學波。
3. 如下圖,小峰在湖面上 680 公尺處,向湖面下 4500 公尺深
的湖底發出一個聲波,已知該聲波在空氣中的速率為
340 m/s,在水中的速率為 1500 m/s,則聲波從發射至抵
達湖底需要花上多久時間?
(A)1.5 (B)2 (C)5 (D)7 秒。
4. 小舞假日到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玩,她對著山壁大
叫,經過 4秒後聽到回聲,試問小舞距離山壁多少公尺?
(當時空氣中的聲速約為 340 公尺∕秒)
(A)34 (B)340 (C)680 (D)1360
5. 小提琴的旋律輕快流暢,長笛的音色優雅純淨,薩克斯風
的聲音宏亮有力。有關這些樂器發聲的特性,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樂器發出的音調愈高,代表其頻率愈低
(B)三種樂器的聲音,在相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
(C)薩克斯風聲音的響度大小與其振幅成反比
(D)可以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是因為其聲波波形不同。
6. 下列關於針孔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紙屏上的成像與原物相比,為倒立的像
(B)紙屏上的成像必與原物的大小相等
(C)針孔成像是由於光線折射的結果
(D)針孔越大,紙屏上的成像就越清楚。
7. 一束光線與平面鏡鏡面夾角成 30 度,射向平面鏡後發生反
射,則反射線與入射線之間的夾角為幾度?
(A)40 (B)80 (C)100 (D)120。
8. 手拿一透鏡置於紙面正上方 6 公分處,觀看紙面上的英文
字母,結果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有關此透鏡的敘述,何者
正確?
(A)焦距大於 6 公分的凸透鏡
(B)焦距大於 6 公分的凹透鏡
(C)焦距小於 6 公分的凹透鏡
(D)焦距小於 6 公分的凸透鏡。
9. 下列四種不同形式的鏡片中,何者可用以矯正近視眼?
(A) (B)
(C) (D)
10. 在暗室中,以紅色燈光照射一張色紙時,色紙看起來呈紅
色;改以綠色燈光照射色紙時,色紙看起來呈黑色。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此張色紙會吸收紅光
(B)此張色紙原本顏色可能為紅色
(C)此張色紙原本顏色為白色
(D)此張色紙會反射綠光。
11. 空間中有一連續週期波,其傳播情形如下圖所示,若波源
每秒產生 1 個波,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P 點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時間為 0.25 秒
(B)此連續週期波的波速為 12 公分
(C)波形移動 6 公分時,Q 點移動 10 公分
(D)若頻率減半,則波長變為 6 公分。
12. 在乾燥無風的空氣中,聲速每秒以 331+0.6T(T 表示當時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年度 第一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2 頁,共 4
的攝氏溫度,且聲速單位為公尺/秒)的速率傳播。則在氣
25℃的乾燥無風空氣中,小峰發出一聲頻率 346 赫茲
的聲音,請問其波長為多少公分?
(A) 1 公分 (B) 14 公分
(C) 100 公分 (D) 346 公分
13. 村中的擴音器同時向左右廣播著重要事項,位於擴音器
左右兩端的小舞與小峰聽到廣播的時間差為 0.6 秒,其
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若圖中三者在一直線上,且忽略
風、濕度及溫度對聲速的影響,已知下列選項中有一項
是小舞與小峰的距離,依上述條件推論,何者為兩人之
間的距離?(當時聲速為 340 m/s)
(A) 34 m (B) 100 m (C) 150 m (D) 310 m
14. 有六支音叉如下圖所示排放作共鳴實驗,每一支音叉的
振動頻率如下:A=139 赫茲,B=233 赫茲,C=116
茲,D=90 赫茲,E=139 赫茲,F=233 赫茲。則敲擊 B
音叉時,哪一支音叉可產生共鳴?
(A) F (B) C (C) D (D) E
15. 下圖為一向左前進的連續週期波形示意圖,其中介質振
動的方向與波行進的方向垂直。請問甲、乙、丙三點下
一瞬間的運動方向為何?
(A)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不動,丙向上
(D)甲向下,乙向下,丙不動。
16. 下列關於聲波反射現象與超聲波的敘述,何者錯誤
(A)聲納所發出的超聲波,因頻率太高,人類無法聽見
(B)傳聲筒是利用聲音在筒壁的折射,使聲音可傳得較遠
(C)聲波遇到光滑或堅硬的表面時較易反射,但遇到有
孔隙或柔軟表面時則易被吸收
(D)利用超聲波可檢查孕婦腹中的胎兒情況。
17. 以繩波產生器製造數個連續且完全相同的繩波,繩波上
某一點的振動位移與時間關係如下圖所示。若當時繩波
傳播速率為 4 m/s,則此繩波的波長為下列何者?
(A) 0.4 m (B) 0.8 m (C) 1.6 m (D) 2.0 m。
18. 靜止在海面上的甲船發出聲波訊號,訊號同時由空氣及
海水以直線傳至同樣靜止在海面上,相距 990 公尺遠的
乙船,如下圖所示。假設當時無風,且海面平靜,在空
氣中的聲速為 330m/s,在海水中的聲速為 1650m/s,則
乙船先後接收到上述兩個聲波訊號的時間差最接近下列
何者? (A)1.2 (B)2.4 (C)3.2 (D)4.8 秒。
19. 某船以等速度 30 m/s 朝懸崖前進,在船上的人於鳴汽笛
後經 8 秒,聽到由懸崖反射之回聲。若當時無風,且空
氣中的聲音速率為 340 m/s,則鳴汽笛時,船與懸崖的距
離為多少公尺?
(A)1000 公尺 (B)1200 公尺
(C)1480 公尺 (D)2960 公尺。
20. 甲、乙、丙、丁是四支不同長度的空心管子,管子的下
端皆封閉,上端皆敞開,如下圖所示。假設小明利用這
四支管子可以吹出四種不同音調,且為單一頻率的聲
音。每支管子「管口至封閉端的距離」皆為其所發出聲
波波長的 1/4,則哪一支管子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最低?
(A)甲管 (B)乙管 (C)丙管 (D)丁管。
21. 小峰在暗室中,以蠟燭和手在牆壁上做手影的遊戲,如
下圖所示。請問當蠟燭不動時,將手小心往蠟燭方向移
動,則手的影子大小變化如何?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忽大忽小。
22. 下圖為某一入射光,經平面鏡反射後,光的行進路徑。
若入射光方向不變,要使反射光射向 P 點,則平面鏡要
如何調整?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年度 第一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3 頁,共 4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逆時針轉動 (D)順時針轉動。
23. 在水平地面的平面座標上,觀察者在位置(1,1)到位置
(2,1)放置一大平面鏡,且觀察者、甲、乙、丙和丁五人
的位置如下圖所示。經由平面鏡的反射,觀察者最可能
從鏡中看到哪一個人的像?
(A)丁 (B)丙 (C)乙 (D)甲。
24. 如下圖所示,光線經過甲、乙、丙三層介質時發生折
射,且∠3 > ∠1 > ∠2,則光線在三介質中的速率何
者最慢?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
25. 如下圖所示,在甲、乙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左側 10cm
處,分別放置一根點燃的蠟燭。若於凸透鏡右側放置白
色紙幕,調整紙幕位置使成像清晰,蠟燭光線經過凸透
鏡甲、乙在白色紙幕上分別看到倒立放大及倒立縮小的
像,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凸透鏡的焦距大於 10cm
(B)乙凸透鏡所成的像為實像
(C)甲凸透鏡所成的像為實像
(D)乙凸透鏡的焦距小於 5cm 。
26. 下圖為傳統照相機的基本結構示意圖,有關其運作的原
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拍攝景物時,鏡頭前的景物經透鏡折射後,產生倒立
實像
(B)光圈可以調節進入相機內的光線量,控制相片的亮度
(C)若想讓人物完整成像於底片上,人物必須位於鏡頭
焦距內
(D)快門可控制底片曝光的時間。
27. 有四張圖卡分別畫有四個國家的國旗,以白光照射圖卡
時,國旗上各個部分的顏色如下圖所示。若以紅光照射
此四圖卡,則最可能看見哪兩個國家的國旗顏色排列相
同? (A)荷蘭及奧地利 (B)奧地利及俄羅斯
(C)荷蘭及保加利亞 (D)俄羅斯及保加利亞。
28. 我們通常利用複式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的生物,下圖為複
式顯微鏡的成像示意圖,圖中 F 為目鏡焦點,f 為物鏡焦
點。使用時調整粗、細調節輪,使眼睛看到清楚的成
像,則有關複式顯微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眼睛最後看到的像是經過物鏡、目鏡折射而形成
(B)標本經由物鏡折射後的成像,落在目鏡焦點內
(C)眼睛所看到的像與原標本互為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D)經過物鏡、目鏡兩次放大後最後得到的成像為實像。
29. 有三束不同顏色的光線以不同入射角射向平面鏡,如下
圖所示。若此三束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在右方與平面
鏡垂直的白色紙幕上顯示出三個光點,則在白色紙幕上
所看到的光點顏色,由上到下依序為何?
(A)綠、藍、紅 (B)藍、綠、紅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年度 第一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4 頁,共 4
(C)紅、綠、藍 (D)紅、藍、綠
30. 有一紅、綠、藍與黑色的地形立體圖像,小峰以自製紅
綠兩色眼鏡(如下圖)看此圖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紅色圖像在右眼與左眼看起來都是亮的
(B)藍色圖像在右眼與左眼看起來都是暗的
(C)綠色圖像在右眼看起來是暗的,在左眼看起來是亮的
(D)黑色圖像在右眼看起來是亮的,在左眼看起來是暗的
31. 光束由空氣中射入三稜鏡後,經過三稜鏡並從三稜鏡的
另一面射出到空氣中,則下列哪一個示意圖最接近此光
束的行進路徑?
(A) (B)
(C) (D)
32. 下面哪一種波為非力學波
(A)水波 (B)彈簧波 (C)光波 (D)繩波
33. 小峰使用一凸透鏡做成像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P
燭火至透鏡的距離,q 為紙屏上得到最清晰圖像時,紙屏
至透鏡的距離。調整 P 值測量相對應的 q 值,結果如下
表。則當 p=60 公分時,在紙屏上所成之像為下列何者?
(A)倒立縮小實像 (B)正立縮小實像
(C)倒立放大實像 (D)正立放大實像
34. 一物體每分鐘振動 60 次,則下列何者為其振動的頻率?
(A) 60 (B) 1 (C) 60Hz (D) 1 Hz。
35. 漁夫在海上捕魚時,常使用可接收及發射超聲波的儀
器,從海面向著正下方的海底探測魚群的狀況。假設在
海水中超聲波的傳播速率為 1500 m/s,則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發射超聲波 0.04 秒後傳回某魚群的訊息,該魚群約
在海面下 60m
(B)使用超聲波探測海中的魚群時,主要運用聲音折射
原理得知魚群的位置
(C)使用超聲波探測魚群的位置,原因是只有超聲波能在
海水中傳播
(D)若超聲波從海水中傳入空氣中,其傳播速率會變慢。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