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五峰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4.37 KB
頁數
3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1-11,离现在 5 3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 九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1 3頁
【地科範圍:7-1~7-2,第 1-10 題,第 1 4 分,其餘 3 分,
31 分】
【理化範圍:1-1~2-2,第 11-33 題,每題 3 分,共 69 分】
1. 光年是何種單位? (A)時間 (B)長度 (C)亮度 (D)質
量。
2. 參考右圖,小新住在嘉義(恰為圖中的乙),平行三箭頭為
太陽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6 22 日當天傍晚,小新應
位於甲處附近
(B)丙處的時刻和乙相同,且丙
處竿影向南
(C)6 23 日上午 6 點,小新已
隨地球自轉至甲處附近
(D)北極星應位於甲丁方向。
3. 右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
若觀察者在嘉義(北緯
23.5°)正午時太陽的仰
角(陽光與水平面的夾
角)為θ,地面每單位面
積接受到的太陽能為 I,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球由乙→丙期間,I 逐漸變大 (B)地球在丁處時,I
最大 (C)地球由丙→丁→甲期間,θ先變小再變大 (D)
地球在乙、丙、丁處,正午竿影長度皆大於甲處
下圖(一)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二)是從北極上空看
到地球某日的示意圖,圖(三)是某緯度的太陽運動軌
跡。請回答第 4~6 題:
4. 由圖(一)判斷,位於台北的小佩感受到晝漸長且夜長大
於晝長時,地球位於何處?
(A)地球在甲、乙之間 (B)地球在乙、丙之間
(C)地球在丙、丁之間 (D)地球在丁、甲之間。
5. 根據圖(一)判斷,國曆 10 30 日,地球與太陽的位置
為何?且當天正午太陽位於圖(三)的什麼位置?
(A)地球在甲、乙之間,當天正午太陽位於 D、E 之間
(B)地球在乙、丙之間,當天正午太陽位於 D、E 之間
(C)地球在丙、丁之間,當天正午太陽位於 E、F 之間
(D)地球在丁、甲之間,當天正午太陽位於 E、F 之間。
6. 某衛星從外太空拍攝到地球的影像如圖(二)所示,則這
一天地球最可能位於圖(一)中的哪一位置?
(A)甲 (B)乙 (C)丙 (D)四個位置都有可能。
圖二
圖三
7. 郁馨喜歡在夜晚到空曠無光害的地方觀看星空,而她總是
覺得白天看不到如此壯觀與美麗的景色相當可惜。對於她
的感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白天看不到星星是因
為太陽的亮度太亮 (B)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多為反射恆星
光芒的行星 (C)橫掃天際的彗星,為可自行發光發熱的太
空碎粒 (D)晚上,月亮比星星亮是因為月亮自身發出的光
芒遠比星星亮。
8. 我們如果使用高倍率的望遠鏡觀測太空,就會發現宇宙在
非常大的尺度下顯得相當均勻;但是更驚人的事實是,它
正在膨脹。我們觀測得越遠,則遙遠星系(以及甚至更遠的
類星體)就顯得越快速地從我們這裡離開。宇宙本身是從一
個巨大的爆炸事件中產生,它發生在大約 138 億年以前。
大爆炸的溫度遠遠超過現在所能發生的溫度,但是由於膨
脹,該溫度被冷卻到今天微波背景所具有的微小數值。試
根據此文可知:
(A)宇宙在收縮 (B)宇宙大約於 138 萬年前形成
(C)到目前為止,遙遠星系仍快速地遠離我們
(D)大爆炸後到現在宇宙的溫度一直維持不變。
9. 附圖為太陽系類地行星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地球、乙為水星 (B)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組成成
分相同 (C)甲為水星且水星上沒有水 (D)丁為火星且溫
度最高
10.關於宇宙結構的敘述,何者正確?
(A)宇宙中有所有的恆星都同時形成
(B)宇宙大約是銀河系盤面的五倍大
(C)星系如太陽系是組成宇宙最基本的單位
(D)太陽是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
圖一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 九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2 3頁
11.小蓁發現鋼琴上方的節拍器(如附圖),拍子略慢,則此時
最佳調整方式為何?
(A)將擺錘稍微往上移一點
(B)將擺錘稍微往下移一點
(C)改換成稍重一點的擺錘
(D)改換成稍輕一點的擺錘
12.下列何者物理單位不具有「方向性」?
(A)位移 (B)路徑長
(C)速度 (D)加速度
13.一個完整的位置描述,必須指出參考點、方向跟距離。
因此關於座標 P 點(5,-3),是否符合完整的位置描述?
(A)不是,因為沒有參考點 (B)是,有說明出方向
(C)不是,沒有描述出距離 (D)無法確定
14.如圖所示,小蓉從位置 20 公尺處出發,在位置 50 公尺
處折返,最後回到位置 32 公尺處,
請問她所走的位移為多少公尺?(向東為正)
(A) 12 (B) -12 (C) 48 (D) -48 公尺
15.以不同單擺 A、B、C 作單擺週期定律實驗
結果如右圖,則哪個擺長最短?
(A) A (B) B
(C) C (D)無法判斷
16.已知在直線道路往北前進的小瑋,
其位置(x)與時間(t)的關係式為 x = 3t - 5,
則關於小瑋的運動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小瑋從原點的南方出發
(B) 小瑋持續做等速度運動
(C) 第 5 秒的瞬時速度為 10 m/s
(D) 5~6 秒間的平均速度為 3 m/s
17.在南北向的直線公路上,一貨車加速向北方行駛,
10 秒內其速度由 18 公里∕小時增至 36 公里∕小時,
則該貨車平均加速度為
(A)0.5 (B)5 (C)1.8 (D)18 m∕s
2
18.右圖為向北啟動的物體的 V-t 圖,則當物體處於「向南運
動且逐漸減速的等加速度」過程中,其加速度方向跟大小
為何?
(A) 向 北 4 m/s
2
(B) 向 南 2 m/s
2
(C) 向 北 2 m/s
2
(D) 向東北 2 m/s
2
19.下列各關係圖,何者代表物體有做運動而非靜止?
(A) (B)
(C)
20.校園裡常見的下列現象,何者不符合慣性定律?
(A) 洗手台附近,常有人將手往下甩乾水滴
(B) 在走廊上奔跑,不易閃避衝出來的同學而撞上
(C) 值日生啟動板擦機,清除板擦上的粉筆灰
(D) 百米賽跑,選手抵達終點線無法馬上停止
21.如下圖所示,用 5 牛頓的水平拉力作用於 2 公斤的靜止物
體上,10 秒後該物體的速度為 15 公尺∕秒,則該物體所
受的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1 (B)2 (C)3 (D)4
22.高速公路上速限標示如圖所示,代表車速不可超過
100 公里/小時,這是指下列哪一種車速的限制值?
(A)平均速度 (B)平均速率
(C)瞬時速率 (D)瞬時速度
23.有一皮球自由落下,著地後又反跳,若向
上為正,向下為負,則其 v-t 圖為下列何者?
(A) (B)
(C) (D)
24.「台北 101」地面上層共有 101 層樓,總高度為 508
尺,曾經榮登世界最高建築物,目前為世界上第 12 高的建
築物(2019 年);以前只開放 89-91 觀景台供民眾參觀,今
6 月首度開放頂樓平台(標高 460 公尺)參觀。
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由頂樓平台自由落下一顆小鋼珠,
估計約多少秒著地?
(A) 10 (B) 15 (C) 20 (D) 101 秒
t
(s)
(D)
此直線與時間軸重合
t (s)
X
此直線與時間軸重合
5
t(s)
V
5
t(s)
X
(m/s)
V(m/s)
(m)
(m)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 九年級 自然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3 3頁
25.下圖中的甲、乙兩圖是進行滑車速度測量實驗時,利用兩
個不同的打點計時器,分別在甲、乙兩小車拉動紙帶時所
打的點痕。甲圖紙帶上相鄰兩點的距離皆為 0.5cm,乙圖
紙帶上相鄰兩點的距離皆為 1.0cm。若甲圖的打點計時器
頻率為 30Hz,乙圖的打點計時器頻率為 10Hz,則甲、乙兩
小車運動速率的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甲車的速率>乙車的速率
(B)甲車的速率=乙車的速率
(C)甲車的速率<乙車的速率
(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26.下列實驗為探討作用力、質量與加速度之間的關係,當由
圖(一)滑車下掛甲砝碼轉至將甲砝碼放到滑車上變成圖
(二)。實驗測得滑車的加速度變小,則下列何者正確?
(A)此實驗的控制變因是系統總質量
(B)滑車加速度變小是因滑車上質量變大的關係
(C)由此實驗可得知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D)由此實驗可知加速度與作用力成反比
27.甲、乙兩人進行一項實驗觀察:
甲站在一輛等速度向右前進
的卡車上,
乙靜止站在地面上,
如附圖所示,
當卡車通過乙的面前時,
甲垂直向上拋出一顆球,
則兩人看到球從拋出到落下的運動軌跡為何?
(A)選項 A
(B)選項 B
(C)選項 C
(D)選項 D
28.右圖為測量力和加速度關係的實驗裝置,
滑車重 900 公克,砝碼重 50 公克,
吊盤重 50 公克。繩子質量不計。
若不計摩擦力的影響,則:
滑車移動時的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g 為 10 公尺∕秒
2
)
(A) 0.05 (B) 0.5
(C) 5 (D)10 公尺∕秒
2
29.在各接觸面皆光滑的條件下,伽利略將小球由左邊 A 點自
由下滑,行經水平面後,再
爬升到不同坡度的斜面。
則小球在三斜面爬升的情形
如何?
(A)最大垂直高度:B>C>D
(B)最大垂直高度:B<C<D
(C)爬升路徑長度:B= C= D
(D)爬升路徑長度:B<C<D
30.承上題,針對此實驗,伽利略作了何種延伸推論,而引出
「慣性」觀念?
(A)無論斜角如何,小球都不能到達與原來相同的高度
(B)無論斜角如何,小球都可行經與原來相同的路徑長度
(C)當右邊的斜角為零度時,小球可沿著此一直線持續向前
運動
(D)以上皆是由伽利略衍伸出來的「慣性」概念。
31.一木塊由 A 點以 6 cm/s 的速率向
左移動,壓縮彈簧後彈回至 A
點,此時的速率為 4 cm/s,全程
歷經 4 秒,彈簧被壓縮後的最短
長度為 5 cm。
請問這 4 秒內的平均速度及平均加速度為
何?(往左為正)
(A) 0 cm/s,-0.5 cm/s
2
(B) 0 cm/s,-2.5 cm/s
2
(C) 0.5 cm/s,-0.5 cm/s
2
(D) 4 cm/s,2.5 cm/s
2
32.標槍比賽中,選手奮力一擲,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
如圖。已知 B 點為標槍飛行途
中的最高點,在不考慮空氣阻
力的情形下,請問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由 A B 的過程中,速度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B)到達 B 點時,瞬時速度為 0
(C)整個飛行過程的每秒速度變化量皆相同
(D)由 B C 的過程中,加速度愈來愈大
33.一物體靜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其質量為 10 公斤,若先以
30 牛頓的水平力推 10 秒,再改以同方向 20 牛頓的水平力
10 秒,其力與時間的關係如附圖所示,則此物體在第 5
秒及第 15 秒的加速度大小比為何?
(A) 2:3 (B) 3:2 (C) 1:3 (D) 3:1。
(A) (B) (C) (D)
6
A
B
C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