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定期評量 七年級 社會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2 頁 共 4 頁
※河川是人們重要的水源,許多城市的發展都與河川有關。人
們對水的需求愈來愈大,河川治理和水資源開發等問題更值得
我們關心。附圖為臺灣主要河川分布圖。請依圖回答 15~17 題
15.主要提供大台北地區居民用水的翡翠水庫及石門水庫是修
築在圖中哪一條河流的上游地區?
(A) 甲 (B) 乙(C) 丙(D) 丁
16. 下圖為某河流全年流量變化
圖。依右圖所示,下列哪一條
河流流域最有可能具有此特徵?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由右上附圖中觀察可知,台灣水資源分布呈現何種特性?
(A) 乾雨季流量變化大 (B) 主要河川東西分流
(C) 地下水含量豐富 (D) 河川含沙量偏低
【歷史科:第 5-6 章,第 18-34 題,每題 2 分;共 34 分】
18. 在國家圖書館中有一張古契約的介紹如下表,其內容陳述
台灣某條水圳的開墾,從表中判斷,這是哪條水圳的開墾
契約?
(A)瑠公圳 (B)猫霧捒圳 (C)八堡圳 (D)曹公圳
19. 一八六○年代以後,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
北部,其主要原因為何?
(A)南部米糖生產下降,經濟蕭條,造成人口往北移動
(B)北部移民來源複雜,經常發生變亂,必須駐兵鎮壓
(C)南部多颱風與地層下陷,天災頻傳,迫使人口外移
(D)北部發展茶與樟腦,外銷貿易成長,經濟發展快速
20. 歷史老師提出問題說:「康熙 23 年,清廷最初僅同意開放
鹿耳門與廈門進行貿易;乾隆年間陸續開放鹿港、八里坌
為對渡港口;到最後因某事件開放淡水、雞籠、安平、打
狗為通商口岸。台灣的貿易港口從單一出口的鹿耳門,演
變成四口通商,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要同學思考原
因,以下哪位同學的推測最不符合史實?
(A)起初漢人主要活動範圍在南部,所以僅開放鹿耳門
(B)隨著貿易量與移民的增多,先開放八里坌再開放鹿港
(C)艋舺、鹿港與府城和對渡港口往來,而形成市街
(D)清廷敗於對外戰爭,被迫簽訂條約才開放四口通商
21. 在旭做報告時,討論某個主題,並找了一篇社論,內容如
下:「大部分的台灣人祭祀的對象多是○○○以後的祖先
們,每個家族都有各自的○○○。至於族譜裡古早的□□
□們,對後世的台灣子孫而言,似乎沒有像○○○們那麼
親。」對於討論內容的解釋,何者有誤?
(A)探討主題應與宗族組織相關
(B)○○○為開臺祖,指涉來台開墾後的祖先
(C)□□□指的是唐山祖
(D)無論開臺祖或唐山祖,宗親們皆有血緣關係
22. 「結」是指以前開墾時的一種結首制度,亦即當有一地方
由許多人開墾完成後,會把墾地劃分次序,如一結、二結、
三結、四結、五結……幾份,再由開墾者用抽籤來分配。
此種開墾制度的出現,敘述何者錯誤?
(A)向政府申請墾照,需要龐大資金
(B)當時人民多窮困,因此需要合資開墾
(C)這是向原住民承租土地才發生的制度
(D)此種開墾制度始於清帝國時期
23. 台灣◇屬性的改變反映台灣移民社會的轉變,從唐山過台
灣的海神信仰,到護佑漁民、保護農民、到庇佑全民,◇
信仰正呈現漢人拓墾台灣的歷程,也顯現台灣社會型態的
變遷。從文中來看,◇應為臺灣的何種信仰?
(A)三山國王 (B)媽祖 (C)開漳聖王 (D)土地公
24. 圖片為瑞港公路的終點。該路原為 1877 年修築的「奇美
古道」,順著秀姑巒溪橫越海岸山脈,道路開闢起點為花蓮
縣瑞穗鄉。因(甲)劉銘傳開始在臺推行(乙)開山撫番,清
兵與當地的(丙)阿美族人爆發衝突,圖中的(丁)港口國小
為此事件的古戰場,中華民國政府於校區內設置紀念碑。
該地圖的小地名為(戊)大港口,因而以此為名,將該事件
稱為大港口事件。
上述事件解釋畫底線的文句中,正確的有幾項?
(A)五項 (B)四項 (C)三項 (D)二項
25. 清代臺灣在一場民變過後,皇帝為了紀念此事,一方面將
諸羅改名為嘉義,一方面在府城外豎立了九座紀念碑。請
問︰這位皇帝所慶祝的是順利平定哪場民變?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戴潮春事件
藏品名稱 六館業戶公立給墾字稿
成文時間 雍正 10 年
類別 水利契照
關鍵詞 割地換水
內容摘要 因原有埔地乏水灌溉,招以張振萬為首之六
館業戶前來備工本銀 6600 兩開築水圳灌溉,
約定將東南勢之旱埔地割與六館以抵工本。
開成水圳後,將水分作 14 份,六館得 12 份,
社番得 2 份,六館需保證每年埤圳水源充足。
每年六館需交租粟 600 石,每館應額 100 石。