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國文科試題 九年 班 座號 姓名
第 2 頁
12.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實指顏色?
(A)白雪「皚」皚
(B)「赤」膽忠心
(C)心「灰」意冷
(D)「青」春年華。
1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這
段文字的弦外之音為何?
(A)表達作者嚮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
(B)大自然具有神奇魔力,令人樂不思蜀
(C)勸誡飛黃騰達、政務纏身之人,宜適當休閒
(D)說明眼前美景能調劑身心,令人精神振奮,無所畏懼。
14.辛棄疾〈醜奴兒〉一詞中,「愁」字的解讀,何者正確?
(A)「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愁」為年輕時無病呻吟的閒愁
(B)「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愁」為寫作遇到瓶頸的憂愁
(C)「而今識盡愁滋味」的「愁」為看透世事,飽經憂患的
真愁
(D)詞中三個「愁」字,其內涵完全相同。
15.有關李清照〈武陵春〉一詞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風住塵香花已盡」描寫暮春殘景
(B)「日晚倦梳頭」反映出作者喪夫後的孤獨落寞
(C)「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抒寫作者心情由悲
轉喜
(D)「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深刻表現作者難以
排遣的濃濃愁緒。
16.「最好的回春術,其實不假外求,只要我們心中的火種不
熄,便能滋生出一片草原。」這句話說明青春永駐的最好
方式為何?
(A)無欲無求,知足常樂
(B)親近自然,沐浴在陽光下
(C)勤讀詩詞,擷取人生智慧
(D)心存樂觀,保有積極的熱情。
17.下列有關李清照〈武陵春〉與辛棄疾〈醜奴兒〉的比較,
何者說明正確?
(A)皆提到時光易逝,青春不再
(B)末兩句皆可窺見作者當時的心境
(C)都是因為生活的困苦而導致愁上加愁
(D)兩闋詞的題目分別為〈武陵春〉、〈醜奴兒〉。
18.「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是藉著
聲音的描寫來反襯山間水際的幽靜,下列詩句何者也運用
了此一手法?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B)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9.下列句子,何者沒有語病?
(A)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沒有同理心
(B)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處處充滿蓬勃生機
(C)寂靜無聲的夜裡,只有機車發動聲隆隆作響
(D)天外七八顆星閃爍,使得夏日的夜空更加燦爛。
20.下列文句,何者未運用轉化修辭技巧?
(A)人怕出名豬怕肥
(B)寒流躲回北方,太陽重又升起
(C)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D)春天的植物從冰雪中掙扎著,冒出頭來。
21.以下有關〈與宋元思書〉的筆記,何者記載正確?
(A)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流清淺而平緩
(B)風煙俱淨,天山共色/萬里無雲,一片清朗
(C)橫柯上蔽,在晝猶昏/天色陰霾,已近黃昏
(D)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寒冬之際山間仍綠意盎然。
定風波 蘇 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
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
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2.根據詞意的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恰當?
(A)由「莫聽」、「何妨」、「誰怕」等句,可見作者狂傲的心
境
(B)「何妨吟嘯且徐行」表達作者雨中漫步,處之泰然的襟
懷
(C)「料峭春風吹酒醒」可知作者藉酒澆愁愁更愁的無奈
(D)「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了悟人
生虛幻如夢,不如歸隱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